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何太後的心思
字數:5006 加入書籤
何太後要宮變,要攝政奪權!
不少大臣心裏冒出這麽一句話。
崇德殿上,不斷有大臣被帶走,令他們坐立難安。
已經有二十多個重臣、老臣被先後帶走了。
而且何太後將政務,全部要求轉移到自己人手裏。
這是要幹什麽?要接手朝廷!
楊彪心裏有個可怕的想法,再不發聲,怕是太後要借天子生病為理由,圍住章德殿,不允許任何人覲見了。
楊彪腰杆挺直,剛要開口,太後屬官類似丞相的角色,長樂宮少府搶話道:
“皇太後臨朝,依照祖製傳統,應當自稱為朕,請太後改口。”
這下不僅是楊彪坐不住,還有人能保持淡定才有鬼了。
好在何太後並未答應,起身道:“吾乏了,諸卿有事明日再議吧。”
新官吏們出聲相送:“恭送太後。”
直到人走遠,朝臣便散了。
幸存的士人麵色煞白的來到王允身邊,發現怎麽喊對方都沒反應。
有人伸手拍王允的肩膀,這才錯愕的發現,王允的後背已經被冷汗打濕。
“太師?”
王允驚醒,語速飛快道:“快隨我去見天子!”
天子在養病,讓天子回來主持大局是不可能的。
但能做到一件事,就是再次懇求天子將劉協安排就藩。
如果太後要宮變,掌權還不夠,她後續應當會控製天子的同時,下詔廢帝。
然後極有可能扶劉協上去,然後一邊往死折騰劉協,一邊執掌大權……
王允決定若是天子不肯,自己冒死殺了劉協,壓縮何太後的操作空間。
至於何太後為什麽這麽狠心,王允就沒考慮。
什麽母子情,在宮裏都是虛假的,前麵那麽多例子還少嗎?
王允這邊帶著人匆匆離開,另一邊卻是其樂融融,各個神態鬆弛。
荀彧出了崇德殿,放假的郭嘉、程昱在等他,三人剛說幾句話,諸葛亮正好出來。
荀彧主動為雙方介紹。
其實大家都認識,從徐州一路回來都熟絡。
不過回來後就很少有接觸,諸葛亮施禮:“郭侍中、程公。”
這邊剛介紹完,滿寵、荀攸、戲誌才、張昭接著出來。
荀彧再次充當起介紹人角色。
諸葛亮則開始捧哏。
“原來是荀氏荀公達,亮有禮了。”
“滿府君如雷貫耳,亮早有耳聞。”
“哎呀,徐州張子布,亮欽佩之至,失敬失敬。”
“公便是大鴻臚戲誌才?”
諸葛亮年齡不大,客套話是一套接一套。
接著,田豐、辛評、耿武三人,從此處路過,荀彧將人喊來繼續介紹。
“此乃大將軍府司馬田豐,這是太師府長史辛評,他是城門校尉耿武。”
三位冀州來的人。
張昭內心鄙夷,冀州曾經有多強盛,在這一代的謀士輔佐下就有多拉胯。
以至於他根本瞧不上冀州人傑。
自己就不一樣了,將弘農那一窮二白的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
諸葛亮依舊是一副欽佩驚喜的樣子,“冀州名士田元皓,失敬失敬……”
田豐三人跟尚書台沒啥關係,老實說就算想有關係也難。
他們的職位與太師他們綁定在一起,再加上黑點……本來想繞過去離開,諸葛亮這客氣模樣,弄得三人不會了。
相互施禮過後,荀彧又向田豐三人介紹。
“琅琊諸葛氏諸葛孔明、彭城張子布,這位是滿寵滿伯寧,滿寵你們應該知道。”
三人下意識拱手道:“失敬失敬。”
除了新來的諸葛亮幾人,平日裏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但少有心平氣和聚在一起的時候。
郭嘉程昱幾人也摻和起來,介紹起自己。
什麽潁川郭氏、潁川荀氏的名號往外報。
空氣中沒有硝煙,田豐幾人放下戒心,三言兩語下,大家打成一團。
不過在這其樂融融的氛圍下,有一人格格不入。
滿寵臉色沉的可怕。
張昭瞧見了嗤笑一聲,“呦,鼎鼎大名的滿府君不是最喜歡抓人嗎?這一口氣小半個朝廷都被你抓走了,怎麽看著你還不太高興呢?”
這時候了還說風涼話,滿寵氣的咬牙,問道:
“你們就一點也不擔心?”
眾人相視,眼裏都有一抹笑容,不僅毫不擔心,而且似乎還很值得高興?
這下可將滿寵整不會了。
莫非裏麵有什麽名堂,自己尚未想到。
滿寵虛心請教他們,“能否請諸位說說?”
然而誰都沒有開口,剛剛還其樂融融的氣氛,現在大夥卻各自要告辭了。
郭嘉拉著荀攸暗戳戳的商量什麽,聊的好像是什麽舞女不舞女的。
張昭嘲笑滿寵一聲,昂著腦袋扭屁股走了。
田豐幾人遇事成天吵吵,私下自成小團體,一夥離開。
現場剩下的人沒幾個。
滿寵逮住了程昱。
以前吧自己見了對方,高低喊一句程公,現在好歹是司隸校尉了,於是拉著他問道:
“怎麽個事兒?”
程昱斜睨他一眼,“你問我?”
入朝之前,程昱總覺得自己很聰明,能文能武,廚藝還是一絕。
身為皇叔的劉岱多次請他出山,他都不屑一顧。
直到進入了朝廷。
他發現自己的腦袋壓根不夠使。
別說朝廷現在的郭嘉這夥人了,他感覺處在涼州的陳宮、徐庶、沮授那幫人,腦子也比自己好使。
他得優勢似乎隻剩下手段足夠黑,心足夠狠。
但該裝還是要裝一下的,程昱故作高深,想起曾經郭嘉說教自己的話,用來原封不動的交給滿寵。
“我送你四個字去琢磨:多動腦子。”
說完,程昱接著走了,好不容易放假,得好好去樂嗬樂嗬。
滿寵杵在原地,撓了撓頭。
頭好癢,要長腦子了。
……
今日的早朝影響極大,不管你是這派還是那派,無一例外全部遭受慘痛打擊。
大將軍府都不例外,皇甫嵩倒是沒事,家裏連著好幾個族人都被帶走。
皇甫嵩倒還沉得住氣,別家可就不同了。
大臣們本就憋一肚子火,回到家更是差點氣炸肺,一封封太後斥責的詔書被送到他們府邸當眾宣讀,他們還必須謝恩。
一時間,關於太後的惡名開始興起,種種跡象在表明何太後想攝政。
長樂宮,堆積如山的奏疏被搬到此。
大長秋倚清當場看傻了眼,就連太後也為之駐足,對尚書令荀彧的火氣消散不少。
倚清想起正事,向太後稟告道:“太後,皇後來請太後到章德殿用家膳。”
何太後看出人是劉辯派來的,搖頭拒絕:“吾就不去了,不然皇帝要勸了。給滿寵傳個旨,所抓之人,全部從嚴查辦,再給他提個醒,準備好牢房,該下獄的人吾明日還要抓。”
末了,何太後又補充道:“吾的旨意,皇帝也不得赦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