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絕密情報
字數:5449 加入書籤
慈禧太後這位“老姐兒”啊,那可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雖然在曆史的長河中,她的名聲並不是那麽的光彩奪目,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曾經掌握著清朝的大權,成為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一把手”。
想象一下,作為一個國家的當家人,誰能容忍一群洋人在自己的地盤上肆意妄為、指手畫腳呢?這無疑是一種奇恥大辱,簡直就是家門不幸啊!而那些洋人,卻偏偏如此囂張跋扈,老是對慈禧太後的家務事橫加幹涉。
更過分的是,他們居然還公然支持光緒帝與慈禧太後唱對台戲。這可真是讓慈禧太後忍無可忍了!要知道,這不僅僅是對清朝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更是對她“老大”地位的直接挑戰。
慈禧太後心中的憤恨,簡直就如同吃了十斤檸檬還被塞了牙縫一般,那股酸勁兒直讓人齜牙咧嘴。她對這些洋人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卻又一時之間找不到有效的應對之法,隻能在心裏暗暗詛咒,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給這些洋人一個狠狠的教訓。
就在慈禧太後憂心忡忡、眉頭緊蹙的時候,義和團這群“猛男”如同天降神兵一般閃亮登場了。他們氣勢洶洶,來勢洶洶,一露麵便讓那些平日裏囂張跋扈的洋人驚恐萬分,嚇得直打哆嗦。
這些義和團成員個個身強體壯、勇猛無畏,不僅如此,他們還對洋人充滿了敵意和憤怒。於是乎,他們毫不猶豫地對洋人展開了猛烈的攻擊,甚至還狠狠地揍了洋人幾頓。
這一幕讓慈禧太後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她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仿佛夜空中突然出現的星星一般,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慈禧太後心中暗自思忖:“嘿,這義和團不就是我一直苦苦尋覓的‘打手’嗎?有了他們,我就可以借他們的手去狠狠地打壓一下那些可惡的洋人了。這樣一來,既能為國家出一口惡氣,又能給我自己長長臉,簡直就是一箭雙雕啊!這買賣可真是太劃算了!”
於是乎,慈禧太後心中暗自思忖著,該如何巧妙地運用這股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呢?她猶如一個狡黠的商人,在心中反複掂量著各種可能的策略,以求將自身利益最大化。
然而,讓慈禧太後始料未及的是,這義和團表麵上看似威風凜凜、氣勢如虹,實則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他們缺乏組織紀律,訓練不足,與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洋人相比,簡直就是不堪一擊。
不僅如此,慈禧太後還嚴重低估了洋人的實力,同時又過度高估了自己的智謀和決策能力。這就好比一個天真無邪的孩童,手持一把玩具槍,卻妄圖與手持真槍實彈的成年人一較高下,其結局自然不言而喻。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此時此刻,讓我們暫且放下對後續發展的擔憂,先來盡情品味一下慈禧太後當時那自以為是的“小算盤”吧。
話說慈禧太後開完那第一次禦前會議後,夜幕降臨,她躺在床上,卻難以入眠。她的思緒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在腦海中肆意馳騁,反複琢磨著如何擺弄義和團這個複雜的局麵。
她仿佛化身為一位棋手,在心中的棋盤上不斷地布局、落子,權衡著各種策略和可能的後果。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慮,因為這關係到她的權力、地位以及國家的命運。
就在她苦思冥想之際,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原來是江蘇糧道羅嘉傑的兒子,他像個送快遞的小哥一樣,火急火燎地跑到了榮祿的府邸。
這位年輕人的手中緊緊握著一份“絕密情報”,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據他所言,這份情報乃是洋人尚未發出的照會,其內容之機密,足以引起軒然大波。
這份情報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千層浪。慈禧太後得知後,心中不禁一驚,她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改變局勢的關鍵因素。
第一條,竟然要給中國皇帝指定一個居住的地方,這無異於讓皇帝陛下離開他的龍榻,遷往別處。要知道,皇帝的住所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決定的,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曆史和文化底蘊,更有諸多禮儀和規矩。如此輕易地讓皇帝挪窩,簡直是對皇家尊嚴的褻瀆,這絕對不行!
第二條,洋人竟然妄圖代收各省的錢糧,這簡直就是要充當我們的“財務總管”啊!清朝的財政大權一旦落入洋人之手,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國家的經濟命脈豈容他人掌控?這不僅會影響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更會讓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第三條,洋人還要代掌天下兵權,這簡直就是要當我們的“國防部長”啊!兵權乃國家之重器,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和主權。將如此重要的權力交給洋人,國家的安全如何能得到保障?這無疑是將國家的命運拱手讓人,我們絕不能答應!
第四條,洋人竟然勒令皇太後歸政,這不是明擺著讓慈禧太後“退休”嗎?慈禧太後可是清朝的實際掌權者,她的地位和權力豈是洋人可以輕易撼動的?這無疑是觸碰了慈禧太後的“逆鱗”,她怎麽可能會答應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榮祿匆匆瀏覽了一下情報,心中頓時如驚濤駭浪一般,難以平靜。他的額頭上開始冒出細密的汗珠,手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仿佛那情報是一顆即將引爆的炸彈。
整個夜晚,榮祿都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的腦海裏不斷閃過各種可能的後果和應對之策,就像烙餅一樣,翻來覆去,始終找不到一個能讓他安心的方案。
“這情報到底要不要呈給慈禧太後呢?”榮祿在心裏反複思量著,“如果給她看了,以她那火爆的脾氣,恐怕會立刻采取行動,到時候事情可就鬧大了。但如果不給她看,萬一將來事情敗露,我可就罪責難逃,腦袋恐怕都保不住啊!”
榮祿越想越覺得左右為難,他不禁想起之前在討論義和團是該招撫還是剿滅的時候,自己就像個牆頭草一樣,搖擺不定。其實他內心是主張剿滅義和團的,但表麵上卻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讓人摸不透他的真實想法。
而當慈禧太後決定招撫義和團後,榮祿更是玩起了“明攻暗保”的把戲。他一方麵命令手下的將士們將各國使館團團圍住,做出一副要進攻的架勢;另一方麵卻又暗中派人給使館送去武器、食物,甚至還幫忙接通電報。
榮祿的這種行為,簡直就是清廷裏的“雙麵間諜”,他在慈禧太後和各國列強之間遊刃有餘,把這兩邊都玩弄於股掌之間。
榮祿這位老兄,對慈禧太後可謂是忠心耿耿、關懷備至啊,簡直就是她的“知心人”和“貼心小棉襖”。他心裏暗自思忖著,這份情報要是呈遞給慈禧太後過目,以她那暴躁易怒的脾氣,肯定會被氣得暴跳如雷,然後毫不猶豫地與洋人決一死戰。
然而,榮祿心裏也很清楚,咱們大清朝僅憑義和團那些烏合之眾、“散兵遊勇”,怎麽可能戰勝強大的洋人呢?這無疑是癡人說夢、以卵擊石啊!可他同樣明白,如果不把這份情報呈交給慈禧太後,萬一將來她得知此事,自己恐怕就會大禍臨頭,搞不好連腦袋都保不住了。
榮祿不禁感歎道:“我如今可真是進退維穀、左右為難啊,就像那被夾在中間的夾心餅幹一樣,兩邊都不是人,哪邊都得罪不起啊!”
而且啊,就算沒有這情報,慈禧太後現在正處於極度憤怒的狀態,就像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一樣,情緒異常激動。誰也不知道她在這種情況下會做出什麽樣的決定,也許她會因為一時衝動,對洋人采取一些不利的行動。
榮祿心裏那個愁啊,簡直比吃了十斤黃連還要苦上幾分,而且這黃連還偏偏卡在牙縫裏,讓他難受得要命。他左思右想,始終想不出一個完美的應對之策。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榮祿最終無奈地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哎,罷了罷了,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畢竟我這個‘雙麵間諜’也不是白當的,到時候隨機應變,見機行事好了。”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榮祿便急匆匆地趕到了慈禧太後的寢宮。他的臉上帶著一種難以掩飾的焦急和不安,仿佛有什麽重大的事情要稟報。
慈禧太後剛剛起床,正在梳妝台前整理自己的儀容。她看到榮祿如此匆忙地闖進來,心中不禁一緊,知道肯定有什麽緊急的事情發生。
榮祿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將那份“炸裂”的情報告訴了慈禧太後。慈禧太後接過情報,仔細地閱讀起來。當她看到第四條時,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至極,仿佛被一層烏雲籠罩。
第四條內容赫然寫著:洋人要求慈禧太後交出權力,由光緒帝親政。這對於慈禧太後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她一直以來都將權力視為自己的生命,如今洋人竟然公然要求她放棄權力,這簡直就是對她權威的公然挑戰。
慈禧太後的心中湧起一股悲憤之情,她覺得自己就像吃了一個沒有成熟的柿子,又澀又堵得慌。她怎麽也想不到,洋人竟然如此大膽,竟敢對她提出這樣的要求。
慈禧太後越想越氣,她的手緊緊握著那份情報,幾乎要把它揉成一團。她咬牙切齒地想道:“士可忍,孰不可忍!這些洋人真是太過分了,我絕對不會輕易妥協,我跟你們拚了!”
到了第二次禦前會議,慈禧太後就像個“報喜不報憂”的家長,隻宣讀了前三條,那條最紮心的第四條,她愣是給瞞下來了。她心裏的小九九是:“可不能讓大臣們以為我是為了權力才跟洋人開戰的,那得多丟人啊!”其實呢,她心裏最擔心的就是那權力,但這事兒,她可不能說。
在禦前會議上,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有的大臣主張跟洋人硬碰硬,讓他們知道咱清朝的厲害;有的大臣則比較謹慎,擔心打不過洋人,到時候吃虧的還是自己。慈禧太後坐在龍椅上,表麵上不動聲色,心裏卻在盤算著自己的計劃。她就像一個高明的棋手,在觀察著每一個棋子的動向。
這時候,有個大臣站出來說:“太後,這義和團雖然勇猛,但畢竟不是正規軍,跟洋人打起來,恐怕不是對手啊。咱們還是得慎重考慮啊。”慈禧太後一聽,心裏就不樂意了。她心想:“你這大臣怎麽這麽沒骨氣,還沒打就怕了?”但她表麵上還是笑著說:“愛卿說得也有道理,不過這義和團也是為了咱們大清,咱們總得給他們一個機會嘛。”
另一個大臣接著說:“太後,這洋人實力強大,咱們不能輕舉妄動啊。要是惹惱了他們,說不定會引發更大的災難。”慈禧太後聽了,臉色微微一變。她心想:“你這大臣怎麽老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難道老娘我不知道洋人厲害嗎?可老娘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但她還是強忍著怒火,說:“愛卿放心,哀家我心裏有數。”
就在慈禧太後和榮祿都在為局勢擔憂的時候,義和團那邊卻鬧出了不少笑話。他們以為自己刀槍不入,就大搖大擺地去攻打洋人的教堂。結果呢,洋人的槍炮一響,他們就像一群沒頭蒼蠅似的,四處亂竄。有的義和團成員還被嚇得尿了褲子,那場麵別提多滑稽了。
而洋人那邊呢,得知慈禧太後有跟他們開戰的打算,也開始蠢蠢欲動。他們調兵遣將,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發,整個清朝都籠罩在了一片緊張的氣氛之中。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