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弓工妻說晉平公
字數:5240 加入書籤
太傅羊舌肹對自己的祖國晉國憂心衝衝,那晉國國君晉平公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國家呢?
晉平公還是以“寡人年紀都這麽大了,要享受享受人生嘛”的理念,繼續著他昏庸的晚年生活。
唯有對齊國和楚國,寡人得囑咐中軍將韓起留點心,這兩個大國的關係一定要重視。
晉平公正胡思亂想著,楚國來使了。
原來,楚國國君楚靈王自弑君自立為王後,總想在江湖上搞點事出來,刷一個存在感。
首先,是楚靈王想要在任何方麵都要超越楚國曆代先君,其中一個方麵便是要娶晉國公族女子為妻,實現兩國聯姻。
這對楚國來說可是創曆史的,因為從來沒有楚王娶晉國姑娘為妻。
晉平公欣然同意,這個事前麵已經講過了。最後是晉平公派中軍將韓起送親赴楚,完成兩國聯姻。
楚靈王還向晉國提出了要求,楚國想要召開一個聯合國大會,包括晉國在內的列國諸侯都得參加。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楚靈王借弭兵會盟精神,看你晉國最近實在不行了,便想著楚國要在春秋江湖立立威,並借機拉攏中原諸侯!
晉平公最不濟,也看穿了楚國的伎倆!
這怎麽行?
今天你楚國主持召開一次聯合國會議,這個先例給你破了,那以後你楚國佬想諸侯會盟便可以組織列國諸侯開會!
諸侯會盟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誰主持誰就是老大,現在你楚國佬想要當這個江湖老大,跟寡人爭奪中原諸侯,那可不行。
晉平公本是堅決不肯,司馬女齊勸諫道:“主公,算了吧,還是答應楚國吧,不讓楚國滿意,楚國定會生出其他事來。”
晉平公的性格當即就上來了,大聲道:“楚國生事?那就讓他生事好了,寡人難道還怕了楚國不成?”
女齊歎了口氣道:“主公,既然楚國要胡作非為,那就讓他胡作非為就是。依臣看,這也許是上天想要不斷滿足其欲望,不斷累積其卑劣。也許到了最後,便突然降下懲罰。
唯得天道,霸業才可繼續!而不是靠互相爭奪。楚國如果德行足夠,哪怕我們晉國去侍奉他也是應該的。
現在要比的,是兩國誰的德行更勝一籌。楚國要亂來,我們晉國可不行。不如修德明禮,隻有將德行增加了,諸侯便對我們內心擁護。”
晉平公歎口氣道:“司馬是否過慮了?寡人認為,楚國絲毫不足為懼。我們晉國地勢險要,且多產馬匹。而楚國、齊國都是禍患不斷。此時晉國不號令諸侯,更待何時?”
女齊搖搖頭道:“主公,如果我們晉國自以為地勢險要、馬匹眾多,從而對鄰國幸災樂禍,這不是優勢,反而是隱患。
要說地勢險要,四嶽、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那才是九州中最險要之地。但它們各屬諸侯,那又如何呢?主公看,現在擁有這些險要之地的許多諸侯現在已經滅亡了。
要說產馬最多,冀州北部那是良馬最多的,但那些地方屬於狄戎部落,並非中原諸侯。
狄戎不斷遭到擠壓,現在許多原屬狄戎之地已經歸屬中原諸侯了,許多部落也已經消亡。
所以,地勢險要和馬匹眾多絕對不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真正讓國家長盛的,從古以來便是靠國君致力於修明德行,敬畏上天,恩撫百姓。
有德行的國家,是不會對鄰國禍難幸災樂禍的。主公,自古以來,有的國家從來沒有災難,卻走向亡國。有的國家多難,卻因此而興盛。
如齊國,正是因為公孫無知之亂,催生了齊桓公,齊國始霸。
晉國,驪姬之亂,裏克之亂,韓原兵敗,最終先君文公回國,晉國始霸。
相反,主公想想,曾經的衛國、邢國等國,國內安定,國君無憂,結果居然亡於北狄。
主公,國君唯有力修德行,國家方得安定強盛啊。正如商紂王暴虐無道,周文王仁慈和藹,商王朝因此滅亡,大周王朝因此興起,難道文王是因為爭奪諸侯最終而得天下?”
晉平公聽女齊這一番宏論,哪還有什麽話?
好吧,既然你司馬女齊都這樣說了,那寡人還管這個閑心做什麽?
晉平公終於同意了楚國的意見,於是,公元前436年,楚國主持召集了列國諸侯會盟。
但列國諸侯對楚國又不是真心歸附,所以參會的諸侯少得可憐。除了楚國的傳統附庸國如陳國、蔡國、唐國等外,中原諸侯也就是鄭國和許國參加了會議。
晉平公樂了:你個楚蠻,就想著搞事,最終總搞成笑話。
突然,他想起楚國曾經邀請魯國先君魯襄公赴楚國,隻是參觀楚國剛落成的世界地標級建築章華台的事來。
那個楚王,先是送了魯襄公一把稀世珍品大屈弓,最後又厚著臉設計討要了回來。
晉平公每每想起此事便要笑,這次又想起來,便又笑了一次。不過,他突然想起一事,便問左右道:“對了,寡人要求製造的那把弓,完工了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晉平公聽說楚國有大屈寶弓,也想自己弄一把與眾不同的寶弓。他專門撥出錢款,命晉國製弓技術最好的工匠精心打造。
三年過去了,這弓估計早就完工了吧。果然,侍從答道:“主公,寶弓已經入庫。”
“快,去給寡人取來,寡人要試弓。”晉平公最近一直忙著建造虒祁宮殿,所以一時忘了此事。此時想到楚國的大屈弓,便要看看自己的那把弓如何。
這是一把精美的弓,純手工打造,材質顯然是一流的,晉平公頓時便喜歡了。
國君試弓,左右都不敢怠慢,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晉平公拉弓搭箭,朝靶心射了一箭。
正中靶心,左右一片叫好,晉平公洋洋得意。這是試準頭,接下來要試弓力。換上特殊的箭靶,晉平公再射了一箭,又中了靶心。
眾人叫好聲中,晉平公親自上前查看。結果發現,箭雖中靶心,但七層木質靶心,連第一層都沒穿透!
晉平公陰著臉,再試了一箭,結果依舊沒穿透第一層。
晉平公終於怒了:“虛有其表,實則爛弓一把,虧寡人還撥了那麽多錢給他。把那工匠給寡人抓起來,下獄,砍頭!”
工匠替國君製弓而被下獄,工匠之妻坐不住了。
這是一位史料沒留名的奇女子,她立即求見晉平公。
晉平公倒還真接見了她,想看看這個女人有什麽話說。
工匠之妻也直接了當,對晉平公道:“國君在上,小女子今天為丈夫向國君進言。昔我晉國先祖公劉,其品行高尚,牛羊踐踏了莊稼,公劉哀百姓之損。
公劉之德行,恩惠施及草木,從不殺害無辜。到後來終成周人首領。
秦國先君穆公,野人因餓而偷食其馬,穆公不治罪反而給予膳食,從而韓原之戰得報而生還,並取得勝利。
楚國先君莊王不因臣子趁黑戲弄夫人許姬而追究,絕纓保全臣子,終在邲地之役中受臣子舍命相保,最終取得勝利。
此三位君主,仁愛廣施於天下,並最終得到回報,美譽流傳至今。
昔日堯帝所居,茅草蓋就,木頭粗糙,台階土砌且隻有三層。堯帝還認為建造者辛苦,而居住者安逸。
如今,小女子之夫,為執行國君的命令,費盡心機要製造出一把絕世良弓。終數月而赴高山野嶺尋找弓臂之木,多次受蛇蟲虎狼蠍威脅而不惜命,終於覓得良材。
小女子是看著丈夫如何製作這把弓的。弓臂的內側,赴北地燕國覓野牛角,打磨成薄片而成。弓臂外側,赴南方荊楚覓麋鹿之筋而成。但凡粘合之處,皆精選黃河之魚膠而成。
有了良材,還得精製。不知多少次,因為細節而返工,甚至不得不再去尋覓材料。選材不可謂不精,用心不可謂不苦!
呈送宮前,小女人親眼看精通射術者試過此弓,無人不誇此為良弓。
但如今,國君居然不能用它來射穿一塊小木片,這到底是弓自身的問題,還是使弓者的問題呢?
小女子曾聽說,擅射者,穩若磐石,用力得當。左手握弓時,如向外推開巨石一樣,用力向前推。右手拉弦,如同攀附樹枝一樣,用力往後拉。箭出弓弦,左臂須紋絲不動,這大概就是射箭之技術吧。
小女子鬥膽問國君,是否國君掌握射箭之術呢?
明明是一把良弓,如果是因為國君不善射,卻歸咎於弓,甚至因此而要處決造弓的工匠,國君是不是錯了呢?”
一席話,把晉平公說得臉紅如豬肝,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慚愧不已的晉平公立即按工匠之妻所言的射箭方法,調整姿勢,再試了一箭。
結果這一箭,力貫七層!
那還用說什麽?晉平公宣布立即釋放工匠,並贈以厚禮,予以厚賞,還對工匠之妻表示了足夠的尊重。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