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秦皇、漢皇、明皇:李淵,你要知足!

字數:9767   加入書籤

A+A-


    【#隱身的李淵#】
    【有人提了個問題:唐朝真的是“兒李世民)打江山,爸爸李淵)坐江山嗎?
    高讚回答是這樣回答的:
    一日,李世民將大唐皇帝全部聚集在一起。
    李世民咬牙切齒)今天,老楊家那幫孫子過來,說有人欺負他們,他們沒看清是誰,但是看衣服是我們李家的皇帝。
    武則天啥?李家的皇帝?那我先走了,我是武家的皇帝!
    李世民瞪了過去)你說什麽?
    武則天服軟)好好好,我是李家的皇……後,好了吧,那這事也不可能和我有關係……
    李世民皺眉)你有意見?坐你男人身邊去!咬牙)是坐稚奴身邊去!
    李隆基憋笑,李治瞪了過去。
    李世民一字一句)說說吧,這個事兒是誰幹的,趕緊交代。
    鴉雀無聲。
    李世民看向李治)稚奴你說。
    李治老爸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幹的,一定會有人替我背鍋。盯)
    武則天老……爸,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幹的,不會有人活著來告狀。
    李世民皺眉。
    武則天連忙補充)還有,你是了解我老公的,如果是我老公幹的,我是不會讓人活著來告狀的。
    李弘爺爺你是了解我的瞪大了無辜的雙眼)。
    李世民由怒轉笑)嗯,好孩子,這事兒和你沒關係。
    李顯爺爺你是了解我的,我……我就算想幹,我也沒那個能力呀。
    李旦爺爺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幹的,那一定是我兒子的主意,我是子管嚴。
    李隆基震驚,大家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趕緊解釋)太爺你是了解我的,我現在,我一出這個門,我就會被武德充沛的大唐群眾圍毆,我想幹什麽我也幹不了呀。
    李亨恭謹又帶著一絲可憐)太宗陛下,您是了解我的,以我的運氣,幹壞事一定會被抓現行的。
    李豫嚴肅認真且懇切)太宗陛下您是了解的,如果是我幹的,那一定是我爺爺和我爸爸的曆史遺留問題。
    李倓神色複雜)太宗陛下您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幹的,那一定是我爺爺和我爸爸的曆史遺留問題。
    李適太宗陛下您是了解的,如果是我幹的,那一定是我太爺爺和爺爺的曆史遺留問題乖巧)。
    李隆基,李亨異口同聲)你們一家人非要這麽整齊嗎?
    李誦顫顫巍巍)太宗……了解……曆史……
    李純長歎一口氣)太宗陛下您是了解我的,倘若……那也是郭妃主導的……怎麽說呢?還是曆史遺留問題啊!歎氣)
    李桓嘿嘿,曆史遺留,曆史遺留。
    李湛哈哈,曆史遺留,曆史遺留。
    李昂惆悵)太宗陛下,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幹的,那……也是曆史遺留……我……有心無力……
    李炎哈哈哈哈哈哈哈!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太宗我咳咳咳!咳!咳!
    李世民擺擺手行了,你不用說了,我知道你想說什麽。
    李忱哈哈大笑)太宗陛下,我就不說車軲轆話了,如果是我幹的,一定……
    李漼拉著他的衣袖教他)曆史遺留,曆史遺留……
    李忱大怒)你到底是不是我兒子!一點也不像我!
    李漼向大家道歉)對不起,我老爸今天金丹吃多了,這不是曆史遺留問題……吧?
    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感覺自己受了很重的傷……
    李儇左顧右盼)啊?這麽快就到我了?啥,快完了?那就曆史遺留,曆史遺留。
    李曄啥,你們說啥,我坐得遠,沒有聽見你們說啥!
    李柷不懂就問,這裏有我說話的份嗎?
    李世民無奈搖頭)我算是明白了,你們個個身懷絕技,看向李隆基李亨)尤其是你倆。
    李隆基舉手)太爺爺,有沒有一種可能,幹壞事的人不在這裏。
    李亨不會吧,老爸,這裏除了你,沒人會這樣覺得吧。
    李隆基氣得麵色發白。
    李顯小心翼翼)爺爺,我兒子重茂算嗎?
    李世民生氣)那孩子算什麽?我把太平和安樂拉過來,她們幹的概率都比他高。
    李治,李顯異口同聲)老爸爺爺),罵我老婆我)可以,不許懷疑我女兒。
    武則天扶額這樣說來,我們人是齊的。
    李倓對呀,連我都在這,還能有誰不在呢?
    李世民你們都是我一個一個親自叫的,不可能少,所以,幹壞事的一定在你們中間。
    眾人麵麵相覷。
    到底是誰呢?】
    ~~~~~~
    評論區:
    〖他連後麵那一串小透明都親自叫上了,都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父親。他真的好孝順,他真的,我哭死。〗
    〖二鳳雖然不爽,但還是咬著牙認了武曌這個兒媳婦。〗
    〖李成器,李琮:寧願叫上李倓也不願叫上我們嗎?大家都是追封的皇帝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成器是著名的賢王,那皇位明擺著就隻能李隆基坐,但李成器又是嫡長子,不管他是怕死,還是為了給後來的兒孫做個好榜樣,避免大唐再來一場弟殺兄,他總歸是讓了,所以追封他為讓皇帝,但他沒想到李隆基確實沒有殺兄,卻一日殺三子。〗
    〖李琮不僅皇帝是追封的,連太子都是追封的,確實沒必要算進去。〗
    ~~~~~~
    大唐,貞觀三年。
    太極宮內。
    李世民仰頭盯著天幕,手指頭在案幾上無意識地敲點著,心裏默默數著上麵提到的李唐皇帝,越數臉色越是古怪。
    他掰著指頭算完,連那位被特別關照的武後才也算上,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未滿三百載,竟有二十餘位天子?”
    “較之東漢猶有過之,簡直荒誕!”
    “再荒誕,難道比開國之君為太宗更為荒誕乎?”一個幽怨的聲音如同鬼魅般從旁邊飄來。
    李淵抱著胳膊,臉色黑得如同鍋底,眼神裏滿是憋屈和憤懣,活像個被搶了波板糖還無處說理的老小孩。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臉上堆起無奈的笑容,試圖安撫自家這位鬧別扭的老父親。
    “阿耶,後世之人慣以戲言取樂,此事已過許久,何必與之計較?”
    “何必?” 李淵像是被點燃的炮仗,聲音陡然拔高,手指顫抖地指著李世民。
    “朕連太極宮都騰出來讓給你住了!”
    “豈料在後世口中,竟連開國之君的名分都保不住!”
    李世民攤手,表情更加無奈,帶著幾分哄小孩的耐心。
    “此事豈能歸咎於兒臣?分明是後世頑童編造笑談。”
    “父皇這般責怪,兒臣實在冤枉。”
    李淵從鼻子裏重重哼出一聲,扭過頭去,用後腦勺對著兒子,表達著無聲的抗議。
    李世民見他這副油鹽不進的樣子,隻得苦笑著繼續道:“那依父皇之見,兒臣當如何?”
    “是頒布詔書昭告天下,還是在泰山封禪時刻碑立傳,專門證明您才是堂堂正正的大唐開國之君?”
    “這不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愈發顯得欲蓋彌彰了嗎?”
    李淵被這話噎住,張了張嘴,卻發現無言以對,最終隻能化為一聲更重的冷哼,心裏那股邪火卻燒得更旺了。
    古往今來開國皇帝多了去了,憑什麽後世那幫閑人就盯著朕一個人編排?!
    朕不要麵子的嗎?!
    ~~~~~~
    秦朝,鹹陽。
    嬴政悠閑地靠在禦座上,饒有興致地看完天幕上李唐皇室那場“誰是凶手”的鬧劇,嘴角勾起一抹戲謔的弧度。
    他慢悠悠地品了一口酒,帶著幾分隔岸觀火的愜意,對身旁的扶蘇說道:
    “朕料想,此刻唐皇李淵定又在與那"千古一帝"的兒子生悶氣。”
    他搖了搖頭,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和調侃,“這李淵實在不知滿足。”
    “朕若得李世民這般兒子,縱使被世人譏諷,亦心甘情願。”
    說著,他目光轉向侍立在側的太子扶蘇,意味深長地問:“太子,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啊?”
    扶蘇抬起眼,目光平靜,話語卻像一把小刀子,精準地戳在了他老爹的心窩子上。
    “父皇,我大秦至少沒有玄武門。”
    扶蘇這輕飄飄的一句話,直接把嬴政後麵所有關於“父慈子孝”的感慨都給堵了回去。
    嬴政被噎得半晌沒說出話,好半天才悻悻地瞪了兒子一眼,憋出一句:“少跟劉季學些油嘴滑舌、不著調的話!”
    一旁正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劉季聞言,立刻叫屈,臉上寫滿了“無辜”二字。
    “義父!天地良心!這次真不是兒臣教的!”
    嬴政一個眼刀甩過去,劉季接觸到那殺氣騰騰的眼神,渾身一激靈,立馬從心了,改口改得比翻書還快,點頭哈腰道:“是是是!是兒臣教的!是兒臣的錯!”
    “兒臣回頭就麵壁思過,深刻檢討!”
    ~~~~~~
    大漢,長安。
    椒房殿。
    劉邦看著天幕,忍不住咧嘴一笑,語氣裏帶著幾分得意:
    “要朕說啊,這人貴在知足。”
    “瞧瞧朕的阿父,就比李淵明事理多了。”
    呂雉輕撫著渾圓的肚皮,聞言輕笑一聲。
    “阿父自然與李淵不同。”
    “他是心甘情願做這個太上皇,畢竟這天下是你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可李淵那個太上皇當得……,嘖嘖,怕是憋屈的很。”
    劉邦得意地捋了捋胡須,繼續吹噓:“朕也比李淵強得多。”
    “要是盈兒有李世民那般本事,朕連太上皇的名頭都不要,直接回沛縣老家,整天和老兄弟們飲酒作樂,豈不快活?”
    呂雉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飲酒作樂?”
    “是和你那些老兄弟,還是和那位曹氏啊?”
    劉邦頓時語塞,訕訕地摸了摸鼻子,壓低聲音:“這等私密事,莫要讓女兒聽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著,他還小心翼翼地瞥了眼呂雉的肚子。
    呂雉輕哼一聲,繼續撫摸著肚子,語氣幽幽:“別人家教導女兒,都說要找個像她父親這般的男兒。”
    “可我教導女兒,卻要讓她離像她父親這般的男兒遠些。”
    劉邦不服氣地瞪眼:“朕怎麽了?”
    呂雉不緊不慢地說:“我的女兒,生來富貴,不必像尋常女子那般非要找個有權有勢的。”
    “她隻要找個真心疼愛她的,不會把她丟在大牢裏不管,更不會在逃難時把她和孩子踢下車的男人。”
    劉邦被說得啞口無言,半晌才悻悻道:“朕……朕去看看盈兒?”
    呂雉挑眉望來,眼神意味深長。
    劉邦連忙解釋:“朕可不是要躲你!”
    “按天幕透露的,朕就剩一年壽命了。”
    “總不能讓女兒剛出生就沒了阿父吧?”
    “朕去看看盈兒研究的醫術進展如何。”
    呂雉神色稍緩,溫聲安慰:“胡蒜已經尋到了,不日就能運到長安。”
    劉邦哈哈大笑:“那胡蒜得提煉出大蒜素才管用。”
    “再說了,大蒜素也不是什麽仙丹,哪能包治百病、延年益壽。”
    他握住呂雉的手,語氣輕鬆:“放心吧,如今朝政都交給恒兒打理,韓信也活得好好的。”
    “朕既不用和朝臣勾心鬥角,也不必領兵打仗。”
    “每日陪你說笑解悶,不知多快活。”
    “後人有句話叫‘笑一笑,十年少’,朕這麽天天開心,少說還能再活十年!”
    呂雉這才展顏一笑,指了指自己的臉頰。    “愛妃好生歇著,朕去去就回。”
    呂雉掩口輕笑,輕輕推了他一把,笑罵道:“沒個正形!”
    ~~~~~~
    大明,洪武十年。
    朱元璋捋著胡須,看著天幕忍不住感慨:
    “這李淵啊……唉,有個李世民這樣的兒子,被後人調侃幾句又怎麽了?”
    他看向幾個兒子,語氣裏帶著幾分向往:“可惜你們大哥生得晚了些,要是早些年,肯定比李世民還強!”
    “什麽打天下、坐天下的,有什麽好爭的?”
    “標兒登基,咱連太上皇都不當,直接回鳳陽老家種地去。”
    他越說越起勁,眼睛都亮了起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妹子在家給咱做飯,等咱回家。”
    “這日子,想想都美!”
    站著的朱樉忍不住小聲嘀咕:“說得挺好聽,真是這樣,怕不是要來一場大明版玄武門……”
    旁邊的朱棡也低聲附和:“就是,不要錢的漂亮話誰不會說。”
    朱元璋耳朵一動,眼睛瞪得像銅鈴:“老二、老三,你們嘀咕什麽呢?”
    朱樉一個激靈,趕緊賠笑:“兒臣說父皇聖明!大哥肯定比唐太宗強!”
    朱棡也連忙表態:“兒臣也是這個意思!自古天家無親情,唯有父皇與大哥的天家父子情,堪稱萬世楷模!”
    朱元璋冷笑一聲,他剛才聽得清清楚楚,卻也不點破,隻是幽幽道:
    “在原本的曆史上,兒子再混賬,咱也沒殺過兒子。”
    “現在咱也舍不得殺兒子……”他話鋒一轉,語氣驟然嚴厲:“但是讓兒子回鳳陽,一輩子給咱爹咱娘守陵,咱還是舍得的!”
    這話一出,朱樉、朱棡頓時噤若寒蟬。
    朱元璋目光掃向一旁的朱棣和藍玉:“去,給咱搬兩張桌子到牆角,再拿些紙筆來。”
    “讓秦王、晉王把《孝經》抄十遍!”
    朱樉委屈地叫屈:“爹,憑什麽啊?”
    朱棡也跟著嚷嚷:“就是!要抄也該是老四抄!”
    “什麽永樂大帝,造反就是造反!”
    朱元璋眼睛一瞪:“二十遍!”
    朱樉還想爭辯:“爹……”
    “一百遍!”朱元璋一拍桌子,“跪著抄!”
    兩人見老爹真動了怒,不敢再多嘴,灰溜溜地蹲到牆角去了。
    朱棡還偷偷瞪了朱棣一眼,小聲抱怨:“都是你害的!”
    朱棣一臉無辜地聳聳肩,嘴角卻忍不住微微上揚。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