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立憲君主
字數:5393 加入書籤
話說在那遙遠的晚清歲月,慈禧老佛爺正端坐在紫禁城的龍椅之上,她那威嚴的麵龐此刻卻被深深的憂慮所籠罩。她的眉頭緊緊地皺起,目光凝視著眼前那堆積如山的奏折,心中的煩悶如潮水般不斷湧起。
這些奏折都是關於那場轟轟烈烈的變法大戲的。這場變法的初衷原本是美好的,旨在讓大清這艘古老的巨輪重新揚起風帆,駛向繁榮昌盛的彼岸。然而,現實卻總是殘酷的,變法剛剛起步,就遭遇了巨大的阻礙——錢!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資金的短缺無疑是致命的。無論是改革的推進、軍事的建設還是民生的改善,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此時的大清國庫空虛,財政狀況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你瞧瞧,這要建個學堂,那得耗費多少銀子啊!就好比現如今蓋一座豪華別墅一般,從打地基開始,到最後的裝修竣工,哪一個環節不需要大把的銀子往裏砸呢?這可都是真金白銀啊!再看看那訓練新軍,更是不得了,不僅需要支付軍餉,還得購買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這些可都是用白花花的銀子堆砌而成的啊!更別提那鐵路和郵政了,簡直就是兩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大把的銀子扔進去,連個響聲都聽不到。慈禧老佛爺心裏那個苦啊,這巨額的開支,錢到底從哪兒來呢?沒辦法,還不是得從咱們這些普通老百姓的口袋裏往外掏嘛!這不是明擺著給大家添堵嘛!
自從興中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後,那革命的火焰就像燎原之勢一般,迅速蔓延開來。不僅如此,還有光複會等其他各種革命團體也紛紛崛起,一時間,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整個中國大地。
在這股革命浪潮的推動下,邊疆各地的局勢變得異常動蕩。小規模的衝突和戰鬥時有發生,每隔三天就會有一次小的摩擦,而每隔五天則會爆發一場大規模的衝突。清朝的統治在這股強大的革命力量麵前,顯得搖搖欲墜,仿佛風中的殘燭一般,隨時都可能熄滅。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慈禧太後心急如焚。她深知,僅僅依靠變法已經無法挽救清朝的命運,必須從根本上鏟除這些革命的“刺頭”,才能穩住清朝的統治。於是,慈禧太後當機立斷,下定決心要采取更為果斷的措施來鎮壓革命。巧了嘛這不是,日俄戰爭一打完,日本那是大獲全勝,把個俄國佬打得那叫一個慘。這時候,北方的袁世凱、南方的張之洞這些大佬們坐不住了,聯名上書說:“您看,這世界上的大國,就中俄倆不是立憲國家,這次日俄戰爭,日本之所以能贏,那就是立憲政體對專製政體的勝利啊!咱大清也得跟上時代步伐,立憲吧!”
於是乎,慈禧老佛爺一拍大腿,得嘞,那就派大臣們出國考察考察,學學人家怎麽玩的立憲這套把戲。這劇情,簡直就是一場宮廷版的《瘋狂的石頭》,慈禧老佛爺就是那急著找石頭的村長,變法、革命、立憲,這一個個“寶貝”那是讓她忙得團團轉啊!
慈禧老佛爺聽聞袁世凱和張之洞等大臣提出的立憲建議後,心中不禁為之一動,她那雙原本有些渾濁的眼睛突然閃過一絲光亮,仿佛被這個新奇的想法所吸引。
“嗯,這個主意倒是頗為有趣,”慈禧暗自思忖道,“或許可以一試。”她略作思考後,果斷地揮了揮手,仿佛已經做出了決定,“就這麽定了!”
然而,這一決定卻猶如在平靜的皇宮內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發了軒然大波。其中,最為激烈的反應來自於那些極端守舊的大臣們。
這些大臣們就像一群護食的小狗,緊緊圍繞在慈禧身旁,爭先恐後地叫嚷著:“太後啊,您萬萬不可如此草率行事啊!這立憲一旦推行,您手中的大權恐怕就要如飛鳥般一去不複返了!而且,這對於咱們滿人來說,優勢也將蕩然無存啊!太後,您可千萬不能上了那些洋人的當啊!”
另一撥兒呢,就是那些清末的革命黨人,他們的反應比守舊派還要猛,簡直是火冒三丈,恨不得立馬把立憲這事兒給攪黃了。這不,慈禧派了五大臣出國考察,想學習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結果,一位革命黨人那是真豁出去了,身綁炸彈,邁著慷慨就義的步伐,就朝著五大臣的火車衝去了。那場麵,跟拍大片似的,緊張刺激!
結果呢,這位英勇無畏的革命黨人,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義無反顧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的壯烈犧牲令人痛心疾首。而那五位大臣呢,雖然也遭受了一些創傷,但總算僥幸逃過一劫,保住了性命。
這一事件的發生,使得原本計劃好的出洋考察被迫推遲。慈禧老佛爺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鬱悶至極。她不禁感歎道:“這立憲之路為何如此艱難?”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豈是輕易能夠阻擋的?盡管遇到了這樣的小挫折,慈禧老佛爺並未放棄立憲的決心。
最終,立憲之事還是被重新提上了日程。不過,這其中的過程可謂是充滿了波折和曲折,其精彩程度簡直比電視劇還要引人入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事兒啊,簡直比那宮廷大戲還要曲折離奇百倍!話說那慈禧老佛爺,聽聞立憲這檔子事兒後,心裏頭不禁犯起了嘀咕:“嗯……這主意聽著倒是挺不錯的嘛,說不定能讓那些整天嚷嚷著要革命的亂黨們稍稍消停會兒呢。”於是乎,老佛爺便下定決心,要在這立憲的事兒上做做文章。
可誰能料到呢,那些革命黨人根本就不買老佛爺的賬!他們一個個就跟吃了秤砣似的,鐵了心要跟這立憲對著幹。在這些革命黨人的眼中,那清王朝簡直就是個“信用破產戶”,無論老佛爺說啥,他們都一概不信,隻認準了老佛爺搞立憲肯定是別有用心,就是想借機麻痹他們,好讓他們放鬆警惕。
可這回啊,慈禧老佛爺是真被冤枉了。她派了五大臣出國考察,這五大臣也是拚了,兵分兩路,一路去歐美,一路去日本,那場麵,跟旅遊團似的,不過人家這可不是遊山玩水,那是真刀真槍地學習外國的政治製度呢!
一年之後,時光荏苒,五大臣終於學成歸來。這可是件大事,整個朝廷都為之轟動。慈禧老佛爺聽聞這個消息後,龍顏大悅,決定親自接見這五位大臣,詢問他們在海外的學習心得。
這一天,陽光明媚,宮殿內氣氛莊重而熱烈。五大臣們身著華服,精神抖擻地走進宮殿,向慈禧老佛爺行禮。老佛爺端坐在寶座上,麵帶微笑,親切地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對憲政的看法。
這五大臣啊,一個個都像是被打了雞血似的,興奮異常。他們紛紛表示,在海外的學習讓他們大開眼界,深刻認識到憲政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那位鎮國公載澤,更是滔滔不絕地向慈禧老佛爺講述著憲政的好處。
載澤聲音洪亮,言辭懇切,他說:“憲法之行,立於國,立於民,而最不立於官。”他還以日本為例,詳細地列出了天皇立憲之後所帶來的 17 條好處,比如如何收回大權、如何維護國家體製等等。慈禧老佛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讚同。
載澤的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讓慈禧老佛爺對憲政有了全新的認識。她心中暗自思忖:“嘿,這立憲還真是個好東西啊!既能強國,又能利民,何樂而不為呢?”想到這裏,慈禧老佛爺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載澤的邏輯實在是太過滑稽可笑了。他竟然聲稱日本天皇在立憲之前僅僅是一個象征而已,幾乎沒有實際的權力,因此立憲之後可以稍稍增加一些存在感。可是,我們大清國與日本有著天壤之別啊!我們大清可是一個絕對君主專製的國家,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一言九鼎,無人敢違抗。這兩者之間又怎能相提並論呢?
更可笑的是,慈禧老佛爺竟然也被載澤的這番胡言亂語給忽悠得暈頭轉向,連連點頭稱是,仿佛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荒謬之處。
終於,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慈禧老佛爺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猛地一拍大腿,毅然決然地宣布要實行立憲製度!然而,這一決定卻如同巨石入水,在朝堂之上激起了千層浪。
大臣們聽聞此消息後,一個個都像是被驚到的兔子,紛紛開始躲閃起來。他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有的說:“太後啊,這立憲之事可不能操之過急啊,得給我們一些時間來適應和準備才行。”有的則憂心忡忡地表示:“太後,您也知道,咱們老百姓的素質普遍較低,他們根本不懂如何投票選舉啊!這可如何是好呢?”更有甚者,直接諫言道:“太後,要想推行立憲,必須先對百姓進行教育,讓他們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意義。”
慈禧老佛爺聽著大臣們的各種意見和擔憂,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她暗自思忖道:“這些大臣們說的似乎也有些道理,立憲之事確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籌備和推行。而且,老百姓的素質確實是個問題,如果他們連投票都不會,那這立憲豈不是成了一場鬧劇?”
想到這裏,慈禧老佛爺當機立斷,決定將立憲的時間推遲 20 年。她心裏盤算著:“我今年都已經 70 歲了,再過 20 年,我都 90 歲啦!乾隆爺也不過如此高齡,我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還很難說呢!這樣一來,至少在我有生之年,這大權還是穩穩地握在我手中啊!”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革命黨人接二連三地發動起義,此起彼伏,從未停歇。麵對如此局勢,即使立刻實行立憲製,恐怕都難以來得及應對,更遑論還要經曆長達二十年的預備立憲階段了!起初,慈禧太後對這一計劃頗為滿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也逐漸意識到這預備期實在是過長了些。於是,她開始逐步縮短這個期限,然而最終也僅僅縮短到了九年而已。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了 1908 年。這一年,清廷宣稱要參照大日本帝國憲法,來製定屬於大清自己的欽定憲法大綱。這一舉動實在是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慈禧太後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絕對權力,可謂是費盡心思,不擇手段啊!
這事兒啊,可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慈禧老佛爺竟然搞出了個所謂的“憲法大綱”,乍一聽,這名字還挺唬人的,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然而,當我們仔細查看其內容時,卻不禁啞然失笑。
原來,這所謂的“憲法大綱”,不過是給皇權披上了一件“神聖不可侵犯”的華麗外衣而已!它總共包含了 23 條規定,其中前 14 條簡直就是對皇權的極盡讚美之詞,美其名曰“君上大權”。這些條款翻來覆去地強調著皇帝的無上權力,聽得人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而後麵的 9 條呢,雖然也提到了臣民的義務,但那議院立法權、監督權等重要內容,都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簡直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完全沒有實際意義。至於老百姓的自由權,更是連提都沒提,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
清廷的人呢,那是一臉懵啊,心想:這怎麽搞得,好心好意搞個憲法,結果把人心都給搞丟了!這下可好,大清江山那是搖搖欲墜,慈禧老佛爺的龍椅啊,也是坐得越來越不穩當了。
慈禧老佛爺為了這立憲的事兒,那是操碎了心。她整天琢磨著,這立憲到底該怎麽搞,才能既保住自己的大權,又能讓老百姓滿意。可這事兒啊,哪有那麽容易?就像那走鋼絲,一不小心就得摔個粉身碎骨。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