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譚宗明9
字數:2847 加入書籤
梅園裏的老樁盆景覆著薄雪,林知夏握著黃銅手爐穿過月洞門,翡翠蓮蓬在腕間隨步伐輕晃。
簷角銅鈴被北風掀起清響,她望著修複中的明代花窗,忽然聽見身後積雪被踩實的咯吱聲。
"知夏。"譚宗明的聲音混著鬆針清香落下,他手中提著的紫檀食盒結滿冰晶,"蘇州送來的冬釀酒,正好配你收的梅花雪。"
知夏轉身時,珍珠銀線繡的鬥篷掃過石凳,露出內裏與譚宗明同色的竹青旗袍。
她接過溫酒的錫壺,瞥見他無名指上沾著新墨:"譚總臨帖到天明?"
"在補《快雪時晴帖》的題跋。"他自然執起她手腕暖酒,沉香木珠擦過錫壺發出磬音,"你上月說的"山陰張侯"殘印,我找到枚相似的。"
晨光穿透冰花窗,將兩人身影投在未幹的《墨梅圖》上。
安迪抱著文件進來時,正見譚宗明握著知夏的手鈐印。
朱砂印泥在絹本綻開刹那,她忽然認出那方田黃凍石章,正是上周拍賣會的神秘買家以千萬拍得的文彭遺物。
"老譚,記者都堵在門口問長明燈的事。"安迪將平板轉向他們,頭條照片赫然是地藏殿並列的"譚林"燈柱。
譚宗明麵不改色地添了勺梅花雪:"就說我們在籌備上元燈展。"
午後的媒體發布會變成燈藝展示會。知夏講解宋代鼇山燈時,譚宗明突然執起她手腕調整燈穗。
鎏金袖扣在鏡頭前閃過流光,他低語"別碰第三根竹篾"的熱氣嗬紅她耳尖。
當晚熱搜譚林cp後緊跟著古法燈藝複興,點讚最高的評論是:"他們碰過的花燈比我初戀還動人。"
暴雪壓塌庫房那夜,知夏赤腳衝進雪地搶救古籍。
譚宗明從招標會現場趕來時,西裝革履跪在碎瓦間搬運書箱。
冰碴割破他掌心,血珠滴在《東京夢華錄》封麵上,竟與汴京燈市的朱砂批注渾然一體。
"別動。"知夏撕下旗袍內襯為他包紮,發現他腕間新添了道結痂的燙痕,是那夜在佛寺添燈油時留下的。
譚宗明忽然反握住她手指:"當年母親為護家傳《燈史》,也是這樣徒手扒開著火的梁木。"
更漏聲催,知夏蜷在臨時工棚核對損毀清單。
半夢半醒間感覺有人為她披衣,睜眼隻見譚宗明就著應急燈修補《上元燈彩圖》。
他補繪的走馬燈與她發間銀簪如出一轍,題跋處寫著:"癸卯冬,與知夏共修於雪夜。"
上元節當天的秦淮燈市,譚宗明在直播鏡頭前為知夏點燃主燈。
他執火折的手勢帶著焚香的優雅,待三十六盞宮燈次第亮起,忽然俯身輕嗅她鬢邊白梅:"林小姐可聞見"東風夜放花千樹"?"
人流衝散他們時,譚宗明在浮光掠影中攥緊她手腕。
蓮花燈影映著兩人緊貼的側臉,他借著掩護將翡翠蓮蓬按進她掌心:"母親說這物件該贈予掌燈人。"
安迪舉著融化的冰淇淋撞見這一幕,戲謔道:"譚董的"燈展預案"裏可沒這出。"
話音未落,譚宗明已脫下大衣裹住知夏:"預案第八條,保護總策展人。"
深夜歸途,知夏在車載廣播裏聽見專家盛讚燈展複原度。
她轉頭欲言,卻見譚宗明靠著車窗熟睡,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影。
等紅燈時,她鬼使神差地撫過他腕間《心經》刺青,梵文在月光下泛著朱砂色的潮意。
翌日清晨,知夏在梅園石桌發現卷泛黃的手劄。
譚宗明的瘦金體記載著每盞宮燈的複原過程,末頁夾著片幹枯的白梅,墨跡寫著:"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宴上,譚宗明當眾將拍賣所得的文彭印章贈予知夏。
鎂光燈下他指尖劃過印麵"夏"字:"家母若在,定要說這"夏"字不如知夏萬分之一靈動。"
滿場嘩然中,知夏將翡翠蓮蓬係在他沉香手串上。
金屬扣合的輕響被話筒放大,她在如潮掌聲中輕聲回應:"譚先生可知"蓮蓬"又名"憐子"?"
歸途飄起今冬最後一場雪,譚宗明忽然將車停在護城河邊。
他執起知夏的手按在方向盤,引擎餘溫透過手套滲入血脈:"我書房缺幅《雙清圖》,不知林小姐可願補白?"
對岸升起盞巨大的孔明燈,火光在他們眼底交織成網。
知夏腕間蓮蓬墜子輕輕搖晃,在車窗上投出並蒂蓮的影子。
譚宗明解開領扣時,露出與她同款的翡翠平安扣,冰種翡翠映著雪光,像千年寒潭化開的第一道漣漪。
喜歡風起扶柳請大家收藏:()風起扶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