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鎮西
字數:4482 加入書籤
“自唐入宋,大相國寺不光是落落風塵中的一方淨土,更是眾多文人雅士心中的聖地。從唐代的大書法家李邕到宋朝的畫家張擇端,從一代名相寇準到當世文豪東坡居士,都在這裏留下過一串串故事。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等也在這裏留下了足跡。但最有名的當屬‘吳帶生風’……”
一個做文士打扮的青年口若懸河,說詞自他口中滔滔不絕的說出。
這……算是導遊了吧,王棣信步踱到一處偏殿,這裏亦是人頭攢動,正聽那“導遊”講解。
“剛剛出道的吳道子,在老師張僧繇引薦下到了大相國寺,老方丈同意讓他在這裏畫一幅壁畫,吳道子深感在藏龍臥虎的大相國寺留下墨寶意義非同一般,數月來竟沒敢動一筆。直到一個皓月當空的夏夜,吳道子在月光下徘徊,忽地看見自己飄動的影子。他仰望蒼穹,隻見當空的明月正射出萬道光華,於是凝聚心頭的神思一下子噴湧而出。吳道子快步跨入大殿,在牆壁前筆走龍蛇,時間不長,一幅生動傳神的文殊維摩菩薩像驚現大相國寺。次日清晨,老方丈與眾僧一進此殿,忽覺涼風習習,吹散了多日來的酷熱。定睛一看,這風竟乃畫中菩薩的衣帶所生。老方丈不禁驚呼:真乃神來之筆,吳帶生風。吳道子也因此畫名揚天下,被譽為‘畫聖’……”
王棣凝目看壁上的“文殊維摩菩薩像”,說不上栩栩如生,但莊嚴神聖,令人直想膜拜。畫聖吳道子呀,下筆千金。他惡趣味地想:若是將這麵牆完好無缺地拆卸了拿去拍賣,定能拍出一個天價數字來呢。
這大相國寺委實雄闊,全寺占地五餘畝換作現在的計算方式約三十三萬平方米,比四十四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小些),轄六十四個禪院、律院,有僧千餘。
寺內大三門、二門、三門、庭中、近佛殿、兩廊、後資聖門……幾乎所有空地都被用來設攤。
至於所賣物品,則更為琳琅滿目——飛禽貓犬、珍禽奇獸,動用什物,蒲合簟席、屏幃洗漱、鞍轡弓劍、時果脯臘,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趙文秀筆、潘穀墨,諸寺師姑賣的繡作、領抹、花朵、珠翠、頭麵、生色銷金花樣、襆頭、帽子、特髻冠子、絛線……囊括了吃穿住行。
同時,這也是開封最大的娛樂場所,僅聽書棚子便有七處,講的是“李世民驚夢建寺院”、“尉遲敬德六百裏外潼關建山門”、“大相國寺水井通東海”、“狄青避難於大相國寺”等傳奇故事。所有的街頭雜耍在這裏都可以見到,吞劍、柔技、刀槍對打、胸口碎大石……諸如此類,甚至還有光膀子刺繡和尚在表演倒拔楊柳——一雄壯花和尚說了幾句過場話,使了一趟拳腳,虎虎生風,搏得一片叫好聲。他又走到一株胳膊大的楊柳樹前,相了一相,說了兩句把直掇脫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繳著;卻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肢一趁,將那株綠楊樹帶根拔起……
某個小夥伴刹那驚呆了,這一幕好生熟悉哪,真是哇勒個去。難不成是某作者借鑒了大相國寺的這場經典演出、經過藝術再加工才有了那部名著的那一章回?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好一座大相國寺,既是萬貨鹹集的超級大市場,又是休閑娛樂的好場所。
相國寺周邊是非常著名的商業街,而且和它一牆之隔的地方,還是東京有名的“錄事巷”與“繡巷”。“錄事”者,“妓”也。那麽自然而然,“錄事巷”是什麽,不言而喻。而“繡巷”,相信不用過多解釋,也一目了然。所以相國寺周邊,“妓館亦多”,是寫實,並非調侃。誰能想到,佛門之地和煙花場所,居然交匯在相國寺的大牆外,兩者還能相安無事。
當然,風流韻事在所難免。曆代相國寺的住持,都有由皇帝欽定的,稱得上是名僧輩出,比如讚寧、宗本等都名重一時。但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僧人不守清規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比如,有個叫惠明的僧人,十分善於煮肉,甚至連當時的文壇領袖楊億也時常去打個牙祭;還有個叫澄暉的和尚,娶了一個豔娼,兩人雙宿雙飛,經常飲酒致醉,最後被人調侃,送牌匾“敕賜雙飛之寺”,像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不過,現任大相國寺住持德遜大師乃是名揚天下的臨濟宗得道高僧,倍受世人尊崇。
這德遜禪師與了元禪師往來甚從,二人多有說禪之聚。了元亦時常於寺中參禪。
話說某回,蘇東坡到大相國寺探望好友林了元即佛印和尚),不巧,了元外出,住持和尚就請蘇東坡在禪房休息,並特意端上了香茗美酒素肴款待。
東坡就獨自斟酌,不覺有些微醉,偶然一抬頭,見粉牆上新題有了元的詩一首:“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裏邊藏;若是誰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
東坡見詩寫得頗有哲理,一時興起,就在了元題詩右側題上《和佛印禪師詩》一首:“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世財不義且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翌日,神宗皇帝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亦來到大相國寺休閑,見了佛印與東坡的題詩,笑著讓王安石和詩一首。
王安石應,即揮筆在佛印題詩左側題《亦和佛印禪師詩》一首:“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民為財富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
神宗深為讚賞,乘興也和詩一首:“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
這便是“大相國寺君臣和唱‘酒色財氣詩’”之軼聞,不過當事人皆笑而不答,真偽成疑。
但僧人能詩卻是真的,佛印自不用說,另外如道潛、惠洪、祖可、善權等皆大有才名。而劍南希晝、金華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沃州簡長、青城惟鳳、淮南惠崇、江南宇昭、峨眉懷古更是被稱為“九詩僧”。
說起佛印,上次江寧一別已近一載,據悉其不在河南府便在開封府,卻不知是否會在這大相國寺。
走走停停,聽聽看看,王棣算是見識到了大相國寺的“與眾不同”。這座寺院不是傲世獨立,而是完全融入滾滾紅塵,成為宋朝汴京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拒絕世俗,而是從容地接納了世俗。它不是世外桃源,而是深具人間煙火氣。
或許,這正是大相國寺的魅力所在。
今日王棣兄妹與蘇府數人及李清照共十來人,扈從亦有十人,不虞有險。王棣隻漫無目的的閑逛,餘者自有侍從護衛著各自遊玩。
他又到了大雄寶殿後資聖門前,此處設攤棚所售皆書籍、玩好、圖畫及諸路罷任官員土物、香藥之類。也就是文人雅士最喜歡的書畫文玩了。
有導遊解說道:
黃庭堅曾在大相國寺得宋子京《唐史稿》一冊,歸而熟視之,由是文章日進。
又有大書法家米芾與友人同行相國寺,以七百金常賣處買得《雪霽圖》,破碎甚古,如世所謂王維者。
另外,米芾還曾以一八金買得徐熙一幅畫作,那畫“綠葉蟲透背,二葉著桃上,二桃突兀,高出紙素,頗具特色。
哇哦,這該不會是攤販們請來的托兒吧,王棣暗腹誹不已,你這廝說些文人雅事也就罷了,也得該提提“反麵案例”吧。
如歐陽修便在《聖俞惠宣州筆戲書》中吐槽自己的一次購物經曆——“……京師諸筆工,牌榜自稱述。累累相國東,比若衣縫虱。或柔多虛尖,或硬不可屈。但能裝管榻,有表曾無實。價高仍費錢,用不過數日。”
瞧,歐陽修在相國寺東某攤點所買毛筆,又貴又不好用。蘇東坡也在《東坡誌林?記道人戲語》中寫道:“紹聖二年五月九日,都下有道人坐相國寺賣諸禁方,緘題其一曰:賣‘賭錢不輸方’。少年有博者,以千金得之。歸,發視其方,曰:‘但止乞頭。’道人亦善鬻術矣,戲語得千金,然亦未嚐欺少年也。”
這段記載簡單說就是:有道人在相國寺賣“賭錢不輸妙方”,有年輕人花千金買得,回家一看,方上寫著“隻抽彩頭”。
隻抽彩頭確是隻贏不輸的好辦法,可這不與止癢妙方“撓撓”一樣是廢話嗎?
不過再怎麽說,此處猶若潘家園,總有識貨之人過來淘本,萬一遇到古本、孤本、名人真跡什麽的,不就撿漏成功了麽?
這種事王棣並不在行,但這琳琅滿目的書籍字畫、筆墨紙硯,即便是仿品贗品,千年後也是價值不菲,胡亂買些,就當留給子孫後代的“傳家寶”了。
他不知道的是,在這個時空位麵,千年之後,他的書法字帖的拍賣價占據了各大拍賣行之首,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天價。王三郎,更是與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等大書法家並肩,“三郎體”,與柳體、顏體等齊名。
他若是知曉此節,說不定便該勤寫不輟了。
當然,物以稀為貴,世事本矛盾。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