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無法無天

字數:6144   加入書籤

A+A-


    張叔夜重新坐回主位,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堂下剩餘的官員。
    這些官員大多身著簡樸官服,麵容清瘦,此刻正忐忑不安地站在原地,有的甚至微微發抖。
    “諸位不必驚慌。”
    張叔夜的聲音緩和了幾分,抬手示意眾人落座。
    堂下響起一陣窸窸窣窣的衣袍摩擦聲,官員們小心翼翼地坐在兩側的椅子上,卻仍不敢完全放鬆。
    張叔夜的目光落在一位年約四旬、麵容剛正的官員身上:“這位可是錢塘縣丞方孝孺?”
    那官員連忙起身,拱手行禮:“下官正是。”
    “本官聽聞,你在錢塘任上三年,屢次上書彈劾陳明遠貪腐,卻反遭貶斥,可有此事?”張叔夜問道。
    方孝孺苦笑道:“回大人,確有此事。下官曾七次上書,卻都被陳明遠截下。最後一次,他竟將下官的奏章當眾焚毀......”
    說到此處,方孝孺的聲音微微發顫,顯然回憶起了當時的屈辱。
    堂下其他官員聞言,紛紛露出憤慨之色。
    一位年輕官員忍不住插話:“方大人所言句句屬實!下官臨安府經曆趙明誠可以作證!陳明遠那廝還曾當眾羞辱方大人,命他跪在府衙前......”
    “趙經曆!”方孝孺急忙製止,生怕他禍從口出。
    張叔夜卻擺擺手:“無妨。今日諸位但說無妨,本官奉旨巡撫江南,就是要還江南官場一個朗朗乾坤!”
    這句話仿佛打開了閘門,堂下頓時議論紛紛。
    “大人明鑒!陳明遠那廝克扣賑災糧款,致使去歲錢塘餓殍遍野!”
    “他還強占民田三千畝,逼得數十戶百姓投河自盡!”
    “更可恨的是,他竟將朝廷撥付的治河銀兩盡數貪墨,導致今年春汛決堤......”
    控訴聲此起彼伏,不少官員說到激動處,已是淚流滿麵。
    張叔夜靜靜聽著,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
    待眾人情緒稍緩,他才緩緩開口:“諸位所受委屈,本官已盡知。陛下聖明,早有察覺江南官場積弊,這才派本官前來整頓。”
    張叔夜站起身,走到堂中央:“即日起,凡被陳明遠一黨打壓的清正官員,一律官複原職,有功者擢升!”
    堂下頓時一片嘩然,不少官員激動得站起身來。
    “陛下聖明啊!”
    “下官定當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張叔夜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但江南積弊已久,非一日可除。本官需要諸位同心協力,共襄盛舉。”
    張叔夜目光炯炯地環視眾人:“方孝孺。”
    方孝孺連忙上前:“下官在。”
    “本官暫命你署理杭州府事,即刻清點府庫,安撫百姓。”
    方孝孺震驚地瞪大眼睛,隨即深深一揖:“下官...下官定不負大人所托!”
    “趙明誠。”
    “下官在!”趙明誠激動地應道。
    “你即刻帶人徹查陳明遠一黨的罪證,務求詳盡。”
    “下官領命!”
    張叔夜一連下了十幾道任命,將杭州府上下要職盡數委派給這些長期受壓迫的清流官員。
    最後,張叔夜沉聲道:“諸位,江南乃國之重地,陛下對爾等寄予厚望。望諸位以民為本,清正廉明,莫負聖恩!”
    “臣等謹記大人教誨!”
    眾官員齊聲應道。
    ……
    杭州臨時行宮,夜色如墨。
    李世民負手立於窗前,望著遠處西湖上星星點點的漁火,眉頭緊鎖。
    “官家。”
    李福全輕手輕腳地進來,“張大人和鄆王殿下求見。”
    “宣。”
    李世民轉身,眼中精光一閃。
    張叔夜和趙楷快步進殿,跪地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起來說話。”
    李世民示意二人落座,“情況如何?"
    張叔夜從懷中取出一疊文書:“陛下,臣已初步整頓杭州官場。陳明遠等十二名貪官汙吏盡數收監,暫由方孝孺等清流官員署理政務。“
    李世民接過文書快速瀏覽,微微頷首:“方孝孺...可是那個七次上書彈劾陳明遠的錢塘縣丞?”
    “正是。“
    張叔夜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此人剛正不阿,在民間素有"鐵麵判官"之稱。”
    “好。”
    李世民將文書放在案上,“江南士族那邊呢?”
    趙楷上前一步,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皇兄,十二家士族家主已全部拿下!臣弟親自帶兵圍了西湖別院,一個都沒跑掉!”
    說著,趙楷從袖中掏出一本賬冊:“這是從陳元禮密室中搜出的密賬,記錄了他們與倭寇往來的每一筆交易!”
    李世民接過賬冊,目光如電掃過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突然冷笑一聲:“白銀三十萬兩?好大的手筆!“
    “不止如此。”
    趙楷壓低聲音,“臣弟還發現一份名單,記錄了江南各地與他們勾結的官員姓名。”
    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閃:“拿來朕看。”
    趙楷又取出一卷絹帛,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世民展開細看,手指在幾個名字上重重一點:“杭州通判、明州知府...連江寧織造都牽涉其中!”
    “這些蛀蟲,一個都不能留!”
    張叔夜憂心忡忡道:“陛下,此案牽涉太廣,若全部嚴辦,恐江南官場為之一空...”
    李世民冷聲道:“朕寧可要十個能力平平的清官,也不要一個貪贓枉法的能吏!”
    殿內一時寂靜,隻有燭火偶爾爆出輕微的劈啪聲。
    李世民沉思片刻,突然問道:“證據可都齊全了?”
    趙楷與張叔夜對視一眼,遲疑道:“回皇兄,十二家士族中,陳、林、王三家罪證確鑿。但其餘九家...目前隻有陳元禮的口供指認,尚缺實據。”
    李世民手指輕叩扶手,“此案必須辦成鐵案,不容半點疏漏。”
    李世民忽然看向李福全:“李公公,皇城司在江南還有多少人手?”
    李福全略一思索:“除隨駕的二十人外,江南各州尚有三十餘名暗樁。"
    李世民搖頭:“不夠。此案牽涉太廣,需要更多人手搜集證據。”
    “對了,柳梅、柳眉兒、李香三人現在何處?”
    李福全回道:“回官家,您親臨江南,淑妃怕京城有失,已將柳梅、柳眉兒和李香三人召回東京。"
    李世民微微頷首:"魅兒思慮周全。傳朕口諭,命柳梅、柳眉兒、李香三人即刻南下杭州,協助查案。"
    李福全躬身領命,正要退下,李世民又補充道:"告訴她們,此行隱秘行事,務必在三日內抵達。"
    待李福全退下,李世民轉向張叔夜:"張卿,你即刻擬一份名單,將江南各州縣素有清名的官員都列出來。待此案了結,朕要重新整頓江南官場。"
    張叔夜肅然應諾:"臣遵旨。"
    ......
    與此同時,汴京皇城司衙門。
    柳海魅端坐在案前,指尖輕叩著一份剛送到的密報。
    燭火映照下,她眉心的花鈿閃爍著微光,襯得那雙鳳眼愈發銳利。
    “大人,杭州急報。”一名女官輕手輕腳地進來,呈上一封火漆密信。
    柳海魅拆開細看,唇角微微上揚:“官家要調梅兒她們南下?”
    “看來江南的網該收了。”
    柳海魅對女官吩咐:“去把梅兒、眉兒和香兒叫來。”
    不多時,三位身著勁裝的女子快步進來。
    “姑母姐姐)!”柳梅、柳眉兒、李香三人向柳海魅行禮。
    柳海魅將密信遞給她們:“官家口諭,命你們即刻南下杭州。”
    三人快速瀏覽信件,柳梅眉頭微蹙:“江南士族竟敢如此猖狂?”
    “不止猖狂,簡直無法無天。”
    柳海魅冷笑一聲,“截漕運、通倭寇,如今還敢密謀造反。”
    柳海魅看向三人道:“你們走京杭大運河,日夜兼程,務必三日內趕到杭州。”
    柳眉兒眨眨眼:“姑母放心,我們輕裝簡行,兩日半就能到。”
    李香突然問道:“姐姐,京城這邊......”
    柳海魅會意一笑:“有我坐鎮,出不了亂子。”
    她轉身從案幾抽屜取出三塊令牌:“這是皇城司最高級別的通行令,沿途驛站必須提供最好的馬匹。”
    三人鄭重接過令牌,柳海魅又叮囑道:“記住,此行隱秘。到了杭州直接麵見官家,不要驚動任何人。”
    “屬下明白!”
    柳海魅親自送她們到院中,三匹駿馬已備好。
    月光下,柳海魅為三人整了整衣領:“路上小心。”
    三人翻身上馬,柳梅回頭抱拳:“姑母保重!”
    馬蹄聲漸遠,柳海魅對身旁的女官道:“傳令下去,即日起皇城司全員戒備,十二個時辰輪值。”
    “再派人盯緊太學,那些士子最愛在這個時候鬧事。”
    女官領命而去。
    喜歡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請大家收藏:()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