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恩科開場

字數:4368   加入書籤

A+A-


    欺人太甚!
    一名首領拍桌而起,破口大罵道:“你踏馬的當我們怕你們不成?”
    要不是因為後院起火,那群啥比南匈奴人,天天叫嚷著說什麽鮮卑的這土地是他們領土,那土地是他們領土,他們早就跟大漢開戰了。
    因為實在受不了,想著幹脆把南匈奴給滅了吞並掉,所以才撤出雁門關一帶。
    是,他們曾經攻打雁門關的時候,在一個叫孫策的漢將手裏吃了敗仗。
    但是他們也劫掠了不少東西,來日再戰不一定會敗。
    一旦拿下雁門關,便可長驅直入,整個並州都在他們的鐵騎下。
    “烹了!”有人喊了這麽一句。
    眾首領貴族開始有節奏的用巴掌拍桌麵。
    “烹了!”
    “烹了!”
    “烹了!”
    魏延眼皮直跳,好家夥這群人根本唬不住,好在他出發前,賈詡還給他留了一計。
    魏延咽口唾沫,繼續挺直胸膛,朗聲道:“若鮮卑國交還土地,交接完畢後,大漢軍隊撤出五十裏,五個月內不插手鮮卑國與匈奴國間的任何事務。”
    喊話聲逐漸停息,蒲頭眯起雙眼,他之前率先向大漢示弱,就是不想讓漢軍出關,現在卡在了這,打南匈奴不是,不打也不是。
    現在大漢給了他打的機會,五個月?最多隻要半個月,他就能平推南匈奴。
    白羊原這地方一馬平川,麵積大概相當於大漢的一個郡,是放牧的好地方,易攻難守。
    現在交給南匈奴,回頭能輕易奪回來。
    不過就憑幾句威脅就想讓他送出去,是絕對不可能的。
    蒲頭個人覺得這買賣挺劃算,麵上卻冷哼道:
    “我可不是嚇大的,大漢並沒有誠意。”
    “那就打!”魏延很幹脆。
    “好!”
    蒲頭站起身,同樣不做遲疑的喊道:“來人,集結兵馬兵發雁門關,再給其他三部傳信,立刻準備與漢軍決戰!”
    魏延臉沉下去,大漢的初衷絕不是被拖入塞北的戰爭泥潭,否則也不會選擇扶持於夫羅。
    最最後壓箱底的手段,魏延從懷裏抽出一份文書,“交割白羊原後的五個月內,鮮卑國若打下匈奴國,大漢將放棄對南匈奴的一切主張,承認現有劃分的匈奴國所有領土,皆為鮮卑所有。”
    蒲頭目光變換,“嗬嗬,我建議改一改,是我的土地。”
    他饞南匈奴這塊肥肉很久了,找其他幾部發兵一起發兵,人家各種理由搪塞。
    打下來了當然是屬於他一個人的,跟其他人無關。
    等他壯大了實力,就可以發起會盟。
    鮮卑是部落聯盟製,不像大漢是集權國家。
    隻要他的拳頭硬,讓別人感覺到害怕,不需要動兵,他就能掌握大權。
    到時候他就可以集結全國兵力,召集二十萬騎兵,再讓所有成年男子拿起砍刀,隨他劫掠大漢。
    若是能聯合烏桓甚至是更西之地的國家,勝算就更大了。
    到時候他就以入主中原為由頭,集結不下五六個國家,組建聯軍,大漢必潰。
    魏延非常爽快,“詳細的事,還請首領派人隨我走一趟。”
    他不懂這些,賈詡那家夥一肚子壞水,懂的多。
    別看那家夥是匈奴國師,實際上暗地裏賣起匈奴國來,又狠又絕。
    ……
    洛陽,耕籍禮定在了三月十日,大司農府正在向各州郡調配農具糧種,確認耕種不會出問題。
    別的土地先不說,反正朝廷五十錢一畝租出去的地,是要包農具、糧種、水利的。
    光祿勳府新增設一大批官吏,尚書台昭告正式文書,確定光祿勳府的新職責劃分。
    殿試的日子到了,第一屆殿試,除了司隸的舉人經過河南尹府的篩選,其他州郡舉的孝廉、茂才,都是直接進入殿試環節。
    曆史頭一遭由天子來親自確認孝廉茂才們有沒有真才實幹。
    大臣們很重視,幾乎人人都在其中有參與,那些即將被天子考校的人,要麽是他們舉的,要麽跟他們沾親帶故。
    要是是個蠢蛋,在崇德殿上丟臉,怕是會有人羞憤到撞死在柱子上。
    在大鴻臚戲誌才,光祿勳楊修的主持下,大臣們進入大殿,擠在兩邊站著。
    台階上兩名年輕人,做著最後的安排,台下兩側人議論紛紛。
    “希望今天能平安度過去。”
    “是啊,這出殿試,不知道會揭開多少人的遮羞布。”
    有人憂心忡忡,也有人很期待,比如盧植,他沒那麽多想法,此刻還不忘跟楊彪聊天。
    “太尉家裏出了個麒麟兒啊。”
    楊修那年齡,就已經能獨當一麵,將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
    楊彪咬牙,冷哼道:“逆子,我楊彪沒這個兒子。”
    這道不滿聲,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大家紛紛相勸。
    楊彪始終沉著臉,令人不解。
    何必呢,楊家被擼掉那麽多個人,楊修雖然混賬了些,一回來就背刺楊家,還去告黑狀,但怎麽說現在也是九卿。
    若這對父子合作,楊彪管將領士兵的晉升調動,楊修管官吏大臣的考校升職,他倆在文這個領域,掌握極大的話語權。
    九成官吏都得看楊家臉色。
    不過這樣也挺好,父子倆不對付,大家才能放心,沒有那麽大壓力。
    “陛下駕到!”戲誌才一聲喊。
    百官條件反射般的向龍椅方向一拜,“臣等參見陛下。”
    因為太過擁擠,腰都彎不下去。
    “今日特殊,就不必多禮了。”
    聲音從後麵傳來,劉辯從大殿門口進入,百官齊刷刷的把身轉過來躬著腰。
    劉辯身穿袞服,頭戴冠冕,上了幾階台階,並未到頂上龍椅落座,而是轉身,等待了好一陣,才朗聲宣布道:
    “朕承高祖基業,開明堂以待麟鳳。今以經綸策問諸生,賢良方正者當列鼎食之爵。”
    大臣們哪管這那的,到了崇德殿上,隻管一件事。
    “陛下聖明。”
    眾人一起高呼。
    劉辯臉一板,“宣考生入殿。”
    殿門口的小黃門立刻扯著嗓子高喊:“宣考生覲見!”
    朝廷的執金吾,是如今皇後的父親唐瑁擔任。
    接引考生的任務,落在了他身上,打開宮門,考生們映入眼簾。
    唐瑁引考生踏八卦紋磚入殿,每過一檻,唐瑁都會停下腳步。
    考生們早就被囑咐過,齊齊下跪,大拜過後,再站起身,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