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混亂的朝會

字數:8409   加入書籤

A+A-


    林府和連宅之間雖然隔著長麟街和明月街兩條長街。
    但是按照實際駕車的世間來看的話,路途並不遙遠。
    因此,當連鈺回到連宅時,也才剛剛過了申時,日頭已經沒有午時那麽灼人,不過猛地從被冰盆降過溫的車上下來時,也不是十分痛快。
    連鈺喝過程叔提前吩咐好的醒酒湯,沐浴一番後,再次坐在了書房的桌前,開始逐字逐句的斟酌,明日呈往內閣的奏疏。
    因著大臻四品以下的官員均沒有資格在太和殿上朝奏事。
    若這些官員想要一樣給皇帝稟事奏務,均需要通過奏章呈遞到內閣,
    經過內閣篩選後,足夠重要的奏章,方才有機會被呈遞到皇帝麵前。
    連鈺上奏疏就是為了此次巡疆大使人選的事情,她在乾元殿上與皇帝表達自己並不適合巡疆大使,
    但作為這件事的“始作俑者”,連鈺自然需得上疏一封,表明自己對皇帝想法的支持。
    何況,她還在北境給此次的巡疆大使準備好了一份“禮物”,為了避嫌,這份“禮物”自然不能經由自己的手帶進京城。
    “臣翰林院修撰連鈺啟奏,對於此次巡疆之行,為表雨露天恩,展聖上愛民聖心…”
    太和殿上
    寅時一刻,大臻四品以上的官員皆已候於太和殿,
    大殿前方,鍾首輔和昭武將軍羅功分別立於文官和武官之首,
    其身後,文武百官分別按照官位品級,各分兩列,列站在後。
    而在兩位一品文官武官的斜前方,還有兩個距離龍椅最近的位置,
    分別站著當朝太子,和除太子外唯一被皇帝允許臨朝的三皇子——秦王,
    二人皆是閉目侍立,未曾與周圍的官員做任何交流。
    “皇上駕到——”
    一聲尖細的聲音高聲響起,皇帝身著明黃色龍袍,神采奕奕地現身太和殿門口,
    “參見皇上父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卿平身。”
    皇帝緩緩走到高台上的龍椅,落座,掃視下方一圈,開口免了文武百官的禮。
    “啟稟皇上,臣有本奏!”戶部右侍郎王錚第一個站了出來,
    “臣近日配發軍餉,發現今年的軍中消耗巨大,
    據臣所知,軍中不少軍士乃少耳,斷指,多指,兔缺之類身體殘缺之人,
    臣觀京中有類似殘缺之人,生活已經有所不便,如此卻仍舊留在軍營,
    不止於上戰場有礙,亦有礙觀瞻,臣認為軍中若是能夠裁除此類人員,可節省下不少軍餉。”
    “愛卿所言有理…”皇帝開始認真思考,
    “皇上!”
    “聖上!”
    然而皇帝還沒有說完,便兩個聲音分別從文官武將的前排傳出來,
    是兵部尚書陳進之和昭武將軍羅將軍,一起從隊列裏站了出來,
    羅功見兵部尚書出列,想聽聽文官的說法,便抬手做出“請”的動作,讓陳尚書表述意見,但是他自己也沒有直接退回隊列中去,
    “皇上,老臣並不認可戶部王侍郎所言。”
    陳尚書已經年近花甲,他雖已經須發開始花白,但是說話仍舊鏗鏘有力,並不見絲毫屬於文官的孱弱,
    “戶部侍郎所言的身體殘缺,其實並不影響戰場殺敵,
    甚至他們的殘缺本是為守護大臻疆土,上陣拚命殺敵而致,是於大臻有功之人,
    如今卻要以其形象有礙觀瞻為由,被除去軍戶,於情於理都不合適啊,皇上。
    而且,老臣認為,武臣軍士當察其智勇怯弱及武事能力為判斷標準,豈當論相貌?
    孫臏既刖,智尚可用;夏侯惇拔劍啖睛,其後勇武不減。”
    他斜眼瞥了一眼後方戶部侍郎王錚的方向,繼續恭敬說道,
    “身有殘缺的將士還能繼續留在軍中,便已說明他們戰力尚存,此事,臣鬥膽,還請皇上三思。”
    陳尚書說完,如昭武將軍一樣,也是依舊站在原地,並未退回隊列,
    “聖上,臣認為陳尚書所言極是。”羅將軍此時開口道,
    “臣是上場殺過敵的,軍中將士什麽樣的可以繼續留在軍中,什麽樣的隻能退伍還鄉,在戰後都是有嚴格的衡量標準的。”
    說到這裏,羅將軍狠狠瞥了眼文官列,戶部侍郎王錚的方向,繼續道,
    “軍中所留無一人是無用之人!”
    “這…”皇帝緩緩開口道,
    “朕認為王侍郎想為國庫省下一些軍餉的心很好,所以裁除一部分殘缺嚴重的軍士,對軍中亦是有好處的。”
    “皇上,不可…”羅將軍準備反駁,陳尚書當即截斷他的話頭,高聲說道,
    “皇上所言極是!”
    羅將軍轉頭看了一眼陳尚書,拱手準備繼續說話,但陳尚書早已識破他的心思,
    若是羅將軍繼續強硬反對,必會惹怒皇帝,以後更是無機會再次勸說,便緊接著自己的話頭說道,
    “臣知皇上對軍士的良苦用心,隻是此策並非萬全之策,請皇上允臣細細稟來。”
    他說著,看了一眼羅將軍,繼續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允。”無悲無喜的聲音從太和殿龍椅上傳來,
    “老臣想先問問王侍郎,可知軍中多少軍士,傷殘多少數目?”
    陳尚書得了皇帝的允諾,先是回頭問站在隊伍中間的王侍郎,
    “這…臣略有調查,據臣所知,軍中每年傷殘不過千中一二。”
    戶部右侍郎王錚麵色不愉,陳進之看出他並不想回答,但是奈何官位上低於陳尚書,又不得不回答,
    陳進之看得出王錚雖不情願,卻在說出自己的數據時,十分驕傲的表情,
    “千中一二?”陳尚書嘲笑一聲,便不再理會王侍郎,轉頭問向羅將軍,
    “羅將軍曾上戰場,可否指教?”
    羅將軍聽到陳尚書問自己,眼神一凜,立刻拱手向皇帝行禮,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根據羅某的記憶,往往一戰下來,能活下來的有十之七八,
    這其中會有受重傷,或身體嚴重殘缺不可上戰場之數,去十之二三,
    餘下輕傷,或隻是斷指缺耳失目的軍士數,恐又會占剩餘人數的十之二三,
    若是隻看健全的剩餘者,恐怕不及原有人數的十之一二。”
    羅將軍說到這裏又想到王侍郎那自以為是的數字,氣哼一聲,接著道,
    “想來王侍郎未上過戰場,隻是從京中守將軍士中得出的數據,
    若真按照王侍郎想法裁撤,我堂堂大臻的軍隊,恐怕將要因此去除十數萬人,
    縱然不考慮近年來是否會起戰事隻可能,這十數萬人的補償,戶部可能一次拿出?”
    “皇上,是臣考慮不周。”
    王侍郎表情驚恐,看住他確實不知疆場上的數字,會與京中自己所查的數字相差如此大,
    還一下子被兩個一品大員輪流教訓,麵上已經十分慌亂,立刻跪下請罪,
    “都住口吧。”
    經過剛才幾位大臣的辯論,皇帝覺得有些煩躁,自己是想多省一筆錢,這樣國庫會充盈一些,建行宮或修宮殿都會容易一些,
    如今隻得先作罷,他睨了陳尚書和羅將軍一眼,說道,
    “此事先作罷,若有其他事,繼續奏來。”
    陳尚書,羅將軍以及跪地的王侍郎皆領命回到隊列,垂手侍立。
    “陛下,臣有本奏。”太常寺卿見皇帝麵色不悅,急忙出列,笑嘻嘻道,
    “臣有喜事要奏與聖上。”
    “哦?近來有何喜事?”皇帝好奇問道,
    “前日臣在城郊林中,偶得一塊奇石,此石通體水潤,其內有天然形成的‘大臻千世’四字,
    這乃是上天在降下神諭,將護佑大臻朝綿延千世,值得萬民慶賀,臣提議選良辰吉日,祭天慶賀。”
    太常寺卿說的十分激動,最後從懷中取出一隻精致的盒子,雙手托著,一副進獻的姿勢,
    “哦?呈上來,”皇帝吩咐成恩將盒子拿上去,
    “朕記得去年太常寺曾奏民間有祿星顯靈,乃天佑我朝,結果去年南方大旱三月;
    前幾年曾說宣州府發現一塊巨大隕石,上書‘升安萬年’,後來怎麽樣?
    後來祭天大典還未開始那塊巨石就讓天雷劈碎了…”
    盒子拿到皇帝麵前時,盒子已經打開,他將通體碧綠的圓石拿在手裏,看著石頭中間“大臻千世”四個字,似笑非笑的看著太常寺卿,
    “今年這奇石倒是縮水不少,之前的奇石還有人那麽高,現在隻有雞蛋大小,
    想是上天的也缺合適的巨石,如此倒是方便愛卿隨身攜帶了。”
    太常寺卿聽著皇帝這話不太對,這祥瑞好像並沒有讓皇帝龍顏大悅,似乎還有些生氣?
    他背上開始有些冒汗,並沒想到自己的信譽在皇帝這裏竟然打了如此多的折扣,
    “皇上,此奇石確實非人為。
    臣前日與家人去城郊寺廟禮佛,回城時見林中金光閃爍,走到近前也未發現發光之物,卻有金光從地下冒出,
    於是著家丁挖掘,這才得了這塊奇石,請陛下聖裁。”
    說完,太常寺卿俯首跪地,等候皇帝發落,
    “如此,那確是祥瑞。”皇帝聽後,眼中帶了絲絲笑意,
    “確是如此,當日除了臣和家丁,附近巡邏軍士以及不少百姓也有目睹,
    確確實實是金光指引才發現這塊祥瑞的奇石的。”太常寺卿繼續戰戰兢兢的解釋道,
    “好!”皇帝聽後,又仔細看了看手裏的玉石,眼中終於附上真正的笑意,
    “成恩,將此玉石送至工部。”工部尚書韓溯拱手站出來,
    “韓愛卿,找工部最好的能工巧匠,將此玉石雕刻成蓮座觀音,不可怠慢。”皇帝含笑吩咐道,
    “臣領旨。”工部尚書韓溯接過石頭準備歸列,但是好好地石頭,卻在他蓋上蓋子之前,突然“啪嗒”一聲,裂開了。
    “這......”
    韓溯明顯有些不知所措,皇帝仿佛早有預料一般,隻讓韓溯將裝石頭的盒子還給太常寺,便不再理會太常寺卿。
    留太常寺卿在原地淩亂。
    “皇上,臣有本奏。”鍾首輔此時站了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次朝會皇上提到巡疆之事,臣與內閣以及各部大臣已經仔細斟酌了一番,”
    鍾首輔拿出一份奏折,托在手中道,
    “這是臣與各位大人斟酌的最終名單,請皇上聖裁。”
    皇帝眼含笑意的看著鍾首輔,讓成恩將名單呈上來,
    當他看到巡疆大使他們寫的是太子時,眉頭微微一展,他低頭看向最前方站著的太子,
    “太子,諸臣推舉你為此次巡疆大使,太子意下如何?”
    “兒臣聽父皇安排,為父皇效力,是兒臣之幸。”太子垂眸,謙聲答道,
    “謹兒,你作何想法?”皇帝又轉頭問太子旁邊的秦王,
    “啟稟父皇,兒臣認為,巡疆之事由儲君擔任,再合適不過,
    到時軍士和百姓感沐皇恩,也是感沐皇家的恩澤。”秦王亦是低眸沉聲答道,
    “朕若想讓謹兒來擔任這巡疆大使呢?”皇帝再次問向秦王,
    “啟稟父皇,若兒臣得以前往,更是兒臣的榮幸,隻是代行天恩,兒臣想著還是身為儲君的太子哥哥最為合適。”
    秦王當然知道皇帝不會讓自己來做巡疆大使,自己最近勢頭太猛,需要沉澱一下,隻能將這個到手的功勞送到太子手裏,
    但自己的人還是要多安排進去幾個的,不過這些算計,秦王並未在殿上顯露,他隻是謙遜的回答著皇帝的話,
    “那太子呢?”皇帝對秦王的回話十分滿意,轉頭問向太子,
    “太子覺得若是謹兒出任巡疆大使如何?”
    “父皇,兒臣謹遵父皇的安排。若是三弟前往,兒臣自會為三地準備好所需一切,以便此次出行順利。”太子對此並沒表現異議。
    “甚好,太子和謹兒深得朕心。”
    皇帝對於兩個兒子的回答甚是滿意,他看不得兩個兒子爭鬥,亦不能容忍其中一人勢力過強,
    因此此次出行,勢力稍弱的太子前往對皇帝來說,確實是最優解。
    “鍾愛卿所擬名單也甚合朕意,隻一點,將戶部右侍郎王錚一起安排到巡疆隊列中,借此機會也讓他見見邊疆將士
    ,其餘人選不必再動,著戶部和禮部準備一應物什,三日後由太子帶領使團出發前往北境。”
    “臣遵旨。”戶部右侍郎慌張張出列領旨,
    “臣兒臣)遵旨。”太子,鍾首輔,戶部明尚書,禮部趙尚書具出列領旨。
    “無事退朝——”成恩的聲音響徹太和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喜歡將門孤女,女扮男裝闖朝堂請大家收藏:()將門孤女,女扮男裝闖朝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