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中)

字數:3596   加入書籤

A+A-


    隻見聞太師威風凜凜地站立於大殿之上,他身形高大挺拔,渾身散發出一種令人敬畏的氣息,那強大的氣場仿佛能夠衝破雲霄直達天際,足有兩米八之高!此時的他麵色凝重,雙目圓睜,炯炯有神的目光掃視著殿內眾人。
    緊接著,聞太師猛地扯開嗓門大聲喊道:“諸位先生、大夫們且慢!莫要急著回府去了,快快隨老夫一同前往我的府邸吧!咱們聚在一起好好商議商議,共同謀劃一番應對之策。老夫就不信了,憑我多年的經驗和智慧,定能想出絕妙的法子來收拾眼前這個爛攤子!”他的聲音如洪鍾一般響亮,在整個大殿內回蕩不息,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
    百官一聽,也沒二話,就跟著聞太師來到了太師府。到了銀安殿,大家各自找地方坐下。聞太師一臉嚴肅,開口說道:“各位大夫、先生們,老夫在外征戰多年,一直在北方忙著平叛,不在朝中。但我聞仲承蒙先王托孤的重任,那可是一刻都不敢忘了先王的遺言。可現在這朝廷,簡直亂套了,各種不講道義的事兒層出不窮。大家都憑良心說話,可別瞎編,把知道的都一五一十說出來,老夫自有平定的辦法。”
    這時候,有個叫孫容的大夫站了起來,恭敬地說:“太師在上,如今朝廷那是聽讒言、遠賢臣,整天沉迷酒色,殺害忠臣,阻礙大家進諫,倫理都給弄沒了,國家政事荒廢得一塌糊塗,這種事兒太多了。要是大家一起說,恐怕會把太師您給弄暈乎了。不如大家都安靜坐著,就請武成王黃飛虎老大人從頭到尾給老太師詳細講講。一來太師您聽得清楚明白;二來百官也不會亂哄哄的。不知道太師您覺得咋樣?”
    聞太師聽了,眼睛一亮,點頭稱讚道:“孫大夫這主意不錯!黃老大人,老夫已經搬好小板凳,洗幹淨耳朵,就等您詳細說說啦!”
    黃飛虎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說道:“既然大家都這麽說,那末將就不得不細細道來,保證如實陳述。天子自從納了蘇護的女兒妲己,這朝廷就一天比一天亂。把元配薑娘娘挖了眼睛、烙了手,還殺了兒子,搞得絕後。又把諸侯騙到朝歌,隨意殺戮大臣,還胡亂斬殺了司天監太史杜元銑。就因為聽信妲己那狐媚的話,搞出了炮烙這種殘忍的刑罰,害死了上大夫梅伯。還把姬昌囚禁在羑裏整整七年。在摘星樓內設蠆盆,好多宮娥就這麽慘死在裏麵。又建造酒池、肉林,那些內侍們也跟著遭殃。為了建造鹿台,大興土木,上大夫趙啟去勸諫,結果被搞得墜樓而死。還任由崇侯虎監工,這下可好,賄賂橫行,三個男丁就得抽兩個去幹活,獨生男丁也不放過,有錢的人就能花錢買清閑,可憐那些老百姓,累死在台下。上大夫楊任去勸諫阻止鹿台工程,直接被挖去雙眼,到現在屍體都找不著。之前鹿台上有四五十隻狐狸變成仙人去赴宴,被比幹看破了,妲己就懷恨在心。現在又不明不白地在內廷收了個來曆不明的女子。昨天更是聽信妲己的話,說她心疼,非要玲瓏心做湯治病,逼得比幹剖心,就這麽含冤而死,靈柩還停在北門呢。都說國家要興盛,吉祥的事兒就會出現;國家要滅亡,妖孽就會頻繁現身。現在那些讒佞小人跟天子好得就像黏在一起,而忠良之士卻被當成仇敵。這朝廷殘酷暴虐,荒淫無度到了極點。就像我,屢次呈上諫章,結果都被當成廢紙,我們這些臣子想進諫都難,上下完全阻隔了。正在大家都沒辦法的時候,恰好太師您奏凱回國,這可真是國家的幸運,萬民的幸運啊!”
    黃飛虎這一番話,那叫一個詳細,從開頭到結尾,把這些事兒說得明明白白。聞太師聽完,氣得大聲叫道:“竟然有這種離譜的事兒!就因為我在北海打仗,結果讓天子把綱常都給攪亂了。我辜負了先王的囑托,耽誤了國事,這可真是老夫的罪過啊!各位大夫、先生們先請回吧。我三天後上殿,自有奏疏呈給陛下。”
    太師把眾官員送出府,叫來徐急雨,下令封了府門,還交代說一切公文都不許投遞。直到第四日麵君之後,才允許開門處理事務。徐急雨領命,麻溜地就把府門給關上了。這事兒還有詩為證呢:
    太師兵回奏凱回還,怎知國內事情多奸邪。君王失政乾坤混亂,天下分崩國家政事艱難。
    十條奏疏安定國家,九重宮殿削除奸頑。山河旺氣本該如此,總用心機也隻等閑。
    話說聞太師這三天,那是一門心思撲在寫奏疏上,寫成了條陳十道。第四日,就入朝麵君了。文武官員都知道聞太師要上奏本,這天早朝,兩班文武都早早聚集,百官朝拜完畢。
    紂王伸了個懶腰,打著哈欠說:“有奏章的就出班,沒事兒就散朝啦。”
    左邊班中,聞太師趕緊上前,行禮稱臣道:“臣有奏疏呈上。”說著,就把奏本小心翼翼地鋪在禦案上。
    紂王拿起奏本,開始閱覽:
    “具奏疏太師臣聞仲上言。奏為國家政事大變,有傷風化,寵信淫邪親近奸佞,逆天治理施行慘刑,大大觸犯天變,隱憂難以預測之事:臣聽說:堯接受天命,把天下的事兒當作自己的憂患,可從來沒把當皇帝當成享受。所以他誅殺驅逐那些亂臣,一門心思尋找賢聖之人,結果得到了舜、禹、稷、契還有咎繇這些大聖人輔佐他的德行,賢能的人擔任各種職位。那時候教化到處施行,天下和和美美,老百姓都安於仁義,各得其所,幹啥都符合禮儀,做事從容不迫,這就是‘王者必世而後仁’的意思。堯在位七十年,才把皇位讓給虞舜。堯去世後,天下人不歸順堯的兒子丹朱,而歸順舜。舜知道這事兒躲不開,就登上了天子之位,讓禹當宰相,靠著堯留下的那些輔佐之人,繼承了堯的大業,結果垂衣拱手,啥都不用操心,天下就治理得特別好。還創作了韶樂,那叫一個盡美盡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看看現在陛下您繼承皇位之後,本應該施行仁義,多給老百姓點好處,愛惜軍民,對文官有禮貌,敬重武將,順應天地。這樣的話,社稷就能安定,百姓也能安居樂業。可誰能想到,陛下近來整天沉迷酒色,親近那些奸佞小人,連夫妻恩愛都沒了,把皇後炮烙挖眼,殺害自己的子嗣,這不是自己斷了自己的後代嗎?這些可都是無道之君才會幹的事兒,是自己給自己招來滅亡的災禍啊。臣希望陛下能痛改前非,施行仁政,興辦好事,遠離小人,親近君子。要是能做到這些,差不多社稷就能安穩,萬民也會欽服,上天也會順應,國祚就能長久,風調雨順,天下就能享受太平之福了。臣我冒著得罪陛下的風險,把條陳開列在後麵:
    第一件:把那鹿台給拆了,讓老百姓能安安穩穩過日子,別再折騰了;
    第二件:廢除炮烙這種殘忍的刑罰,讓諫官們能放心大膽地盡忠進諫;
    第三件:把蠆盆給填平了,這樣後宮的禍患自然就沒了;
    第四件:把酒池、肉林都給弄沒了,省得諸侯們在外麵議論紛紛,說咱們壞話;
    第五件:把妲己給貶斥了,重新立個正宮,讓內廷再也沒有被蠱惑的憂患;
    第六件:好好審查那些奸佞臣子,趕緊把費仲、尤渾給殺了,讓大家心裏痛快痛快,這樣那些不賢之人就會自己跑遠了;
    第七件:打開糧倉,賑濟那些鬧饑荒的老百姓,讓大家能吃上飯;
    第八件:派使者去招安東南的叛亂,別再打仗了;
    第九件:到山野裏去尋訪那些有才能的遺賢,消除天下人心裏的疑慮;
    第十件:多聽聽忠諫,把言路打開,讓天下的事兒都能傳到陛下耳朵裏,別再被蒙蔽了。”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