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再次露麵

字數:5291   加入書籤

A+A-


    這一夜,郭紹在周家徹夜難眠,一直翻來覆去的思索元景安今天所說的話。
    雖然他做那些事情,確實有不足為外人道的用意,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做的確很容易勾起軍中某些人的野心。
    賞罰不明對軍隊的危害究竟有多大,郭紹心裏其實很清楚。
    自己本應該重視起來的,可為什麽總是在關鍵時刻,被自己選擇性的忽略掉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賀爾漢。
    自兩人到穿雲寨西寨以來,自己出於種種原因,幾乎從來沒放下過對他的猜忌之心。
    也許賀爾漢在麵對方敬希或馮效忠的時候,心裏早已對自己的偏袒憤憤不平了。
    為什麽忠心耿耿的人就要受委屈,而心懷叵測的人卻會倍受寵溺?
    為什麽小心翼翼的人,但凡有點小錯就會被刻意打壓,而那些肆意妄為之人,即便罪惡滔天也會被委以重任?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隻怕真的會使“壞人”更壞,而“好人”在心寒之後,逐漸選擇遠離自己,另投他處而去。
    更令郭紹憂心的是,也許在未來的某天深夜,自己正在床上沉睡之時,突然就被人削去了半個腦袋。
    這是郭紹絕對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看來,的確要有所改變了。
    要不然,別說推翻大羅,另開一片天地,恐怕連平平安安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都將是一種奢望。
    以前做的已經形成既定事實,再也難以改變,可以後若是遇到相同情況,郭紹感覺,他會做得比現在更好!
    這一夜,徹夜難眠的人並不單單隻有一個郭紹。
    借住在周府外某處人家的丁奎,同樣很難進入夢鄉。
    他在想今天郭紹對待他的態度。
    白日裏由於田間的事情,使他對郭紹產生了一種輕視的態度。
    原以為此人不過是個年紀尚輕,行事也矯揉造作的虛偽之徒,能僥幸贏了路昭,乃是運氣使然,並非真實本領。
    誰想到今日一見之後,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一個敢將需求清單直接甩在自己臉上的年輕人,又豈會是一個沒有什麽見識,隻會對著百姓搖尾乞憐的軟弱之人。
    丁奎想起今天白天自己內心對郭紹的那番評價,更是羞愧得無地自容。
    怎麽就忘了呢?
    郭紹是從穿雲寨的叛徒,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個位置上的。
    如果沒有一定的本事,他的小命早就被人取走了,哪裏還會見到自己?
    可惜,今天自己與他翻了臉,也不知此人最終會不會提供幫助?
    若是他不肯的話,自己回去之後,如何麵對那些翹首以盼的弟兄們?
    嶽海為人殘暴,對府中百姓死命壓榨,早就激起了足夠大的怨氣。
    如今隻待自己登高一呼,就可以頃刻拿下陳州地區,怎麽能因為一時意氣,就將此千秋功業付與東流呢?
    幸好還有袁兄弟!
    今日袁兄弟不在場,要不然有他在中間轉圜,自己肯定不會犯這等低級錯誤。
    明日回城後,一定要拉上他,求他向郭紹說說情,好歹支援一點兵器甲胄,讓自己回去以後,對手下的兄弟有個交代。
    至於這張老臉嘛?該丟就得丟!
    誰讓自己不長眼,看錯了人。
    還有就是袁兄弟這個人,怎麽就跟了姓郭這小子了?
    若是他能隨自己一同回陳州,起事的時候有他在身邊指點,定然會容易很多!
    該怎樣才能將他挖過來呢?丁奎腦筋轉得飛快。
    可惜,他的這番預想,在第二天回到唐州城後,直接泡湯了。
    袁向庵因為昨天急需處理的那件事情,一大早就帶人向樊州趕去,根本就沒跟他見麵。
    “什麽事情用得著這麽急?”
    丁奎得知後,心中憤然想道:“莫不是他不想幫忙,故意躲起來了吧?”
    隻是這裏是唐山軍的地盤,自己一行人又是有求於人,昨天鬧成那樣已是過分,又如何再去埋怨別人呢?
    無奈之下,丁奎隻好厚著臉皮,再次登門求見郭紹。
    這次他把姿態放得非常低,幾乎如同郭紹的下屬一樣。
    而郭紹因為想在陳蔡之地摻一摻沙子,順便也拖一拖陳大全的後腿,便將昨日的心結放下,滿麵春風地接見了丁奎。
    兩人仿若從來沒有發生過矛盾一般,十分融洽地商量著軍援的具體事宜。
    一方虛心求援,另一方也有意成全,所以這次商談進行得很順利,沒到中午就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
    唐山軍向陳州義軍提供甲胄1000具,戰刀5000把,矛頭2000枚,其他武器若幹。
    而丁奎也承諾,等起事成功後,將大批量向唐州販運糧草,以作報答。
    雖然郭紹對他的這個承諾抱有懷疑,但也沒太較真。
    反正自己在唐州也沒打算待太久,支援丁奎也不過是順手而為罷了,沒指望他能真成什麽氣候。
    既然雙方商議好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輕鬆了。
    在郭紹的安排下,唐山軍輜重營指揮使崔茂,緊急從庫房裏調出這部分物資,配合丁奎帶來的人,一起送到了唐州和葉州的交界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他們如何從葉州運到陳州,那就不幹崔茂的事了!
    待一切交易停當,已經是兩日後了。
    這天郭紹送別丁奎,回到唐山軍府,依然未見袁向庵回來,頓時笑了。
    “讓袁先生不用躲了,趕緊回來吧,丁奎已經走了!”
    張鈍初卻走到他麵前,麵色凝重道:“將軍,袁先生並不是故意躲起來的,他是真有事!”
    郭紹奇怪地看了一眼黑瘦青年,沉聲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剛開始我也以為袁先生是在躲丁奎,這兩日樊州傳來消息,袁先生似乎正在那邊查詢什麽人。”
    “找人?怎麽回事,你仔細說說。”
    “這事還要從將軍前兩天,去參加春耕儀式說起……”
    張鈍初邏輯清晰,有條不紊地跟郭紹匯報著情況。
    原來,郭紹那天計劃是要返回唐州的,卻因為丁奎等人的到來,便向後拖延了一天。
    可就是這一天,張鈍初得到某些不確定的消息,說有人準備在郭紹返程途中行刺他。
    原本張鈍初準備親自出馬,去看看到底是什麽人這般囂張,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欲謀刺唐、樊之主。
    可那時郭紹住在周府內,附近雖然有500精兵駐守,但身邊卻隻有十幾個親兵護衛。
    即便有自己和師兄元景安跟隨,但畢竟人數太少,很難完全保證郭紹的安全。
    尤其是最近他們還得罪了邀月閣,萬一被人乘虛而入,刺殺郭紹成功的話,他百身莫贖。
    正在為難之際,這事被袁向庵知道了,他當時因為實在不想跟丁奎等人走得太近,正千方百計找理由躲出去。
    得知此事後大喜過望,就跟張鈍初商量了一下,要親自帶人查探。
    張鈍初無奈之下,也覺得刺殺之人不過一群亡命之徒,雖然膽大包天,卻並無刺殺經驗,很容易就能就得出來,便同意了袁向庵的請求。
    他預料的其實也不算錯,可是隻對了一半。
    那夥人確實是一群無關緊要的小人物,但他們後麵卻有人指使,袁向庵順藤摸瓜之下,居然讓他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名字。
    “劉象先!”郭紹隔了數月,再次念叨這個人。
    他沒想到半個月前,唐山軍在攻打樊州城時,劉象先居然也在城內。
    甚至連欺騙百姓登城守衛的主意,也是他向路昭的兒子路鳴提出的。
    雖然在郭紹領兵趕到後,這個主意其實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但畢竟成功阻擋了賀爾漢的攻城行動,勉強也算起了些用處。
    對於此人,郭紹如今已經不放在心上了。
    一個小世家的公子,即便有些才幹,在唐山軍的硬實力碾壓之下,也逃不了好去。
    更何況他現在還是一條喪家之犬,對郭紹的威脅並不大。
    至於原身的父母大仇,他雖然有心,但也要先抓到劉象先才行。
    “怎麽,這人還在樊州?”
    喜歡我這等人,也能稱帝請大家收藏:()我這等人,也能稱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