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朱熹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這可是華夏文化的經典傳承啊,而且每一個不同的注疏版本,都是注疏者思想的一種傳承。
就拿論語一書來說,影響力最大的是南宋時期朱熹版本的《論語集注》。
這本書注疏完成後,迅速在南宋文人群體中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朱熹注疏版本的《論語集注》影響力很快就超出了文人圈子。
甚至在南宋後來的科舉考試中,那些考生都必須熟讀朱熹版本的《論語集注》,並以這個版本的注解為標準。
這也使得朱熹的思想大行其道,程朱理學中的朱就是指的朱熹。
程朱理學影響了後世近千年時間。”
“天呐,當一個人的思想傳播出去甚至影響到一大群人的時候,那不就是成聖了嗎?
這個朱熹也太厲害了吧。”克裏斯蒂亞娜驚歎著,顯然她也明白朱熹的厲害之處。
王修緣搖了搖頭:“你說的確實是這樣,在當時那個封建社會,朱熹還真就被捧成了聖人一般的地位。
他主張【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思想受到了封建君主、當權者統治階層的歡迎、男人的歡迎。
主張的就是臣子和百姓對皇帝統治的絕對服從、絕對忠誠,子女對父母的絕對服從、孝順,女人對男人的絕對服從、絕對忠誠。
他提出的思想大多都是符合皇權和統治階層利益的,所以南宋、元朝、明朝、清朝的皇帝都大力推行這種思想的傳播,因為這種思想非常有利於他們的統治。
所以一度被冠以聖人之名,不過這也給後來華夏百年屈辱埋下了一些禍患。
與此不同的是,孔子的《論語》中有一句【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難,罪在朕躬】。
意思就是皇帝德行不夠的話是不配統禦天下萬民的,如果全天下的老百姓過得不好造反了,那就是皇帝做的不好,皇帝有罪。
其核心思想就是皇帝有讓全天下老百姓過得上好日子的責任,不然的話,造你的反也是你活該。
而孟子在《孟子》一書中明確提出【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孟子要傳達的思想和意思非常明確,你能讓老百姓過得好過得開心,老百姓就讓統治者過得開心舒服。
但是誰要是讓老百姓過得不好,老百姓一樣有能力讓統治者過得不好。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的思想出處也正是這裏。
孟子也在《孟子》一書中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概念。
這句話其實絕大多數皇帝都明白是什麽意思,這也是有利於國家長久發展的思想。
但是卻沒有任何皇帝能做到過,在近現代社會也隻有一個人真正踐行過這個思想。
而孟子的主張是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國家,最後才是當權者,這是和統治階層利益相悖的地方。
他們隻會拿這句話掛在嘴邊說說而已。”
“一度被冠以聖人之名,也就是說這個聖人之名名不符實最後被剝奪了嗎?
這裏麵肯定有很多很炸裂的事情發生吧。”
克裏斯蒂亞娜的頭腦很清醒,她並沒有像普通女人一樣隻是一味的聽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在不斷思考,所以總能敏銳的抓住問題點。
王修緣笑著點頭繼續道:“這個肯定是啊,被冠以聖人之名是他一生的巔峰時刻,但是他被人指控做了很多與他主張的思想完全相悖的事情。
朱熹主張的思想核心是【存天理、滅人欲】,另外要求女人三從四德做貞潔烈婦。
根據葉紹翁編撰的《四朝聞見錄》中《慶元黨》原文記載了監察禦史沈繼祖彈劾朱熹的事情。
南宋慶曆朝堂發生了嚴重的黨爭,這是個曆史大事件,政治的鬥爭是殘酷的。
慶曆二年沈繼祖向朝廷遞交了諫官胡紘寫的《劾朱熹省劄》,彈劾的奏折中一共記載了朱熹的十大罪狀。
其中兩條當時直接將朱熹徹底釘死,那就是【又誘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謂其能修身,可乎?塚婦不夫而自孕】
傳言朱熹把兩個俏尼姑納為妾室,每次調動都會帶在身邊。
此外自己的大兒子已經死了多年,但是大兒媳卻懷孕了。
他自己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欲,結果自己玩的比誰都花,連自己守寡的大兒媳都被他弄懷孕了。
這就足夠朱熹身敗名裂了。
而朱熹最後給皇帝的奏折上是這樣回應的【諒皆考覆以非誣,政使竄投而奚憾】
這個非誣二字在當時被一些人主觀的認為是朱熹變相承認了罪名。
其實我們看這句話的意思,裏麵也有調侃別人誣陷他的意思。
這件事也導致朱熹的無數門徒被貶官流放。
此外還有朱熹不孝順父母、拷打歌伎、要求弟媳守寡侵吞家產等等黑料一大堆。”
見王修緣說出如此多的驚天大瓜,克裏斯蒂亞娜頓時來了興趣,事實證明隻要是女人就很八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好奇的向王修緣追問道:“那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呢?有證據實錘嗎?”
“當然沒有,這都是誣陷罷了。”王修緣不屑地說道:“首先是朱熹納尼姑為妾的事情。
既然說朱熹調動之時都有帶上尼姑,這種事找人一問不就清楚了嗎?
實際上朱熹在福建漳州做知府的時候整頓佛教寺廟的不良風氣,勒令尼姑還俗。
這都是既得利益者遭受損失之後給朱熹造的黃謠。
至於大兒媳懷孕就更扯了,朱熹出生在福建,但是祖籍是江西,回鄉祭祖之後,他大兒子一家就被留在江西婺源祖地定居延祀香火。
就算被罷官時期,朱熹也是在福建生活的,都不在一起生活怎麽搞大肚子的?
其餘的罪證就沒一個是真實的,都是被人精心設計過的罪名,目的就是為了毀掉朱熹一代儒學宗師的形象。
所以朱熹在宋理宗皇帝繼位後被平反了,隻不過當時這件事情鬧得太大,所以一直有野史胡亂傳。
剛才提到的《四朝聞見錄》就是一部野史,野史不保真,但是它上麵的記載一定夠野。
此外就是朱熹主張的思想被曆代皇帝截取有利於他們統治的思想了,傳著傳著就有些變味了。
但是他的思想在那個時代一定是沒有問題的,不然不可能有這麽大的影響力,隻是有些人斷章取義罷了。
喜歡尋寶全世界從成為億萬富豪開始請大家收藏:()尋寶全世界從成為億萬富豪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