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征前籌備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A+A-


    韓暨幹笑道:“那就是將軍們自己的事了。”
    他主要的任務是教授利器的基礎知識,到各軍中後該如何去使用,那就是他們事了。
    皇甫嵩思考一陣,“霹靂炮的運用,倒是和投石車有幾分類似。”
    霹靂炮現階段就是改良版的投石車。
    但比普通投石車速度更快,威力更大。
    現有的單梢炮五分鍾才能投一發,如果是長久作戰,配備十輛投石車,一晚上能發射三十發就是巔峰了。
    平均下來達到誇張的每個時辰三發,每四十分鍾一發。
    射程也是問題,能有一兩百步就不錯了。
    以前投石車運用,是另一種戰法。
    第一步先進行圍城,確保敵軍被困在城內,然後在人家眼皮子底下召集工匠搭建投石車。
    要是敵軍出城襲擊,就正中攻城方下懷,順勢殲之。
    不出城的話,兩三個月後,守城方人困馬乏,投石車就能展開晝夜不停的轟擊。
    霹靂炮就沒那麽麻煩,隻要搭建的零件到位,工夫曲三百人能在兩個時辰內搭建完成,而且能藏於四百步遠的地方迅速發動攻勢,追求速勝。
    眾將明悟,但如何去實戰化使用,還得經曆真正戰場的洗禮才能知道。
    關羽說的話,以及一些兵書中對於攻城車的戰法,或許能為他們提供初期經驗。
    接著,韓暨開始介紹床弩。
    “此弩被稱為床弩,又能稱為霹靂弩,每軍日後會配備八台,有效射程四百到五百步,極限可達六七百步。”
    “箭重三斤,兩百步足以將夯土牆射對穿,涼州城牆不如中原石牆,以土牆為主,一輪齊射,十有八九能將其射塌。”
    “霹靂弩的搭建比起霹靂炮快上一倍,可攻可守,若往人群射之……至少能將八人射對穿。”
    眾將麵麵相覷。
    韓暨繼續道:“諸位將軍請注意,霹靂弩分為兩種操作方式,一為直射,二為拋射。”
    “直射射程僅有兩百步,最好尋求高地,保證其精度,直射威力更大,就如同我剛剛說的,能將至少把人捅對穿。”
    “拋射為向天上射,精度極弱、威力和殺傷會小不少,但射程更遠,極限可達六七百步。”
    “直射時一定注意,霹靂弩前不得站任何人。”
    眾將點頭,霹靂弩雖然是個好東西,但限製不少。
    兩軍交鋒期間,霹靂炮或許能發揮用場,但弩一不小心就射到自己人了,拋射純粹是瞎射,保證不了精度又有何用。
    但在兩軍短兵相接前,往人家軍陣一放,那場麵想想就刺激。
    兩個大殺器介紹完,韓暨又著人拿來手弩,給每名將領發了一把。
    韓暨得意洋洋的介紹道:“此乃手弩,常規士卒上手一日,就頂得上訓練數月的神射手,就連騎射都不在話下。”
    嘶。
    現場一陣倒吸涼氣的聲音。
    黃忠擺弄著手裏的玩意兒,有點不信的說:“真有那麽厲害?”
    “將軍堪稱神射,不知將軍能射多少步?”
    “一百五十步不在話下。”
    “此弩哪怕是讓稚子來操作,都可射一百四十步。”
    黃忠雙眼瞪大,軍中的神射手士卒能射六七十步不錯了。
    隻要拿上手弩,就可以遠遠超過神射手?
    隨便找個小孩來都行?
    黃忠感覺自己受到了打擊。
    要是給一支手弩營全部裝備手弩,好家夥人人都是黃忠。
    韓暨嗬嗬一笑,安撫道:“黃將軍別擔心,此物自然也有劣勢,劣勢便是射速慢,縱使是熟練的弩卒,也要十五息才能射一發。”
    聽到這句話,黃忠釋懷了,失笑搖頭:
    “我麾下親衛,人人都可做到三息一射。”
    韓暨的話讓大家明白了手弩和弓箭的優劣。
    手弩:射得遠、精度高,但射速慢。
    弓箭:操作難度高精通難)、對弓箭手體力、強壯等有極高需求,但熟練之後射速快。
    還是關羽先意動的搭話,“兩軍交戰,交鋒之前,先派手弩曲三輪齊射,可在敵軍射程之外打掉對手千人,重創其銳氣,待雙方互進入射程,再換弓箭速射,步卒衝陣,擊潰敵兵。”
    眾將連連點頭。
    不僅如此,還需要結合霹靂弩和霹靂炮,如何將這三種相互配合,各自發揮長效才是關鍵。
    今後打仗怕是不能主將嚷嚷一句殺,然後帶著三軍衝陣,連夥夫都拿著勺子跟著殺人。
    三大殺器能防能守。
    基本情況介紹完了,一直靜悄悄的劉辯走出來。
    “諸卿,司金府有霹靂炮二十台、霹靂弩八十台、手弩兩千餘支,正在運往長安,目前還未分配至各軍。”
    “諸位將軍以太尉、中候、征西將軍為監考官,在此推演一日戰法,運用最當著,軍中優先配齊裝備。”
    眾將起身抱拳:“喏!”
    吩咐完,劉辯在旁邊觀看了一陣,見將領們兩兩一組互為對手,相互推演攻伐和調兵遣將,唾沫星子橫飛討論的熱鬧,滿意的點頭。
    司金府的三大殺器,到了戰場上好不好用,就看涼州戰果如何。
    待了一陣,劉辯將場地讓給他們,帶著皇甫嵩離去。
    調兵遣將完成了調兵,接下來該對征西大軍進行人員上的配置了。
    回去的路上,劉辯隨手將袁紹的奏疏交給皇甫嵩,吩咐道:
    “將內容抄錄起來,和蔡卿溝通溝通,日後製成教材,還有,將軍們在涼州對於新型裝備的運用,也要記錄在冊。”
    皇甫嵩詫異的接下,心中了然,這鴻都門學搞不好以後還要開個武學院。
    他答應下來,並未多言。
    一路來到章德殿,老樣子,劉辯將謀臣們找來。
    陣容比以往還要豪華。
    侍中郭嘉、尚書令荀彧、太倉令荀攸、大鴻臚戲誌才、錦衣衛指揮使程昱、廷尉正沮授、大將軍府長史審配、太師府長史辛評、城門校尉耿武等一眾人。
    還有剛剛從並州回來的徐庶。
    眾臣先行禮,劉辯大氣的給他們每人賜座,然後開始聊正事。
    人員方麵的安排。
    首先是督糧官。
    每軍有自己的督糧曲,保證各軍的糧草供給,但需要一個總的督糧官,在安全之地建立糧草大營。
    各曲自己去領糧。
    漢軍經過數次改編,現在環環相扣,井然有序。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