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二零二一年底,又要調任了?

字數:3780   加入書籤

A+A-


    二零二一年底的臘月二十九的雪下得綿密,把劉老家的院子染成了素白。
    周誌高踩著積雪往裏走,懷裏抱著的典藏版七夕酒包裝盒上,落了層薄薄的雪粒。
    洛汐牽著劉曉雅的手,小靴子踩在雪地裏咯吱作響,手裏還攥著給太爺爺的新年賀卡,上麵畫著四個戴紅圍巾的老爺爺在下棋。
    “高娃子來了。”劉老披著軍大衣在門口等,棉帽簷上的雪化成水,順著皺紋往下淌。
    老人接過酒箱時,指節在“典藏版”三個字上摩挲了兩下,“去年你帶的那瓶,林老惦記了小半年,說比他藏的茅台還醇厚。”
    周誌高幫著把樂樂從劉曉雅懷裏接過來,小家夥穿著件紅色的虎頭棉服,小手指著門廊上的紅燈籠,咿咿呀呀地喊著“亮”。
    “典藏版七夕酒喝一瓶少一瓶,以後怕是無法再繼續提供了。”他幫老人撣去肩頭的雪,“至尊版用的是三十年的基酒,就是產量太少,下次我讓人多留幾箱。”
    堂屋裏的銅爐燒得正旺,高老坐在太師椅上,手裏轉著對核桃,見周誌高進來,突然把核桃往桌上一磕:“聽說你把西盟那幫人拿捏得死死的?三萬億的單子,愣是讓他們多讓了兩個點。”
    老人的嗓門洪亮,震得供桌上的臘梅都晃了晃。
    林老在一旁慢悠悠地沏茶,紫砂壺的壺嘴冒著白汽:“高老頭你別咋咋呼呼的,誌高現在是商務部的掌舵人,這點能耐還沒有?”
    他把茶杯推過來,茶湯呈琥珀色,“嚐嚐這個,去年你在黑州援建的茶園寄來的,說是用你們修的灌溉渠澆出來的。”
    周誌高剛端起茶杯,院門外就傳來李老的拐杖聲。
    老人裹著件深藍色的棉袍,身後跟著的警衛員手裏提著個食盒:“劉老嫂子讓我帶的醬肘子,說是誌高愛吃的。”
    他在暖爐邊坐下,拐杖往地上一頓,“昨天見了組織部的老夥計,說你們部裏的年輕人,現在都學著你帶筆記本呢。”
    洛汐湊到棋盤邊,看著四個老人擺棋子。
    高老的“炮”剛過河,就被劉老的“馬”踩住,兩人爭得麵紅耳赤,林老在旁邊慢悠悠地支招,李老則給小家夥講棋盤上的典故。
    周誌高看著這一幕,突然想起十年前剛認識這些老人時,他們也是這樣圍在棋盤旁,討論著老街的拆遷方案。
    “誌高,商務部的事,你覺得差不多了?”劉老落子的手頓了頓,目光落在他身上,炭火的紅光在老人眼底跳動。
    周誌高放下茶杯,指尖在溫熱的杯壁上劃著圈:“汽車芯片的技術壁壘已經打破,黑州的鈷礦供應鏈也穩定了。”
    昨天副部長老李匯報的情況,落日國的車企已經開始用龍國的電池組,“剩下的都是些常規操作,老李他們能應付。”
    李老突然笑了,拐杖在青磚地上敲出清脆的節奏:“組織部那邊缺個能掌舵的。”
    老人從棉袍口袋裏掏出個信封,裏麵是份折疊整齊的文件,“上次考察西部省份,發現不少縣委書記都是你當年在基層帶出來的,都說你看人的眼光準。”
    周誌高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認得信封上的火漆印,那是組織部絕密文件的標記。
    去年在組織上的學校學習時,教授曾說過,組織部是管幹部的部門,選對一個人,就能盤活一個縣,選對一群人,就能振興一個省。
    “我在商務部待慣了。”他摩挲著茶杯,聲音有些幹澀,“跟數字打交道,比跟人打交道省心。”
    高老把棋盤一推,核桃往手裏一攥:“你小子這點可不好,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
    老人站起身,軍大衣的下擺掃過暖爐,“當年讓你去商務部,你也說自己是鎮長出身,搞不懂國際貿易,結果呢?把白頭鷹那幫人耍得團團轉。”
    林老給周誌高續上茶,慢悠悠地說:“誌高啊,選幹部就像你在黑州選合作夥伴,得看人品,看能力,更得看他心裏裝沒裝著老百姓。”
    他指著窗外的雪,“你當年在老街選的那個村支書,現在不是把貧困村帶成了示範村?”
    劉老突然咳嗽起來,劉曉雅趕緊遞過水杯。老人喝了口茶,緩過勁來:“組織部是組織的喉舌,是管方向的。”
    他的聲音低了下去,“我們這代人快退完了,後麵的路,得靠你們這些年輕人走。”
    洛汐不知何時睡著了,頭靠在李老的膝頭,手裏還攥著顆象棋子。
    樂樂在周誌高懷裏啃著醬肘子,油汁蹭了他一胸口。
    劉老看著這一幕,突然笑了:“你爺爺當年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選幹部也一樣,得有火候,有耐心。”
    暮色漸濃時,雪還在下。
    周誌高幫著收拾棋盤,發現李老留下的那份文件壓在茶杯底下。
    他翻開看了一眼,裏麵是份幹部考察名單,第一個名字旁邊,有李老用紅筆寫的批注:“此人在扶貧崗位上幹了八年,可重用。”
    “誌高,記住爺爺的話。”劉老送他到門口,棉帽上的雪已經積了厚厚一層,“選幹部不能隻看簡曆,得看他腳上的泥,手上的繭,心裏的秤。”
    老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像你當年在商務部,別人都盯著合同上的數字,你卻盯著黑州的水井和學校,這就對了。”
    車子駛出胡同口時,洛汐突然醒了,指著窗外的紅燈籠說:“爸爸,太爺爺他們是不是舍不得你走?”
    周誌高望著後視鏡裏越來越小的身影,突然覺得眼眶發燙。
    他知道,組織部的工作不會像商務部那樣,有立竿見影的成績,不會有三萬億的大合同,不會有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但這份工作更重要,更需要耐心和擔當。
    “洛汐長大了想做什麽?”他突然問女兒。
    “想當像爸爸一樣的官。”小姑娘的聲音清脆,“幫老百姓做事,還能陪太爺爺他們下棋。”
    周誌高握緊方向盤,雪落在擋風玻璃上,瞬間化成了水。
    他知道,無論將來去哪個部門,無論麵對什麽樣的挑戰,隻要記住四位老人的話,記住老百姓的期盼,就不會走錯路。
    車子拐過街角時,周誌高看見商務部大樓的燈光還亮著。
    老李他們還在加班,想起那些等待簽署的合同,想起黑州的鈷礦和西盟的汽車廠。
    這些都是他奮鬥過的痕跡,也是他未來前行的底氣。
    雪還在下,仿佛要把整個城市都裹進溫柔的懷抱。
    周誌高踩下油門,車子朝著家的方向駛去,那裏有等待他的家人,有溫暖的燈火,更有他繼續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