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製定計劃,謀劃未來

字數:3607   加入書籤

A+A-


    北省國際會展中心的水晶燈,把宴會廳照得像片光海。
    周誌高站在簽到台旁,看著商人們遞來的名片在托盤裏堆成小山。
    這是周誌高在北省召開了招商招待會。
    某地產大亨的燙金名片上,“海外投資總監”的頭銜格外刺眼,林昊湊過來低聲說:“這人去年在加勒比海買了座島,說是要建‘避稅天堂’。”
    招商手冊在茶幾上攤成扇形,某頁的“中部物流規劃圖”被紅筆勾出重點。
    周誌高的指尖劃過新修的貨運鐵路,終點直抵海雲港的集裝箱碼頭,“從北省到港口的運費,比珠三角到港口低12。”他突然抬頭,望著剛走進來的潘總,“潘老板做海外貿易,最懂物流成本吧?”
    潘總的鱷魚皮公文包上,金屬鎖扣閃著冷光。
    男人往香檳塔前一站,周圍的老板們立刻圍攏過來,“周部長這話我就不明白了,”他晃著酒杯笑,“中部地區既不靠海也不沿邊,運到港口的陸運費,怎麽可能比沿海低?”
    話音未落,某電子廠老板就跟著起哄,“是啊,我們在南東省的工廠,集裝箱直接裝船,多方便。”
    周誌高示意林昊打開投影儀,屏幕上的三維動畫展示著立體物流網絡。“北省的陸港新城下個月試運行,”他指著畫麵裏的自動化倉庫,“這裏的海關監管區和港口無縫對接,企業在廠區就能完成報關,相當於把港口搬進了內陸。”
    動畫裏的貨車駛過新開通的高速,旁邊的字幕顯示“每噸貨物運費比沿海低38元”。
    宴會廳的角落突然響起掌聲,某央企物流總監舉著酒杯走過來。
    “我們剛和北省簽了協議,”男人的製服上別著金色徽章,“中歐班列將在北省設編組站,到漢堡的運輸時間比海運縮短一半,成本卻隻高兩成。”
    他突然轉向潘總,“潘老板做的東南亞貿易,走西部陸海新通道,從北省出發比從南東出發,還能省三天。”
    謝正風的身影出現在宴會廳門口,老書記的布鞋沾著灰,手裏的文件夾卻抱得緊緊的。
    他湊到周誌高耳邊低語:“我們查了潘總的公司,去年的進出口數據有問題,某批貨物明明從沿海出口,卻偽造了北省的報關單,騙了四百萬的出口退稅。”
    周誌高的目光掃過潘總,男人正和某海關關長碰杯,兩人的手指在杯沿下做了個隱秘的手勢。
    茶歇時,周誌高在露台撞見某汽車集團董事長。
    男人望著遠處的工業園區,眉頭擰成個疙瘩,“我們的顧慮不是物流,”他掏出份環保評估報告,“北省的鋼鐵廠達不到我們的零部件標準,總不能讓我們從沿海運鋼材過來。”
    周誌高突然笑了,指著報告上的“碳排放”數據,“下個月,北省的首鋼新廠就投產,用的是氫冶金技術,比沿海的鋼廠還環保。”
    網絡上的“中部招商”話題熱度攀升,有媒體直播了招商會的辯論場麵,標題是《周誌高舌戰群商》。
    評論區裏,某外貿從業者留言“陸港確實能降低成本,我們公司已經在鄭州設了倉庫”,後麵跟著上萬個讚。
    但也有網友質疑,“基礎設施能跟上嗎?別又是畫大餅”,這條評論很快被官方發布的鐵路建設進度視頻淹沒。
    潘總突然舉著酒杯走到台前,“周部長要是能保證物流時效,”他把酒杯往桌上一頓,“我就把東南亞分公司搬到北省,再追加十億投資。”
    話音未落,就被周誌高打斷,“潘老板的誠意我看到了,”他突然提高音量,“但我更希望您先把騙的退稅補上,不然就算搬過來,我們也不歡迎。”
    宴會廳的空氣瞬間凝固,潘總的臉漲得像豬肝。
    某海關關長想打圓場,剛開口就被林昊攔住,年輕幹部舉著手機笑,“關長還是先看看這個吧,”屏幕上的轉賬記錄顯示,潘總去年給關長的情婦轉了兩百萬,備注是“谘詢費”。
    關長手裏的酒杯“啪”地摔在地上,碎片濺到鋥亮的地板上。
    周誌高望著慌亂的人群,突然想起長福鎮的農貿市場。
    當年他說服菜農們搞集中配送,也有人說“還不如自己挑去縣城賣”,可現在的冷鏈車每天準時發車,菜價比以前高了三成。
    某水果種植戶老板突然站起來,“我願意把加工廠搬到北省,”他舉著種植基地的照片,“這裏的蘋果運到歐洲,走中歐班列比從煙台出海,還能多賺五毛錢一斤。”
    謝正風帶著審計組走進宴會廳時,潘總正想從後門溜走。
    老書記的布鞋踩在地毯上悄無聲息,“潘老板別急著走,”他把份傳票遞過去,“海關緝私局的同誌在外麵等你,有些出口數據需要你解釋解釋。”
    潘總的腿突然一軟,手裏的公文包掉在地上,散落的合同裏露出某離岸公司的注冊文件。
    夜幕降臨時,簽約儀式在掌聲中開始。
    北省的領導們和企業代表在合同上簽字,金色的筆尖劃過紙麵,留下鄭重的承諾。
    某電子廠老板握著周誌高的手笑,“我們算過賬,搬到北省後,每年能省兩千三百萬成本,”他突然壓低聲音,“就是怕當地的幹部吃拿卡要,您可得給我們做主。”
    周誌高指著牆上的“營商環境監督牌”,上麵的舉報電話鮮紅奪目,“這個號碼直通紀委,”他的聲音斬釘截鐵,“誰敢伸手,我們就敢剁誰的手。”
    遠處的煙花突然綻放,照亮了北省的夜空,也照亮了簽約台上的八個金字,“共商共建,共贏共享”。
    手機在兜裏震動,是劉曉雅發來的視頻。
    樂樂正抓著個玩具貨車,在沙盤裏跑來跑去,洛汐舉著個小地球儀在旁邊講解,“弟弟在練習國際物流呢,”女人的聲音帶著笑意,“林昊說潘總被帶走時,還在念叨‘早知道就真的搬過來了’。”
    周誌高望著窗外的煙花,突然想起招商手冊上的那句話:“中部崛起不是口號,是算出來的實惠。”
    他知道,讓企業紮根中部的路還很長,物流網絡的完善、產業鏈的配套,都需要時間。
    但隻要每個簽約的合同都能兌現,隻要每個老板的顧慮都能解決,這片平原上,終將長出比沿海更茂盛的經濟森林。
    林昊的信息在此時發來:“剩下的老板們都在修改投資計劃,某跨境電商平台說要在北省建海外倉。”
    周誌高看到這個消息,他的心中很清楚,自己的計劃正在一步步得到成功實施,也許三年左右,就可以看到很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