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散是滿天星
字數:4328 加入書籤
劉辯已經有了意中人選,問道:
“孫乾回來嗎?”
郭嘉起身,躬身匯報:“孫乾、陳群、趙儼、杜襲、舒仲應等,已處理好並州善後之事,都回來,目前閑賦在家。”
劉辯點頭,豫州除了徐庶、郭嘉、荀氏叔侄、鍾繇等,還有一係列大才。
劉辯大手一擺:“孫乾為督糧官,陳群為監軍、趙儼長史、杜襲任司馬。”
想了又想,他又問道:“弘農情況如何?”
這次回話的輪到荀彧,他起身道:
“弘農發展尚好,目前極少需要朝廷撥款。”
弘農有很多傷殘士卒,都是一場場戰爭過後塞過去的,連帶著他們的家屬一起定居在那。
朝廷對那裏格外關照,搭建的房子、田產等都是全國最低價,偏向於福利性質。
對於荀彧的回答,劉辯頗為好奇:“弘農太守朕記得是張昭吧?他在做什麽?”
怎麽會突然用不上錢了呢。
“稟陛下,弘農老兵大多對鐵器熟悉,又與眾多基層、中層甚至名將們是生死之交,於是張昭大舉引入水排冶煉,使弘農成為司隸民間鐵器中心,生產包括武器、農具在內的眾多東西。”
“尤其是曲轅犁、大刀之類,司金府人手不足無力製造,便將其下放,有不少將軍說情,東西就落在了弘農頭上,為其創造不少收入。”
荀彧的一通解釋,讓劉辯皺眉。
傷卒打鐵?
第一,朝廷不缺那點福利投入。
第二,質量能得到保證嗎?
第三,傷卒本就身體不好,再從事體力勞動,別等幾年後死一大片。
他望向皇甫嵩,皇甫嵩起身解釋道:“昭寧元年第一批大刀老臣派人去檢查過,質量比司金府製造的稍脆一籌,不過成本更低,質量在正常範疇,各營將士對其皆是好評,將軍們上書支持加大采購。”
“後麵呢?”
“最近幾批質量已經追上,老臣了解過,單件製造時間會稍長,但弘農人多,家家戶戶除了種地就是鐵匠,張昭以官吏親自走遍街坊培訓,老臣報到司金府的訂單,基礎類的都轉交到弘農製造。”
皇甫嵩話音剛落,荀彧補充道:
“農具亦是如此,弘農創收已有數月,百姓對此很高興。”
本來傷殘歸養的士卒,隻能一輩子混吃等死,張昭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穩定、還不用離家的工作。
水排冶煉技術讓他們賣力的工序少了,一定要賣力氣的地方,弘農還是有不少健全人能夠勝任的。
劉辯麵色緩和了些,“此人還真有招。”
順口提一句張昭,是想把此人召回來的,派到徐州去,瞧瞧能不能將徐州刺史陳宮置換回來當軍師。
現在來看,還能讓張昭在弘農幹幹。
再給他一年時間,看看有多大變化。
成果若是出眾,將來可以重用。
找誰把陳宮換回來用呢?
劉辯幹脆將難題丟給尚書台。
“將陳宮調回洛陽,擔任征西大軍左軍師,徐庶任右軍師,徐州牧讓三公九卿各舉吧。”
“陛下聖明。”
人事安排的結束。
接著是戰略安排,謀臣們各自施展才華,挨個發表意見。
首先是郭嘉。
“陛下,臣以為西征大軍可分為三個方向進軍,一部沿涇水西征,收複袁紹未能收複完全的安定郡,一部從邢縣出兵,沿途為邢縣、街泉、阿陽、金城,最後從側翼兵臨河關,最後一路由故道、安故進兵,與袁紹合兵,會師於河關……”
劉辯記下他的話,再看向下一人,徐庶。
徐庶道:“臣認為,大兵入境,先拿下北地郡、安定郡,再與袁紹合兵,因地製宜決定進一步攻勢。”
劉辯暗暗點頭,涼州情況複雜,環境惡劣,先不提那大大小小的叛軍實力,荒無人煙的高原中,馬匪估計得有上百股。
再多的既定戰略,不如先為司隸打下一道由武都、漢陽、安定、北地四大郡構成的屏障,再由主帥自行決議攻伐。
輪到沮授發表意見,沮授站起,抱拳道:“陛下,臣以為地勢險惡,不利於大軍長久作戰,應當以速勝為主,當發布討賊檄文,先行拉攏一批勢力,再以主力逼敵軍決戰,以騎兵穿插,迅速破敵,同時扶持新的羌人首領,助其安撫羌地,此計一戰便可定乾坤,事後留部分人馬駐守險要關口,其他漢軍可撤回關中。”
沮授的話有一定道理。
但他話音剛落,審配站起身,搖頭失笑道:
“陛下,沮授此言難堪大用。”
劉辯驚訝的望向他,問:“怎麽說?”
審配直起腰杆,解釋道:“羌、氐恨漢入骨,涼州動亂已久,沮授追求速勝和最小代價,殊不知朝廷未來數百年都要為此地發愁,源源不斷的投入金錢穩固,不如斷其根,大肆移民……”
“無稽之談。”
沒等他說完,耿武直接搖頭,冷哼道:“審配之言誤人子弟,如此辦法朝廷實施許久,未曾見成效,若日後叛亂再起,後世之人,難尋如陛下般的明君,屆時豈不是讓中原之地,淪為野蠻之人發泄世仇之處?依臣之見,當興教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辯眉頭緊皺。
劉子惠突然抱拳,諫言道:“陛下,耿武之計乃婦人之仁,臣以為,教化之禮對愚民尚且有用,對殘暴的野蠻人如對牛彈琴,不如以大軍摧之,再將其全部編為奴隸,羌人世代奴籍,有了奴性,將來管理極為方便。”
李厲冷淡道:“書生謬論,奴隸弑主,防不勝防。”
劉辯傻眼。
他緊皺著眉頭,隨口測試一番,“朕覺得沮卿說的有點道理。”
耿武、李厲、劉子惠等麵色皆變,站起身苦口婆心的勸誡:“陛下,萬萬不可啊,此計會葬送百年國運。”
劉辯眉頭皺的更深,又道:“朕覺得耿武說的有道理。”
這回輪到沮授、李厲、審配他們勸誡:“陛下三思,野蠻人如何教化?”
劉辯翻了個白眼,不耐煩的擺手:“你們幾個都閉嘴。”
等他們捂住了嘴,劉辯望向荀彧等人。
荀彧拱手:“陛下,臣對郭侍中的計策有一些大局方麵的補充。”
程昱沉吟道:“郭侍中計策對行軍路線方麵有所漏洞,臣有詳細草圖,也想做些補充。”
荀攸接著道:“臣想補充點糧草方麵的事。”
劉辯煩躁的情緒消退,怪不得曹操能以弱勝強。
看郭嘉荀彧等獻策如飲美酒,看沮授等人獻策,不管自己選擇哪個,另外的人都要吵吵鬧鬧的死諫,有種想把他們嘴堵住丟牢裏去反省的感覺。
或許,這就叫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坨屎吧。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