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默默奉獻的老英雄
字數:3931 加入書籤
養老院的銀杏葉落了滿地,周誌高坐在石桌旁,聽王桂英老人講修水庫的往事。
老太太的手指在粗糙的石麵上劃過,像在撫摸當年挑過的扁擔:“那時候天不亮就上工,男人們抬石頭,我們女人篩沙子,誰都不喊累,想著以後能澆地,能防洪,子孫後代能過上好日子。”
陽光透過葉隙落在她的白發上,泛著細碎的金光。
周誌高的目光被角落裏的竹椅吸引,穿藍布衫的老人正低頭擦拭著什麽,動作緩慢卻格外鄭重。
護工悄悄說:“那是方雲德老人,不愛說話,但每天都要擦他那個舊盒子。”
周誌高走過去時,老人剛好打開盒子。
褪色的紅絨布上,三枚軍功章在陽光下閃得刺眼: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一級戰鬥英雄獎章,每枚都帶著歲月的包漿,卻依舊能看出當年的輝煌。
老人的手指在“軍長”字樣的功勳證書上輕輕摩挲,指腹的老繭把紙頁蹭出細微的聲響。
“方老,您這......”
老人抬頭的瞬間,周誌高愣住了,那雙眼睛渾濁卻銳利,像藏著兩團未熄的火。
“以前的事了。”方雲德把勳章放回盒子,動作輕得像在嗬護易碎的珍寶,“不值一提。”
護工在旁邊插話:“方老可厲害了!上次民政廳的人來慰問,他拿出軍功簿,上麵記著四幾年攻克重要城市,殲敵三千’,五幾年堅守陣地時,隻剩三人’......”
“都過去了。”方雲德打斷她,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茶。
缸子上的“為人民服務”字樣已經磨得模糊,邊緣卻被摩挲得光滑溫潤。
周誌高注意到,缸子的把手纏著布條,像是摔過又被仔細修好。
“您的補助......”周誌高的話剛出口,就看見老人床頭櫃上的藥瓶,標簽上的日期顯示已經過期半個月。
護工紅了眼眶:“方老說省著點花,把錢留給更困難的人,前陣子他咳得厲害,硬是不肯去醫院,說‘當年彈片卡在肺裏都沒哼過,這點小病不算啥’。”
方雲德突然笑了,笑聲像風吹過生鏽的鐵皮:“黃主任說國家財政緊張,補助要‘按需分配’。”
“我一個老頭子,吃不了多少,少發點沒事。”
他指著窗外的菜地,“你看,我種的蘿卜夠吃一冬天,不用麻煩國家。”
周誌高的喉嚨像被什麽堵住,轉身時撞見老鄭。後者手裏拿著方雲德的補助記錄,表格上的“發放金額”欄連續三年都是“減半”,備注寫著“本人自願放棄”。
“這是黃勝球偽造的簽字。”老鄭的聲音發顫,“我們查到,方老的全部補助都被轉到某保健品公司,老板是副省長的小舅子。”
石桌旁的王桂英突然說:“方大哥去年偷偷賣了軍功章,給小石頭湊了五千塊醫藥費。那孩子臨走前說,長大了要當像方爺爺一樣的英雄。”
周誌高望著銀杏樹下的老人,他正彎腰撿拾落葉,動作緩慢卻挺拔,像一株曆經風雨的老鬆。
陽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與遠處“不忘初心”的標語牌重疊在一起,構成一幅沉默卻震撼的畫麵。
回到紀委辦公室,周誌高把方雲德的軍功簿攤在桌上。
泛黃的紙頁上,鋼筆字跡力透紙背:“四幾年入組織,為事業奮鬥終身”。
旁邊粘著張泛黃的照片,年輕的軍官站在戰壕裏,胸前的勳章閃著光,笑容比陽光還燦爛。
“查清楚了,”老鄭推門進來,手裏拿著份退役檔案,“八二年時方老年主動申請退役,理由是‘年輕幹部需要鍛煉機會’。”
“組織上安排他當省民政廳廳長,他說‘我文化低,還是回家種地實在’。”
檔案的最後一頁,是他寫的申請:“隻求一間茅屋,兩畝薄田,不給國家添負擔。”
周誌高突然想起黃勝球在審訊室的話:“方雲德這種老頑固,不懂變通,補助給他也是浪費。”
此刻想來,這句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扇在所有蛀蟲的臉上。
網絡上的輿論徹底沸騰。
方雲德 深藏功與名的話題閱讀量突破二十億,有網友對比了黃勝球的豪宅和方老的陋室,配文“有的人穿著官裝卻蛀空國家,有的人脫下軍裝仍守護人民”。某現役軍人發視頻:“今天在訓練場上多流一斤汗,就是為了不讓英雄們流血又流淚。”
周誌高帶著新配的助聽器來到養老院時,方雲德正在給孩子們講戰鬥故事。
“上甘嶺的水比金子還貴,我們一個蘋果傳著吃,最後還剩大半個......”老人的聲音不大,孩子們卻聽得聚精會神,小臉上滿是崇敬。
“方老,這是給您的。”周誌高把嶄新的助聽器遞過去,調試好音量的瞬間,老人渾濁的眼睛亮了起來,“能聽見了?”
“能聽見,能聽見!”方雲德反複摩挲著助聽器,突然對著窗外敬禮,那裏飄揚著一麵嶄新的國旗,是孩子們用攢下的零花錢買的。
陽光下,老人的脊梁挺得筆直,像當年在戰場上一樣。
民政廳新送來的補助款放在桌上,用紅布包著,上麵別著朵小紅花。
周誌高指著紅布說:“這是國家給您的,一分都不能少。”
方雲德卻把錢推回來:“給孩子們買書本吧,我夠用了。”
他打開那個舊盒子,取出枚最小的軍功章,別在最瘦小的孩子胸前,“這才是最該傳下去的東西。”
離開養老院時,銀杏葉還在飄落。周誌高看著孩子們舉著軍功章奔跑,笑聲像銀鈴般灑滿庭院。
老鄭遞來最新通報:副省長、民政廳廳長等人全部被查,某保健品公司被查封,追回的贓款成立了“英雄關愛基金”。
“黃勝球在法庭上哭了。”老鄭說,“他看到方老的視頻,說自己‘豬狗不如’。”
周誌高望著養老院的方向,夕陽正給那棟樸素的小樓鍍上金邊。他想起方雲德說的那句話:“英雄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得先學會吃虧,學會奉獻,學會把老百姓的事當自己的事。”
手機裏彈出條新聞,標題是“全國開展優撫對象專項核查”,配圖是工作人員給老英雄佩戴新勳章的照片。
周誌高的指尖在屏幕上輕輕點了下,像在為那些沉默的英雄,按下致敬鍵。
車窗外,銀杏葉還在紛紛揚揚地飄落,鋪成一條金色的路。
周誌高知道,這條路上,有方雲德這樣的英雄,有王桂英這樣的百姓,也有無數像小石頭一樣的孩子,他們共同守護著的,才是這片土地最珍貴的財富。
而清除黃勝球們的意義,不僅在於追回贓款,更在於讓每個英雄都能挺直腰杆,讓每個奉獻者都不被辜負。
就像那枚被小心珍藏的軍功章,縱然蒙塵,依舊閃耀著永不褪色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