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布局自己

字數:5346   加入書籤

A+A-


    周家本為唐州大戶,府宅自然不小。
    自從昨天郭紹帶人來到這裏,周玨就將自己的正院讓了出來。
    所以如今的周府內,警衛暗哨密布,加上駐紮在附近的500精兵,郭紹這次出門,可謂護衛得力。
    原本郭紹計劃今天就返回唐州的,但因為丁奎等人的到來,這才決定多留一晚,等見過丁奎後,明日一同返回唐州。
    隻是他還真沒想到,同樣身為一方義軍之首的丁奎,居然是這樣一個人。
    這次郭紹與丁奎會麵,按理說身為中間人的袁向庵,本應該在場陪同。
    可他卻在簡單介紹過雙方身份後,因為唐州突發急務,不得不提前離開了。
    若是他沒走,郭紹與丁奎發生矛盾時,有他在中間緩和關係,雙方絕不至於鬧到這種地步。
    丁奎拿出那樣一份清單,哪裏是在向唐山軍求援,分明是在欺負郭紹年輕軟弱。
    他的這種輕視,逼得郭紹不得不用強硬態度,全力打消他內心對唐、樊二州的覬覦之心。
    再怎麽說,郭紹現今還要在此地呆上一段時間,而丁奎若是真的起兵,那就相當於在唐山軍東北方向,再次增加了一個新鄰居。
    如今陳蔡都管府南部地區,雖然看起來仍被嶽海掌握,但其實自桐山營占據淮德後,他對申州的控製能力,就開始逐漸減退了。
    陳大全目前雖然依舊沒能攻下申州城,但位於申州北部的淮德、昌陽和瓦橋三縣,已經被他一一收入囊中。
    申州七縣一城,如今隻剩一個州城,以及南部的建水、尋縣、沙東和麻山四縣之地。
    一旦陳大全順利拿下申州城,想必申南四縣也會跟著望風而降。
    如此,桐山營就能徹底控製申州,成為陳蔡都管府南部的一股強大勢力。
    好在陳大全看起來把目光放在了中原腹地,對西側的郭紹威脅相對較小。
    而丁奎卻不一樣。
    他若真的起兵,東南方向已經有陳大全,北部又有嶽海的陳蔡雄兵,唯一可以壯大實力的地方,唯有西南的葉州。
    葉州麵積不大,一共五個縣城,若是讓他迅速攻占,那就會跟郭紹直接接壤。
    而郭紹之所以願意援助他,無非是想在自己離開唐、樊之地後,將這裏的局勢攪渾。
    尤其是,他並不希望還未離開的時候,在自己身邊製造一個大敵!
    丁奎可以援助,但不能傾力相助,要不然就是養虎為患。
    剛好,今天因為丁奎的誤判,自己順勢跟他直接翻了臉。
    等他反應過來後,出於有求於人,定然不敢過分得罪自己,所需物資必定也會少上很多。
    這就間接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等等吧!等到袁向庵回來,或者,等到大家都回到唐州城內,到時候丁奎一定會再次登門。
    郭紹對此很有信心!
    郭紹回到自己的住處,將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重新捋了一遍,然後轉頭向元景安詢問道:
    “景安,你看事情別具一格,關於此事,你是什麽看法?”
    元景安倒是沒有感到意外,低頭沉思一會兒,然後搖頭道:
    “將軍太過抬愛了。貧道對這樣的事情,其實並不擅長。
    不過將軍既然問起,貧道不敢不答,隻是貧道才疏學淺,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將軍見諒!
    家師曾經說過,凡曆大事者,必然善於布局。
    將軍之所以援助丁奎,難道不是為了以後的布局考慮?”
    郭紹剛開始聽他說話,還以為他確實沒有明確意見。
    但當他聽到後半段,發現自己內心所想,居然被他一語道破,不禁再次對這個姍姍來遲的道士刮目相看。
    “布局”二字看起來非常簡單,但若想讓別人按照自己預定的軌跡發展,則需要耗費巨大精力。
    郭紹也是在最近這段時間,才逐漸領悟到這一點。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個人如此,天下是由無數個人組成的,必然也是如此。
    隻要抓住那些梟雄想要的東西,因勢利導下,他們就會如同提線木偶一般,任憑自己驅使。
    前提是自己的預判不出差錯,能提供令他們眼紅的東西。
    比如兵器甲胄,或者地盤。
    “你覺得我應該怎麽布局?”郭紹再次問向元景安,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獨特的回答。
    元景安苦笑道:“將軍確實高看我了,貧道隻是一個方外之人,對布局天下全無所見,唯一有些心得的,就是布局自己。”
    “布局自己?”郭紹細品之下,隱隱約約好像抓住了什麽,但認真思索之下,卻又全無收獲。
    “景安,你仔細說來我聽聽,究竟怎麽個布局法?”
    “將軍既然相問,貧道自然知無不言。將軍可曾聽過‘修心’二字?”
    “這個自然聽過,俗世修身,方外修心,這等籠統的概念,天下誰不知道?”
    元景安笑著點頭道:“其實修身與修心,並無區別,身為心之表象,心為身之本源,二者互為表裏,同屬一人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關鍵在於一個‘修’字,此即為布局自身!”
    元景安這話,不僅提高了郭紹的興趣,連一旁的張鈍初也投來好奇的目光。
    他還真不知道自己這個師兄,居然還有這樣的見識,想來這些年遍覽師門典籍,有了不少收獲。
    “將軍乃世間英雄,所思所想,一舉一動無不影響身邊許多人,這就要求你必須保證自己身端行正,否則上行下效,何人還會重視規矩。”
    “規矩?”
    “對,規矩!”元景安沉聲強調。
    “道德修養是規矩,法紀製度是規矩,人心慣例也是規矩。
    將軍想要什麽樣的人,就要製定什麽樣的規矩!”
    郭紹請他坐下,親自為他倒了一杯新茶,鄭重請教道:“景安請細細說來!”
    “將軍客氣了,此事說起來複雜,其實很簡單。
    將軍是要爭逐天下之人,自當需要物阜民豐,精兵強將,而這些都要將軍一一經營招攬。
    隻是如何經營地方,招攬英雄呢?貧道不才,認為隻有四個字。”
    “哪四個字?”郭紹立刻問道。
    “順應人心!”
    “怎麽說?”
    “世人身處泥濘,卻總是向往美好。
    百姓希望別人真誠、善良、勇敢,將軍希望人主睿智、明斷、寬宏。
    將軍若想有所成,便先從這些入手吧!”
    郭紹似有所悟,“你的意思是說,讓我不僅僅專心兵馬糧餉,還要注重民心向背?我不是一直這麽做的嗎?”
    “將軍確實對此有所關注,但有的時候卻過於輕忽了。”
    元景安沒有客氣,直言不諱道:“這段時間,我在唐州聽說了不少事情,還請將軍為我解惑。”
    “你說。”
    “其一,聽說將軍把一個背叛之人輕鬆放過,難道不怕以後睡不安寢嗎?”
    郭紹想起方敬希,雖然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但有的時候的確會從睡夢中驚醒過來。
    “其二,貧道還聽說有一個很受將軍器重的指揮使,在當日偷襲唐州的時候,恣意慢軍、貽誤戰機,可有此事?”
    郭紹坐在軟凳上,來回輕撫額頭,一臉尷尬。
    “其三,將軍既然注重自己與各個將領之間的關係,為何要對賀指揮使不斷打壓呢?難道就不怕有一天他受不住,徑直投靠了別人?
    至於百姓這邊,問題就更多了,例如,將軍雖然成立了內政司,但卻總是有意無意的忽視它的存在。
    甚至連內政司辦事地點,你大概都沒去過幾次吧?
    他們為百姓做了多少事?做事的效果如何?百姓們對這些結果滿不滿意?恐怕這些你也沒有親自調查過。
    就這,你還說自己注重民心軍心,要不是唐山軍的軍紀還行,隻怕百姓們早就對你怨聲載道了!”
    元景安由於紫陽觀出身,說話全無顧忌,並且還隱隱帶有責備之意。
    這些話不僅說得郭紹沉默不語,臉色難看至極。
    就連旁邊側耳靜聽的張鈍初,也不由大汗淋漓,頻頻向師兄暗遞眼色,試圖阻止他繼續往下說。
    喜歡我這等人,也能稱帝請大家收藏:()我這等人,也能稱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