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八十年代惡毒女配她爸26

字數:7933   加入書籤

A+A-


    幾分鍾後,他們的身影便出現在了林家門前。
    這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後世那麽遙遠。
    房子之間也沒有那麽嚴密的隔音措施,鄰裏之間經常相互串門。
    因此隻要家裏有人,通常都不會關門。
    宋萍聽到兒子在和人交談,連忙高聲問道:“旺家,你在和誰說話呢?”
    林旺家大聲提醒:“娘,大舅和小舅來家裏了!”
    “你瞎說什麽呢,你大舅他們在鄉下呢。”
    宋萍壓根不信他的鬼話。
    她平時要上班,大哥他們每次過來看自己,都會提前打個電話,哪會突然上門。
    “真的。” 林旺家說完,轉頭對兩個舅舅道,“大舅、小舅,你們跟她說說是真是假。”
    宋安笑著把背簍放下,“小妹,娘想著你好久沒吃家裏種的玉米了,就讓我和小宣給你送些過來。”
    宋萍聽到大哥的聲音,臉上露出驚訝的神情,連忙拿著蔥迎了出來:“我們家的玉米地出問題了?”
    “小妹,你真是料事如神。”
    宋安忍不住誇她,心裏暗道不愧是能考上中專的妹妹,就是這麽聰明。
    宋萍白了他一眼,瞥見背簍裏裝著不少玉米,臉上露出憂色:“情況很嚴重嗎?你們帶這麽多玉米出來。”
    “還好,我們把帶出來的玉米全賣光了,不光沒虧,還賺了不少。”
    宋安說著說著,忍不住誇起宋宣,“今天小弟立了大功,這麽多玉米能賣出去,全是他的功勞。”
    “你是不知道,他這嘴巴多能說,那些愛砍價的老太婆都不是他的對手。”
    “大哥、小弟快進來坐,大老遠跑過來,累壞了吧?”
    宋萍把兩人往屋裏請,聽見大哥對小弟讚不絕口,意外地看了宋宣一眼。
    大哥說的人,真的是又懶又饞的小弟嗎?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宋安用手扇風,說道:“不累,我們坐的是牛車。”
    “……”
    宋宣察覺到三姐驚詫的目光,唇角微微一抽。
    原身到底有多不靠譜,他稍微有了點好的轉變,竟然能讓大家驚訝成這樣?
    “三姐,這是我采的蘑菇,你拿去煲湯,最好做晚飯時一塊煮了,放一晚就不新鮮了。”
    宋宣取出芭蕉葉,從背篼內拿出一斤裝好的蘑菇遞過去。
    “你親自采來送我的?”
    宋萍接過小弟遞來的蘑菇,受寵若驚地問。
    “嗯,我還賣了幾斤,生意還不錯。” 宋宣點點頭。
    “小弟,可喜可賀,你終於長大了!”
    宋萍捧著蘑菇,感慨萬千:“我以後總算不用擔心你會餓死了,真希望你能把這份努力奮鬥、自食其力的勁頭一直保持下去。”
    宋宣:“……”沒那麽誇張!
    “大哥、小弟,你們吃了飯再走吧?”
    宋萍哼著小調去廚房放蘑菇,拿兩個碗給他們倒水,見哥哥弟弟滿頭大汗,順便將電風扇打開了。
    “你們在家裏稍坐一會兒吹吹風,我去市場看看還有沒有鮮肉賣。”
    宋安擺了擺手,“不了,時候不早了,送完玉米我們就得回去了。”
    宋萍心裏有些失落,連忙道:“沒事,炒菜很快的,旺家他爸的兄弟弄了一些火腿回來,我炒火腿給你們吃。”
    “旺家,快去把門鎖上,別讓你大舅、小舅走了。”
    “好嘞。”
    林旺家屁顛屁顛的去關門了,幫忙勸說道:“大舅、小舅,你們難得來一次,吃了再走吧?”
    “小舅,你不是愛吃肉嗎?火腿炒青椒可好吃了,你嚐嚐味再走。”
    林旺家知道這裏麵最容易打動的是小舅,於是故意誘惑宋宣。
    宋宣:“……”難道在小外甥眼中,自己是大饞小舅?
    林旺家剛準備關門,外麵就傳來了爺爺奶奶的說話聲。
    “旺家,好好的關啥門啊?做什麽虧心事了?”
    林奶奶提著水果回來,皺著眉問道。
    林爺爺沒說話,隻是疑惑地看向小孫子。
    “沒有,我大舅和小舅來了。”
    林旺家見他們回來,打開門解釋道。
    “來了就來了,你把門關上幹啥?你舅舅們又不是見不得人。”
    林奶奶想不明白這跟關門有啥關係,她對兒媳婦娘家人沒什麽意見,看他這副樣子,以為小孫子跟家屬院其他小孩學壞,開始嫌棄在鄉下種地的舅舅了,不悅道。
    “奶奶,我沒這個意思,是我媽怕大舅和小舅趁她做飯的時候偷偷溜走,才讓我把門鎖上的。”
    林旺家覺得自己挺冤枉,他可沒嫌棄兩個舅舅丟人。
    他的舅舅們都長得好看,尤其是常來家裏的小舅,讓他和哥哥在小夥伴裏特別有麵子。
    其他人的舅舅,都沒他的舅舅們好看。
    林奶奶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有旺家大舅在,他倆會走倒也說得通了。
    因為孫子的大舅跟他們父母一樣,是個憨厚老實的人,為人特別客氣謹慎。
    每次聽從親家母吩咐給他們送一些農產品,總是怕給兒媳添麻煩,想著法子避開在他們家吃飯。
    兒媳的父母雖是農民,卻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
    單從他們一直支持兒媳讀書這一點,就能看出親家的人品有多高尚。
    那個年代,家裏有好幾個男丁的情況下,還能堅持供女兒念書的父母,都是相當開明的。
    哪怕是現在,農村也普遍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
    她是老師,接觸過很多重男輕女家庭出身的女學生。
    那些女孩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中途輟學,明明接受過教育,可被迫輟學的她們當了母親後,也會重蹈覆轍,讓自己的女兒走上和自己一樣的老路。
    傳統觀念認為 “女兒是潑出去的水”,供女孩讀書是 “賠本的買賣”,不如讓她們在家幹活、分擔家務,甚至成為給兒子換彩禮的籌碼。
    林奶奶對此既心痛又無力改變,隻能想辦法讓大家看到女孩讀書的好處,比如能嫁個好人家,找份好工作。
    宋萍經常帶肉回家,她也從不像其他婆婆那樣在外麵說兒媳壞話。
    她能帶東西回去給娘家人改善生活,這也足以證明,用心供女孩讀書根本不是賠本的買賣。
    隻是林奶奶的法子,有效果但不高。
    因為讀書在短期內看不到回報,還要不斷進行投入,很多家長都堅持不到女兒畢業,就會找理由讓孩子回去補貼家用了。
    話又說回來,他們家就寶根一個孩子,寶根能力再強,也獨木難支。
    當初老兩口願意找個兄弟多的農村兒媳,也是想著以後他們走了,兒子和兒媳的兄弟姐妹能相互照應。
    雖說兒媳的幾個兄弟都在農村種地,現在沒法給寶根提供資源和幫助,但人多在某些時候也能派上用場。
    兒媳的三個兄弟裏,就小的那個有點不著調。
    可誰讓這小子跟自家孫子們長得像呢?就算想討厭林父、林母也討厭不起來。
    他無非是懶了點,不愛幹活,有點好吃,也沒犯過什麽大錯。
    所以對於兒媳私下裏貼補這個小弟,他們老兩口也都裝作沒看見不知道。
    “我去買點豬肉。” 林奶奶把手裏的水果遞給孫子,朝裏屋問:“萍萍,家裏還缺什麽菜?”
    “您去市場看看,有沒有賣雞鴨的,魚肉也行。” 宋萍回道。
    “行。” 林奶奶應了一聲,轉頭對以前常來家裏蹭飯,自己熟悉不已的宋宣說:“小四,你跟我走一趟。”
    “……” 宋宣當場傻眼,難道原身跟她關係很親近?不然為什麽單叫他一個人去!
    宋安見小弟這副發愣的樣子,連忙委婉地回絕:“林嬸,不用麻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
    “小宣他失憶了,忘了所有人,還請您多擔待。”
    林奶奶早就聽說了這事,點點頭道:“沒事,我知道。小四隻是失憶了,腦袋又沒壞,忘了也不打緊。”
    “這樣正好,我可以帶他熟悉一下周圍的環境,等以後他自己過來的時候,也能找得到路。”
    她看向宋宣,說道:“小四,跟嬸子出去走一走,就當散散心了。”
    林嬸子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宋安也不好再推辭,轉頭看向宋宣征求意見:“小弟,你願不願意跟林嬸兒一起去嗎?”
    宋宣並沒有察覺到林家人對自己有任何惡意,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後,由於失憶的原因,周圍的人雖然對他充滿了同情,但偶爾還是會流露出一絲鄙夷和嫌棄的神情。
    可到了林家,不管是三姐的孩子,還是她的公公婆婆,對待自己的態度都很自然,完全是將他當作自家的小輩一樣看待。
    他想了想,沒有拒絕:“好的,林嬸,我很樂意跟您一起去。不過,我不太喜歡小四這個稱呼,總覺得有些怪怪的,您以後就叫我小宣吧。”
    畢竟,如果他被叫做小四,那麽三姐又該怎麽稱呼呢?
    小三?那更奇怪了,總覺得不是什麽好話。
    林奶奶聽見宋宣的話,不禁笑了起來,“好好好,那就叫小宣。”
    宋宣聽見她改了稱呼,心裏舒服多了。
    “那你就跟著林嬸出去,記得聽她的話,別亂跑。你又不認路,迷了路可就糟了,真要是走散了,直接去派出所等著我來尋你。”
    如今拐子猖獗,不光婦女兒童容易遭殃,年輕俊朗的男人也成了他們的目標。
    家裏眼下還住著個被拐來流落到村裏的孩子呢,就憑小弟這出眾的長相,在人販子眼裏,恐怕也算得上 “極品貨” 了。
    宋宣心裏嘀咕,自己哪有那麽傻。
    失憶不等於失智,他無奈地點點頭應道:“知道了,大哥。”
    一個個都不放心他,這真是甜蜜的煩惱。
    於是,宋宣便跟著林奶奶走出了林家。
    “小舅,帶我一個!”
    大舅這人很是無趣,林旺家可不想跟他單獨待著。
    反正家裏有爺爺陪著客人,也用不著他留在這裏,見奶奶和小舅拎著口袋要出門,林旺家大聲喊了一句。
    “你去湊什麽熱鬧?別去添亂。”
    林爺爺伸出手,想把他拉回來。
    “我才不是添亂,小舅現在失憶了,跟奶奶也不熟悉,兩人出去多尷尬?有我在就不一樣了?還能跟小舅說說話,緩解一下氣氛。”
    林旺家早料到爺爺會攔自己,加快速度衝了出去,讓爺爺連個衣角都沒摸著。
    林爺爺無奈地對孩子大舅笑了一下,“這臭小子,整天跟個皮猴似的,一點兒都不聽話。”
    “小孩子活潑點好。”林安笑了笑,倒是覺得外甥性格不錯。
    宋宣看著追上來,一把攥住自己手的小外甥,無奈地歎了口氣:“旺家,你在家等著吃玉米不好嗎?”
    “回來照樣能吃呀。” 林旺家滿不在乎地說。
    “什麽玉米?”
    林奶奶回來時沒見著玉米,客廳的玉米早已經被宋萍拿到廚房去處理了。
    她低頭詢問孫子,“你媽買到玉米了?”
    “不是買的,是小舅他們帶來的。” 林旺家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
    林奶奶恍然,語氣裏帶著點遺憾,“我回來時聽說紡織廠那邊有人賣玉米,本想去買幾根回來嚐一嚐。可我們去晚了,到那兒時玉米已經賣光了,連老板的影子都沒見著。”
    聽到小孫子說他舅舅們這回也帶了玉米來,林奶奶心裏正覺得巧,沒承想還有更巧的。
    下一秒,她就聽見宋宣說:“其實那玉米是我們賣的,我和大哥之前就在那兒擺攤。”
    林奶奶驚訝地看了宋宣一眼,實在沒法相信他會去賣玉米。
    宋宣裝作沒看見她的震驚,解釋道:“昨天的暴雨和大風把我們家玉米刮倒了,壓斷了不少,自家吃不完,我娘讓我們給您送些過來。”
    “我想著嫩玉米或許能賣錢,就挑了些到鎮上來試試,沒想到賣得這麽好。”
    “你有想法,還能去做,已經比很多人強多了。”
    林奶奶讚許地說,又給了個建議,“其實你可以在鄉下收一些雞蛋來鎮上賣,這東西在鎮上不愁銷路。”
    宋宣認同地點點頭,隻是賣雞蛋運輸是個大問題,歎氣說:“這玩意脆弱不好保存,我們那兒的路坑坑窪窪的,容易在路上磕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