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琴音撫心
字數:4399 加入書籤
三代以內哪怕有紈絝糊塗蛋,朝廷都會將之庇護,直至實在爛泥扶不上牆無人扛起大梁,家族淪為寒門。
望著蓋勳等人的背影,劉辯主動走到殿門口以目光相送。
荀彧站在一邊,低聲道:
“他的情況,比臣預想中的還要嚴重。”
劉辯沉默著。
荀彧不會醫術他知道,但蓋勳的身體,渾身散發著死氣,古怪的味道哪怕提前準備了很多層香薰都蓋不住,稍微有點眼力勁的都看的出來。
尤其是送別時,他更是需要好幾個扶著才能走路。
或許一路上都在提著最後一口氣,目的就是到洛陽來,見一見天子,謝一下自己守關不利的罪。
病情嚴重到這兩日估計就得料理後事。
劉辯情緒低落,苦澀道:“191年了啊。”
“什麽?”荀彧沒聽清。
劉辯搖搖頭,沒解釋。
太多老臣會集中在這幾年離他而去。
盧植、王允等,大限在明年。
這一世因為曆史改變,不知道他們能多撐多久。
仔細想想,莫說別人,連王允這個老山羊他都是不舍的。
劉辯回頭,“太師不是饞少府收的葭萌茶膏之類的東西嗎?都給他送去,再挑些蜀錦,給太師多做幾身保暖的衣裳,朕記得之前見他晚上冷的哆嗦,傳旨太醫台,挑些醫師住到三公九卿府邸去,貼身照顧他們的身體和家人,定期寫折子,組織太醫台全麵會診,花費朝廷出了。”
王允比盧植等人還愛折騰,猶記得去年冬天時,大半夜的他還站在宮門口維持士人的秩序。
最後自己甩出一句讓他滾,將他氣暈在了雪地裏。
還記得椒房宮皇後分娩時,王允拉著夫人一路跑來,天氣仍舊寒冷,他就陪自己站著。
那時劉辯發現,還沒站多久,王允額頭在不斷冒虛汗,這是他第一次意識到,王允也很老了。
若是五年十年後,朝中沒了王允、盧植、朱儁等老臣存在,每日又該多寡淡無聊。
另外,背疽這種病讓劉辯有點害怕。
能將錚錚鐵骨的蓋勳折磨成這個樣子。
而且據他所知,背疽是一種常見病。
不說以後,就說漢末因為此病離世的老臣數不勝數。
益州牧劉焉,“徙居成都,遂疽發背卒”。
荊州牧劉表,“八月,表疽發背卒”。
曹休,“休因此癰發背薨”。
吳丞相張悌,\"鬱結潰背\"。
等等一大堆。
這病起來了,前一天還跟你談笑風生的大臣,明天就突然不行了,再過段時間就得操辦後事,防不勝防。
“唉。”
劉辯歎口氣,轉身,望向荀彧,“宮裏替蓋老愛卿早做準備吧。”
頓了一下,他又道:“在先帝陵寢旁動動工。”
荀彧詫異,思考片刻後,拱手道:
“臣遵旨。”
天子這是打算等蓋勳大事辦完以後,將其陪葬在靈帝陵寢旁。
……
劉辯回到宮裏,伏壽不知道跑哪去了,蔡琰養胎去了,唐皇後在養身子,還有個糜貞,朝廷收了嫁妝,她還在學規矩。
和蔡琰伏壽出自大家不同,糜貞商賈出身,規矩要學的多了去。
今日左右沒事,劉辯去看了看皇子韶,小家夥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宮中有專門的奶娘。
待了一段時間,劉辯去接唐皇後回章德殿住。
唐皇後的氣色好了許多,不再似之前那般麵色慘白,重新回到熟悉的地方,唐皇後的心情好了起來。
忙活一日,天色漸漸暗下去,剛吃完晚膳,宮女收拾著桌麵,唐皇後起身來到劉辯背後,冰涼的小手貼在他兩側太陽穴按壓著。
“陛下可是有什麽煩心事?”
劉辯抓住左邊太陽穴的手,笑問道:“朕有嗎?”
“陛下晚膳也吃的不多,若是沒有就算了,妾給陛下好好按按。”
“果然還是逃不過皇後的眼睛。”
劉辯歎口氣,伸手一拉,將唐皇後拉入自己的懷裏坐著,愁容滿麵道:
“黃琬倒了,馬日磾病了,蓋勳發背疽了,盧卿身體總不好,朕日日叮囑他休養,可總是亂跑,朱儁兩年來瘦了很多,太師看似麵滿紅光,可陪朕站沒一會兒就冒虛汗,他們要一一離朕而去了。”
“生老病死是萬物規律,陛下即使是聖人也無法改變,陛下何不逞他們還在,相互間不留遺憾?”
“是啊,朕也是這麽想的。”
為了不讓唐皇後擔心,劉辯笑道:
“朕回頭就下嚴旨,好好管一管盧植他們。”
經曆了這回事,劉辯放棄了先前那種榨幹人家每一滴價值的心思。
北軍找個接班人,讓朱儁清閑下來,每日上上朝睡大覺。
大司農府讓荀攸全麵接手,盧植坐鎮處理決策類的事就行。
王允也是,不準再讓士人天天架著他跑來跑去的了。
不知道能改變什麽,至少讓他們有時間去享受一下世間。
唐皇後不懂朝堂之事,但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有些人是閑不住的,再者說了,名望和地位擺在那裏,除非他將老臣禁足,不然各種事會主動找上門。
各地官吏進進出出洛陽,第一件事就是拜訪他們,糟心事接踵而至。
此外她懂劉辯,知道對方說出這話,是來安慰自己,不讓自己擔心的。
唐皇後掙紮的抽回手,停頓了一下,認真說道:
“陛下該去椒房殿一趟。”
劉辯詫異,問道:“為何?”
“蔡妃需要陛下,陛下壓力大,也可以聽聽琴音。”
劉辯失笑,搖頭道:“祖宗有規矩,朕哪能進去?”
唐皇後輕笑,“陛下什麽時候講過規矩?”
劉辯汗顏,唐皇後補充道:“妾是皇後,陛下不能來看妾,因為全天下的眼睛都盯著,陛下若來了,世人不僅要議論陛下,妾今後更是要承受萬千罵名,百姓要說妾是妖女了,蔡妃不同,陛下也不用守著那些規矩。”
劉辯意動,話是這麽個理,而且蔡琰養胎,自己過去看看是理所應當。
不過這事怎麽也不能在唐皇後麵前應允,哪怕是她提出來的。
劉辯還是搖頭,“椒房宮有人照料,朕無需擔心。”
唐皇後歎口氣,“妾身知道那地方不好熬。”
她撐著劉辯的身子起身,笑著說:“陛下該去看看的,都說琴音能養神撫心,可惜妾身無法為陛下排憂解難,另外,妾身剛回來,待會理應去長樂宮向母後請安,不能在此陪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