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晉秦遷延之役(1)
字數:5309 加入書籤
晉國不是還有一支新軍嗎?哪裏去了?難道晉悼公又改革了軍製,裁撤了新軍?
不,晉悼公並沒有裁撤新軍,隻是因為一時沒有人選。
而且,此時已到了年富力強年齡階段的晉悼公,也有意壓縮卿級力量!於是,這一次卿級領導幹部隊伍建設中,晉悼公決定不再任命新軍將佐,先過渡一下。
有人要問,前中軍將荀罃去世了,為何不安排他的兒子入卿?
這個問題有點令人悲傷。因為,就在前幾年,荀罃剛剛提出三分四軍以疲楚策略,並且開始取得顯著成效時,其子荀朔卻不幸病逝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遭遇沉重打擊了荀罃,使這位為晉國的持續強大而嘔心瀝血作出巨大貢獻的中軍將荀罃陷入極大的悲痛之中
這也是在後來的偪陽之戰中,老成穩重的荀罃見荀偃、範匄因攻城受阻而提出撤軍,居然一反常態勃然大怒的原因,甚至隨手操起一把弓弩向兩人砸去。
荀罃去世時,他的智氏家族隻有一個年幼的孫子荀盈,但當時因年幼入不了卿。
那原新軍將士魴呢?
士魴在櫟地之役中敗給了秦軍,因此鬱鬱寡歡,最後積病而亡。這次人事調整時,其嫡子彘裘也正值年幼,無法入卿。
那新軍還有除了將佐的大夫軍官,包括軍中大夫、軍尉、司馬、司空、輿尉、候奄等,仍舊是有人在負責的,這些人歸誰節製?
晉悼公的辦法將,是將新軍整支部隊暫時劃歸給下軍統一指揮。
也就是說,單純從軍事實力上講,當時的下軍將欒黶節製了下軍和新軍這兩支軍隊!
這是幾個意思?
這意味著,別看欒黶隻是一個下軍將,但他的軍權卻是晉三軍六卿領導班子中最大的!
這使欒氏家族實力大大增強!
欒氏家族實力大大增強,這又意味著什麽?
當然是權力鬥爭那老一套!
欒氏家族後來被滅族,相信這也是一個基礎性的因素。這些,我們放到後麵再詳細道來。
公元前560年夏,晉悼公在綿上組織了大規模的閱兵活動,宣布了晉軍各路將佐名單。
綿上,即今山西臨汾市翼城縣西北。閱兵,當然是為了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作準備。
這一次,晉悼公鐵青著臉,他要狠狠打擊一個敵人。
是的,晉悼公要打擊的,正是去年突襲晉國並讓晉軍蒙受櫟地之敗恥辱的秦國!
秦國對晉國取得櫟地之戰勝利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晉悼公居然一直忍著這口惡氣。
按晉悼公的脾氣,他早就想去報複秦國了。但由於國際形勢多變,他要忙的事確實多。
就在去年,即公元前561年,楚國國君楚共王也去世了。
晉國新拉攏的盟友吳國不顧諸侯大喪不得討伐的周禮規定,居然未經晉國同意,私自出兵討伐楚國,卻遭到楚國的痛擊。
為避免吳國再次玩過火,又搞什麽出格的無法無天但卻被反殺的軍事行動,晉悼公還專門派範匄去責備吳國。
由於吳國戰敗,晉悼公不得不優先考慮中原和楚國的問題。
唯有確信楚國不會再主動攻擊中原諸侯,晉悼公才可以放心大膽對秦國再來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沉重打擊。
現在好了,一切都搞定了,那就出兵教訓秦國吧。
公元前559年4月,晉悼公命中軍將荀偃率晉軍討伐秦國。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晉國聯合了齊國、宋國、魯國、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杞國和小邾國,組成十三國聯軍,浩浩蕩蕩討伐秦國。
秦國攤上大事了,大敵壓境,那還不跑?
當然不可以跑,因為人家進犯到了自己家裏!秦國國君秦景公一邊緊急派人向楚國求援,一邊全民發動,全麵抗戰。
但令秦景公鬱悶的是,由於楚共王剛去世,剛即位的楚康王又要麵臨吳軍的隨時報複,所以楚國根本無法出兵。
晉悼公當然掌握了這個重要情報,所以這一次晉悼公敢於傾全國之力,再組織這麽龐大的聯合國軍去討伐秦國。
按晉悼公的意思,這一次,幹脆就將秦國給滅了得了!所以,一開始,晉悼公是要親自指揮這場戰役的。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此時,晉悼公染上了風寒,一下子病倒了。
但是聯軍已經組建成功了,晉悼公不想半途而廢,隻好讓中軍將荀偃為帥,統領十三國聯軍討伐秦國。
但是,晉悼公沒有想到,正是因為自己沒有親征,導致了後麵一係列的事發生,直接影響了整個晉國霸業!
為了將這次遷延之戰講清楚,我們現在必須要把晉國現在的四軍六卿給理一理了。
首先晉國現在仍然是四軍,但將佐隻有六位,即在任的六位卿級班子成員。
他們是中軍將佐荀偃、範匄;上軍將佐趙武、韓起;下軍將佐欒黶、魏絳。
由於新軍暫時沒有將佐,此時的新軍是統歸下軍指揮的。所以,下軍的實力是最強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軍將欒黶在六卿中還有一個親戚,那便是範匄,欒黶正是範匄的女婿。
按理,這兩人應該是關係最鐵的,範匄將女兒都給了你欒黶,你欒黶得尊重咱嶽父老丈人吧。
但欒黶可不這樣想,欒黶自以為是實力最強大的下軍將。國君在時,他不敢放半個屁。但現在國君不在,欒黶認為自己才是晉軍最有權勢的人。
而且,這一次不同往常,這一次是有整整十三國的諸侯卿大夫們在,欒黶當然想借機好好秀一把。
那中軍將荀偃呢?
荀偃其實是經曆了晉悼公長期的考察,畢竟他當時作為欒書的鐵杆盟友,居然殺死了晉國國君晉厲公!
對晉悼公來講,盡管自己是被欒書和荀偃扶持上位的,但他從根本上對兩人是心存忌憚的。
一個連國君都敢殺的人,哪能重用?
正因為如此,所以晉悼公即位後,欒書便很快退出了晉國政壇。
荀偃呢?整整十餘年來,一直當著這個中軍佐未動。
之所以未動,是因為荀偃經曆了這場血雨腥風後,情知自己始終被人抓著個小辮子,所以膽子變小了,人更謹慎了。
而且,由於荀偃當時還算年輕,晉悼公也不大可能會處理這樣的年輕幹部。
在長達十多年的考察中,晉悼公其實發現荀偃這個人無論是德才還是能力,都屬於一般。
這個時候,晉悼公最需要組建完全屬於自己力量卿級領導班子,一個以趙、韓、魏三大家族為主的領導班子,條件還不夠成熟。
雖然他在欒書以後重用了韓厥,但韓厥也老了。所以韓厥以後,他再次重用了老人,即荀罃。
現在荀罃去世了,荀罃雖然也算是荀氏家族人士,但已經別出為智氏家族。而智氏家族現在因為宗主荀盈還未成年,進不了卿級班子。
晉悼公是一個馭人高手,在條件尚不成熟時,他不希望把中軍將的位置給一個家族勢力強大、個人能力又出眾的人。
所以將,他不想重用範匄。
而荀偃的中行氏家族勢力雖然較強,但荀偃本人能力一般,而且又有小辮子被晉悼公抓著,完全可以掌控。
你荀偃敢亂來,單是曾經弑君這一條,寡人就分分鍾要了你的命。
範匄是大名鼎鼎的士會之孫、受人尊敬的士燮之子。但士會要求士氏子孫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家訓,這家夥已經全忘了!
在很多時候,範匄表現得就非常冒進,急於立功。
偪陽之戰中,正是範匄唆使荀偃搞什麽攻下偪陽送給宋國這一出,卻在攻城時因為受阻又提出撤退。
範匄自認為自己的士氏家族非常厲害了,整個晉國八卿班子中,士氏曾經占了兩席,他的叔叔士魴和自己。
此外,他不但喜歡貪圖財物,還多次在與中原諸侯打交道中表現非常強勢。其盛氣淩人的德性,令不少諸侯國君臣對他頗有微詞。
範匄還非常看重欒氏家族,因為經曆了欒書十多年的苦心經營,欒氏家族確實已經成了晉國當時最有勢力的家族了。
所以,範匄積極推動範氏家族與欒氏家族聯姻。在範匄看來,隻要範氏與欒氏強強聯合起來,那總有一天是可以左右整個晉國朝堂的。
這個總有一天,當然是指晉國國君不再如現在的晉悼公那樣英明神武的時候。
在現在的整個晉國六卿班子中,唯有韓起、趙武、魏絳是謙虛謹慎且一心為公的。
晉悼公看得很清楚,但權力這個東西也令他無奈。他不得不小心維持著權力的平衡,希望能用時間來給予自己更大的力量。
晉悼公需要真正對晉國發展有用的人,而不是精於權力鬥爭的人!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