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還是天子心疼老臣

字數:4638   加入書籤

A+A-


    有折糧的口子在這,稍微砍一砍折糧的水平,想要糧食的吃點小虧領糧食,想要錢的領錢。
    長此以往官吏會發現,嘿,兩個級別一樣的人,前者領錢能換十萬石糧食,比以前還多,另一個隻領糧還比以前少了。
    慢慢的想折糧的就少了。
    王允的提醒劉辯完全明白,且就在計劃當中,當場誇讚道:
    “太傅說的好,以漢錢取代糧俸之事,即日起在司隸實行,朝廷過後會發布新的官秩令,五年內天下普及!”
    剛討論的事,現在就宣布要發布,速度之快令眾臣咂舌。
    看來天子已經做足了準備。
    劉辯確實籌備了許久,而且不久前他就在崇德殿當著百官的麵,用錢抵過糧。
    當時並沒有引發什麽抵製,那就是一個小型的試點。
    既然天子已經決定,大家便記了下來,準備迎接朝廷的新變化。
    深究的話,這是好事。
    皇甫嵩送上關鍵問題,“既然以錢作為官秩,自秦而來的官秩等級,是否要更改?”
    比起換個形式,反正都會到手的錢糧,官秩等級才是天下官吏著重關注的事情。
    比二千石、中二千石等等,既是官吏到手的秩祿,也是等級的體現。
    糧俸沒了,留下個這石那石的等級,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對此劉辯早有準備,他要用正從品級,劃分每一位官吏。
    當然,現在他還沒準備好,劉辯隨口糊弄道:
    “朕會另外再談,先議下一件事。”
    眾臣也沒追問,等待著劉辯繼續發話。
    第二個重要議題是軍事。
    軍事方麵,議起來速度加快。
    劉辯將規劃托出,荊州的劉繇調回來,送往涼州當州牧,同時年後調五虎軍開往荊州,關羽兼任荊、益總督,徐庶隨軍為軍師。
    其次,封袁術為吳侯,兼任揚州牧。
    劉辯妥協了。
    他要改變風格,不再急不可耐、銳氣淩人。
    朱儁突然離世,是他性格的轉換的因素之一。
    他現在的皇位很穩,百姓對他讚不絕口,朝堂清明,軍隊忠心。
    他沒有今天不發兵,明天叛賊就要逼近司隸的緊迫。
    劉辯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就是剛剛和眾臣說的五年計劃。
    他要在五年內,完善一個符合大漢情況的科舉、讓印刷術普及、打造一支龐大的水師艦隊、天下各州一統、重啟絲綢之路、推行九品製。
    說是五年,但也要去爭一爭三年。
    但不管是三年也好,還是五年也罷,時間都還長。
    在水師沒建設好前,貿然越過長江,容易栽跟頭。
    劉辯還打算在推行九品製的時候,對軍隊再進行一次調整。
    三軍做個劃分,設立一個類似驃騎將軍的水師官職,管理全國艦隊。
    在這期間若有征戰,最好控製在局部,至於局部在哪,劉辯已經想好了。
    益州。
    當著三公九卿的麵,劉辯道:“開春後,朕決定抽調十萬漢軍前往益州屯駐,此事的細節,大將軍府拿主意送上來吧。”
    “老臣遵旨。”皇甫嵩當場答應,內心一下子就想到了曹操。
    聊著政事,天不知不覺就黑了,劉辯拍拍屁股起身,笑道:
    “諸卿都回去吧,其他事明日再來議,皇後還等著朕用膳呢。”
    眾臣臉上露出都懂的笑容,拱手告辭了。
    出了章德殿,寒風吹來,荀彧等人還好,王允皇甫嵩打了個哆嗦。
    盧植裹緊衣服,踩著小碎步下台階,“冷死了,讓開讓開,老夫先走。”
    大冷天的早點回去睡炕上最舒服。
    而且他的府邸也有火牆可燒,放在以前肯定是舍不得,但架不住宮裏賞賜出來的實在太多。
    最重要的是木炭價格早就降下來了。
    王允突然阿嚏一聲打了個大噴嚏,引得眾人回頭。
    荀彧短暫遲疑,開始解身上的衣服。
    不過,他還沒來得及接下披肩,盧植又踩著小碎步折返回來,把自己的貂毛披風拉開,給王允擁了進去。
    兩個老頭擠在一塊,王允的麵色有所好轉,往盧植懷裏擠了擠,老臉滿是笑容,笑嗬嗬的說道:
    “子幹公真是……”
    “好了好了,少說廢話,快走快走。”
    盧植攬著王允的腰,兩人一起在雪地裏踩小碎步往殿門走。
    “這兩個老家夥。”皇甫嵩看得直搖頭。
    他聽別人說過一件趣事。
    盧植對王允一直有照顧,曾經在崇德殿上,盧植和朱儁兩人因為糧草吵架,王允出來幫腔盧植,遭到朱儁拔胡子威脅。
    最後還是盧植像護雞崽子一樣護住王允,這才作罷。
    皇甫嵩雖然沒親眼見到,但聽別人說起時,腦海中繪聲繪色的出現了那個畫麵。
    隻可惜……那個火爆的老東西不在了。
    皇甫嵩歎口氣,裹緊衣服下台階,跟上落後的蔡邕,準備同行回家。
    走到章德殿門口,卻見盧植王允停下了,再一看,門口停著車駕,馬車簾子拉開,裏麵燒著火炭,暖味撲鼻。
    “這是?”皇甫嵩奇怪,他們進宮時還沒那麽冷,眾人在宮門撞見了,就一起步行來了,沒乘轎子。
    他隨身的虎賁衛都沒帶。
    鮑信站在一旁,朝四老拱手:“太傅、司徒、大將軍、司空,陛下怕諸公受寒,特意令虎賁衛及羽林軍護送諸公回去,請諸公各自上駕。”
    “哎呀,這好啊。”王允喜笑顏開,一下子推開盧植鑽了出來,“還是天子心疼老臣。”
    他挑了輛敞亮的車駕往上爬,卻爬了半天沒蹬上去。
    一隻腳上去了,另一隻腳在空中亂動。
    王允趴在車駕上,老臉漲紅,喊道:“救命,誰來救救老夫。”
    鮑信看得想笑,強忍笑容上前幫忙。
    猶記得當初尋天子至北邙,董卓軍來襲時,自己也是這般,把王允架上車馬。
    盧植滿臉鄙夷。
    好在他能文能武,上個車駕輕輕鬆鬆。
    一個小助跑,然後一翻。
    盧植也趴在了那,蹬了好一會兒,喊道:“快來人,老夫要扒不住了。”
    鮑信汗顏,一邊命令手下去搬板凳來當台階,一邊向盧植那邊走去。
    輪到皇甫嵩和蔡邕時,他們已經可以踩著板凳上去了,旁邊還有羽林郎幫忙搭把手,倒是沒出岔子。
    四輛馬車載著四位老人離開北宮。
    黑夜中。
    還有個老頭站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疑惑的四處張望。
    陶謙無語,他不是跟王允說了去茅房解個方便,等他一會兒嗎?
    他的存在感也沒那麽低吧?
    還是說王允的記性太差了,這都能把他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