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上)

字數:4425   加入書籤

A+A-


    有詩說道:
    戰亂紛擾,每日不得安寧,百姓生活困苦,生命如星辰般散落消逝。有人甘願驅使百姓去填溝壑,忍心讓百姓的膏血去充實他人的羽翼。戰士們有心為君主效力,然而上天卻無意鞏固那帝王的基業。隻因這大劫之中,人間多災多難,才致使西岐之地充滿了殺戮的血腥。
    話說那差官一路無話,來到朝歌城,在館驛中歇息下來。第二天,進入午門,來到文書房。這天是中大夫方景春查看奏本,他接過奏本一看,見是蘇護已歸降岐周,方景春點頭罵道:“老混蛋!他們一門都深受天子的寵信眷顧,卻不思報答皇恩,如今反而歸降叛逆,真是連豬狗都不如!” 於是抱著奏本進入內庭,問侍禦官說:“天子在哪裏?” 左右侍禦回答說:“在摘星樓。” 方景春徑直來到樓下等候聖旨。左右侍從向天子啟奏。紂王聽聞奏報,宣他上樓,朝賀完畢,紂王問:“大夫有什麽奏章?” 方景春啟奏道:“汜水關總兵官韓榮呈送奏本到都城,奏稱冀州侯蘇護世代享受皇親國戚的尊貴待遇,滿門都蒙受皇恩,卻不思報國,反而歸降叛逆,實在是有負聖恩,國法綱紀何在?特此呈上奏本。臣不敢擅自做主,請求陛下定奪。”
    紂王看了奏報,大驚道:“蘇護可是朕的心腹大臣,皇親國戚中的顯貴,怎麽突然就反了,歸降周助紂為虐,實在令人痛恨!大夫暫且退下,朕自己會處理。” 方景春下樓去了。紂王宣蘇皇後。妲己在禦屏後麵,已經聽到了這件事,聽到傳喚,徑直來到紂王的禦案前,雙膝跪下,淚如雨下,嬌聲軟語,哭著啟奏道:“臣妾在深宮中,承蒙聖上的恩寵,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不知道父親受了什麽人的教唆,竟然歸降叛逆,犯下滔天罪行,依法應當滅族,實在是罪無可赦。懇請陛下斬下妲己的首級,懸掛在都城,以此向天下謝罪。這樣百官萬民就知道陛下聖明,大權在握,遵守祖宗的成法,不偏袒貴幸之人,這正是臣妾報答陛下恩寵的榮幸,就算死了也深感萬幸。” 說完,將嬌柔的身軀伏在紂王膝上,依偎著紂王,悲悲切切地哭泣,淚水如注。紂王見妲己淚流滿麵,嬌啼婉轉,真如帶雨梨花、啼春嬌鳥一般,這般姿態更讓紂王心動,伸手將她挽起,口稱:“禦妻,你父親反叛朕,你在深宮之中,怎麽會知道呢?你又有什麽罪過?賜你平身,不要太過傷心,免得損傷了花容月貌。就算朕把江山都丟了,也與愛卿無關。你可要好好保重自己。” 妲己謝恩。
    紂王第二天登上九間殿,召集文武百官,說:“蘇侯背叛朕歸降周,實在讓朕痛恨!誰能替朕出兵討伐周,把蘇護以及那些叛逆之人抓來,解到朕麵前,以正其罪?” 班中走出一位大臣,是上大夫李定,上前啟奏道:“薑尚足智多謀,善於用人,所以他所到之處,我方軍隊不是戰敗就是歸降,屢次讓王師受辱,實在是大逆不道。如果不慎重選人,盡快懲治他們的罪行,那麽天下諸侯都會觀望效仿,以後還怎麽懲戒他人呢!臣舉薦大元戎張山,他長期帶兵作戰,行事謹慎,謀慮周全,能夠勝任此任,這樣才不會辜負陛下的重托。” 紂王聽了奏報十分高興,當即傳詔派人,差官前往三山關。
    使命離開朝歌,一路上無話。一天,來到三山關,在館驛歇下。第二天,傳訊給管關元帥張山以及錢保、李錦等人到館驛,接過聖旨,來到府堂上設香案,跪地聽宣讀詔敕。
    “詔曰:征伐之事雖由天子決定,但成功與否在於在外的統帥。姬發猖獗,罪惡深重難以鏟除,多次交戰我方都失利,實在令人痛恨!朕本想親自去討伐逆賊,百官勸阻。你張山,向來有才德聲望。上大夫李定等人特地舉薦你,讓你專門負責此次征伐。你要用心謀劃,振奮士氣,大展宏圖,不要辜負朕對你的倚重。等凱旋之日,朕絕不食言,吝惜那封土賞賜。你要恭敬地執行!特此下詔。”
    欽差官讀完詔旨,眾官謝恩完畢,招待使臣,打發他回朝歌。張山等待交接的官員洪錦,等交割完事務,才好進兵。
    一天,洪錦到任。張山起兵,率領十萬兵馬,左右先行官是錢保、李錦,副將是馬德、桑元。一路上人喊馬嘶,當時正值初夏天氣,風和日暖,細雨霏霏,景色十分美好。是怎樣的景色呢,有詩為證:
    “冉冉綠陰密,風輕燕引雛。新荷翻沼麵,修竹漸扶蘇。芳草連天碧,山花遍地鋪。溪邊蒲插劍,榴火壯行圖。何時了王事,鎮日醉呼盧。”
    話說張山的人馬一路曉行夜宿,也經曆了些風餐露宿、鞍馬勞頓,沒過多久,就來到西岐北門。左右向行營報告:“啟稟元帥,前哨人馬已到岐周北門。” 張山傳令:“安營紮寨。” 一聲炮響,三軍呐喊,支起中軍帳。張山坐定,隻見錢保、李錦前來帳中參拜。錢保說:“軍隊行軍百裏,不打仗也會疲憊,請主帥定奪。” 張山對二位將領說:“將軍說得很對。薑尚是個智謀之士,不可輕敵。況且我們遠道而來,速戰速決才有利。今天暫且讓軍士們休息,我明天自有安排。” 二位將領應諾後退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且說薑子牙在西岐,每天和眾門人商議拜將的日期,讓黃飛虎製作大紅旗幟,不要雜色。黃飛虎說:“旗號是三軍的耳目。旗幟分為五色,原本是按照五方的位次來區分,讓三軍知道左右前後、進退攻擊的方法,不至於隊伍錯亂。如果全是一色紅旗,那麽三軍就不知道東南西北,又怎麽知道進退趨避的方向呢?恐怕不太方便。是不是其中另有妙用?還請丞相詳細指教。” 薑子牙笑著說:“將軍實在是不知其中緣故。紅色屬火。如今主上所居之地在西方,西方原本屬金,若不借助火來熔煉,這寒金怎能發揮作用,這正是興周的吉兆。不過在旗上另外安設號帶,必須按照青、黃、赤、白、黑五色,讓三軍各自辨認,自然就不會亂了。而且還能讓敵軍一看就心生疑惑,不知道其中緣由,自然就會導致他們失敗。兵法上說:‘疑惑就會產生混亂。’正是這個道理。又有什麽不可以的呢?” 黃飛虎躬身道謝說:“丞相真是妙算如神!”
    薑子牙又讓辛甲製造軍器,這時天下八百諸侯又上表到西岐,請求武王出兵討伐紂王,在孟津會師。薑子牙接到奏表,與眾將官商議:“恐怕武王不肯答應。” 眾人正猶豫不決的時候,隻見探事官到相府報告,對薑子牙說:“成湯有人馬在北門安營,主將是三山關總兵張山。” 薑子牙聽了,趕忙問鄧九公:“張山用兵怎麽樣?” 鄧九公說:“張山原本是我交接的官員,此人隻是個有勇無謀的將領罷了。” 正說著,又有報告說:“有敵將前來挑戰。” 薑子牙傳令:“誰願意去走一趟?” 鄧九公起身說:“末將願意前往。” 領命出城,隻見一員戰將,如同一輪火車般滾到軍前。此人打扮得十分驍勇,有讚詞為證:
    頂上金盔分鳳翅,黃金鎧掛龍鱗砌。大紅袍上繡團花,絲蠻寶帶吞頭異。腰下常懸三尺鋒,打陣銀錘如猛鷙。攛山跳澗紫驊騮,斬將鋼刀生殺氣。一心分免紂王憂,萬古流傳在史記。
    話說鄧九公騎馬來到軍前,看那來將原來是錢保。鄧九公大聲喊道:“錢將軍,你且回去,請張山出來,我和他有話要說。” 錢保指著鄧九公大罵道:“反賊!紂王有什麽地方虧待你了!朝廷封你為大將,對你的寵信可不輕,你卻不思報答皇恩,一旦投降叛逆,真是豬狗不如!還有什麽臉麵活在天地之間!” 鄧九公被這幾句話罵得滿臉通紅,也罵道:“錢保!料你一個匹夫,有什麽本事,竟敢口出狂言!你比聞太師如何?況且聞太師也不過如此。你還是早點受我一刀,免得讓三軍受苦。” 說完,縱馬舞刀,直取錢保。錢保急忙用手中刀招架還擊。兩匹馬盤旋交錯,一場大戰就此展開。這場大戰是怎樣的情景呢:
    二將坐鞍鞽,征雲透九霄。急取壺中箭,忙拔紫金鏢。這一個興心安社稷,那一個用意正天朝。這一個千載垂青史;那一個萬載把名標。真如一對狻猊鬥,不亞翻江兩怪蛟。
    話說鄧九公與錢保大戰三十回合,錢保哪裏是鄧九公的對手,被鄧九公用回馬刀劈於馬下,鄧九公割下他的首級進城,來見薑子牙,聽候命令定奪。薑子牙十分高興,設記功宴慶賀。暫且不表。隻見敗兵向張山報告說:“錢保被鄧九公割下首級帶進城裏去了。” 張山聽了報告,大怒。第二天,他親自來到陣前,指名要鄧九公答話。報馬到相府報告說:“有敵將前來挑戰,要鄧將軍答話。” 鄧九公挺身而出。他的女兒鄧嬋玉願意隨他壓陣。薑子牙答應了。鄧九公和女兒出城,張山一見鄧九公騎馬來到軍前,便大罵道:“反賊匹夫!國家有什麽地方虧待你了,你竟然背恩忘義,投靠敵國,死有餘辜!如今還不放下武器束手就擒,還敢逞強,殺害朝廷命官。今天我要把你這匹夫抓回朝歌,以正國法。” 鄧九公說:“你既然身為大將,上不知天時,下不懂人事,白白活在世上,空披著這身衣冠,真是人中之畜生!如今紂王貪淫無道,殘忍不仁,天下諸侯都不歸附紂王而歸附周,這是天心人意的體現。你還想勉強逆天而行,這是自取其辱,和聞太師等人一樣白白送命。你可以聽我的話,下馬歸降周,一起討伐那獨夫民賊,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上順天意,下應民心,自然不會失去封侯的地位。要是還勉強抵抗,後悔就來不及了。” 張山大怒,罵道:“你這巧言令色的匹夫!竟敢用這些毫無根據的話來蠱惑世人、欺騙百姓,就算把你碎屍萬段也不足以抵償你的罪過!” 說著搖槍直刺過來。鄧九公舉刀迎麵還擊。兩位將領相持不下,一場惡鬥就此展開。這場惡鬥是怎樣的情景呢,有讚詞為證:
    輕舉擎天手,生死在輪回。往來無定論,叱吒似春雷。一個恨不得平吞你腦袋;一個恨不得活砍你頤腮。隻殺得一個天昏地暗沒三才,那時節方才兩下分開。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