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死的楊廷和
字數:3854 加入書籤
現在整個南陽府也就路遙敢這麽幹。關鍵是路遙的後台太硬了。
在地方上,他是整個河南第一大藩王的女婿。並且老唐王還沒有兒子,路遙這個女婿就是唐王府未來的當家人。
在官場南陽府下轄11個縣每一個縣令都在路遙的商業戰車上。這是鐵板一塊。他還是南陽府最大的財源,漕運衙門的二把手。
在京裏,刑部侍郎屠勳是他的靠山,錦衣衛的太保爺跟他交情莫逆,大明帝國唯一的皇位繼承人是路遙的徒弟,就連皇帝陛下都在為他站台。這半年來,隻要是路遙通過李尚儀這條暗線,向弘治皇帝提的要求,弘治皇帝就沒有不答應的。
可以說在整個南陽府,雖然路遙隻是南陽府的第4把手,但是南陽府的所有官員都在看路遙臉色行事。
現在南陽府的疫情基本上已經完結,楊廷和這個時候姍姍來遲摘桃子,本身就是讓一眾南陽府本地官員不滿。
不過他是個欽差大臣,想來摘個桃子,大家也默認。可是這楊廷和你摘個桃子吃了也就算了,現在還想把桃樹砍了,眾多地方官員不把你往死裏玩才怪呢。
當天晚上按照舊例,大家在謫仙居宴請了欽差大人楊廷和。可是宴會的氣氛卻感覺到很尷尬,整個南陽府在這個桌上的地方官對於楊廷和隻有表麵上的客套。沒有一點親近之意,更沒有敬畏。
楊廷和坐在飯桌上也是食不知味,他不明白,身為一個欽差大臣到地方不應該是大家都恭敬著他的嗎?怎麽到了南陽反而大家都不把他放在眼裏了?他們難道就不怕自己給皇帝上本參奏他們嗎?
由於馬上就過年了,大家商量了一下,決定就讓欽差大臣在南陽過新年,過完年以後再讓他回京。畢竟賑災的事已經完了,他在這兒也就是插個人頭而已。
可是偏偏在臘月二十五這天,還真就出了變故。
原來就在十幾天之前,鄧縣縣令的父親去世了。按照大明官場的規矩,鄧縣縣令就隻能回鄉丁憂。
可是那個時候整個南陽府就剛好到了賑災最關鍵的時候,大家都忙的腳不沾地。李俊波求回家丁憂的文書送到府衙,霍義看都沒看就給蓋章了。
其實李俊波知道這個時候他不應該離開崗位,上了一份回家丁憂的文書也隻是想讓霍義奪情。可是他沒想到霍義直接蓋了章,現在他沒辦法,隻能回家丁憂。鄧縣的賑災工作就這麽停滯了。
偏偏就是在抗疫救災最關鍵的時候,鄧縣沒了主事人,經過這十幾天的發酵,鄧縣的疫情再次爆發了。
就在臘月二十五中午,一大批從鄧縣逃難的難民來到了南陽府。
楊廷和一看到有難民來了,立馬就像是嫖客看到了妓女,屁顛屁顛的要去主持工作了。
本來關於此次抗疫救災,南陽府這邊是有完整的救災流程的。並且這個流程在整個南陽府經過試驗都是行之有效的。如果欽差大臣這個時候沒來,隻用南陽府這邊派過去一個主持人,很快就能把鄧縣那邊的疫情給壓下來。
可是現在偏偏楊廷和要頭紮竹簽一樣竄到頭裏,偏偏他還合理合法。再加上楊廷和已經得罪了南陽府本地的官員,大家也都想看他的笑話。所有人都沒有反對,直接讓欽差大人帶著他的儀仗去鄧縣賑災去了。
其實作為一個官場上的老油子,誰都知道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如果能一鼓作氣把這股疫情壓下來,那一切都好說。如果等疫情二次爆發,再想抗疫救災就難上加難。
這倒不是,二次爆發疫情就會有多嚴重,關鍵是人心。
第1次爆發疫情的時候,有官府牽頭加上合理的政策,大家心往一處使,做起事來肯定事半功倍。
可是一個地方經疫情蹂躪了一次,老百姓都充滿了絕望,現在疫情又二次爆發,老百姓就會認為本次疫情不可能被壓住,大家能做的隻有一件事,就是逃難。
如果隻單單是難民的逃亡也就罷了,往往在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人心喪亂!!
人心啊,是世上最可怕的東西。一旦形成了人心喪亂,如果一個人沒有很強的工作能力,很難再把人心重新聚攏起來。到那時候1000個人就有1000個想法,每一個人都想著隻為自己活命,而作為賑災的主官員,他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楊廷和雖然作為欽差大臣身份職位是足夠的高,可是他剛剛到南陽府,就把南陽府的地方官給得罪了,這次賑災一切都得靠他自己,南陽府地方很難給他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一個欽差大臣離開了地方的幫助,那就是無根的浮萍。
再加上他剛到南陽城,就被路遙和沐春風聯手下了麵子,到了地方也沒有人服他。
在這種情況下,楊廷和如果足夠聰明,政治經驗足夠老道,就應該死死的坐鎮南陽府,到時候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命令路遙和沐春風這兩個刺頭去賑災。
這一雙小鞋扔下來,路遙和沐春風隻能咬著牙穿上。到時候賑災好了,是他欽差大臣指揮有功,如果正在出現失誤了,還有兩個馬前卒隨時可以殺了祭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是楊廷河到南陽府一看,南陽府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根本就沒有那麽嚴重的災情。
在他看來就算是有災情,這次的疫病也是很容易控製的,他去他也行,甚至能幹的比路遙他們更好。可是他老小子根本就不明白一件事兒,並不是官兒越大能力就越大,從來都是官越大責任越大。
所以楊廷和這次是自己把自己裝兜裏了。
臘月二十六等楊廷和帶著人剛剛一出發,南陽府的主事官員聯名向朝廷上了奏本。奏本的大致意思就是欽差大臣決定親自到鄧縣去賑災,一眾南陽官員苦勸無果,但是還是願意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希望欽差大臣能夠馬到成功,旗開得勝。
奏本上還同時講述了南陽府本次賑災的經過與結果,告訴弘治皇帝,本次賑災南陽府大部分已經圓滿完成,隻要欽差大臣去鄧縣不作死,按照南陽本地的賑災模式,一定能夠萬無一失。
同時為了以防萬一,南陽府決定派出獨山千戶所,對鄧縣進行戒嚴,以免疫情大規模擴散。
這封奏本得到了南陽府全體官員的聯名上書,一式兩份,一份由南陽驛站以600裏加急向京城送達,另一份通過路遙這邊的秘密途徑,由李尚儀通過皇宮暗衛直接交到皇帝手中。
同時路遙又通過李尚儀給弘治皇帝去了一封信,信的大致意思就是說通過自己的觀察,覺得楊廷和此人工作能力一般,路遙擔心他不能完成賑災工作,要是現在南陽府做一些準備,一旦鄧縣疫情大規模爆發,希望自己能直接接手。
路遙有七八成的把握,覺得楊廷和到了鄧縣一定會玩砸。到那時候搞死一個楊廷和是小事兒,鄧縣的十幾萬百姓才是大事兒。路遙可不會為了搞死一個楊廷和致十幾萬百姓的生死而不顧。
如此一來,楊廷和與路遙在弘治皇帝麵前的地位,可以說是高下立判。路遙幾乎已經能夠肯定,隻要弘治皇帝和太子掌權一天,楊廷和就不能蹦噠。
其實路遙也想試試,沒有了楊廷和的攛掇蹦噠,他們還會不會汙了正德皇帝的名聲,最後擁立興獻王世子登基。
喜歡我和正德鬧掰了請大家收藏:()我和正德鬧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