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青玉案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雪豹突擊隊首戰告捷,一舉擊斃擒獲)宋江匪眾二十一人,己方隻輕傷五人,首演大獲成功。
王棣衝到宋江身前時,吳用斜刺裏來攔,被蘇三轉飄飄的一掌擊飛。那吳用麵白須長,雖練了兩手三腳貓功夫,卻是當場武力值最低下的,被蘇三一掌擊飛,生死未知,正諳合了“百無一用是書生”之說。嗯,吳用,“無用”也。
宋江束手而立,麵色慘白。對手太過強大,眼見著己方大勢已去,事已至此,再不可為,莫若束手就擒,尚可少受些羞辱。
王棣眼睛眯了眯,手中鐵棍抖了抖,利刃縮回,棍頭撞上宋江胸口,發出一聲悶響。
“怎麽不逃了?”他終究對一個引頸受戮的人痛下殺手,隻恨對方太沒有骨氣,你倒是硬起來呀。
“逃?往何處逃?任天下之大,亦無某安身之處了。”宋江慘然一笑:“昨夜你我同席相談,今日……教王三郎見笑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人總難免會做些讓自己悔不當初的事,即便知曉後果,有時也會控製不住心魔。”
“我不曉得你為何會暴起殺人,但今日那些艄公、漁夫……酒家總是無辜的,為何不能放過他們?”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反之亦然。某雖無害人奪命之心,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罷了,某無話好說。”
“……每個人都有活著的權利,沒有誰能肆意主宰別人的生死,你不能,我也不能。犯了法,自有律法裁決,而非口斷生死。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能僅憑一己喜惡而草菅人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的,怎不能主宰一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王棣沒有當場將之格殺,也沒有再與宋江探討君臣王權的話題。有句話他終究沒有說出口:以人為本。彼時的統治者拉攏貴族集團治天下,原本就是無選項之選,但朝代更迭,皆因底層百姓受壓迫剝削奮起反抗而起,這也是不容躲避的事實。兔子急了會咬人,更何況是人。難道統治者們都是聾子瞎子失心瘋?當然不是。問題在於,當王公貴族、門閥豪族與平民百姓站在對立麵時,唯有選擇站在前者一方而已。
這些話,王棣當然不會宣之於口,那是往死裏得罪人。他的身子板尚未有此抗擊打能力,自得避而不談。
宋江麵如土色,口中喃喃自語:“無自由,毋寧死……”卻終究狠不下心自戕,任由對方束縛捆綁。
他此等表現更是令王棣鄙夷,看看憤恨悲痛的阮小二,王棣不由為之打抱不平:“可知道黑臉宋三郎的腹黑了?為這麽一個人賣命,也不知是你們太愚昧,還是此人太善於偽裝?”
若說昨日初次見麵,王棣對宋江這位曆史名人是秉持不噴不吹的客觀態度,今日便算是主觀占據了上風。畢竟,後世對宋江其人幾乎清一色罵聲的,多多少少會有先入為主之感。關鍵是,這夥匪人竟然裹挾劫持了李格非一家藉以逃命,這才是萬萬不能忍的——李格非倒也罷了,可不能湮滅了千古才女。更何況,李度娘小同學的冰雪聰明及古靈精怪已成功地“征服”了王某人。
王棣絕非蘿莉控,而是從這聰慧的小丫頭身上依稀看見了前世小自己九歲自幼寵溺的小妹的眉眼,可稱作愛屋及烏,也可稱為“眼緣”,這方對其“另眼相看”。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繞不過一個“緣”字,毋論是友情愛情乃至於親情,很奇妙,有時也很紮心。
幸好李清照安然無恙,隻是受了驚嚇,否則王棣不介意在宋江身上戳上七八十來個窟窿。至於那些枉死冤魂,那便讓呼保義去地獄俯首抵罪的——此等大案,王棣不信丁大有同誌敢法外開恩。
塵埃落定後,王棣走向縮在一角相互“抱團取暖”的李氏家人,神色如常,似無事人一般。
經曆劇變的李氏一家兀自驚愕惶然,這半日多簡直是滄海桑田啊,人生莫測,莫過於此。
李清照癟著嘴,委屈莫名,脆生生地喚了聲“三哥”,如小鳥投林,小腿似裝了彈簧般跳向王棣,緊緊摟著王棣的脖子,化身為樹懶先生。
王棣痛惜之餘,又有些尷尬,畢竟小娘子的家長全杵在一旁呢。
文質彬彬的李格非著實有些狼狽,素來梳理的一絲不苟的發須淩亂不堪,平整熨貼的衣裳亦多褶皺破爛,素以治學嚴謹更嚴於律己的李太學正形象大變,顯然這一路精神與身體都沒少折磨。
“今日幸得三郎援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大恩不敢言謝……”李格非百感交集,對王棣長身一揖。
王棣讓李清照掛在身上,不好躲閃,著實受了李格非一禮,口中忙不迭地說:“文叔兄,切莫如此,萬萬不可……”
李格非以蘇軾門生自居,蘇軾與王安石執平輩禮,若依此論,李格非應該長王棣一輩。不過二人脾性相近,李格非甚是看重王棣,直言其乃“溫潤如玉,謙謙君子”。再者王棣文采斐然,格物人情莫有不通,更令李格非自歎弗如,遂執意平輩相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棣自是可有可無,隻是念及自己成了李大才女的叔父輩,心思不免有些異樣,好在沒有成為怪蜀黍的潛力,自不可能帶小妹妹去看金魚……
見了劉唐等匪徒的窮凶極惡,能及時救下李格非一家,王棣暗呼僥幸。若非及時趕到,想想風韻猶存的李夫人及眉眼如畫的小度娘可能遭受的事情,實在不敢多想。
是以,對於白日鼠白勝、赤發鬼劉唐、活閻羅阮小七等未來梁山好漢的出師未捷身先死,王棣並無絲毫心理負擔。呸,什麽英雄好漢,明明就是一夥無惡不作的地痞流氓。嗯,還有那阮小五,綽號取的極有先見之明,“短命二郎”嘛,名副其實了。
至於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及立地太歲阮小二,也隻能哀歎一句“壯誌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了。
待救人殺人完畢,鄆城縣官差以濟州水軍浩浩蕩蕩數百人殺氣騰騰的趕到。
那水軍都指揮使滿心想著殺寇立功而來,卻被王棣搶了功勞,但知曉王棣的身份背景,等閑得罪不得,雖然心下忿忿,怪責王棣越俎代庖,也是不敢發作,反倒假模假樣的說了一番場麵話,無非是言不由衷的讚歎王棣英雄年少、允文允武之類。
後的警匪片告訴王棣,jing cha們往往會在塵埃落定時方警笛大鳴呼嘯而至,摘果子嘛,最擅長了。
不過,他絕非官場小白,通曉其中的潛規則,自是不會讓對方難堪,隻道在濟州水軍及鄆城縣衙的通力合作之下,第一時間殲滅匪寇並成功營救人質,實乃大宋百姓最有力的倚靠,作為恰巧經過的路人,能見證此等大場麵,實在是與有榮焉,當為大宋賀,雲雲。
他一本正經、鄭重其事地嘚啵嘚啵一通,竟是將自己摘了出去,而將剿匪功勞悉數拱手相讓。
那都指揮使有些懵圈,搞不清王棣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又顧忌對方身份不敢冒功,期期艾艾,含糊其辭。這,不按套路出牌啊。
王棣不得不重申一遍,這叫什麽事,讓功勞還得負責讓對方毫無心理負擔的接下。
他不想高調,杭州與方臘正麵為敵是事急從權,前天擒獲李屠夫等匪寇乃是順手為之,但今日追拿宋江一夥卻是主動出擊的。宋江啊,在山東、河北素有名頭,很是結交了些個江湖好友。若是讓那些個為江湖義氣甘願舍生忘死的江湖人士惦記上,可夠紮心的。更何況,他原隻為援救李格非一家,從未想過功勞。這種名聲,實如燙手山芋,要來作甚?
指揮使經過再三確認王棣是真心相讓功勞,這方放下心來,想著許是能官升一級,不由得喜形於色,更是奉上一番讚美吹捧之詞。怎奈他沒甚文化,翻來覆去的就那兩句,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將宋江一眾押解回鄆城縣城,丁大有等官員如釋重負。轄治內出現此般惡性案件,自是有損政績,好在及時破案且迅速緝拿案犯,如此一來至少是功過相抵的。
且不說這樁牽涉到十數條人命的大案,即便是李格非有個三長兩短,也夠丁大有一幹官員喝一壺的。
太學正,隸屬於國子監。輔佐博士施行教典、學規,凡是違犯學規者,以五等處罰予以處理,並將學生守紀律、治經學、考試成績,報博士。
作為太學正的李格非,雖然官銜隻是正九品,但身份卻極為清貴。似丁大有這等縣官,是萬萬得罪不起的。
是日,免不了又是宴請一番。隻是頭日因宴席而鬧出了大禍,今日難免有些束手束腳,人人自危,視杯中物為穿腸毒藥,勉強飲了兩盅俱皆作罷。
這一日的經曆,對許多人而言,如坐過山車,刺激的不要不要的,終生難忘。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