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晉秦遷延之役(2)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之所以要交待這些事,那是因為晉悼公精心組織的這次遷延之役,本來可以取得一個戰略性的重大勝利。
甚至可以說,完全是一次幾乎可以滅亡了秦國的重大勝利,至少可以讓秦國在很長時間內,不敢再惹晉國,甚至連看晉國一眼的勇氣也沒有!
但這個偉大戰略部署下的重要戰役,結果是虎頭蛇尾,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正是因為複雜的這些人事問題。
現在,晉悼公突然得病,他隻能將戰役的指揮權交給荀偃、範匄這兩位中軍大佬。
十三國諸侯聯軍,加上晉國這樣常年在打仗的超級大國,而且幾乎四軍全部出動。
這樣一支軍隊,當時整個地球,估計也是不可能有與之相匹敵的軍事力量。
秦景公不是愣頭青,得知晉國率諸侯聯軍討伐秦國,為了秦國江山社稷,他采取了堅壁清野的策略。
既然沒辦法戰勝你,那就放你進來吧。秦國確實很艱難,缺少能夠統軍打仗的軍事人才,缺乏戰車和戈矛,甚至連國庫也不夠充盈。
但有一樣是不缺的,那便是廣袤的國土。
放你進來,寡人就跟你打持久戰!總有一天,耗死你晉國佬!
這是秦景公的戰術思想。
現在,秦國就麵臨著這樣的侵略,這場被史料記載為遷延之役的晉秦之戰,有哪些看點呢?
首先得看看被史料記錄的那些將領們。
秦軍,秦景公。
啊?沒了?就這位秦國國君一人?
是的,秦國貌似一直缺乏統軍將領,至少史料沒記下來。
晉聯軍:晉國中軍將荀偃、中軍佐範匄;上軍將趙武,上軍佐韓起;下軍將欒黶,下軍佐魏絳。
還有欒黶的兄弟公族大夫欒針,晉國大夫叔向,範匄之子範鞅。
齊軍統帥崔杼,宋軍統帥華閱,魯軍統帥叔孫豹,鄭軍統帥子喬,衛軍統帥北宮括。其餘的,沒多少名氣,那就不管他們了。
戰役打響了,荀偃、範匄率領諸侯聯軍,勢如破竹,渡過黃河,大舉入侵秦國。
咦,怎麽沒遇到任何抵抗?
是的,秦景公就是要放聯軍進來!聯軍越深入秦國腹地,耗費的軍資錢糧就越多,這場仗拖的時間就越長。
令聯軍頭疼的是,聯軍每到一處,都是舉目荒涼,城邑也好,村舍也好,空蕩無人!
好不容易出現了幾個穿著秦軍軍服的,但往往都是遇到聯軍便迅速撤退,根本不與聯軍糾纏。
聯軍由於軍隊龐大,指揮協調性存在一定的短板,故往往也是追趕不上。
但荀偃、範匄洋洋得意,看來,這一次非得攻下秦國都城雍城不可了。到時,擒住秦伯,交由國君處置,這樣的功勞大了去了。
於是,荀偃、範匄下令聯軍繼續全線追擊秦軍。僅僅用了幾天,聯軍便深入秦境,直抵涇水。
涇水是渭水的一條支流。渭水混濁而涇水清澈,兩條河交匯處便形成了一道一邊清一邊濁的景象,為我們創造了“涇渭分明”這個成語。
荀偃命令聯軍依涇水而紮營,暫作休整。
荀偃洋洋得意,捋著胡須對範匄道:“沒想到,這次伐秦如此順利。此地離秦都雍城僅二百餘裏,大軍休整數日,待糧草輜重到來,屆時一鼓作氣,先包圍雍城。你看如何?”
範匄也很激動,但如此天大功勞,最終主要是算在荀偃頭上,這實在太可惜了。自己作為副手,如果不提出點象樣的意見,那自己的功勞,隻能在功勞簿上從荀偃那裏分點來而已。
範匄道:“元帥,依我看,得當心嘍。秦軍並非弱旅,此次伐秦,盡管聯軍勢大,但一路進發,根本沒遇到過象樣的抵抗。
如果您是秦伯,您會如此不堪一擊麽?還是要小心行軍,穩紮穩打,不要中了秦軍誘敵深入之計。”
範匄嘴上這樣說,其實他的本意當然是要渡過河去,尋秦軍主力決一死戰。一戰而定晉國西線今後長期的安定,甚至為晉國滅了秦國。
但他卻故意給荀偃下個套,讓荀偃打退堂鼓。如果因此而被國君責罰,那是荀偃的責任。
再看看其他將佐的意思,如果其他將佐都要求進兵,那他作為此時聯軍副帥,就立即站起來定調子。
這樣一來,攻下秦都雍城也好,滅了秦國也好,那主要功勞便是自己的!
荀偃哪會想到範匄會有這樣的小九九?此時聽範匄一說,頓時大吃一驚!
帶兵打仗荀偃他實在不行,範匄一番話,如同在他頭上潑了一盆涼水,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是啊,哪曾聽說過秦軍這般弱爆了的表現?那可是傳統的西陲霸主啊。自建國以來,秦軍長期與西戎諸國作戰,不知吞並整合了多少西戎部落,至今形成一大強國。
戎狄好戰狠勇,一直以來便是晉國的三大強敵之一。晉國也是采用了魏絳的和戎之策才勉強平息了北境戎狄之患。
但現在,秦國明明有相當強悍的戰鬥力,至少可以與聯軍打個幾仗的,現在卻是根本不接戰,這不是誘敵深入又是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己作為主帥,本已經取得了輝煌戰績,但如果一不小心中了秦軍埋伏,吃個敗仗,這個責任大了去了。
那,就見好即收吧。
“那,依你看,該怎麽辦?”荀偃咽了咽口水咽,問範匄。
範匄看著荀偃這鳥樣,心裏一百個不屑:看你這點能耐,真不知你這個中軍將是怎麽當的。
嘴裏卻道:“元帥勿急。我們不是聯軍嗎?既然現在在此地休整,何不召開軍事會議,將各國統帥都叫來開個會,大家商議著如何用兵吧。”
“好,聽你的。”荀偃此時哪裏有聯軍統帥的樣子統?貌似範匄是統帥,自己則是副帥了。
十三國統帥及各自軍中高級將領參加的軍事會議召開了,但令荀偃大感意外的是,誰都沒有發言!
原因太簡單了,這次各國隨晉國討伐秦國,隻是一個討伐而已,誰希望秦國被真正滅了國?
秦國被滅對這次參戰的任何一個中原諸侯國都沒有好處,晉國吞並了秦國,使晉國真正成了巨無霸!
那個時候,晉國還會象現在這樣繼續善待中原諸侯呢?
大國爭霸,對相對弱小的中原諸侯來講,真的需要一個平衡。
現在,楚國已經被弄得疲憊不堪了。如果秦國再倒下了,對中原諸侯來講,確實不算是什麽利好。
跟著你晉國混,無非就是怕你晉國,不得已而為之。現在要讓大家下手去滅了秦國,各國統帥又不是傻子,誰願意?
反正一切聽你們晉國的,你說要渡河,那大家便渡河。你說要撤軍,那大家便撤軍。
在中原霸主晉國麵前,中原諸侯都被磨練成了精,出頭的事不能幹!
誰知道一不小心便會得罪不知哪位晉國大佬,被得罪的那位晉國大佬又不知何時會成為中軍將。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