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離譜畢設

字數:6912   加入書籤

A+A-


    【#離譜的畢設#】
    【浦東醫學院的一位小姐姐做的藥物抗癌畢設結果為:加的抗癌藥越多,癌細胞活的越好。】
    彈幕:
    『癌細胞:上麵派大學生來救咱們了!』
    『導 你這個殺癌細胞的機理是什麽?
    學我撐死它們!』
    『我做阻燃,出來的是助燃的。』
    『抗癌藥越多活的越好,那不加抗癌藥,癌細胞豈不是都死了?』
    『確實會這樣,隻不過人也死了。』
    『癌細胞:你說嚼嚼嚼)這玩意嚼嚼嚼)誰研究的呢嚼嚼嚼)』
    『癌細胞:嗯,宣~』
    『我師兄做塑料降解的,降解完的微塑料更利於人體吸收。』
    『自己就自己,說什麽師兄!』
    『我做的心理學,價值觀越低,學業成績越好。』
    『癌細胞:那個缺貨又給咱送營養液來啦!』
    『課題改一下,助癌藥。』
    『那特麽叫致癌物!』
    『我做的大腦組織切除實驗,越切記性越好。』
    『填補了早期癌症不易發現的空白。』
    “嘶~離譜。”
    雖然還不太能理解癌症以及癌症藥的定義,但古代醫者們大概也能想象出這個概念。
    即下藥治風寒,越治風寒越嚴重。
    這得下藥下得多離譜,才能達到這種結果。
    不過,古代醫者還是很羨慕後人。
    “在他們所謂電腦上,輸入數據,就能得到結果。”
    “這比神農肚子透明,能觀察藥物反應,還厲害啊。”
    ~~~~~
    【寧波諾丁漢大學一個小哥哥的畢設:半自動烤冷麵機。】
    【手動刷油。】
    【手動接香腸。】
    【致死辣椒劑量。】
    彈幕:
    『沒用的東西見多了,第一次見這麽沒用的。』
    『你這一套下來,我學校旁邊的烤冷麵叔已經烤完一個班的了。』
    『實在不行給咱奶藏機器裏,做完偷摸遞出來。』
    『同學,你這不叫半自動,嚴格按照定義以及其實際表現來說,你這應該叫一次性烤冷麵機。』
    『烤冷麵可能不是很完美,但是你的自媒體行業初現成效。』
    『工科新就業方向。』
    『這個設計給人一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感覺。』
    大明,洪武年間。
    應天府。
    “這和劉公湯餅差不多啊,後人的美食不是都喜歡找傳承嗎?為何要叫烤冷麵?”
    傳說東漢末期,幽州刺史劉虞將冷麵麵片在火上烘烤並加入醬汁,士兵吃後覺得美味,這種做法便流傳下來,史稱“劉公湯餅”。
    “終究是個傳說,不足取信,倒不如說是唐之槐葉冷淘。”
    槐葉冷淘原是唐朝宮廷食品,《唐六典》記載,夏日朝會燕饗時,皇家禦廚會為九品以上官員供應槐葉冷淘。
    采青槐嫩葉搗汁和入麵粉,做成細麵條,煮熟後放入冰水中浸漂,撈起後以熟油澆拌,再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
    食用時,再加佐料調味即可。
    “這可不像,槐葉冷淘更像後人吃的涼麵。”
    “倒也是,不過明州這所大學的名稱,怎麽聽著不似中國?”
    明州,寧波的古稱。
    明朝士人好複古,對官職、地名都喜歡用古稱代替。
    “確實不似中國,倒有些像番人名稱音譯而來。”
    “嘶~番人居然能在華夏開學校?”
    “吳兄,你驚訝我能理解,但你這笑……”
    “哦~我是武林的,有個仇家是明州的。”
    武林,杭州的古稱。
    “吳兄,你該不會是想……”
    “然也,明州人居然讓番人在自家地界建學校,就憑這個,他以後見到我,都得繞道走!”
    “吳兄,萬一武林也有……”
    這人話還沒說完,就被吳姓士子打斷:“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你去瞧瞧錢塘湖的嶽王廟,就該知道我武林人士的風骨!”
    ~~~~~~
    【自動販賣碎片機。】
    【機如其名。】
    【販賣機裏裝的是盤子。】
    【掃碼,出貨,碎!】
    彈幕:
    『這項目,我王多魚投了。』
    『花錢聽個響,具象化了。』
    『你說他這腦子咋長的安?』
    “不會真有人買吧?”
    “買個盤,然後看他在自己麵前碎掉。”
    “真缺德啊。”
    “後世抽象人、樂子人那麽多,興許還真有人買。”
    “???”
    “流量啊流量,忘了後人有個什麽地方火了,一群人就跑去打卡嗎?”
    “對啊,他們連墳頭都踏平了,去賞花。”
    朱樉:彼其娘之!
    ~~~~~
    【河北工大某學生的畢設:三億度電,僅需七毛錢。】
    評論區:
    〖告訴賽爾號找到無盡能源了。〗
    〖我的畢設,給機場做驅鳥方案。大機場花三千多萬的布局,我3200塊錢搞定了:40一組的炮仗,買80個,沿跑道兩邊擺一溜,鳥來了就崩它,關鍵這還是我算法算出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室友說你不如雇個大學生,發麵鑼,鳥來了就嘎嘎敲就完了。〗
    〖我畢業設計拱形重力壩,最後計算完蓄水量和水利發電機組需求之後,得出壩高需要7k。〗
    〖工業界不能失去你,就像會計界不能失去劉梅,你說劉梅是誰?她是我同桌,在會計課上她算出來,交的稅要比本金多兩萬。〗
    〖我做畢設一個挖掘機動臂扭矩十多億。〗
    〖我當初做畢業設計的時候,設計是個生產原料藥的車間,算出來一年買原料需要一千多個億,利潤幾百萬。〗<的高速公路隧道。〗
    〖我畢設是火電調度係統設計,然後設計到最後我發現電發不出去,需要電網一直反向供電。〗
    〖我高中做化學實驗提純鹽,提純率113%。〗
    “提純鹽這個有什麽問題嗎?”
    “給你一斤粗鹽,你提出了一斤多細鹽,這還沒問題?”
    “後人科技發達,興許真能……”
    “後人是科技發達,又不是神仙,難道還能憑空造物?”
    “聽說朝廷在研究電,也不知道咋樣了。”
    “研究出來了,你我也享受不到,得先供著皇家、王公貴族們。”
    “即便輪到咱們了,你舍得用?朝廷難道白給你用?”
    “那還是算了,頂多也就研究出個電燈,像後世的電話、電腦、電視,還不知道得等到哪年哪月去了。”
    “後世這大學生,畢業設計這麽離譜,能畢業嗎?”
    “? ? ?”
    “我想這畢設應該類似科舉寫策論,策論寫的狗屁不通,難道還指望考官眼瞎啊?”
    古代早有引雷裝置,最早的如鴟吻。
    通常安裝在宮殿屋脊的兩端,表麵有金屬塗層,裏麵埋有鐵絲或銅製品。
    漢代時就已出現,唐代及以前使用普遍。
    還有塔刹,多位於佛塔頂部,由刹座、刹身、刹頂和刹杆組成,材質大多為鐵製。
    如山西應縣木塔的塔刹,居中鐵杵可充當避雷針,垂下的鐵索則為接地的下引線。
    還有雷公柱,一般設在牌坊的高架上或屋脊的主柱。
    使用楠木、鬆樹等導電性較好的木材,柱內插一根金屬針,一頭朝天引雷。
    引雷,古人有很多辦法。
    但如何儲藏雷電,著實讓各朝工部、匠人頭痛。
    雷電不似活物,找個東西裝著,想用的時候就能拿出來。
    現在,各朝基本卡在儲藏這一關。
    而且後人在天幕裏說火電、水電,很明顯是用此兩物發電,而非引天上雷電為用。
    所以,嚴格來說,如何發電才是各朝要麵對的第一關。
    在這方麵,秦朝反而走在最前麵。
    俗話說得好,人被逼急了什麽都會,更何況在生死麵前。
    福星徐福,不願再做火藥威力近距離觀察員了。
    雖然自己每次頂多受些小傷,但萬一呢?
    於是他請命研究電,還真讓他尋到了門路。
    他用幹燥的絲帛,快速摩擦幹燥的牛角片。
    又用純銅絲做引線,一端靠近牛角片,另一端連接剪成細條的銅箔。
    他將銅箔條固定在幹燥的木塊上,摩擦後的牛角片靠近銅絲另一端,銅箔條偏轉了。
    他認為,這就是後人說的靜電。
    因為靜電感應而導致銅條偏轉。
    至於能用的電,他暫時還沒有找到思路。
    但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開了個好頭。
    對於有能力的人,始皇向來是很寬容的。
    千金買馬骨,始皇不僅免去他近距離觀察火藥威力的任務,還以電為名。
    尊稱他為“電子”。
    並許諾,諸子百家聖殿有他一個位置。
    而且不是方士、黃老、道家。
    是電家的開門祖師。
    享受皇室供奉!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