第9章 運勢與命數

字數:9396   加入書籤

A+A-


    我看著對方期待回答的臉龐,害,最終還是繞不過這個坎。
    估摸接下來就是讓我幫忙算算真愛天使在哪了。
    畢竟領導在這,她也不會敢問我事業,那豈不是在公然挑釁了。
    而我在腦子裏組織了一下語言,久久沒有說出口。
    大家看我欲言又止的樣子。
    也都放下了筷子,以為是這次行程裏我測到了什麽凶兆。
    也可能是用這種行為隱晦的在集體催促我回答。
    其實我此刻是想到,這玩意我真的有資格說嘛?
    我自己目前都在深受其害。
    當初哪怕是測到了災禍,不也沒能躲避過去嘛?
    這東西真的有意義嘛?知道又怎麽樣?
    不知道又怎麽樣?
    天道是能反抗嘛?
    幾個呼吸後,喝了一口飲料,抬頭看向諸位,最終還是說道:“關於運勢和命運,其實這個問題。
    你不是第一個向我提出的,以後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在華夏文明中,諸子百家的思想如璀璨星辰。
    曆朝曆代不管何種派別,對於人的命數與運勢的探討更是從來沒有停下過。
    那些聖人留下的哲理,不僅影響著古人的生活。
    也是很好的為我們現代人提供了思考人生的方向和思路。
    《易經》中有提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
    這裏的命被後人注釋為 “人所稟受,若貴賤天壽之屬也” 。
    在古人的觀念裏,命數仿佛是在人出生之時,
    便是由宇宙的神秘力量所賦予的一份獨特印記。
    涵蓋了人的富貴貧賤、吉凶禍福、死生壽夭等人生的重要方麵。
    而孔子也曾感慨繼而說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他在周遊列國、四處碰壁後。
    深刻領悟到有一種超越人力的力量在主宰著所有人的人生。
    在他看來,君子應當知命,安於命運的安排。
    比如說,孔子一生致力於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卻始終未能實現理想。
    他將此歸結為命運的安排,認為這是人力無法改變的,是天定的。
    孟子也繼承了這種天命思想。
    他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
    認為很多事情的發生,不是人力所能控製的,這便是命運。
    而後來的莊子主張“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麵對人生中的諸多無奈。
    在他看來,人們應該順應命運,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破局。
    東漢思想家王充則認為命數是由人在母體時稟受自然元氣的厚薄所決定。
    人生的貴賤禍福與神無關,也與個人品行無關。
    他的觀點,雖然站在唯物主義的無神論立場上,反對福善禍淫的神學。
    但也將命數看作是一種先天既定的存在。
    但從這些先賢老祖宗留下的思想哲學中可以不難看出。
    命數是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和客觀性的,它就像是人生的底色。
    在我們呱呱墜地時就已悄然鋪就。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人生就完全被命數所束縛,無法改變。
    與命數的先天性不同,“運勢”更多地與後天的選擇和行為相關。
    道家強調“我命在我”。
    認為人的道德表現有善有惡。
    人的命運也會因此有好有壞,壽命相同的也會受到影響,有長有短。
    先賢們認為,一個人的對於事物發生的選擇,大概率會決定他的生命走向。
    這是《西升經·我命章》中說的“我命在我,不屬天地” 的理解。
    而李榮注釋稱“天地無私,任物自化,壽之長短,豈使之哉!使由人行有善有惡,故命有窮通” 。
    這表明,道家認為人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和選擇,繼而影響自己的命運。
    認為“運勢”之說,是因為人後天的努力和選擇中逐漸形成的動態軌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這樣的例子。
    一個勤奮努力、積極向上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好運。
    而一個懶惰消極、不思進取的人,可能會錯失許多機會,運勢也會逐漸走低。
    在事業上,不輕信他人言語,那些勇於挑戰、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人。
    更容易抓住機遇,實現職業上的突破。
    而那些滿足於現狀、不願意付出努力,成天抱怨的人,可能會在競爭中更大幾率的被淘汰。
    這說明,運勢並非是完全隨機的。
    而是與我們的選擇和努力密切相關。
    而命數和運勢並非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命數是運勢的基礎,它為我們的人生設定了一個大致的框架。
    而運勢則是命數的外在表現。
    通過我們後天的選擇和行為,不斷地改變和塑造著我們的人生。
    以一個具有藝術天賦的人為說法,這種天生與生俱來的天賦就可以稱之為命數。
    如果他後天選擇了學習藝術,並為之付出努力。
    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修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麽他就在藝術領域取得成功的機率就一定比其他沒有天賦的人更大,與之相對應的運勢也會隨之上升。
    反之,如果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天賦。
    或者放棄了對藝術的追求,選擇了其他不適合自己的道路。
    那麽他可能就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運勢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也就是經常聽到的一種抱怨:為啥我做啥都運氣不好。
    這其實就是因為選擇沒對。
    條條大路通羅馬沒錯,但是最合適自己的路來說,最終其實還是得看自己。
    馬適合在草原奔跑,在沙漠卻是比不上慢吞吞的駱駝。
    老虎可以在森林裏稱王稱霸,但是放到戈壁灘上說不準還不如一隻蟲子活得好。
    《道德經》中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
    天道追求平衡,而人道往往會加劇貧富差距等不平衡,不公平的現象。
    然而,天道終究會影響人道。
    這一說法其實也是可以反映在命數和運勢的關係上。
    即使一個人先天命數較好,如果他後天不懂得珍惜和努力,肆意揮霍自己的優勢,又不懂得選擇的重要性。
    那麽不管他的先天“命數”多麽好,他的“運勢”也是會逐漸變差的,這就是躲不過的“天劫”。
    有些人在陰差陽錯中得到了不屬於自己的福報本來老天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
    可這類所謂“命賤”的人就是會各種作妖,導致“天道”收回一切,讓這個人從新回到它應該待的環境,這就叫“德不配位”。
    又比如《傷仲永》的故事,做為教科書一般存在的故事,不需要多敘述,大家肯定也都知道。
    又說到那些二代毀掉祖輩財富的事,繼而落魄的事從古至今也算不得是什麽稀奇了。
    生活裏大家肯定也是經常會聽到:害!當初我要是那麽做現在絕不是這番模樣,悔不當初之類的話語
    話說回來,相反的,即使一個人先天命數不佳。
    但他通過後天的努力和做出了許多正確的選擇。
    不斷地積累適合自己的學識,技能,技術,專注在該領域提升自己,那麽也是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會讓運勢逐漸好轉,繼而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但總而言之,無論是命數還是運勢,都不能成為我們放棄努力的借口。
    即使一個人擁有再好的命數和運勢。
    如果他不努力,也難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皇帝的兒子是皇帝命,可是不努力的話,最終下場說不準還不如草民來的實在。
    又說回我們的大儒,孔聖人。
    他雖然認為命數不可抗拒的,但他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主張“知其不可而為之” 。
    他的一生都困在這句話裏,終其一生雖然也沒能最終實現理想。
    但是又有誰見到他中途放棄過?
    在現代社會,許多成功人士也都是通過了自己的不懈的努力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他們的成就並不是一蹴而就和天上掉落的。
    當然我也不排除有“天命之子”般的存在,但是咱們都是普通人。
    還是想點實在的比較靠譜。
    同時,我認為就像我之前說的“運勢”那樣,正確的選擇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做到一蹴而就的。
    選擇與自身行為匹配的事物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生活說白了就是個巨大的選擇題試卷,和填空題試卷。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麵臨許多選擇。
    而這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影響我們的運勢和未來。
    宛如蝴蝶扇動翅膀也可以引起驚濤駭浪。
    錯誤的選擇可能會讓我們走彎路,甚至陷入困境,也許很難再出來,或者再也出不來。
    而一個正確的選擇則,可能會讓我們事半功倍,迅速走向自己心目中的成功。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選擇時。
    需要謹慎思考,權衡利弊。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目標,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我們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一味地抱怨命運的不公,除了讓自己痛苦,其實沒有其他任何作用。
    反而是要勇敢地麵對,去解決麵對的問題。
    先不管能不能成,總之比光抱怨會強的多,也起碼會有一線生機和盼頭。
    我說到這裏好像是想到了什麽。
    關於運勢和命數,其實也會受到他人影響。
    比如在幫助他人時。
    我們也應該遵循順應自然的原則,去尊重他人的命運軌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和選擇。
    我們不能強行幹涉他人的命運。
    而應該在合適的時機給予恰當的幫助。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是對的。
    我們是需要秉持善良和道德的原則,做好自己。
    但也要學會做一個“惡的善良人。”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自己生活中的選擇不會被別的突如其來的事物所幹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從而在自己選擇的穩定方向內,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
    待我說完才發現空氣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睜大著眼睛看著我。
    一番高談論闊下來,我絲毫沒有注意太多停頓,給他們提問和插嘴的機會。
    而是一口氣說完,我琢磨著回憶了一下剛才說的話。
    應該還算圓滑,應該沒有衝撞到那麽哪位的信仰。
    畢竟有些人比較信奉諸子百家。
    如果沒說好,說錯了很容易得罪人。
    黃教授率先鼓起掌來,其餘人也雙眼中帶著讚許跟著鼓起掌來。
    掌聲由慢到快,直到大家叫起好來。
    這一刻,我知道這群文化人最終是認可我了。
    他們可能對玄學一竅不通,隻是粗略了解。
    但是剛才我這番對於命數和運勢的解讀,讓他們看到了我學識方麵的積累。
    我絕不可能隻是表麵這樣,像個流浪漢一樣。
    我不好意思的起身抱拳回應他們給我情緒價值。
    黃教授開口說道:“小羅啊,你這個學識是相當厲害啊,我以為你隻是研究一些玄學上的事呢。
    你們古巫的人我也有所了解。
    一般都很倔強,不會去研究別的派別的知識,隻是專注研究自己那點傳承裏的東西,
    畢竟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東西,一輩子也很難研究清楚其中道理。
    你還真是有些不一樣啊。”
    我沒有直接回複,而是思考了一陣,最終沒有多說什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
    他們的做法不一定是錯的,我做的也不一定是對的,不是嘛?”
    我哪裏不知道對方現在還在套路我。
    反正遇事不對先把水攪渾。
    事實對我有利我就強調事實,形勢對我有利我就強調形勢。
    見我把問題拋了回去,對方也是岔開話題問道楊開路:“小楊,這個小羅休息的地方安排好了吧。”
    看著對方裝老年癡呆的樣子一陣好笑,也是見怪不怪了。
    楊開路還是老老實實的回複道:“都已經安排好了的,洗漱用品我叫那個王輝跑腿去了。”
    我一聽多半是因為,介紹費給了,感覺對方好像也沒做幾個事,這會有點心痛錢了,再好好使喚一兩下。
    我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那個楊大哥,我有一些裝備還在車裏,所以可能需要順帶一下。”
    楊開路愣了一下:“你還需要啥裝備啊,我們這啥都有。”
    我知道它是警惕我帶一些莫名其妙的電子產品,畢竟這是組織上的任務,可不能有岔子。
    說思慮那麽多,其實也就一個呼吸內,立刻回複對方道:“就是我開壇可能需要的東西,包不大就正常雙肩包,拿著不費事。”
    一聽是開壇要用的家夥,對方點點頭:“行,我馬上給他去個電話。”
    喜歡一位探險者的自傳請大家收藏:()一位探險者的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