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晉國責鄭鑄刑鼎
字數:4024 加入書籤
好了,虒祁宮總算建成了,這樣一來,晉國擁有了虒祁宮、銅鞮宮、靈公台這三大宮殿,完全超越了楚國的章華宮和章華台!
不要以為寡人老了,雖然沒有興趣和機會與你楚國佬打仗了,但至少寡人在修築宮殿上,再次完勝了你楚國佬!
晉平公洋洋得意,晉國上下卻議論紛紛,褒貶不一。和平環境下的晉國,以及晉國為首的中原列國諸侯,貌似三天兩頭出點事。有的事,給整個大周王朝體係內的這個春秋江湖帶來的震撼,竟絲毫也不比晉楚兩強來一場勢均力敵的大戰來的弱!
如此時鄭國出的事。
準確地說,鄭國出的事,不是鄭國國內出了亂子,而是鄭國在執政上卿子產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國政改革。
子產,即鄭國七穆之一的國氏家族宗主國僑,卿大夫,鄭國自國君、執國大夫以下的第三把手,執政大夫。
按理,我們應根據氏加名的方法,稱他為國僑,子產是國僑的字。兼於“春秋上半部得一管仲,春秋下半部得一子產”這句話,我們就按習慣稱他子產。
關於鄭國執政大夫子產的改革以及他精彩絕倫的執政傳奇,我們在鄭國風雲裏講得很詳細了,這裏也不細述。讓晉平公感到生氣的是,鄭國的改革措施其中一條,居然是鑄刑鼎!
子產為什麽要鑄刑鼎?
原來,子產一心想依法依禮來維持鄭國的社會秩序,但人們有意見了:要我們遵守法律和周禮,但法律在哪裏呢?你說法律是在的,是曆代先君製訂的,但我們不知道啊。
按以前的做法,老百姓隻有被抓了起來,才會聽到執法官在堂上講:你,違反了什麽什麽法律,依法當處以何等懲罰懲!
其實,在當時,不單是鄭國,全世界的諸侯國都是這樣,連大周王朝也是這樣!晉國,當然也是這樣子的。
法,是貴族們的法!因為法是維護貴族統治而產生的,不是為了你老百姓!你老百姓沒事找事要知道個毛線的法?
所以,一直以來,貴族們認為刑律越秘密越好,這樣才有利於隨意處置老百姓,或者按自己的意願搞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刑律處置。
子產早就研究過這個問題了,他認為老百姓之所以會犯法,在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是違法的!
有法而不公布,是社會治安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然原因出在老百姓不知法上,那便讓老百姓知法吧。
子產在引導百姓遵守禮儀的同時,專門製訂了刑法,規定了哪些情況下屬於犯罪,以及犯了罪後的懲罰措施是什麽。
為了讓百姓知法,鄭國於公元前536年將這些刑法規定都鑄在一個大鼎上,並將大鼎安置在都城宮廷大門前,人人可以見到!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
因為,幾乎每個還活在這個春秋江湖的列國諸侯都知道了,鄭國的子產將刑法鑄在鼎上,從而老百姓都知道了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
老百姓拍手稱快,但貴族們呢?
嘿嘿,幾乎全世界的列國諸侯以及貴族們都對鄭國嚴重不滿:你鄭國怎麽搞的?這不是胡搞麽?這嚴重破壞了一直以來的法不公諸於百姓的規矩,是赤裸裸的冒天下之大不韙!
在貴族們看來,貴族違法與庶民百姓違法當然是不一樣的,貴族與平民天生不可能平等!
晉平公終於有了一次機會,一次可以代表全世界最廣大貴族階級利益來展示一下自己這個春秋列國諸侯之長威風的機會了!
晉平公決心教訓教訓鄭國。
而且,令他尤為興奮的是,這一次連太傅羊舌肹也全力擁護他。
羊舌肹也反對子產鑄刑鼎?他倆不是互相欣賞好朋友嗎?
對,就是那個動不動便勸諫晉平公的太傅羊舌肹。而且,晉國的羊舌肹確實與鄭國的子產是跨越國界的好朋友。
但羊舌肹這一次對鄭國人的鑄刑鼎是發自內心的不支持,對自己的好朋友、鄭國執政大夫子產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晉平公把教訓鄭國的任務交給羊舌肹,羊舌肹欣然領命,他寫了一封信去責備子產:
“一直以來,我視您為知己,對您治理鄭國寄予厚望,相信您一定能夠將鄭國治理好。但現在看來,您的所作所為,令人失望。
從前,先王是以衡量事情的輕重來斷定罪行,故不製定刑法,這是擔心百姓有爭奪之心。
但由於這樣不能防止犯罪,因此先王便用道義來防範,用政令來約束,用禮儀來奉行,用信用來保持,用仁愛來奉養。
從而製定祿位,以勉勵服從的人。嚴厲判罪,以威脅放縱的人。但是,這樣還是不能防止人們違法犯罪。
於是,先王就用忠誠來教誨他們,根據行為來獎勵他們,用專業知識技藝教導他們,用和悅的態度使用他們,用嚴肅認真對待他們,用威嚴監臨他們,用堅決的態度判斷他們的罪行。
在此基礎上,先王還要訪求聰明賢能的卿相、明白事理的官員、忠誠守信的鄉長、慈祥和藹的老師,共同維持法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因為如此,所以百姓不會發生禍亂,國家也得到了安定。
但是,一旦把法律公布了,百姓就會想方設法去鑽法律的空子,琢磨怎麽做壞事而不至於被製裁,甚至目無長官,這樣一定會導致犯法的事情越來越多。
而且,百姓因為犯了法後,知道自己將被如何處置,那一定會想方設法去賄賂執法的官員,這樣國家勢必走向貪腐。
想當年,夏朝製定禹刑,商朝製定湯刑,周朝製定九刑,但這三種刑法的產生後,很快就使國家處於危亡了。
治理國家,理應效仿文王的德行,每天撫定四方。您何必要公布法律呢?
我聽說,國家之將亡,必多法律。肸擔心你們鄭國很快要危亡了。”
子產會聽羊舌肹的嗎?
當然不會。子產苦笑著,但他對羊舌肹是很尊敬的。
子產回了一封信給羊舌肹,將自己鑄刑鼎的意圖作了詳細解釋,並表達了自己公布法律的決心。
“叔向兄,請您給鄭國幾年的時間,看看鄭國公布了法律的社會效果到底如何,再來責問我吧。”子產在信的最後這樣寫。
效果如何呢?
由於鄭國大大增加了社會治理的透明度,老百姓和各行各業都熱烈歡迎!大家知道了該怎麽做才不違法,所以約束了自己的言行,違法犯罪現象是大大減少!
尤其是法律公布後,將貴族利用刑罰隨意裁量的權力作了約束,執法者不敢再隨意壓榨農民、商人和其他行業人員,大大促進了鄭國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
羊舌肹所不知道的是,鄭國鑄刑鼎二十多年後,晉國也學鄭國了,也把刑法鑄在鼎上,向社會公布。
羊舌肹更不知道的是,正是鄭國的子產大夫,開創了中國曆史上成文法公布之先例,成為中國曆史上推動法治建設的先驅!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