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打不通的供電所電話
字數:3527 加入書籤
紀委信訪室的日光燈管嗡嗡作響,劉曉雅捏著那張皺巴巴的舉報信,指尖在“一百三十七個未接來電”的字樣上反複摩挲。
信紙邊緣的茶漬暈成模糊的圈,像極了山坳裏那片被挖山工程攪渾的水塘。
“劉書記,這是白溪鎮供電所的值班表。”林昊抱著卷宗進來,文件夾的金屬搭扣在日光燈下閃著冷光,“近一個月的夜班記錄全是滿分,所長趙鐵軍的簽字比打印機還工整。”
劉曉雅翻開第一頁,值班電話的號碼被紅筆圈著,與舉報信上的一致。
她想起上周去梅市督查時,山民老王攥著她的手說的,“挖山炸斷了電纜,冰箱裏的臘肉全臭了,打供電所電話,要麽占線要麽沒人接,最後還是娃用手機給縣裏的表哥發了短信才來人”。
“讓市紀委的同誌立刻去白溪鎮。”她的鋼筆在“趙鐵軍”三個字上劃出鋒利的斜線,“別提前通知,直接去供電所,看看那部值班電話是不是真長在牆上。”
白溪鎮的晨霧裹著礦渣的粉塵,市紀委副書記周明踩著沒膝的泥路往供電所走。
所裏的鐵門虛掩著,傳達室的搪瓷杯裏泡著濃茶,茶葉沉在杯底像堆發黴的枯葉。
辦公室的門敞著,電腦屏幕上停留在鬥地主界麵,鼠標旁的值班電話蒙著層薄灰,聽筒歪歪扭扭地掛在機座上。
“你們所長呢?”周明的皮鞋碾過地上的煙蒂,聲音驚得窗台上的麻雀撲棱棱飛起。
一個穿藍色工裝的年輕人慌忙關掉遊戲,鍵盤碰撞的脆響在寂靜的屋裏格外刺耳。
“趙……趙所長去縣裏開會了。”年輕人的指甲縫裏嵌著黑泥,說話時眼神瞟向牆角的考勤機,“我們……我們剛巡檢回來,線路一切正常。”
周明拿起值班電話,按下重播鍵。聽筒裏傳來機械的女聲:“您撥打的號碼正在通話中”,連續按了五次,次次如此。
他突然拽下電話線,露出裏麵鏽蝕的銅芯,綠黴沿著接線口蔓延,像條醜陋的蛇。
“這線多久沒換了?”他把電話線扔在桌上,金屬接頭在桌麵上劃出刺耳的響,“村民說你們的電話永遠打不通,是不是把外線全掐了?”
年輕人的臉瞬間慘白,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
這時裏屋傳來動靜,趙鐵軍披著件沾著酒氣的夾克衫出來,領帶歪在脖子上,眼角的紅血絲比電纜的銅芯還紮眼。
“周書記怎麽來了?”他往茶杯裏續著熱水,蒸汽模糊了眼底的慌亂,“昨晚搶修到後半夜,讓弟兄們多睡了會兒。”
周明盯著他夾克衫第二顆紐扣,那是枚鍍金的電力係統徽章,邊緣卻刻著“宏達礦業”的小字。
他想起舉報信裏的附言:“挖山的工程車,車身上噴著供電所的標誌”。
“趙所長昨晚在哪搶修?”他突然問,指尖在值班記錄本上輕點,“白溪村三組的王老漢說,他們村的變壓器燒了兩天,昨晚八點還在打你們的電話。”
趙鐵軍的手頓在茶杯上方,熱水濺在虎口上也沒察覺。
“那……那是臨時工記錯了。”他往年輕人身後躲了躲,聲音突然拔高,“我們去了四組,那邊的線路更急!”
周明沒接話,轉身往屋外走。院牆上的“為人民服務”標語被雨水衝刷得斑駁,牆根處堆著幾卷嶄新的電纜,包裝上的型號與白溪村所需的完全不符,卻印著宏達礦業的入庫章。
山坳裏的挖山工程還在繼續,爆破的悶響震得地麵發顫。
周明找到王老漢家時,老太太正蹲在屋簷下曬發黴的臘肉,竹匾裏的油星混著塵土,在陽光下泛著油膩的光。
“周書記嚐嚐這個。”她遞來塊硬邦邦的紅薯幹,“停電那幾天,就靠這個填肚子,娃他爹的胰島素沒地方冷藏,現在天天頭暈。”
堂屋裏的座機旁堆著張紙,上麵記滿了撥打供電所電話的時間,最早的是淩晨三點,最晚的是深夜十一點,每個時間後麵都畫著個叉。
“村支書說供電所的人忙。”老漢蹲在門檻上抽著旱煙,煙鍋裏的火星明明滅滅,“可我看見趙所長坐著宏達礦業的車,在鎮上的飯館裏喝酒,喝到後半夜才出來。”
市紀委的突擊檢查持續到後半夜。
技術科的同誌拆開供電所的電話交換機,發現外線接口被人為調成了忙音模式,隻有內部短號能打進來。
更刺眼的是趙鐵軍的通話記錄,近一個月與宏達礦業老板的通話時長,是與報修村民通話的十七倍。
“劉書記,趙鐵軍招了。”林昊在電話裏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宏達礦業的挖山工程沒批文,他收了二十萬好處費,故意掐斷外線,讓村民沒法舉報。昨晚的值班電話,其實被他鎖在抽屜裏。”
劉曉雅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每盞燈下都該有溫暖的故事,而白溪鎮的山民們,卻在黑暗裏數著未接來電的數字。
她想起周誌高常說的,“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就像供電所的電話,通了就是民心,斷了就是隔閡”。
“讓他們立刻恢複供電。”她的聲音透過電話線傳到白溪鎮,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趙鐵軍就地免職,涉嫌受賄的部分移交司法。”
“另外,查宏達礦業的挖山手續,誰批的找誰,挖斷的電纜要賠,汙染的水源要治,少一樣都不行。”
淩晨的山坳裏亮起第一盞燈。
王老漢家的冰箱重新啟動,嗡嗡的聲響裏,老太太把最後一塊臘肉放進冷凍層。
供電所的搶修車停在路邊,年輕的電工正踩著梯子接電纜,趙鐵軍的辦公桌前,周明正在核對厚厚的賬本,每一筆與礦業公司的資金往來,都被紅筆標得清清楚楚。
劉曉雅收到周明發來的照片時,天邊剛泛起魚肚白。
照片裏的值班電話被擦得鋥亮,聽筒端端正正地放著,旁邊貼了張新紙條:“24小時暢通,斷線請打紀委監督電話”。
她想起剛參加工作時,老書記說的“當官的本分,就是讓老百姓的日子亮堂起來”。
此刻的晨光漫過紀委大樓的窗欞,在舉報信上投下溫暖的光斑,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跡仿佛活了過來,變成山民們舒展的笑臉。
“林昊,把這個案例放進警示教育材料裏。”她合上卷宗,金屬搭扣的輕響像句承諾,“告訴所有幹部,群眾的電話打不通,心就會涼,心涼了,路就走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