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暗號遊戲
字數:4012 加入書籤
在那古老的清朝時期,莊重嚴肅的科舉考場上竟然悄然興起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暗號遊戲”。考生與考官們心照不宣地暗中勾結,宛如現代情侶間精心策劃的私密約會。然而,他們所約定的並非尋常的時間和地點,而是隱匿於考卷之上的神秘“暗語”。
這些“暗語”猶如深藏不露的珍寶,通常巧妙地藏匿在考卷的特定段落之中,或是開頭,亦或是結尾。而承載它們的載體,則是那些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蘊含玄機的“之乎者也”等虛字。這些虛字如同文言文世界中的神秘“密碼”,隻有知曉其中奧秘之人方能解讀其真正含義。
為了確保這場秘密交易萬無一失,雙方可謂煞費苦心。他們深知僅僅依靠一處“密碼點”太過冒險,稍有不慎便可能被他人偶然識破。於是,這群狡黠聰慧之士特意精心約定了多達三四處這樣的“密碼點”,仿佛為這份機密信息設置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保險鎖。如此一來,即便有人誤打誤撞觸及其中一處,也難以洞悉全局,從而保證了整個作弊計劃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當考官開始閱卷時,他們仿佛化身為一個個精明睿智的偵探。隻見他們手中緊緊握著那神秘的“條子”——實際上,那不過是一張看似普通卻寫滿密密麻麻“密碼”的小紙條。這些“密碼”或許隻有考官們自己才能解讀其中的奧秘。
接著,考官們會全神貫注地將手中的“條子”與麵前的考卷逐一仔細比對。每一個字、每一行答案,都逃不過他們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而就在某一刻,當“條子”上的信息與考卷中的內容完美契合時,隻聽得一聲輕呼:“嘿!”這一刻,這位考生便如同戰場上奮勇殺敵後成功突破重重關卡的猛將一般,已然算是“過關斬將”,距離被順利錄取僅有一步之遙了!
然而,如此這般的情形出現之後,原本那些旨在防止作弊行為發生的手段,比如“糊名”以及“易書”等招數,此刻卻統統淪為了毫無作用的擺設。它們就好似被施加了某種神奇魔法的隱身衣一般,雖然外表看起來依舊存在,但實際功效卻已經蕩然無存,完全無法發揮出應有的防範作用了。
話說至鹹豐初年之時,此等不正之風已然甚囂塵上、泛濫成災,恰似那春日裏漫天飛舞的柳絮一般,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其中部分考官更是氣焰囂張至極,對待那些未能考中的士子時,竟然堂而皇之地直言道:“嘿!汝緣何不呈遞條子乎?”如此話語入耳,仿佛便是在公然宣稱:“爾怎地不知參與吾等這場‘暗號遊戲’耶?”這般吏治之腐朽敗壞,實乃明目張膽地展現在眾人眼前,猶如那戲台上醜態百出的小醜,其所作所為當真是演繹得淋漓盡致、“生動形象”至極,令人瞠目結舌之餘,亦不禁為之憤慨歎息。
清朝的科舉啊,就像是個三級跳的比賽,鄉試、會試、殿試,一級一級往上蹦躂。這鄉試呢,就像是初賽,每三年在各省城熱鬧上演一回,考中的那就是舉人老爺了,算是踏上了仕途的小船,準備揚帆起航。
說起這舉人,那可得好好嘮嘮。你讀過《範進中舉》沒?那範進一中舉,整個人都飄了,連他老丈人胡屠戶都跟著變臉比翻書還快。胡屠戶怎麽說來著?“雖然我女婿以前是個窮酸樣,但現在可是老爺了,那就是天上的星宿!星宿你知道嗎?那是打不得的,碰了可是要遭天譴的!”
瞧瞧,這舉人老爺在老百姓心裏的地位,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中了個舉,那社會地位、身份,嗖的一下子,就竄到天上去了,比坐火箭還快。這科舉啊,還真是讀書人改變命運的“金鑰匙”,一朝中舉,從此走上人生巔峰,讓人不得不感歎,這世道,還真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範呢!
鹹豐八年九月,正值金秋時節,丹桂飄香,碩果累累。然而對於眾多學子來說,這個月卻充滿了緊張與期待,因為按照幹支紀年法,這一年乃是戊午年,而就在此時,備受矚目的順天鄉試終於揭開了神秘的榜單!其情形恰似如今的高考放榜一般,令人心弦緊繃、興奮不已。
此次鄉試,可謂人才輩出,但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那位名叫平齡的滿洲生員。他猶如一匹黑馬,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竟然以優異的成績榮登舉人榜的第七名之位!消息一經傳出,頓時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話題,眾人皆對其讚譽有加,平齡一時之間風頭無兩,那風光勁兒簡直難以言表。
然而好景不長,這份喜悅並未持續太久便突生變故。就在同年十月間,禦史孟傳金懷揣著一份重要的奏折悄然入宮麵聖。究竟所奏何事能令這位禦史如此小心翼翼?原來,孟傳金在調查中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平齡的朱卷即經過精心謄錄後用紅筆抄寫而成的試卷,其格式規範、字跡工整)居然與他原本的墨卷也就是考生參加考試時當場作答所用的黑色筆跡的原始試卷)存在諸多出入之處,二者嚴重不符!此事一經曝光,瞬間如巨石入水般在民間掀起軒然大波,各種猜測與質疑之聲不絕於耳,百姓們對此事議論紛紛,整個京城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攪得沸反盈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鹹豐帝聞聽此事後,不禁勃然大怒,心中暗想:“此等事情豈能容忍?必須徹查清楚!”他當即拍板決定,迅速下達詔令,責令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兵部尚書陳孚恩以及戶部尚書全慶等一眾位高權重的朝廷大員組建一個專門的“調查小分隊”。這個小團隊可謂是精英薈萃,每一位成員都是在朝堂之上聲名顯赫之輩。
就這樣,一場名為“戊午科舉案”的風波如燎原之火般熊熊燃起,瞬間吸引了朝野上下無數人的目光。而那位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平齡同學,則一下子成為了這場驚天大案中的核心焦點人物。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紛紛,人們對他的關注程度甚至超過了當今那些備受矚目的當紅明星。平齡的名字仿佛一夜之間傳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成為了眾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且說這平齡啊,他乃是滿洲鑲白旗包衣之身。按常理來講,身為旗人的他本該循規蹈矩、恪守本分,但此人卻有著一個與眾不同的癖好——唱戲。而且呀,他可不是僅僅私下裏哼唱幾句過過癮就算了,而是常常以票友的身份公然登上舞台,一展其歌喉與身段。
諸位需知,在那個年代的大清王朝,戲子被視為低賤卑微的行當,屬於下九流之列。尤其是對於旗人而言,膽敢涉足此業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是不折不扣的大逆不道之舉。然而,這位平齡仁兄似乎對此全然不以為意,依舊我行我素地沉迷於戲曲藝術之中。
再來說說他的才學吧,其實也不過爾爾,普普通通毫無過人之處。可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就在此次鄉試當中,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平齡竟然如有神助一般,力壓眾多飽讀詩書的士子們,一舉奪得了鄉試第七名這樣優異的成績。
此事一經傳出,頓時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般在京城引起軒然大波。街頭巷尾、茶肆酒樓之間皆是人們對此事的熱議之聲。有人搖頭歎息道:“哎呀呀,這年頭真是世風日下啊!想不到連一個區區唱戲之人居然也能夠高中舉人,這世間還有天理嗎?”更有人憤憤不平地叫嚷著:“這其中必定有鬼!定是那主考官收受賄賂,徇私舞弊所致!否則憑他平齡那點兒墨水,如何能取得如此佳績?”一時之間,各種猜測和質疑聲不絕於耳,整個京師都陷入了一片嘩然與混亂之中。
話說載垣、端華以及陳孚恩等一眾位高權重的官員們,突然接到上頭傳來的指令,要求他們前去提審那個名叫平齡之人,務必要弄清楚此人高中舉人的秘訣究竟何在。於是乎,這幫達官顯貴便浩浩蕩蕩地奔赴牢房而去。
待到見到平齡之時,眾人開始輪番發問,然而麵對這一連串的質詢,平齡卻表現得極為慌張,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支支吾吾了半晌,愣是沒能說出一句完整清晰的話語來。任憑那些官員如何威逼利誘,他始終像隻受驚的兔子一般,眼神閃爍不定,就是不肯吐露實情。
就在這審訊陷入僵局之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平齡居然莫名其妙地死在了獄中!這下可好,原本就撲朔迷離的案情瞬間變得愈發錯綜複雜起來,簡直比那戲台上唱的曲目還要曲折離奇得多。
負責此案的官員們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緊接著對平齡的試卷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調查。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真是嚇一跳!隻見那墨卷之中,連草稿都殘缺不全,錯字和病句更是多如牛毛,密密麻麻得仿佛米粒撒滿了一地。而當目光轉向朱卷時,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上麵竟有多達七個錯別字被人改過。看到此處,眾人不禁紛紛搖頭歎息:這改卷的人莫不是個深藏不露的“錯別字糾正大師”不成?否則怎會有如此能耐,能將這滿篇錯誤修改得如此天衣無縫?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