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外人誹謗傷不了我分毫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A+A-


    夜色像塊浸了墨的絨布,沉沉壓在商務部大樓的飛簷上。
    周誌高站在會議室的長桌前,指尖敲著那份剛打印好的輿情分析報告,紅筆圈出的“周誌高滾出商務部”字樣刺得人眼睛生疼。
    “部長,外交部的老張來了。”秘書小陳推開門,帶進股夜露的寒氣。
    老張手裏攥著個牛皮筆記本,軍綠色的封皮磨出了毛邊,一看就是跟著他跑了十幾年的老夥計。
    “坐。”周誌高往搪瓷杯裏續了熱水,白汽騰起的瞬間,他看清了老張眼下的烏青,“白頭鷹那邊最近動靜不小,駐黑州的情報站撤了三個點,估計是想換個法子滲透。”
    老張翻開筆記本,鋼筆在紙上沙沙遊走:“昨天截獲的加密電報裏,有‘龍國軟肋’‘民眾反噬’的字眼。”他頓了頓,筆尖在“反噬”二字上重重一點,“他們就盼著咱們內部亂起來。”
    周誌高突然笑了,指節在桌麵上輕輕叩擊:“那咱們就給他們喂點‘料’。”
    他從抽屜裏拿出份文件,標題用黑體字寫著“內部矛盾分析”,裏麵夾著幾張偽造的會議記錄,“讓下麵的人‘不小心’把這個泄露出去,就說我跟部裏的同誌吵翻了,有人要聯名彈劾我。”
    老張的眼睛亮了,手指撚著文件邊緣:“這招夠險的。”
    他想起三年前處理南海輿情時,周誌高也是用類似的法子,讓境外勢力錯判了局勢,“不過賣多少錢合適?總不能白給他們。”
    “一百萬美金一份。”周誌高端起搪瓷杯,熱氣模糊了他的眉眼,“就說是內部人士冒著風險偷出來的,要體現‘稀缺性’。”
    他突然壓低聲音,“讓技術科在文件裏埋點暗線,加幾句隻有咱們能看懂的行話,方便以後算賬。”
    窗外的梧桐葉被風卷得沙沙響,老張突然想起周誌高在鎮長任上的事。
    那年有人造謠說他挪用扶貧款,他不辯解,反而故意放出“證據”,引蛇出洞,最後揪出了背後搞鬼的開發商。
    這股子兵行險著的狠勁,這麽多年一點沒變。
    第二天下午,外交部的加密頻道突然熱鬧起來。
    代號“夜梟”的線人發來消息,說白頭鷹中情局駐亞洲分部願意出三百萬美金,買“周誌高失勢”的獨家情報。
    負責對接的小李剛把消息匯報上去,周誌高就讓他回了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加密u盤,瑞士銀行轉賬。”
    “部長,他們會不會起疑?”小李捏著手機,手心全是汗。
    他昨天才剛轉正,哪見過這種陣仗。
    周誌高正在批閱黑州援建項目的進度表,頭也沒抬:“越貪婪的人越容易信。”
    他指著表格裏的鈷礦開采數據,“你看,白頭鷹的企業在黑州拿一噸鈷隻要三百美金,賣給咱們卻要三千,他們早就習慣了用信息差賺錢,這次也一樣。”
    三天後的深夜,小李抱著個銀色密碼箱走進會議室。
    箱子打開的瞬間,整整齊齊的u盤在燈光下閃著冷光,每個上麵都貼著編號。
    “一共十七份。”他數著清單,聲音發顫,“白頭鷹買了八份,西盟三家,還有幾個小國家各要了一份。最高的是白頭鷹,八百萬美金一份,說是要給總統做決策參考。”
    老張拿著計算器劈啪亂響,最後報出個數:“一億三千七百萬美金。”
    他把打印出來的銀行流水推到周誌高麵前,“瑞士銀行那邊已經確認到賬,換成人民幣快九個億了。”
    周誌高拿起個u盤,對著光看了看:“讓財務把這筆錢轉到‘夕陽紅’基金裏。”
    他想起上周去養老院調研時,那些老人說冬天的暖氣總不熱,“先給京城的三家養老院換暖氣片,剩下的給山區的希望小學添點過冬的棉衣。”
    小陳突然紅了眼眶:“部長,外麵還在罵您是賣國賊呢。”
    她手機上的熱搜裏,“周誌高斂財”的詞條還掛在第五位,下麵的評論不堪入目。
    周誌高把u盤放回密碼箱,哢嗒一聲鎖好:“罵就罵吧。”
    他走到窗前,看著遠處居民樓亮著的燈火,“當年修扶貧路的時候,也有人罵我勞民傷財,可路通了,山裏的核桃能運出去了,那些罵聲自然就沒了。”
    這時,老張的手機響了,是技術科打來的。
    他聽了幾句,突然哈哈大笑:“白頭鷹那邊真信了!他們的分析師正在電視上解讀‘周誌高失勢’的影響,說龍國的外交政策要變天了。”
    周誌高接過電話,裏麵傳來技術科小王的聲音:“部長,我們埋的暗線起作用了。白頭鷹把那份假文件當成絕密,已經分發到各駐外使館了。”
    “做得好。”周誌高的聲音裏帶著笑意,“讓小王盯緊點,看看他們下一步要動哪個使館的人。”
    掛了電話,他看著桌上那堆u盤,突然想起小時候聽爺爺講的空城計。
    諸葛亮城頭彈琴,彈的不是曲子,是人心。
    第二天一早,周誌高去了趟養老院。
    剛進門,就看見王大媽正指揮著工人換暖氣片。
    老太太看見他,顛顛地跑過來,手裏還攥著個烤紅薯:“高娃子,你可來了!張會計說新暖氣片是你給換的?”
    周誌高接過烤紅薯,燙得直換手:“大媽,這是國家給的錢。”
    “啥國家的錢,還不是你心裏裝著咱們。”王大媽拍著他的胳膊,嗓門亮得整棟樓都能聽見,“網上那些屁話我都看見了,別往心裏去。”
    “當年你為了給咱養老院爭經費,在民政局門口站了一天,凍得直哆嗦,我可都記著呢!”
    周圍的老人紛紛附和,有個大爺顫巍巍地遞過來幅字,上麵寫著“為民者民恒敬之”。
    周誌高看著那歪歪扭扭的字,突然覺得鼻子發酸。
    他這些年做的事,老百姓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這就夠了。
    回到部裏時,小陳正抱著堆文件等他。
    “部長,外交部剛發來的,說白頭鷹大使想約您下周見麵,談談黑州合作的事。”
    她指著文件上的備注,“看這意思,他們是覺得您快下台了,想趁機壓價。”
    周誌高翻開文件,在“合作條件”那頁畫了個圈:“告訴他們,我沒時間。”
    他拿起電話,撥給黑州項目組,“通知下去,鈷礦開采設備提前半個月運過去,讓當地工人盡快培訓上崗。”
    掛了電話,他走到地圖前,手指從龍國的海岸線一直劃到黑州的好望角。
    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圖上投下明暗交錯的條紋,像極了這條布滿荊棘卻充滿希望的路。
    老張推門進來,手裏拿著份新的輿情報告:“部長,網上的風向開始變了,有人扒出養老院換暖氣片的事,還有希望小學的孩子們發了感謝信。”
    他指著屏幕上的熱評,“這條說得好,‘要是所有賣國賊都像周誌高這樣,那咱巴不得多來幾個’。”
    周誌高笑了笑,沒說話。
    他知道,這場仗還沒打完,白頭鷹不會善罷甘休,境外的輿論攻擊也會繼續。
    但他心裏踏實,因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對得起老百姓,對得起腳下這片土地。
    至於不理解他的人,誤解他,誹謗他,對周誌高而言,沒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