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晉伐齊平陰之役3
字數:3744 加入書籤
範匄也很著急。突然,他想到了一個人。於是計上心來,吩咐下去,依計行事。
範匄派親信張三悄悄潛入齊國國都,找到了一位叫子家的齊國大夫,這是範匄的一位老朋友了。
張三對子家道:“小人張三,是晉國中軍佐範匄大人的貼身隨從。
我家主人念在與大夫您是舊交的份上,特命小人冒死來囑咐大夫,希望大夫早作準備。
不瞞大夫,寡君和元帥看看與貴國在平陰對峙,短期內難以解決戰事。於是采取了牽製貴軍主力於平陰,實則背後偷襲包圍貴國國都臨淄的戰術。
範匄大人親自參與製訂了詳細的軍事部署,魯國和莒國同意傾全國之兵,各出戰車千乘,分別由魯國和莒國向國都臨淄發動進攻。
由於貴軍主力都被牽製在平陰,估計臨淄無力防守。這樣一來,一旦臨淄被攻破,平陰的貴軍主力便陷入兩麵夾擊,勢必全線潰敗。
貴國已經多次背盟,令寡君很是火大。這一次,寡君已經決心要滅亡了貴國。
到時國破人亡,範匄大人念著昔日大夫您的好,密令小人前來告知,請大夫您好自為之,早點準備逃亡吧。”
子家聽後大驚失色,換作一般的人早就帶著老婆孩子逃了。
如果真逃了,那也真就好了。但子家卻是一位忠君愛國的好大夫,他哪裏敢怠慢此等重要軍情?
子家立即趕赴平陰前線,將此重要情報向齊靈公作了匯報。
唉,子家中計嘍,他被自己的好朋友範匄給充分利用了一把!
範匄正是需要他將這消息報告給齊靈公。因為範匄相信,齊靈公聽到此消息後,在平陰的齊軍將全線崩潰!
果然,齊靈公聽了子家的匯報後,頓時便慌了,驚慌失措那種級別的慌。
無論此情報是真是假,但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現在齊軍主力都在平陰,與聯軍對抗,都城臨淄必定是兵力空虛得很!
魯國在齊國西南,莒國在齊國東南,這兩國如果真的出重兵分別從齊國臨淄的西南、東南向齊國發動進攻,齊國將抵無可抵!
難道現在各諸侯國都有那麽強大的兵力?魯國、莒國這樣的國家居然也達到了戰車千乘?那十二國聯軍加起來,到底有多少兵力?
齊靈公心神不定,他決定親自考察敵營。當天,齊靈公率著衛士登上巫山向敵營望去。
不看不要緊,一看真嚇一跳!隻見十二國聯軍營帳密密碼碼,旌旗滿山遍野,根本望不到頭!
這何止是千乘之軍?至少數千乘了吧,根據子家的情報,還不包括魯國和莒國的軍隊呢。
想起最近幾年來齊國多次侵略魯國,看來魯國佬極有可能借這個機會複仇啊。
齊靈公終於中計了,這本就是晉軍的疑兵之計!
晉國中軍佐範匄一邊派人向子家透露所謂的魯、莒兩軍將偷襲臨淄的重特大軍情,一邊安排了一場虛張聲勢的表演。
晉軍沿濟水的所有山坡都插滿旌旗,在可以設置營帳的地方都設置了營帳,將戰車都分布於各處,甚至製作了大量的草人穿上甲衣。
遠遠望去,鋪天蓋地全都是聯軍的旌旗、士兵和戰車。不但如此,範匄還命令各國軍隊,每天派出部分戰車,拖著樹枝來回奔跑,揚起漫天灰塵。
是不是很熟悉?這個招術都被後人給采納了,如三國時為掩護劉備安全撤離,張飛在長阪坡就用了戰馬馬尾係上樹枝來回奔跑,卷起滾滾揚塵,令人感覺張飛率領著一支大部隊,讓追擊而來的曹軍不敢輕舉妄動。
又如東晉時,前秦秦王苻堅親自率領九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晉國知道實力懸殊,特意在山上布置了一些旌旗與草人。
結果苻堅趁夜視察前線,發現晉軍陣容嚴整,士氣高昂,晉軍駐紮的山上,更是隱藏著大量兵力。
苻堅看得心驚,眼也花了,結果將滿山的草木都當成了晉兵。這便是成語草木皆兵的典故。
聯軍雖然號稱十二國聯軍,但根據慣例,每次聯軍出兵也僅出一丁點兵馬,大家都習慣了,那隻是個形式,真正玩命的是晉軍。
晉軍也必須將三軍分一部分軍隊在本國守備,哪裏會出全部兵馬?
但按照範匄之謀,聯軍重新作了部署後,貌似兵力登時便擴充了數倍!
齊靈公終於嚇壞了。
他原本以為憑著齊國上千乘軍力,再憑著濟水之地利,又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完全可以在濟水抵抗聯軍。
但沒想到聯軍竟然兵力是齊軍十來倍,更擔心臨淄被魯國和莒國兩軍偷襲。這仗還能打麽?
不要說齊靈公認為沒法打了,就連齊國各路將佐都認為打不了了。既然打不了,那便撤吧。
一切都是次要的,到了這個時候,保衛臨淄才是最重要的。
保衛臨淄,撤!齊靈公下達了命令。
撤軍令是在10月29日晚上下的,要求各軍悄悄撤離,並留下一些旌旗營帳,假裝繼續相持,以免聯軍追擊。
但聯軍還是及時發覺了,並全力追擊齊軍!
聯軍真的那麽神麽?人家晚上剛撤走,晉軍第二天便追擊來了?
是的,聯軍真有神人,而且不止一個,是三個神人!
第一個神人叫師曠。
這是一位盲人音樂家,甚至可以說是春秋當時最偉大的音樂家,也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故事我們主要放在後麵細講。這裏,我們隻提關於這次戰役的事。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師曠便對晉國國君晉平公道:“主公,齊軍應該撤走了,因為盲臣聽到齊軍營帳那邊烏鴉和麻雀叫得很歡。”
我們讀春秋故事,會發現烏鴉在戰役中的妙用,想當年楚軍進攻鄭軍,本來鄭國快抵不住要投降了。
結果第二天有人向鄭國國君報告說楚軍營帳上方烏鴉很多,估計楚國因故撤軍了。鄭軍一看,果然,楚軍已撤。
師曠是個盲人,在春秋,凡是以師為姓氏的,一般都是樂師,且都是盲人。
盲人雖然看不見東西,但聽覺是一流的,所以師曠是從聽的角度判斷出齊軍撤退了。
第二位神人叫羊舌肸,即太傅叔向。他跑來報告晉平公道:“主公,臣察覺齊軍營帳上頭有不少烏鴉在飛,估計齊軍逃走了。”
他是從看的角度作出的判斷。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