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托付未來之人

字數:5740   加入書籤

A+A-


    岩崎寬彌聽著藤井涼介描繪的藍圖,眉頭不自覺地微微蹙起。
    計劃經濟?
    這四個字在日本,尤其是在他們這些依靠自由市場規則建立起龐大商業帝國的財閥耳中,多少有些刺耳和陌生。
    “涼介君,你是說……你看好計劃經濟製度?”
    藤井涼介坦然迎著岩崎寬彌探究的目光,搖了搖頭。
    “岩崎叔叔,您誤會了。我並非看好單純的、僵化的計劃經濟製度。”
    “我是看好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製度。”
    “完全放任的市場,固然能激發活力,但也容易失控,最終導致資源的巨大浪費和周而複始的危機。而完全的計劃,又會扼殺創新和效率。”
    “我的設想是,通過‘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這個平台,在關鍵領域進行宏觀調控和資源整合,確保核心產業的安全和發展,這部分,帶有計劃的色彩。”
    “但同時,在更廣泛的領域,我們依然要保持市場的活躍性,鼓勵競爭,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
    “這樣,既能讓‘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又能讓‘看得見的手’在必要時進行引導和幹預。”
    “如此一來,既能保持市場的活躍性,又能將全國的力量更有效地集合在一起,應對重大的挑戰。”
    藤井涼介還沒有說出口的是,在他前世的記憶裏,真正讓“資產管理公司”這個概念在全球範圍內大放異彩,甚至成為穩定金融體係支柱的,正是在那場摧毀了無數財富的08年次貸危機。
    西方的巨頭們,在危機過後,紛紛壯大了旗下的資產管理部門。
    通過大規模的並購、重組、不良資產處置,扮演了收拾殘局、穩定市場的關鍵角色。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時的西方國家,為了修複被反複撕裂的資本主義體係,也不得不朝著某種程度上的“計劃”靠攏。
    那些龐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不就是集中資源、統一規劃的體現嗎?
    它們調配著天文數字般的資金,影響著全球產業的布局,其力量甚至超越了許多國家的政府。
    同理可證,要想收拾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注定會留下的一地雞毛。
    僅僅依靠傳統的銀行、證券公司,或者財閥各自為戰,是遠遠不夠的。
    隻有建立一個能夠覆蓋金融、地產、產業等各個層麵,擁有強大資本實力和統一調度能力的超級資產管理公司。
    才有可能將那些積重難返的不良資產剝離、重組、盤活,引導日本經濟走出泥潭,避免陷入“失去的三十年”那樣的困境。
    至於在泡沫時代趁機大撈一筆,然後抽身離去?
    藤井涼介在心底無聲地搖了搖頭。
    這個念頭,或許對許多投機者來說極具誘惑力,但對他而言,卻是絕不可取的。
    誠然,他現在已經是“銀秩兄弟會”的一員,接觸到了那個隱藏在世界幕後的龐大組織。
    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那個組織裏,目前還隻是一個新晉的、根基尚淺的成員。
    兄弟會看重的,是他如今在日本所掌握的巨大能量。
    如果他失去了在日本的根基,失去了這片能夠讓他呼風喚雨的土地,那麽他在那些真正的幕後大佬麵前,算得了什麽?
    不過是一枚隨時可以被拋棄的棋子,一塊放在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罷了。
    他需要日本,需要這個即將被他親手塑造的“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作為他安身立命,乃至未來在全球舞台上博弈的根本。
    岩崎寬彌沉默地聽著藤井涼介的闡述。
    他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的想法,雖然激進,甚至帶著某種危險的氣息,但邏輯上卻似乎自洽,且……
    頗具遠見。
    將計劃與市場結合,集中力量應對挑戰,這聽起來,確實像是為日本這個資源稟賦不足的國家量身定做的策略。
    隻是,這種由一家公司來主導國家經濟命脈的模式,真的可行嗎?
    其中蘊含的風險,又該如何控製?
    “涼介君的構想,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岩崎寬彌緩緩開口,聲音裏少了幾分之前的疲憊,多了幾分凝重。
    “但是,如此龐大的權力集中在一家公司手中,如何保證它不被濫用?如何確保它始終服務於日本的整體利益,而不是……某些人的私利?”
    他沒有直接點名,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這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藤井涼介擁有一票否決權,事實上掌控著絕對的主導權。
    藤井涼介端起茶杯,輕輕啜飲了一口,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帶來一絲平靜。
    他放下杯子,杯子與桌麵接觸,發出清脆的聲響。
    “岩崎叔叔。”
    “您的問題,問得很好。權力的集中,必然伴隨著被濫用的風險,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他沒有回避,反而直接點破了岩崎寬彌心中最大的憂慮。
    “但是,您有沒有想過,什麽才是完美的方案?”
    “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沒有風險的選擇,更不存在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製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利弊之間權衡,選擇那個在當下看來,相對最合理,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
    他的目光落在岩崎寬彌身上,坦誠得近乎銳利。
    “您擔心我藤井涼介會利用這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飽私囊,甚至將其變成我個人的獨裁工具?”
    藤井涼介自嘲般地笑了笑。
    “岩崎叔叔,我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無欲無求的神明。我有我的欲望,也有我的野心,這一點我從不否認。”
    “可您再想想,縱觀古今,哪一位能夠開疆拓土、奠定基業的君王,是純潔無瑕、與世無爭的聖人?”
    “他們哪一個不是在權力與欲望的漩渦中掙紮、平衡?”
    “他們或許有私心,或許會犯錯,但最終評判他們的,是他們所建立的功業,是他們為那個時代帶來的改變。”
    “我不是神,曆史上的所有君王也都不是神。”
    “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在有限的條件下,試圖做出最有利選擇的凡人。”
    他頓了頓,給岩崎寬彌留出思考的空間,然後話鋒一轉,指向了自己。
    “空口白話,或許難以令人信服。那麽,就請看看事實吧。”
    藤井涼介的下巴微微揚起,帶著一種無可辯駁的自信。
    “藤井家族的崛起,藤井財團如今的規模,難道還不足以證明一些什麽嗎?從一無所有到如今的地位,我所依靠的,難道是運氣?”
    “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或許在當時看來都充滿了風險,甚至不近人情。但結果呢?結果證明了我的判斷,證明了我的能力。”
    “藤井財團的版圖擴張,難道是以犧牲日本的利益為代價嗎?恰恰相反,我整合了資源,盤活了資產,創造了就業,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希望。”
    他的目光變得極具壓迫感,仿佛要穿透岩崎寬彌的內心。
    “岩崎叔叔,您捫心自問,放眼整個日本,除了我藤井涼介,您還能找到第二個像我這樣的人嗎?”
    “一個既能洞察未來走向,又能凝聚足夠力量,去執行如此宏偉計劃的人?一個敢於打破舊有規則,去迎接必然到來的驚濤駭浪的人?”
    會議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岩崎寬彌的呼吸變得有些沉重,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那雙深邃的眼眸裏,燃燒著的是野心,是自信,更是一種近乎狂妄的篤定。
    是啊,還能找到第二個嗎?
    岩崎寬彌在心中反複咀嚼著這個問題。
    那些老牌財閥的繼承者們,大多按部就班,缺乏魄力;政界的袞袞諸公,則更多地在權力鬥爭中消耗精力;至於其他的商界新秀,更是無法與藤井涼介如今所掌握的能量相提並論。
    這個年輕人,就像一顆突然劃破夜空的彗星,以不可阻擋之勢,闖入了日本這個看似穩固的權力結構中。
    他的手段或許不夠光明,他的野心或許令人不安,但他的遠見和能力,卻又偏偏是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此刻最需要的東西。
    選擇相信他,意味著將三菱,乃至整個日本舊有秩序的未來,都押注在這個年輕人身上,風險巨大。
    但不選擇他呢?
    又能選擇誰?
    難道眼睜睜看著泡沫破裂後的日本,在無休止的內耗和扯皮中,一步步滑向深淵?
    岩崎寬彌緩緩閉上眼睛,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最終定格在藤井涼介那張年輕卻寫滿堅毅的臉上。
    許久,他睜開眼,原本渾濁的目光變得清明而堅定。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下擺,然後,在藤井涼介平靜的注視下,深深地彎下了腰。
    這是一個標準的九十度鞠躬。
    對於岩崎寬彌這樣身份地位的人而言,這個動作所代表的意義,絕不僅僅是禮貌,更是一種徹底的臣服和認可。
    他將三菱的未來,將自己畢生的經驗和人脈,毫無保留地交到了這個年輕人的手中。
    藤井涼介端坐不動,坦然接受了這位老人的敬意。
    喜歡東京:繼承一條街,家政婦上門請大家收藏:()東京:繼承一條街,家政婦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