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揣測天子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諸葛亮在太尉府待了許久。
楊彪越聊越覺得此子不凡,有心留諸葛亮留下過夜,但遭到婉拒。
諸葛亮從後門溜走,沒驚動任何人。
楊彪左思右想,在派出傳令兵之前,他差人去喚楊修。
楊家和楊修如今處境尷尬,明麵上類似袁紹和袁家。
但楊彪始終將楊修當成接班人,隻不過是兩頭下注。
他帶著楊家,老老實實的做太尉,操持家業。
楊修則堅定立場,死挺天子,甚至不惜跟楊家翻臉。
這一切都是障眼法,楊家的處世之道。
若亂世降臨,楊家依舊會選擇這條路,可能會是楊彪死挺天子,而楊修居於賊臣麾下獻策。
將來不管發生何事,楊家都能長盛不衰。
楊修被帶到書房,並未點燈,昏暗的屋內隻有兩人的交談聲。
楊彪將白天發生的一切詳細闡述,希望能聽聽楊修的看法。
書房內沉寂一段時間後,傳來楊修的失笑聲。
這可把楊彪弄糊塗了,“為何笑之?”
楊修一拱手,沒多作解釋,“父親盡管去辦。”
“唉,”楊彪歎口氣,“為父有難處。”
不幹,沒法向天子交代,王允還把他當國賊。
幹了,家族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士人也將楊家當成叛徒。
老實說,讓楊家和全天下士紳站在對立麵,楊彪沒這個底氣。
“不是還有太傅在前麵頂著嗎?”楊修毫不在意,“太傅上門逼問,何人能承受住壓力?對上,父親忠君愛國,支持變法。對下,父親迫於現實,不敢得罪太傅,實屬被逼無奈。”
楊彪怔住,是啊,他為何不賣王允一個麵子呢?
既讓天子看到楊家甘願付出一切的舉動,又讓王允內心愧疚,自知汙蔑了好人。
士人還不會仇恨楊家,會把記恨的目標轉向王允。
楊彪再順勢勉勵族中子弟,家族子弟會奮發向上,爭取洗刷持劍上門威脅的族恥。
唯一的缺點就是,察舉製舉孝廉最後還是要走上廢除,這是楊家不滿意的地方。
楊修的話還未說完,緩緩的繼續道:
“父親從明日開始,籌措資金工匠,在弘農轟轟烈烈的辦弘農學院,規格可效仿稷下學宮,以經學聖典為噱頭,招攬天下才子入學,收取學費千錢。”
“何解?”楊彪很是奇怪,各家的藏書都是寶貝,誰家擁有一卷,哪怕家道中落,依舊能混跡在達官顯貴中,賣弄文騷。
什麽千錢學費他根本不在乎。
楊修比楊彪考慮的更遠,微笑道:“千錢用於區分平民士人,對士人價格不高,等同於施恩。兒雖不知科舉為何物,但張昭最近動作人盡皆知。科舉製頒布,必需賢才考試,弘農學院年年參加科舉,父親為師,假以時日桃李天下,門生故吏,皆承授學之恩。”
楊彪倒吸一口涼氣。
真的會有一天,楊家會如曾經的袁家一樣強盛?
但片刻後,他就冷靜下來。
“沒那麽簡單,楊家這麽做了,其他人難道就不會效仿?”
“那父親就更要做了,不然步步落後,半點好處未占。”
楊彪無言以對,左右思索,咬牙道:“若是司隸州郡科舉能定在弘農,那值得一拚,還有,天子棄用舉孝廉,光祿勳之職形同虛設,楊家付出太多,青黃不接,朝廷隻剩你我父子,必須使光祿勳與科舉關聯上。”
不管是出題,還是舉人的分配、職位安排,至少要沾點邊。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張昭、戲誌才、滿寵那幾人忙裏忙外,沒他們半點事。
楊家原本還有幾位族老九卿,被太後一鍋端掉,雙方做了個無聲的交易,有楊修在,至少未來五六十年楊家不會出問題。
現在楊修被邊緣化,楊彪開始處處小心,他生怕自己哪裏惹到事,哪怕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
一旦他這個太尉出了問題,楊家就要龜縮到弘農去了,後代人若是不給力,會如同曾經顯赫一時的諸葛氏一般,銷聲滅跡。
楊彪越是心急的事,楊修就越不著急。
“此事不能再提。”
“為何?”
“天子的心思,兒已揣測的一清二楚,越要之物就越不給,反而表現出慷慨赴死之決心,縱使天下人聯名請死,天子也會全力保之。”
楊修說完,又做出總結,“別管身後事,悶頭向前衝。”
楊彪深吸口氣,“好。”
……
翌日,楊彪沐浴焚香,捧著一把劍,沒帶任何侍從,就這麽出了門,向著太傅府而去。
到太傅府門口,發現停滿車駕馬匹,府邸深處還有各種怒罵聲傳出。
因為太過幽深,聽不真切,楊彪卻眼皮直跳,他感覺是在罵自己。
再往門口看,兩名持棍的家丁虎視眈眈,雙眼含著怒火,好似見到殺父仇人。
不會正在商量怎麽整他吧?
楊彪苦澀一笑,捧著劍上前一步,說道:
“楊彪來拜訪太傅,勞煩通報一聲。”
兩人家丁沒甩好臉色,直接哼道:“太傅有令,若見楊家人前來,亂棍打出去,太尉還是不要靠近了。”
楊彪也不惱,就這麽站著,道:
“好,我不靠近,就在這等。”
家丁們麵麵相覷,見對方果然候著,風雪落他身上就視若無睹,頓時竊竊私語起來。
“要不要去通知太傅?”
“通報一聲吧,畢竟他是太尉。”
……
太傅府議事廳中罵聲不斷,果然都是罵楊彪的。
在場人很多,都是士族人,生麵孔居多。
也不知道王允是怎麽把他們籠絡來的,三言兩語之間,這夥人就嚷嚷著要擁護變法,保衛天子。
都以為王允是個笑話,以前一直被士人架著跑,誰也不待見他。
他在暗地裏卻做了不少事,他有一本花名冊。
裏麵記錄了許多人名,這些人被分類整齊。
今天他要反太後擁護天子,迎北軍入城,晚上就能根據名單,找來一批不滿太後已久的人。
明天他要整楊彪,振臂一呼,另一批看楊彪不爽很久的人便能聚集在此。
雖然每次來的人沒什麽大能耐,但匯聚在一起,總能做些事。
至於為什麽士族子弟中,為什麽會有人幹主動擁護變法這種匪夷所思的事,隻能說士人那麽多,其中不缺另類和忠義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