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羑裏城囚西伯侯(下)

字數:6001   加入書籤

A+A-


    姬昌穩穩地騎坐在馬背上,心中卻猶如一團亂麻般糾結不已,暗自思忖道:“想我先前精心卜卦,明明推算出自身將遭遇長達七年之久的災厄。然而,方才眼看著就要安然無恙地回歸故國了啊。莫非是我方才那一番言辭出現了紕漏,從而招惹來了不必要的麻煩?此事恐怕遠未了結呐!”他一邊如此這般思量著,一邊心不在焉地前行著。
    就在這時,姬昌突然瞥見前方道路之上,一人騎著駿馬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來。待到那人奔至近前,姬昌定睛一瞧,來人竟然是晁田。隻見晁田麵色焦急,扯起嗓子高聲呼喊:“姬伯!天子有旨,命您速速返回!”
    聽到這句話,姬昌心頭猛地“咯噔”一聲,仿佛瞬間墜入無底深淵。但他畢竟久經風雨、見識不凡,表麵上依舊保持著鎮定自若的神態,不慌不忙地回應道:“晁將軍,其實對於此番變故,本侯早有預料。隻是不知天子此番傳召所為何事啊?”
    姬昌轉過頭,對著家將們說:“我這災難算是躲不過去了,你們趕緊回去吧。七年之後,我肯定能平平安安回西岐。告訴伯邑考,聽他母親的話,跟兄弟們好好相處,西岐的規矩可不能改。沒啥別的交代了,你們快走吧!” 家將們聽了,眼淚止不住地流,隻好灑淚回西岐去了。姬昌呢,就跟著晁田回朝歌。
    這事兒啊,就像詩裏寫的:
    在那長達十裏的長亭之中,眾人擺下了豐盛的酒宴,隻為送別即將遠行之人。然而,這餞別的氛圍卻顯得有些凝重和尷尬,隻因有人直言不諱,說話欠缺了些許婉轉之辭。
    若是沒有上天注定的命運安排,又怎會讓他被困於羑裏之地?可也正是這段被困的經曆,使得他有機會深入思考天地之道、人倫之理,並最終領悟出許多深刻的智慧。正因如此,後來才有了姬侯對伏羲的由衷稱讚。想當年,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而這位被困者,竟能在前人的基礎之上有所創新和發展,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話說姬昌和晁田往午門走,就有小兵跟一陣風似的,飛奔著給黃飛虎報信。黃飛虎一聽,嚇了一跳,心說:“這咋回事啊,去了咋又回來了?該不會是費仲、尤渾那兩個壞家夥陷害姬昌吧!” 他趕緊叫來周紀,說:“快,趕緊去請各位老殿下,麻溜兒地到午門集合!” 周紀領命跑了。黃飛虎自己也騎上坐騎,火急火燎地趕到午門。
    這時候,姬昌已經在午門等著旨意呢。黃飛虎著急地問:“賢侯,你咋去了又回來啊?” 姬昌無奈地說:“聖上叫我回去,我也不知道為啥。”
    這邊晁田進宮見了紂王,回完旨。紂王一聽,氣得臉都綠了,大喊:“快,把姬昌給我叫來!”
    姬昌到了大殿,“撲通”一聲跪下,上奏說:“承蒙聖上恩典,放我回國,現在又把我叫回來,不知道聖上啥意思啊?”
    紂王指著姬昌的鼻子大罵:“你個老匹夫!我放你回去,你不感恩,還敢侮辱我,今天你必須給我個說法!”
    姬昌趕緊解釋:“陛下,我就算再笨,也知道天在上,地在下,中間有君主,生我養我的是父母,教我道理的是師長,這‘天、地、君、親、師’,我時刻都記在心裏,哪敢侮辱陛下啊,我就是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啊!”
    紂王根本不聽,還是發火:“你少在這兒狡辯!你算什麽先天數,竟敢辱罵我,你這罪可不能饒!”
    姬昌趕忙說:“陛下,先天數是神農、伏羲演算出來的八卦,用來定人事吉凶禍福的,可不是我瞎編的。我就是照著卦數說,哪敢隨便議論是非啊。”
    紂王眼睛一瞪,說:“那你再給我算算,看看這天下以後咋樣?”
    姬昌回答:“之前我給陛下算過,卦象不吉利,所以就跟費仲、尤渾二位大夫說了。我隻是說那天不吉利,可沒敢議論別的是非啊,我真不敢亂說。”
    紂王“噌”地一下站起來,大聲吼道:“你說我不能善終,還自誇能壽終正寢,這不是侮辱我是什麽!你這就是妖言惑眾,以後肯定會搞出亂子!我今天就先讓你的先天數不準,讓你也不能善終!” 說完,就傳旨:“把姬昌拉出去,在午門斬首,以正國法!”
    左右的侍衛剛要上前動手,就聽見殿外有人大聲喊:“陛下!姬昌不能斬!我們有諫章上奏!” 紂王一瞧,原來是黃飛虎、微子等七位大臣進殿,“撲通”一聲跪下,上奏說:“陛下,上天都赦免姬昌回國了,臣民們對您感恩戴德。而且姬昌算的先天數,是伏羲先聖演算的,不是他瞎編的。要是不準,那也是按卦數推算的;要是準了,那姬昌就是個直言的君子,不是小人。陛下,您就饒了他這點小錯吧。”
    紂王皺著眉頭說:“他顯擺自己的妖術,還說君主不行,這能赦免嗎?”
    比幹趕緊說:“陛下,我們不是為了姬昌,是為了國家啊。現在陛下斬姬昌是小事,可國家安危才是大事。姬昌一直名聲很好,諸侯都敬仰他,軍民也都欽佩他。而且他算的先天數,是按道理推算的,不是瞎編的。陛下要是不信,可以讓姬昌算一算眼下的吉凶。要是準了,就赦免他;要是不準,再治他捏造妖言的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紂王看大臣們這麽堅持,沒辦法,隻好答應了,命令姬昌算眼下的吉凶。姬昌拿出算卦用的金錢,搖了一搖,臉色大變,喊道:“陛下,明天太廟要著火,趕緊把宗社神主移開,不然社稷根本就要毀了!”
    紂王有點慌了,問:“卦數說明天,具體啥時候著火?” 姬昌說:“午時。”
    紂王想了想,說:“行,那就先把姬昌關到監獄裏,等明天看看是不是真的。”
    眾官出了午門。姬昌趕緊感謝七位殿下。黃飛虎說:“賢侯,明天可危險了,你得好好想想辦法!” 姬昌歎了口氣說:“隻能看老天爺咋安排了。” 眾官這才散去。這事兒先不說了。
    且說紂王轉過頭,對費仲說:“姬昌說明天太廟要著火,要是真應驗了,可咋辦?” 尤渾在旁邊趕緊說:“陛下,咱傳旨,讓看守太廟的宮官明天仔細防範,別焚香,看這火還能從哪兒冒出來。” 紂王一聽,覺得有理,說:“這話不錯。” 然後天子回宮了,費仲、尤渾也出朝了。這事兒啊,咱也先不說了。
    陰陽官扯著嗓子喊:“稟報各位老爺,正到午時啦!” 眾人眼睛瞪得像銅鈴,死死盯著太廟的方向,可半天也沒見起火,正納悶呢,突然,半空中“轟隆”一聲霹靂,震得山河都抖三抖。
    還沒等大家緩過神,陰陽官又急匆匆跑來:“各位老爺,不好啦,太廟真起火啦!”
    比幹瞅著那衝天的火光,忍不住長歎一聲:“太廟都出這事兒了,成湯的天下怕是要涼啊!”
    眾人一聽,趕緊一起跑出王府去看火。好家夥,這火著得那叫一個猛:
    這火就像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猛獸,威風凜凜,在離地東南的位置燒得正旺,那火勢,就跟要把丹砂九鼎都給吞了似的。想當年燧人氏,刻木鑽金,弄出了火,這才扭轉乾坤。在八卦裏,火可是威風得很,在五行中,它又無情得很。早上在東南升起,把萬物都照得明晃晃;傍晚在西北落下,整個世界就變得烏漆嘛黑。火起的時候,閃電跟飛鏢似的亂竄;冒煙的時候,黑沉沉的煙霧把天都給遮住了。看那高低起伏的火勢,就像有百丈雷聲在轟鳴;聽那遠近的動靜,跟放了三千火炮似的。黑煙鋪了一地,就像有萬道金蛇在急跑;紅焰直衝雲霄,瞬間就出現千團火塊。狂風來湊熱鬧,那些金釘珠戶一下子就沒了影;惡火到處亂竄,碧瓦雕簷眨眼間就被燒沒了。火起千條焰,星灑滿天紅。都城的人都大聲呼喊,把萬民都驚得不行。
    算卦可別瞎猜,成湯的宗廟這下全成灰了。老天早就定好了興衰,人再怎麽算計也白搭。
    話說紂王正在龍德殿,跟文武百官湊一塊兒討論這事兒呢,奉禦官慌慌張張跑進來:“陛下,午時太廟真的起火啦!” 紂王一聽,嚇得差點魂兒都飛了,費仲、尤渾那兩個奸臣,更是嚇得肝膽俱裂。紂王一拍大腿:“姬昌還真是個神人啊!大夫們,這事兒咋處理?”
    費仲、尤渾眼珠子一轉,趕緊上奏:“陛下,雖說姬昌這卦數湊巧應驗了,那也是趕巧了。哪能就這麽輕易放他回國呢!陛下,您就怕眾大臣阻攔,想赦免釋放姬昌,咱得這麽這麽辦,既能讓天下安定,又不怕那些有實力的臣子搞事兒。這可都是為了四海百姓的福氣啊。”
    紂王一聽,連連點頭:“嗯,說得在理。” 話還沒說完,微子、比幹、黃飛虎等人就來朝見了。
    比幹上前一步,上奏道:“陛下,今天太廟火災,姬昌的卦數果然應驗了。希望您能赦免姬昌直言的罪過。”
    紂王皺了皺眉,想了想:“姬昌的卦數確實應驗了,死罪就免了,但不能放他回國。先讓他在羑裏住著,等以後國家太平了,再考慮讓他回去。”
    比幹等人謝恩後,都來到午門。比幹找到姬昌,說:“賢侯啊,我們特意為你上奏天子,好不容易爭取到赦免你的死罪,不過暫時還不能讓你回國,得在羑裏住上一個多月。你就先忍耐忍耐,等天子回心轉意,肯定能風風光光地回到故土。”
    姬昌趕緊叩頭謝恩:“今天天子能把我囚禁在羑裏,這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我哪敢違抗啊?”
    黃飛虎也在一旁說:“賢侯,你也就暫時住一個多月,我們肯定會瞅準機會,想辦法把你弄出來,絕對不會讓你一直被關在這兒。”
    姬昌又謝過眾人,在午門朝著宮殿的方向謝恩,然後就跟著押送官前往羑裏。
    到了羑裏,好家夥,軍民父老們那叫一個熱情,牽著羊、擔著酒,把道路兩旁擠得水泄不通,都跪著迎接姬昌。父老們激動地說:“羑裏今天迎來了聖人,萬物都沾光啦!” 歡呼聲震得地動山搖,鼓樂聲更是響破天,熱熱鬧鬧地把姬昌迎進了城中。
    押送官看著這場景,忍不住感歎:“聖人的心就像太陽月亮,到處都能照亮。今天看百姓這麽歡迎姬伯,就知道他根本沒啥罪過。”
    姬昌進了府宅,押送官就回都城複旨去了。這事兒咱先按下不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且說姬昌一到羑裏,就開始搞起教化,把這兒治理得井井有條,軍民們都過得開開心心。他閑下來沒事兒,就琢磨伏羲八卦,翻來覆去地研究,結果把八卦變成了六十四卦,還分出三百八十爻象。他就老老實實地在這兒住著,心裏一點都不怨恨君主。後人還寫詩誇他呢:
    七年艱難在羑裏城,卦爻一個個變得分明。玄機參透先天的秘密,萬古流傳大聖的名聲。
    再說紂王,囚禁了大臣,一點都不收斂。有一天,消息傳到了元戎府。黃飛虎一看報告,好家夥,東伯侯薑文煥造反了,帶著四十萬人馬,正攻打遊魂關呢;南伯侯鄂順也反了,率領二十萬人馬攻打三山關;天下已經有四百鎮諸侯跟著造反了。
    黃飛虎長歎一聲:“兩鎮起兵,天下可就亂套了,老百姓啥時候能過上安穩日子啊!” 他趕緊發令箭,命令將士們死死守住關隘。這事兒咱也不說了。
    且說幹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因為神仙們一千五百年就會犯殺戒,經過這麽多年積累,天下馬上要大亂一場,然後才能平定。一方麵薑子牙該斬將封神了,成湯的天下也該玩兒完了,周室就要崛起。所以太乙真人在玉虛宮講道呢。
    這天,太乙真人在洞裏閑坐著,突然聽到昆侖山玉虛宮的白鶴童子拿著玉劄來了。太乙真人接過玉劄,朝著玉虛宮拜了又拜。白鶴童子說:“薑子牙不久就要下山了,請師叔把靈珠子送下山去。”
    太乙真人點點頭:“我知道了。” 白鶴童子就回去了。這事兒咱也不說了。太乙真人馬上要送一位老爺下山啦。至於後麵會發生啥事兒,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