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一個出逃的皇帝

字數:5962   加入書籤

A+A-


    康熙大帝,有一日正於朝堂之上與眾大臣商議國事,隻覺燥熱難耐,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他抬手一抹額頭,心中暗自思忖道:“這京城的夏日實在酷熱難當,宛如置身於一座巨大的烤爐之中,朕都快被烤熟啦!”
    突然,康熙大帝靈機一動,猛地一拍自己的腦門,高聲說道:“朕決定要在承德建造一座避暑山莊!一來可以調養身心,二來也能躲避這京城的炎炎酷暑。”眾大臣聽後紛紛點頭稱是,對皇帝陛下的英明決策讚不絕口,這就是承德避暑山莊的由來。
    於是乎,一場浩大的工程就此展開。工匠們夜以繼日地勞作著,經過數年的精心打造,這座避暑山莊終於竣工落成。隻見莊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假山池塘相映成趣;奇花異草爭奇鬥豔,綠樹成蔭鬱鬱蔥蔥。漫步其中,仿佛走進了人間仙境一般,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每年四月初,春光明媚、風和日麗之時,康熙老爺子便會按照慣例,雷打不動地率領著一支規模龐大、聲勢浩蕩的隊伍,向著避暑山莊進發。這支隊伍猶如一條蜿蜒前行的長龍,一眼望不到盡頭。
    隻見那一輛輛裝飾華麗的馬車整齊排列,車轅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駿馬們昂首挺胸,步伐穩健有力,馬蹄聲響徹雲霄。隨行的宮女太監們身著鮮豔的服飾,手持各種儀仗器物,有條不紊地跟隨著隊伍前進。而那些護衛士兵更是全副武裝,盔明甲亮,旌旗招展,威風凜凜。整個場麵可謂是熱鬧非凡,令人目不暇接。
    一路上,鑼鼓聲、號角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沿途百姓聽聞皇帝出行,紛紛湧上街頭,夾道歡迎,爭相一睹聖顏。康熙老爺子坐在龍輦之中,麵帶微笑,頻頻向民眾揮手示意,盡顯帝王風範和氣度。
    然而,此時的康熙老爺子恐怕做夢都想不到,在多年之後,他的五世孫竟然會因為種種變故,狼狽不堪地逃到這座曾經象征著無上權力與榮耀的避暑山莊來尋求庇護,成為大清入關以來第一個出逃的皇帝,正所謂世事難料,即使是貴為天子的皇家,也難免會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艱難困苦和波折起伏。這真應了那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又能料到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緊接著,乾隆皇帝和嘉慶皇帝同樣深深地鍾情於這個避暑勝地。乾隆皇帝每次前來此地時,總是緊隨其祖父康熙皇帝的足跡,對這裏喜愛有加。他心中或許暗自思忖道:“哎呀呀!此處當真妙極,不僅能夠躲避炎炎夏日的酷熱,更可一展我皇家的威嚴與氣派。如此美事,豈有錯過之理?”
    而嘉慶皇帝亦是如此,自繼承皇位之後,便始終將這座山莊銘記於心,時常惦念不已。隻要稍有空閑,他定會迫不及待地趕來這裏,盡情暢享那獨屬於皇家的“清涼福利”。在這裏,他們可以拋開繁忙政務帶來的疲憊與壓力,悠然自得地沉浸在這片寧靜、涼爽且充滿詩意的天地之中。
    此時此刻的鹹豐皇帝,站在紫禁之巔,俯瞰著京城的大街小巷。眼前的景象讓他瞠目結舌,隻見人群熙熙攘攘、車馬川流不息,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喧鬧嘈雜之聲。原本井然有序的京城如今已然亂作一團,猶如被打翻在地的八寶粥一般混亂不堪。
    鹹豐帝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不禁驚呼道:“哎呀媽呀,這可如何是好?京城怎會變成如此模樣!”他眉頭緊蹙,滿臉憂慮之色。麵對這般錯綜複雜的局勢,鹹豐帝深知自己已無力掌控大局,心中暗想:“罷了罷了,此地不宜久留,咱們還是趕緊開溜為妙啊!”
    主意已定,鹹豐帝趕忙召集諸位大臣前來商議對策。眾人圍坐在一起,個個神色凝重,苦思冥想應對之法。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他們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前往熱河的避暑山莊暫避鋒芒。當然啦,為了給自己的逃跑行為披上一層華麗的外衣,他們還給這次行動起了個頗為文雅的名字——“巡幸木蘭”。乍一聽,這似乎是一次充滿詩意與浪漫色彩的出遊,但明眼人都知道,其實質不過就是落荒而逃罷了。
    這京城距離避暑山莊啊,可謂是不遠亦不近。若要精確計量其路程,足有二百一十公裏之遙呐!若是騎乘那速度最為迅捷的良駒,一日之內能夠狂飆六十公裏,但即便如此,想要抵達目的地也需耗費三日乃至四日之久。然而此刻的鹹豐帝早已心急火燎,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躁不安。他哪裏還能忍受這般漫長的等待?於是乎,他毫不猶豫地直接下達了一道旨意:“朕命令眾人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務必以最快的速度趕赴避暑山莊,絕不能有絲毫延誤!”此令一出,整個隊伍都感受到了鹹豐帝急切的心情,人人皆不敢懈怠,紛紛快馬加鞭,揚起陣陣塵土,向著避暑山莊疾馳而去,其實鹹豐皇帝沒想到的是如果英法聯軍真要是想抓你,你就是跑到天邊也沒用,他們就是遠渡重洋過來的打你的,這距離不比北京離承德遠多了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那陽光明媚、微風輕拂的八月初八之日,鹹豐帝率領著他那高貴典雅的皇後,風姿綽約的懿貴妃,嬌俏迷人的麗妃,還有那被視為掌上明珠的寶貝兒子載淳,一同踏上了這段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旅程。而跟隨在他們身後的,則有深受皇帝信任的肅順和端華這兩位位高權重的大臣,此外,還有一班技藝精湛、能歌善舞的戲子們,以及一大群如花似玉、溫柔婉約的宮女們。
    這支隊伍規模龐大,人員眾多,前呼後擁,旌旗飄揚,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人們的矚目和驚歎。他們或是騎著高頭大馬,或是乘坐華麗的馬車,一路行進,聲勢浩大。每個人都身著盛裝,身上佩戴著璀璨奪目的珠寶首飾,仿佛是要去參加一場盛大的慶典活動一般。然而,實際上他們卻是在逃離京城,躲避戰亂帶來的威脅。這樣壯觀的場麵,真可謂是皇家版的“逃難大軍”!
    他們這一路行來,可謂是心急如焚啊!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趕著路,那胯下的駿馬都快要跑得口吐白沫、鮮血四濺了。隻見那鹹豐帝不停地敦促前麵的趕車的揮舞著馬鞭,急切地催促道:“快些,快些,再快一些!若是讓後麵的追兵給追上了,我們所有人都將萬劫不複啦!”他的聲音因焦急而變得有些嘶啞,額頭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一旁的皇後和妃子們則是滿臉的無奈與憂愁,心中暗自思忖著:“平日裏看這皇帝夫君一向都是沉著冷靜、處變不驚的模樣,怎地如今一遇上這等事情,竟會如此驚慌失措起來呢?難道真是大難臨頭亂了心神不成?”然而,盡管心中有著諸多疑惑,但她們也深知此時情況危急,容不得半分耽擱,隻能緊緊跟隨著鹹豐帝,拚命向前疾馳而去。
    就這樣,他們一路曆經坎坷、崎嶇不平,馬車不斷地搖晃著,仿佛隨時都可能散架一般。車輪滾滾向前,揚起陣陣塵土,那飛揚的塵埃如同黃色的煙霧彌漫在空中。經過漫長而又艱辛的旅程後,他們終於抵達了熱河避暑山莊。
    鹹豐帝迫不及待地下了車,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然後長長地舒出一口氣來:“哎呀,可算是到地方啦!這一路上真是把朕累壞了!這下總算是能好好鬆口氣嘍!”說罷,他便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了山莊。
    進入山莊之後,鹹豐帝瞬間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地點綴在綠樹成蔭之間,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倒映著岸邊婀娜多姿的垂柳和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微風拂過,送來陣陣花香和鳥兒歡快的歌聲,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然而,此時的鹹豐帝卻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享樂之中,對於外麵江山社稷麵臨的重重困難以及黎民百姓所處的水深火熱之境,他似乎早已拋諸腦後。他盡情地品嚐著山珍海味,欣賞著歌舞表演,終日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全然不顧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那鹹豐皇帝,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選定了一個頗為特殊的日子來開啟他的逃亡之旅。那麽究竟是什麽日子呢?竟然是一年一度的重九節!要知道,這重九節可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登高節,而且它恰好位於秋分節氣的前一天。
    這個日子在古代民俗當中被稱為“金離日”,其中的“離”字所代表的正是離別之意。而鹹豐帝此番逃亡之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得上是一場別離。然而,那些老一輩的人們往往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他們堅信在這樣一個所謂的“金離日”出門遠行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可是,麵對當時緊迫的局勢和迫在眉睫的危險,鹹豐帝似乎已經顧不得這些迷信之說了。盡管心中或許也曾有過一絲猶豫,但終究還是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條充滿未知與艱險的逃亡之路。
    此時哪裏還能顧及其他?鹹豐心中隻是不停地思忖著:“管它吉利還是不吉利呢,保命要緊,先速速逃離此地才是上策!”就這樣,在這個所謂的“離別之日”裏,鹹豐帝行色匆匆、慌慌張張地逃離了京城。瞧他那副模樣,仿佛身後真有一群餓狼正在窮追不舍一般。
    然而,即便在如此匆忙逃命之際,這位皇帝倒也還留了幾分心眼兒。臨行之前,他特意將恭親王奕?給留了下來,並對其吩咐道:“奕?啊,朕如今先走一步,這裏與洋人的和談之事便全權交予你來處理啦。你可要好好與那些洋人周旋一番,務必想盡辦法穩住局麵。待得京城局勢安穩之後,朕自會歸來繼續主持大局。”言罷,鹹豐帝便頭也不回地疾馳而去,隻留下恭親王奕?獨自麵對著即將到來的艱難險阻在風中淩亂。
    其實鹹豐帝此番離京出行,本以為隻是短暫的離開,誰曾想竟成了與京城的永別之旅!一路上,那真是風餐露宿、舟車勞頓。原本嬌生慣養、盡享榮華富貴的皇帝陛下,何曾經曆過這般苦楚。從京城出發,一路顛簸搖晃,足足耗費了八個日夜才抵達避暑山莊。
    你瞧瞧這位鹹豐帝,平日裏在宮中錦衣玉食、前呼後擁,如今卻被路途的艱辛折磨得不成樣子。初到避暑山莊時,整個人仿佛被抽走了精氣神兒一般,如同那經霜打過的茄子,瞬間蔫了下去。隻見他麵色蒼白如紙,有氣無力地癱倒在床上,時不時發出一陣痛苦的呻吟聲。隨行的太醫們忙前忙後,想盡辦法為其診治,但病情依舊不見好轉。可憐堂堂一國之君,此刻也隻能無奈地承受著病痛的煎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逃亡之旅,對鹹豐帝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曆練”。他心想:“我這到底是逃了個寂寞啊,還是逃了個病來?看來,這金離日出門,還真是不吉利,我這以後得找個算命先生好好算算!”不過,這時候後悔也晚了,隻能躺在床上,感歎人生無常,逃亡不易啊!
    要說這鹹豐帝啊,自從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之後,日子可真是過得苦不堪言呐!仿佛命運故意要捉弄他一般,讓他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和磨難。
    剛剛穩坐在那象征著天下權力的龍椅之上沒多長時間呢,一場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起義便如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給初登大寶的鹹豐帝狠狠地來了一記“下馬威”。這場起義規模之大、勢頭之猛,簡直令整個朝廷都為之震驚。而作為一國之君的鹹豐帝更是被搞得暈頭轉向、焦頭爛額,整天忙得像隻熱鍋上的螞蟻,卻始終找不到有效的應對之策。
    這邊廂太平天國的戰火尚未平息,那邊廂英國、法國等西方列強又瞅準時機,紛紛跑來趁火打劫,對清朝發動了一輪接一輪的侵略戰爭。這些侵略者們仗著堅船利炮,在中國的土地上肆意橫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麵對如此強敵,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根本無力抵抗,隻能一次次屈辱求和,被迫簽訂下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每簽下一份條約,鹹豐帝的心就像是被人用刀子狠狠割去一塊肉那般疼痛難忍。然而,縱使心中有千般不甘、萬般無奈,他也無法改變這殘酷的現實,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主權一步步喪失,領土一塊塊被瓜分……
    戶部那幫子人也不省心,濫發銀票,搞得通貨膨脹,物價飛漲,鹹豐帝的錢包那是癟得跟漏了氣的氣球似的。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種煩心事接踵而至,鹹豐帝整天愁得五髒六腑都快擰成一團了,下腹還經常疼痛,太醫看了都直搖頭,說他得靜靜養養。
    然而這位仁兄呀,那可是一刻都消停不下來。此次逃離京城開始亡命天涯之旅時,偏巧不巧地患上了傷風感冒。本以為隻是小恙一樁,未曾料到一個不小心竟然誘發了癆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令人聞風喪膽的肺結核。如此一來,情況變得愈發糟糕,非得靜下心來好生調養不可了。此時此刻,鹹豐皇帝心中的鬱悶簡直如潮水般洶湧澎湃,暗自思忖道:“朕究竟是得罪哪路神仙了,怎會遭遇如此之多的劫難與困苦呢?”
    一路逃竄至熱河承德的避暑山莊後,盡管身處他鄉異地,但鹹豐皇帝的心卻始終緊緊係於京師。整日裏猶如一隻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心心念念著能夠盡早重返京城。他不禁在心底默默哀歎:“朕這把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尚未捂熱呢,怎會落得這般田地,狼狽不堪地逃竄至此等窮鄉僻壤之地?京師啊京師,你快快恢複往日的安寧與穩定吧,朕好想回到那熟悉的地方,繼續承受屬於朕的‘苦難’人生呐!”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