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上)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A+A-


    先來看首詩,感受一下這風雲變幻的節奏:
    天運循環就像坐過山車,起起伏伏,任你機關算盡,有時候也沒啥用。這邊剛想著和平解決問題,那邊又吵吵著要派兵去幹架。這命數啊,就像老天爺寫好的劇本,人力想改可不容易,時機一到,那劇情發展得比鬼神還讓人捉摸不透。從古到今,那些叛逆的家夥,最後都沒啥好下場,就算你有把天扳回來的本事,也沒轍。
    話說黃元帥眼睜睜看著比幹一聲不吭,跟丟了魂似的直接出了午門,心裏那叫一個擔心啊,趕緊命令黃明、周紀:“你們倆趕緊跟上,瞅瞅老殿下到底要去哪兒。” 黃明和周紀得令,麻溜地就追了上去。
    再看比幹,騎著馬跟飛起來似的,耳邊隻聽見風聲“呼呼”作響。大概跑了五七公裏遠吧,就聽見路旁有個大媽,提著個筐籃,扯著嗓子叫賣:“無心菜嘞,賣無心菜咯!” 比幹一聽,心裏“咯噔”一下,趕緊勒住馬,湊過去問:“啥?你這咋叫無心菜啊?” 大媽瞅了他一眼,說:“我賣的就是無心菜呀。” 比幹又追問:“那人要是沒有心,會咋樣呢?” 大媽隨口就回:“人要是沒了心,那可不就死翹翹了嘛。” 比幹一聽,“嗷”地大叫一聲,直接從馬上栽了下來,“噗”的一腔熱血濺在了塵土裏。嘿,這事兒也有詩為證:
    禦劄傳來實在令人悲傷,妲己設計陷害忠良。比幹倚仗昆侖山的法術,占卜的兆頭怎知就在路旁。
    那賣菜大媽見比幹突然落馬,嚇得臉都白了,也不知道咋回事兒,撒腿就跑。
    這邊黃明、周紀騎著馬,一路風風火火趕出北門,就看見比幹直挺挺地死在馬下,地上一大灘鮮血,把衣袍都染紅了,他仰麵朝天,眼睛緊閉,沒了動靜。這倆哥們兒當時就懵了,完全不知道咋回事兒。其實啊,這是薑子牙之前留下的簡帖起了作用,上麵畫著符印,比幹把符燒成灰,溶在水裏喝下去,護住了五髒,所以才能強撐著騎馬出北門。碰到賣無心菜的,比幹一問,大媽說“人無心就死”,要是大媽回答“人無心還活”,說不定比幹還真能不死。比幹取出心之後,下台上馬,血沒流出來,那都是薑子牙符水的神奇功效。
    黃明、周紀一看這情形,趕緊飛馬回到九間殿,向黃元帥報告:“元帥,我們看見比幹…… 就這麽死了。” 把經過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微子等百官一聽,那叫一個傷心啊,心裏都在罵這昏君。這時候,有個下大夫氣得不行,扯著嗓子大喊:“這昏君沒事兒居然殺自己叔父,這綱紀都被他敗壞光了!我得去見駕,找他算賬!” 這官員就是夏招,說完扭頭就往鹿台去,也不等宣召,直接就上了台。
    紂王剛把比幹的心拿去給妲己做羹湯,想給她治病呢,就瞧見夏招氣衝衝地跑上來了。紂王出來一看,喲嗬,這夏招豎著眉毛,瞪圓了眼睛,見了君主也不參拜。紂王就問:“夏招,沒旨意你跑這兒來幹啥?” 夏招毫不客氣地說:“特意來殺你這昏君!” 紂王一聽,樂了,笑著說:“從古到今,哪有臣子殺君主的道理啊?” 夏招氣得跳腳:“你還知道沒這道理!那世上哪有無緣無故侄子殺叔父的事兒!比幹可是你親叔父,帝乙的弟弟,你就聽那妖婦妲己的餿主意,把比幹的心挖了做羹湯,這不是殺叔父是什麽!臣子殺昏君,那是為了維護成湯定下的法規!” 說完,夏招“唰”地一下把鹿台上掛著的飛雲劍抽在手裏,朝著紂王就砍過去。
    紂王好歹也是文武全才,哪會怕夏招這個書生,身子一閃就躲開了,夏招撲了個空。紂王這下火了,大喊:“武士們,給我拿下!” 武士們得令,正準備上去抓人。夏招大聲喊道:“都別過來!昏君殺叔父,我就該殺他,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兒!” 可武士們還是圍了上去。夏招一看,心一橫,“嗖”地一下,直接從鹿台上跳了下去。哎呀,可憐呐,摔得粉身碎骨,就這麽丟了性命。這事兒也有詩稱讚:
    夏招憤怒生氣應當嗔怒,隻因為君王行為不仁。不惜殘軀拚死直言勸諫,可憐血肉已經成為塵土!
    忠心自然應該留傳千古,赤膽應當知道重過萬鈞,今日雖然投身台下死去,美名常和太陽一樣嶄新!
    這邊夏招死在了鹿台之下,那邊文武官員們聽說夏招為了盡忠,在鹿台壯烈犧牲,又趕緊去北門外收斂比幹的屍體。世子微子德披麻戴孝,拿著喪杖,見了百官就拜謝。在場的武成王黃飛虎、微子、箕子,一個個傷心不已,悲痛萬分。大家把比幹用棺槨停放在北門外,還搭起了蘆棚,揚起紙幡,算是給比幹安安定定魂魄。
    正忙著呢,忽然探馬風風火火地來報告:“聞太師打了勝仗,凱旋回朝啦!” 百官們一聽,趕緊都上馬,跑去十裏外迎接。到了轅門,軍政司跑去報告太師:“百官都在轅門迎接您呢。” 太師下令:“讓百官先回去,在午門等著我。” 眾官一聽,又趕緊往午門趕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聞太師騎著他那墨麒麟,往北門進去,老遠就看見紙幡在那兒飄啊飄的,心裏奇怪,就問左右:“這是誰的靈柩啊?” 左右回答:“是亞相比幹的靈柩。” 太師一聽,吃了一驚。進城之後,又瞧見那高聳入雲的鹿台,那叫一個氣派。到了午門,看見百官在路旁恭恭敬敬地迎接。太師下了麒麟,笑著問:“各位老大人啊,我遠征北海,這都離開好多年了,感覺城裏的變化可真大啊。”
    武成王接口說:“太師啊,您在北方,有沒有聽說現在天下大亂,朝政荒廢,四方諸侯都起兵反叛啦?” 太師說:“這消息年年都有報告,月月都有通知,我心裏一直惦記著兩邊,可北海那邊實在不好平定啊。多虧了天地保佑,皇上的威福,總算是把北海的妖孽給收拾了。我天天都恨自己沒長雙翅膀,能一下子飛回都城,麵見君主,把這些事兒弄個明白。”
    說完,眾官就跟著太師來到九間大殿。太師一進去,就瞧見龍書案上落了一層灰,冷冷清清的,心裏一陣淒涼。又瞅見殿東邊有個黃澄澄的大柱子,奇怪地問執殿官:“這黃澄澄的大柱子,咋放殿上了?” 執殿官趕緊跪下回答:“太師,這個大柱子啊,是新弄的一種刑罰工具,叫炮烙。” 太師又問:“啥叫炮烙啊?”
    這時候,武成王站出來說:“太師您聽我說啊,這炮烙是用銅做的,有三層火門。要是有諫官忠心耿耿,一心為國,阻攔政事,指出天子的過錯,說天子不仁不義,就把這人用鐵索綁在這燒得通紅的銅柱上,從左右兩邊裹過去,沒一會兒四肢就燒成灰燼了,那味道,在殿前都能熏死人。就因為搞了這個刑罰,好多忠良之士都嚇得躲起來了,賢能的人都不幹了,有本事的人都離開國家了,忠心的人都為了節義丟了性命。”
    聞太師聽完,氣得臉都紅了,三隻眼睛直冒火,中間那隻神眼“唰”地一下睜開,白光射出一尺多遠。他大聲命令執殿官:“趕緊敲響鍾鼓,把皇上請過來!” 百官們一聽,心裏都樂開了花,可算有人能治治這昏君了。
    話說紂王正拿著比幹的心給妲己做湯呢,嘿,還真把妲己的病給治好了,倆人正在台上你儂我儂,卿卿我我呢。這時候,當駕官跑過來啟奏:“陛下,九間殿敲響鍾鼓啦,是聞太師回朝了,正請您登上大殿呢。” 紂王一聽,臉一下子就僵住了,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慢悠悠地傳旨:“安排鑾駕,去大殿。” 車禦、保駕等官員一聽,趕緊簇擁著天子,登上了九間大殿。
    百官們趕緊行禮朝賀。聞太師也上前參拜,高呼萬歲。完了之後,紂王拿著玉圭,假惺惺地說:“太師啊,你遠征北海,這一路可辛苦了,鞍馬勞頓的,籌劃戰事也沒個空閑的時候。如今凱旋而歸,這功勞可不小啊。”
    太師趕緊拜伏在地,說:“這都是仰仗天威,多虧了陛下的洪福,才能消滅妖怪,斬殺叛逆。我這一征伐就是十五年,一直想著捐軀報國,不敢辜負先王的期望。我在外麵就聽說內廷亂成一團,各路諸侯反叛,心裏那叫一個著急,恨不能馬上飛回來麵見君主。現在見到陛下,不知道這情況是不是真的啊?”
    紂王說:“薑桓楚想篡位殺我,鄂崇禹作惡放縱,還起兵反叛,我已經把他們都殺了。可他們的兒子太不像話,不遵守國法,到處搗亂,搞得關隘騷亂,簡直太無法無天了,實在讓人痛恨!”
    太師上奏說:“薑桓楚篡位,鄂崇禹縱惡,這事兒有啥證據嗎?” 紂王一下子就愣住了,啞口無言,不知道咋回答。
    太師又往前走了一步,上奏說:“臣進城的時候,看見那高聳入雲的建築,是啥地方啊?” 紂王說:“我到了夏天,熱得沒地兒休息,就建了這麽個地方,用來享樂,順便登高望遠,也免得耳目閉塞,這地方叫鹿台。”
    太師聽完,心裏那叫一個氣啊,大聲說:“如今四海一片荒涼,諸侯紛紛反叛,這都是陛下您對不起諸侯,才招來這些背叛的麻煩。您看看現在,也不施行仁德之政,就知道荒淫作樂,這麽多年下來,朝綱大變,國家體製都沒了。我天天在邊疆累死累活,就好比在朽木上搭燕巢,這能安穩嗎?陛下您好好想想吧!我現在回朝了,自然有治國的辦法,容我之後再詳細向您陳述。陛下您先回宮吧。”
    紂王被說得臉一陣紅一陣白,無言以對,沒辦法,隻能灰溜溜地回宮去了。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