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孔家的負隅頑抗
字數:4890 加入書籤
山省紀委的晨霧還沒散盡,周誌高的手機就像炸了鍋。
七點零三分,鄰省政法委李書記的電話率先打進來,聽筒裏的豫劇唱腔混著酒氣:“誌高啊,孔家在山省也是百年望族,低頭不見抬頭見,給老哥個麵子,這事......”
“李書記怕是喝多了。”周誌高打斷他,指尖在“孔聖言姻親關係圖”上敲著李書記女兒的名字,“您家千金在孔家地產公司掛著副總頭銜,去年拿了三百萬分紅,這事要不要我幫您查查稅?”
電話那頭的豫劇戛然而止,隻剩下急促的呼吸聲。
周誌高沒等對方回應就掛了電話,剛放下手機,京城某部委的號碼又跳了出來,來電顯示是“王司長”,孔聖言的大學同窗,現在分管教育經費審批。
“小周啊,”王司長的聲音透著長輩的威嚴,“孔聖言當年在學校可是三好學生,是不是有什麽誤會?高考頂替案都過去三十年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嘛。”
周誌高翻開桌上的案卷,抽出張泛黃的成績單:“王司長記性真好,1995年孔聖言的《法理學》考了38分,還是您給改的成績吧?”
“我們找到了當年的閱卷記錄,您的批改筆跡跟孔聖言的補考答卷,連墨水牌子都一樣。”
聽筒裏傳來鋼筆落地的脆響。周誌高看著手機屏幕暗下去,突然冷笑一聲,這才早上七點半,求情的電話就來了十七個,孔家的根係果然比想象中紮得更深。
老鄭抱著保溫杯進來時,褲腿還沾著露水:“周部長,昨晚抓的六十多個涉黑人員,審出點東西。他們供認孔家護院隊有個秘密據點,藏著這幾年強拆、逼債的賬本,就在孔氏祠堂的地宮。”
他突然壓低聲音,“張同偉老總派來的保鏢查出,孔家連夜轉移了一批文件,用的是山省檔案館的公務車,館長是孔聖言的堂兄。”
周誌高抓起外套的瞬間,手機又響了。
這次是個陌生號碼,接通後傳來個蒼老的聲音,是前山省政協主席,孔家的世交:“誌高,我在紀委門口等你,就說十分鍾。你要是不來,我這把老骨頭就跪在這裏。”
半小時後,紀委大院的銀杏樹下,滿頭白發的老主席拄著拐杖,身後跟著四個穿黑西裝的保鏢。“小周,”他顫巍巍地掏出個錦盒,打開是塊和田玉牌,“這是孔家祖傳的,乾隆爺禦賜的‘忠勇’牌,當年......”
“當年孔家就是用這種玉牌行賄的吧?”周誌高打斷他,從公文包掏出張照片,是1998年孔令輝送給老主席的生日禮物清單,“您孫子留學的費用,孔家給報了一百二十萬,記在‘文化交流經費’裏,這事您忘沒忘?”
老主席的手猛地一抖,玉牌摔在青磚上裂成兩半。“你......你這是逼我!”他指著周誌高的鼻子,拐杖在地上戳得咚咚響,“孔家要是倒了,山省的經濟至少倒退十年!多少人要失業!”
“總比讓老百姓活在恐懼裏強。”周誌高的聲音冷得像晨霜,“昨晚我們接到舉報,孔家的‘惠民工程’挪用了三億扶貧款,蓋的安置房用的是江灣大橋同款劣質鋼筋,您要不要去看看那些裂縫裏長出的野草?”
老主席突然捂住胸口,保鏢慌忙扶住他時,周誌高已經轉身走進大樓。
電梯裏,他看著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張同偉昨晚的電話:“誌高,孔家在山省經營了五代人,黑白兩道都有人,我給你派的保鏢全是退役特種兵,帶了家夥的。”
此刻的孔氏祠堂,特勤隊員正用液壓鉗剪開地宮的鐵門。
鐵鏽剝落的瞬間,一股黴味混著檀香撲麵而來,牆上掛著的不是祖宗牌位,而是山省各市縣官員的通訊錄,每個名字旁邊都標著“已打點”或“待攻關”,周誌高的名字後麵畫著個問號,旁邊寫著“劉群案突破口”。
“周部長,您看這個!”小王舉著個鐵皮箱跑過來,裏麵是本電子賬本,加密的文件名是“孔氏春秋”。
技術科破解後,屏幕上跳出串觸目驚心的數字:2018年向某副市長行賄的翡翠擺件,價值四百七十萬;2019年為某公安局長擺平的命案,“封口費”記在“辦公用品”欄,金額八十六萬。
最刺眼的是筆“特殊支出”,收款人是“省醫院李主任”,備注是“王麗精神鑒定費”,正是那個被孔家頂替的文科狀元,被他們強行送進精神病院二十年。
周誌高的拳頭攥得發白時,祠堂外突然傳來騷動。孔聖言的弟弟孔聖明帶著幾十個族人,舉著“保衛祖祠”的木牌堵在門口,為首的老太太抱著孔家祖宗的牌位,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你們不能掘我們孔家的祖墳啊!會遭天譴的!”
特勤隊員剛要上前,周誌高突然擺手。他走到老太太麵前,蹲下身指著地宮裏的賬本:“老人家,1998年王麗被你們送進精神病院時,她媽也像您這樣抱著牌位哭,隻是她哭的是女兒的命。”
他掏出王麗的照片,那個菜市場賣菜的女人,眼角還有電擊留下的疤痕,“您說遭天譴,誰該遭天譴?”
老太太的哭聲戛然而止,抱著牌位的手開始發抖。孔聖明突然大喊:“別聽他胡說!他們是來毀我們孔家的!給我打!”
族人剛要衝上來,突然被圈外的人攔住。是劉群帶著十幾個被孔家坑害的受害者,有被強拆了房子的老教師,有被頂替了工作的退伍軍人,還有王麗的弟弟,舉著姐姐的病曆本,眼淚砸在青石板上。
“孔聖明,”劉群的聲音不大,卻讓整個祠堂鴉雀無聲,“你們孔家占了我的人生三十年,占了王麗的人生二十年,占了張老師的房子十五年......今天該還了。”
混亂平息時,周誌高接到張同偉的電話,聲音帶著硝煙味:“誌高,孔家聯係了境外勢力,想把你在山省的調查材料捅到國際上,說你‘政治迫害’。”
“我已經讓安保團隊控製了機場和港口,所有出境文件都要過三道篩子。”
掛了電話,老鄭遞過來份緊急情報:孔聖言的嶽父,前人大副主任,正在聯係當年的老部下,準備以“影響地方穩定”為由,暫停周誌高的調查權限。
“省人大常委會下午要開緊急會議,”老鄭的額頭滲著汗,“他們已經湊夠了提案人數。”
周誌高看著地宮裏搜出的孔家家訓,第一條“官本位”三個字被人用朱砂描得鮮紅。他突然笑了:“通知電視台,下午的常委會全程直播。我要讓山省的老百姓看看,這些口口聲聲說‘穩定’的人,背後藏著多少肮髒事。”
下午兩點,省人大常委會的直播鏡頭前,前副主任剛念完提案,周誌高就推門而入。他手裏的投影儀在牆上投出孔家的腐敗網絡,從教育、醫療到房地產,每一筆贓款都標著具體日期和經辦人。
“各位代表,”周誌高的聲音透過鏡頭傳遍山省,“孔家不是什麽望族,是盤踞在山省的毒瘤。”
“他們用頂替來的學曆當官,用強拆來的土地賺錢,用精神病院來掩蓋罪行......今天我們不把這顆毒瘤挖掉,明天它就會吸幹山省的血!”
直播畫麵裏,前副主任的臉瞬間慘白,手裏的提案稿飄落在地。
有代表突然站起來,是位退休老教授,當年他的博士生名額被孔家子弟頂替:“我附議周部長!孔家不倒,天理難容!”
掌聲雷動時,周誌高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劉老發來的信息:“組織上已批準你的請求,成立跨省專案組,由你全權負責。”
“記住,反腐沒有禁區,不管涉及到誰,一查到底。”
走出常委會大樓時,夕陽正染紅天際。老鄭指著手機上的輿情監測:“周部長,網友炸鍋了!”
“孔家頂替案 衝上熱搜第一,有個話題叫‘被偷走的人生’,已經有上萬人留言,都是類似的遭遇。”
周誌高望著山省電視台的轉播車,突然想起早上那些求情的電話。
現在它們都安靜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紀委的來電,要求協查孔家在當地的分支,河南的醫療器械公司,江蘇的建築集團,甚至新疆的棉花采購站,都藏著孔家的利益鏈。
“這隻是開始。”周誌高上車前,回頭望了眼孔氏祠堂的方向,那裏的地宮正在被徹底清理,賬本和牌位堆在一起,像座即將倒塌的巴別塔,“告訴孔聖言,他要是還有點良知,就把海外賬戶裏的錢吐出來,那是山省老百姓的血汗錢。”
車窗外,有小學生舉著“還我公平”的牌子經過,稚嫩的聲音喊著:“知識改變命運,不是用來被偷走的!”周誌高突然想起劉群說的那句話,眼眶有些發熱,這山省的天,終於要亮了。
深夜的審訊室裏,孔聖言盯著牆上的《山省地圖》,上麵用紅筆圈著孔家的產業,像片紅色的毒斑。周誌高推門進來時,他突然笑了:“你以為贏了?孔家的根早就紮在這片土地裏,你挖得完嗎?”
周誌高把份逮捕令放在他麵前,蓋著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紅章:“挖不完也要挖。”他指著地圖上的紅點,“這些產業我們會全部拍賣,所得用於賠償受害者和建設希望小學。”
“對了,王麗的弟弟考上了帝京大學物理係,用的是你的錄取通知書編號算是物歸原主。”
孔聖言的臉瞬間失去血色,癱在椅子上,鐵鐐在地上拖出絕望的聲響。
走廊盡頭的窗戶,正對著山省的夜空,孔家若倒台,將預示著山省的人民群眾迎來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