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十七刀的警示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A+A-


    周誌高處理完山省趙四海一案後,便離開了山省,來到了東市,看望一位差點殉職的女同誌!
    東市的冬雨裹著寒氣,周誌高站在醫院重症監護室的玻璃外,看著病床上纏滿繃帶的女人。
    任靜的臉被紗布遮住大半,隻露出一雙倔強的眼睛,正盯著天花板上的輸液管,仿佛要在透明的液體裏看出什麽名堂。
    老鄭捧著病曆報告,紙頁在他顫抖的手裏沙沙作響:“十七刀,刀刀避開要害卻深可見骨,凶手是在警告,不是真要她死。”
    監護室裏的任靜突然動了動手指,護士趕緊按住她手背上的留置針。
    女人的嘴唇翕動著,似乎在說什麽,周誌高示意護士遞來紙筆,歪歪扭扭的字跡在紙上蔓延:“市政工程……鋼筋……”
    後麵的筆畫突然變得淩亂,像是疼得握不住筆。
    “她是東市住建局副局長,分管工程質量監督。”老鄭翻著任靜的履曆,“去年剛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放棄了部委的offer回了老家。”
    “同事說她上任半年,把全市在建工程查了個遍,光不合格項就列出三百多條,被稱為‘鐵娘子’。”
    技術科調取的監控畫麵在屏幕上滾動,任靜遇襲前的最後影像停在建材市場門口。
    穿風衣的女人正和商戶爭執,手裏舉著根鏽蝕的鋼筋,聲音透過監控麥克風傳來:“這種非標材料敢用到學校禮堂?你們良心過得去嗎?”
    商戶老板的臉漲成豬肝色,甩下句“你等著”便轉身進了後巷。
    “這老板的表哥是東市建工集團的副總。”小王調出關聯圖譜,紅線像毒蛇般纏繞著十幾個名字,“建工集團最近中標了三個市政項目,全是任靜重點監督的工程。”
    “更巧的是,遇襲當天,集團賬戶有筆五十萬的轉賬,收款方是個剛注冊的勞務公司,法人代表查無此人。”
    周誌高突然注意到任靜辦公電腦的恢複數據裏,有個加密文件夾叫“豆腐渣日記”。
    破解後的文檔裏,詳細記錄著某安置小區的鋼筋檢測結果:“Φ12鋼筋實際直徑僅10.3,抗拉強度不達標,送檢三次均被退回”。
    最後一條寫於遇襲前夜:“王總說給我一百萬‘喝茶費’,被我錄下來了。明天去現場取樣,這次一定要捅到省裏。”
    “王總就是建工集團董事長王海濤。”老鄭指著段錄音,背景裏的ktv歌聲掩蓋不住威脅:“任博士,東市就這麽大,低頭不見抬頭見。”
    “你老公在開發區當科長,兒子在實驗幼兒園上學,沒必要這麽較真吧?”
    任靜的丈夫陳凱守在監護室外,眼底的紅血絲像爬滿蛛網。
    “她前天才說要給兒子換幼兒園,”男人的聲音帶著哽咽,“說有人在家長群裏發我們家的住址,還p了張兒子被綁架的圖。”
    “我讓她別查了,她卻說‘現在退一步,將來樓塌了就是人命’。”
    特警隊長突然發來消息,任靜家的門鎖被人撬動過,監控拍到兩個戴鴨舌帽的男人,身形與建材市場後巷出現的可疑人員高度吻合。
    “他們是想製造畏罪潛逃的假象。”周誌高盯著屏幕上的作案手法,“和七年前礦難案的封口方式如出一轍,都是先恐嚇,再滅口,最後偽造現場。”
    網絡上的輿情像被潑了油的火堆,東市鐵娘子遇襲的話題下,有匿名網友貼出任靜查處的不合格工程清單,某小學教學樓的鋼筋間距超標30,配圖是孩子們在操場上奔跑的畫麵。
    “這哪是偷工減料,是在給祖國的花朵埋地雷!”這條評論被頂上熱評,後麵跟著兩萬條“保護任靜”的留言。
    周誌高在病房外的走廊裏踱步,任靜的兒子捧著幅畫站在角落,蠟筆畫上的媽媽穿著鎧甲,手裏舉著錘子砸向歪歪扭扭的樓房。
    “媽媽說要把壞房子都砸掉。”小男孩的聲音奶聲奶氣,卻讓在場的人鼻子發酸。
    王海濤在辦公室接受詢問時,手指上的金戒指閃得刺眼。
    “任副局長做事太激進,”男人蹺著二郎腿,“建材商跟她有矛盾很正常,總不能因為這個就賴到我們頭上吧?”
    他突然掏出手機,點開段視頻,“你看,我昨天在國外考察,有不在場證明。”
    老鄭悄悄給周誌高遞了個眼色,屏幕上的航班信息顯示,王海濤的私人飛機明明還停在東市機場。
    “王總的時差倒得挺快。”周誌高突然笑了,“剛從非洲考察回來,怎麽曬得比在東市還白?”
    技術科傳來捷報,勞務公司的資金流向查清了,最終匯入某刑滿釋放人員的賬戶,這人曾因“故意傷害”服刑,出獄後成了建工集團的“安全員”。
    更關鍵的是,任靜遇襲時掉落的工作證夾層裏,藏著片帶血的指甲——dna比對正是這個“安全員”的。
    “十七刀,每刀都在傳遞信號。”周誌高對著單向玻璃裏的王海濤說,“第一刀警告她別查鋼筋,第二刀威脅她放過安置小區,直到第十七刀……”
    他突然提高音量,“你是想告訴所有敢較真的幹部,這就是跟你們作對的下場!”
    王海濤的臉色瞬間煞白,金戒指“當啷”掉在地上。
    監控錄像裏,這個剛才還鎮定自若的男人突然癱在椅子上,語無倫次地喊:“是他們逼我的!市領導說任靜再查下去,我們都得完蛋……”
    任靜能開口說話的那天,周誌高帶著筆錄去病房核實。
    女人的聲音還很虛弱,卻字字清晰:“他們用劣質鋼筋,是因為把省下來的錢給領導買了海景房。王海濤說這是‘行業規矩’,可我爸就是蓋樓的,他說‘規矩再大,大不過人命’。”
    窗外的雨停了,陽光透過雲層照在監護室的玻璃上,折射出一道彩虹。
    周誌高望著東市的方向,那裏的在建工程正在全麵複檢,任靜的“豆腐渣日記”成了全市幹部的警示教育教材。
    有個剛入職的公務員在日記末尾寫道:“十七刀砍不倒正義,隻會讓我們更清楚該站在哪裏。”
    特警護送任靜轉院時,孩子們舉著“任阿姨加油”的牌子站在醫院門口。
    最小的男孩舉著幅新畫,上麵的鎧甲媽媽身邊多了許多穿製服的人,每個人手裏都舉著“守護”兩個字。
    周誌高突然想起任靜說的那句話:“腐敗分子最怕的不是刀,是有人敢接過長劍繼續戰鬥。”
    離開東市前,周誌高去了那所使用非標鋼筋的小學。
    工人們正在拆除不合格的橫梁,陽光下的鋼筋閃著冷光,像無數把出鞘的利劍。
    校長遞來孩子們的感謝信,最上麵是任靜兒子的筆跡:“謝謝叔叔們,現在我們的教室不會塌了。”
    手機裏彈出條新聞,標題是“全國工程質量終身追責製實施”,配圖是任靜戴著安全帽檢查工地的照片。
    評論區裏,有網友發了張合成圖:任靜的十七道傷疤化作勳章,別在每個堅守底線的幹部胸前。
    周誌高知道,這起案件的查處不是終點。
    但隻要還有任靜這樣的人,敢用血肉之軀去堵住製度的漏洞,就沒有打不破的利益集團,沒有查不清的黑幕。
    就像雨後的東市,縱然經曆過寒冬,終究會迎來屬於正義的暖陽。
    腐敗分子不可能查不到犯罪事實,隻看你敢不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