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多麗

字數:4828   加入書籤

A+A-


    蕭羽飛身姿容貌不似契丹女子,便連言語間的溫婉也如江南女子,但王棣分明感受到了其骨子裏的清高傲慢、咄咄逼人。
    他不知她為何會與自己有這一番談話,或許真如她所言想看看“少年中國說”的作者?卻又為何要了解這些呢?
    他甚至在某一刻有一種錯覺,似乎對方也如自己一般是個穿越客。
    顯而易見的是,她有迫切感,深深認識到遼國正在走向衰落,所以想為身處之國做些什麽,以圖重振國運。
    遼興宗在位時,遼朝勢已日益衰落。而有遼興宗一朝,奸佞當權,政治腐敗,百姓困苦,軍隊衰弱。麵對日益衰落的國勢,遼興宗連年征戰,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納歲幣。但是這些反而使遼朝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遼興宗還迷信佛教,窮途奢極。曾與其弟耶律宗元賭博,一連輸了幾個城池。他對自己的弟弟耶律宗元非常感激,一次酒醉時答應百年之後傳位給耶律宗元。其子耶律洪基,也未曾封為皇太子,隻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而已。這種下了耶律洪基繼位後,耶律宗元父子企圖謀奪帝位的惡果。
    耶律洪基繼位後,清寧九年七月耶律宗元聽從兒子的勸說,發動叛亂,自立為帝,不久被皇帝所平,耶律宗元自盡,是為灤河之亂。耶律洪基在位期間,遼政治腐敗,國勢逐漸衰落。他並沒有進行改革圖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這時地主官僚急劇兼並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聲載道。
    大康四年七月,耶律乙辛乘遼道宗遊獵的時候意圖謀害皇孫耶律延禧,洪基皇帝接納大臣的勸諫,命皇孫一同秋獵,才化解耶律乙辛的陰謀。大康九年,耶律洪基追封故太子為昭懷太子,以天子禮改葬。同年十月,耶律乙辛企圖帶私藏武器到宋朝避難,事敗被誅。
    凡此種種,莫不在佐證昔日強盛之契丹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原因概由外戚弄權始,到而今已是病入膏肓,實乏起死回生之術。
    蕭羽飛許是後族貴人,平素聽聞見識多了,曉得遼國之病根所在,但又能怎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到得此時此境,誰又是駕著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
    與王棣煮茶論英雄,怕莫是病急亂投醫了。又或是尋找同病相憐的互倒苦水以求心理慰藉?
    總之,這個身份不凡的契丹少女不尋常。
    管它呢,若是依著原本的曆史軌跡,再過二、三十年,所謂的三足鼎立就便煙消雲散了,遼夏覆滅,大宋南遷偏安隅,再如何苟且偷生,最終也難逃亡國的厄運。
    雖說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但王棣並非王大仙,無法施展未卜先知的技能,隻好隱晦地點出重中之重,諱莫如深。
    要知道,今年三月,女真貢於遼。
    女真貢遼自遼太祖天顯元年始,一直保持至今。遼朝對前來朝貢的女真部落酋長授官名、賜賞物,進而建立屬國、屬部。遼初女真朝貢活動十分頻繁,聖宗時期逐步將州縣地區內的女真屬國、屬部納入地方統轄體係,州縣之外地區的生女真部和州縣邊緣地區的鐵驪女真部一直詣捺缽朝貢。
    但現今大部分女真已不再向遼國朝貢,這不是遼朝對女真人統治疏鬆的反映,而是遼朝對女真的統治形式已由羈縻朝貢統轄體製轉向一般行政建置管理體製。
    太祖太宗時期,遼統治者主要需要維持遼東地區穩定,故僅對曷蘇館女真設置了行政機構進行治理,而對於其他女真各部,則僅僅保持朝貢關係,維持穩定。曷蘇館女真形成於遼朝初年,耶律阿保機在安置歸附的女真部落時。
    “慮女真為患,乃誘其強宗大姓數千戶,移置遼陽之南,以分其勢,使不得相通。遷入遼陽著籍者,名曰合蘇款,所謂熟女真者是也。”
    “曷蘇館”是“曷蘇”和“館”兩個詞的合成詞,“曷蘇”是蒙古語“屬國”、“屬民”、“屬夷”的意思,“館“款”為其異寫)”,是一種具有行政性的居住單位。
    可是,完顏阿骨打已經二十三歲了……
    現在的女真部落首領是完顏劾裏缽。其天性嚴重,頗有智識。一見必識,暫聞不忘。襲等節度使之初,內外潰叛,締交為寇。因敗為功,變弱為強。既破桓赧、散達、烏春、窩謀罕諸部,推動女真部落聯盟自此強大。
    但後年,完顏劾裏缽便將病逝,二十五歲的完顏阿骨打粉墨登場。
    完顏劾裏缽嚐與人言阿骨打:“此兒長大,吾複何憂?”
    的確,他在九泉之下都會發笑,阿骨打完成了他不敢企及的雄圖偉業呐。
    後人詩讚完顏阿骨打曰:“十丈豐碑勢倚空,風雲猶憶下遼東。百年功業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斷雲鱗秋雨後,苔封鼇背夕陽中。行人立馬空惆悵,禾黍離離滿故宮。”
    隻是,這些“未來”即便王棣說了,又有誰會信?
    好在蕭羽飛並沒有刨根問底,反而話題一轉,說起了風花雪月,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按套路出牌的主:“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玉《高唐賦》曰‘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卻不知三郎又是傾慕哪位女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說美女,你與一個帥哥討論這些事好嗎?王棣無力的吐槽一聲,木然道:“吾想象的。”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呢?”蕭羽飛唇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是為哪位女郎代言?這悲喜莫名之感又是從何而來?”
    王棣不動如山:“想象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蕭羽飛似笑非笑:“挺好飲酒啊,卷簾人又是誰?他麽?”指一指正與蕭索那大眼瞪小眼的宗沐,啞然失笑:“想來不是。綠肥紅瘦?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惹人垂憐。這樣的詞竟是出於男子之手,真是……讓人無語了。寥寥三十二言,短幅中藏無數曲折,當是聖於詞者……這也是想象的?”
    王棣一本正經地點點頭:“是的。”
    恰在這時,後麵隱隱約約傳來歌聲,唱的正是“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蕭羽飛眨了眨眼,饒有興致的聽著,忽而支著下巴:“聽說你們家有兩個琴師,叫啥來著?琴操?瓊瑤?這會兒就是她們在唱吧?能不能見見?”
    川島芳子思密達?!王棣有點暈,厲害了我的姐,情報工作做的很細致哈,某……竟然有點心虛了。這樣,真的不好。
    他摸了摸鼻子,正思忖如何應對,便聽著那歌聲似乎近了。
    咦,是真的越來越近了吔。
    那就見唄,王棣讓王小丫去請二位客座琴師,心下嘀咕不已:敢情蕭羽飛這些天是在“打探軍情”?“琴操”倒也罷了,這個藝名在杭州大紅大紫過。可她怎知道“瓊瑤”的?這是聶勝瓊剛出道時用的藝名,也就用了一個多月吧。蕭羽飛連這事都能打探清楚,情報工作做的很細致到位啊。
    稍後,客廳忽地一亮。二位昔日青樓頭牌、今朝王府琴師款款而進,一著紫一著翠,春蘭秋菊比豔爭嬌,真正是“蓬蓽生輝”了。
    二姝齊齊沉腰一福:“三郎好,尊客萬安。”
    哇哦,王棣表示很滿意,二位客卿平素謹守本份,等閑不見外客,今兒可真是很足了麵子,須知往日裏可聽不著“三郎好”的。
    “二位姐姐好美……”蕭羽飛眼前一亮,喧賓奪主:“快快請坐。”
    她又越俎代庖的吩咐宗沐道:“天寒地凍的,可莫要冷著二位美麗可人的姐姐了,趕緊多加些炭暖和暖和呀。”
    東京周遭沒有森林樹木資源。天然植被的破壞開始於戰國,緣於鐵器工具的大量使用,農業得以快速發展,天然植被逐漸被人工栽培作物替代。
    戰國時代,河南中部地區已經“無長木”,山東丘陵西麓的泗水流域已“無林澤之饒”。一千二百年前,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的東部地區已經缺乏薪材。
    因為缺乏木材,皇宋營建開封宮室時,不得不大規模開采渭河上遊森林、山西呂梁地區的森林,“以春秋二時,聯巨筏自渭達河,曆砥柱以集於京師,期歲之間,良才山積”。
    是以,汴京居民麵臨著無柴可燒的窘境。
    好在還有煤炭。
    在山西的河東區域居民全部都用煤炭做燃料,這裏的貧民百姓在本朝前期大多靠采煤、賣煤維持生活。
    開封的東部,蘇軾在徐州也發現了煤炭,用來冶鐵做兵器,犀利勝常。
    汴京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
    是時,外出者會使用“湯婆子”或“抄手硯”這等便於攜帶的取暖神器禦寒,在室內則靠炭火取暖。但煤炭煙大嗆鼻,實在不適合用作室內取暖。皇宮裏自有上好白炭供用,達官顯貴家便隻好花高價從外地購買了。
    王棣這小土豪越來越在意生活品質,自是不怕浪費。
    在三郎的示意下,宗沐不太樂意地往火爐裏加了白炭,劈裏啪啦作響,屋子裏一下子暖和不少。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