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薑子牙金台拜將(上)
字數:4942 加入書籤
有詩為證:
那薑子牙金台拜將,那場麵,就跟飛仙似的,威風凜凜,鬥大的黃金掛在肘後,可神氣啦。之前他一直盼著能有大作為,就像夢到熊羆這種祥瑞才踏實,年紀一大把了終於迎來了出人頭地、麵見天子的機會。他延續著周室的先輩基業,在齊國封地上立下規矩,開啟了後世賢能輩出的好局麵。這福壽雙全的事兒,一般人可真趕不上,他作為帝王的老師、一國的丞相,這事兒古今都傳得沸沸揚揚呢。
話說薑子牙抓住了洪錦,心裏就琢磨著龍吉公主那邊肯定大功告成了。他把洪錦押到宮殿台階下。不一會兒,龍吉公主走進相府。薑子牙趕忙起身,客客氣氣地說:“今日公主立下這麽大的功勞,可真是社稷和老百姓的福氣啊!” 公主回應道:“我從高山下來,還沒給丞相您立下啥像樣的功勞呢;今天抓住洪錦,就聽丞相您怎麽處置啦。” 龍吉公主說完,就回自己清淨的屋子去了。薑子牙吩咐手下把洪錦推到殿前,問道:“像你這種違抗天命、瞎折騰的家夥,還想全身而退?門兒都沒有!” 接著下令:“推出去,砍頭示眾!” 南宮適擔任監斬官,就等著行刑命令一下,手起刀落。正準備動手呢,突然有個道士急匆匆地跑過來,氣喘籲籲,嘴裏直喊:“刀下留人呐!” 南宮適瞧見了,可不敢輕舉妄動,趕忙跑進相府,稟報說:“啟稟丞相,末將正要斬洪錦,有個道士大喊‘刀下留人’。末將不敢自作主張,特來請您定奪。” 薑子牙說:“有請。” 沒過一會兒,那道士來到殿前,跟薑子牙行了個稽首禮。薑子牙問:“道兄從哪兒來呀?” 道士說:“貧道是月合老人。因為符元仙翁說龍吉公主和洪錦有凡間的姻緣,早就用紅繩給他們係上啦,所以貧道特意跑來報信;二來呢,也能幫著薑子牙您帶兵度過五關,出份力。薑丞相可千萬別壞了這樁大好事兒。” 薑子牙心裏犯嘀咕:“她可是蕊宮仙子,我咋好跟她講凡間姻緣這些事兒呢?” 於是讓鄧嬋玉先去見龍吉公主,把月合仙翁的話先告訴她,然後再商量。鄧嬋玉趕緊走進內庭,請公主出淨室商量事兒。公主趕忙出來,見到鄧嬋玉,問道:“找我有啥事兒呀?” 鄧嬋玉說:“現在月合仙翁說公主您和洪錦有凡間姻緣,早就被紅繩拴上了,命中注定是一世夫妻。他現在就在殿前,正和丞相商量這事兒呢。所以丞相先讓我來告訴娘娘,之後大家再一起商量。” 公主說:“我在瑤池犯了清規,被貶下凡,都回不了瑤池跟我娘見麵了。如今下山,咋還得整這俗套的姻緣孽事兒啊!” 鄧嬋玉也不敢吭聲。過了一會兒,月合仙翁和薑子牙來到後廳。龍吉公主看見仙翁,行了個稽首禮。仙翁說:“公主啊,您現在已經走上正道啦。這次被貶下凡,就是要了了這段俗緣,這樣才能回歸本位呐。再說了,薑子牙馬上就要拜將出征,到時候帶兵過五關,公主您和洪錦可得立下不世之功,名垂青史。等大功告成,瑤池自然會有旗幟來接您回宮。這都是天意啊,公主您就是想反抗,也拗不過啊。所以貧道受符元仙翁的囑托,不辭辛苦,親自跑來給您做媒。要不然,洪錦馬上就要被砍頭了,貧道這時候趕到,不早不晚,正趕上,這不是命中注定嘛。公主您就聽貧道的話,別錯過這好姻緣,不然罪過更大,到時候後悔可就來不及啦。公主您好好想想!” 龍吉公主聽了月合仙翁這一大通話,忍不住長歎一聲:“哎呀,沒想到還有這姻緣孽債啊!既然仙翁掌管人間婚姻,我也沒法拒絕了,就聽你們二位的安排吧。” 薑子牙和仙翁可高興壞了,趕緊把洪錦放了,還用藥給他治好劍傷。洪錦自己出營把季康的人馬招回來,選了個好日子,和龍吉公主喜結連理。這真是:天緣月合可不容易,全靠紅繩牽在一起呀。
話說洪錦和龍吉公主成親,是紂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西岐城的將領們都忙著準備東征,糧草啥的都準備好了,就等薑子牙上奏出征的表文。第二天,武王上朝,說:“有事兒就上奏章,沒事兒就散朝。” 話還沒落,薑子牙就捧著出征表文上殿了。武王讓人把表文接過來,放在禦案上打開看。武王從頭到尾仔細瞧:
“進表丞相臣薑尚啟奏。臣聽說天地是萬物的父母,人是萬物裏最有靈性的。上天保佑百姓,就設立君王、老師。君王得輔佐上帝,安撫四方,當好百姓的父母。如今商紂王不敬畏上天,給百姓降下災禍,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殘害忠良,虐待勸諫的大臣,輕慢五常,荒廢政務,沉迷酒色,按家族給人定罪,世代任用官員;大興土木建宮殿、樓台、池塘,穿著奢華的衣服,殘害老百姓;祖先宗廟都不祭祀;拋棄老人,親近壞人;隻聽女人的話,燒死忠良,剖開孕婦肚子;寵信奸臣,趕走太師太保;廢棄法律,囚禁正直之士;殺妻殺子,就知道酗酒作樂,搞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兒哄女人開心;不祭祀天地,不供奉宗廟。商紂王罪惡滔天,天怒人怨。現在天下諸侯在孟津大會,要興兵討伐有罪之人,把老百姓從水火裏救出來。懇請大王秉持上天愛護生靈的心意,考慮四海諸侯的想法,想想天下老百姓的痛苦,大展神威,選個日子出兵,替天行道。這樣的話,社稷有福,臣民有福!請大王仔細考慮後施行。謹上表奏明。” 武王看完,琢磨了好一會兒,說:“相父這表文,雖說紂王無道,被天下人拋棄,按理該討伐;可先王以前留下遺言,說‘千萬別以臣子身份討伐君王’。現在這事兒,天下後世的人會拿我當話柄。而且我要是違背先王的話,那就是不孝。就算紂王無道,可他畢竟是君王。我要是討伐他,那就是不忠。我和相父還是守好臣子的本分,等紂王改過自新,不也挺好嘛。” 薑子牙說:“老臣哪敢辜負先王的話呀;可天下諸侯已經通告各方,訴說紂王的罪狀,說他不配當君王,還聯合起來在孟津大會,彰顯天威,要興兵討伐有罪之人,到商朝去看看情況。之前東伯侯薑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都送了文書來通知,要是哪路諸侯不來,就先問他違抗的罪過,再討伐無道之人。老臣怕耽誤國家大事,所以上表,請大王定奪,希望大王能裁決。” 武王說:“既然他們三路諸侯要討伐成湯,那就隨他們去。我和相父守好本土,盡好臣子的本分;對上不失為臣的禮節,對下能守住先王的命令。這不也挺好嘛?” 薑子牙說:“上天是萬物的父母,人是萬物之靈,真正聰明的人,才能當君主,君主就是百姓的父母。如今商紂王殘害百姓,百姓就像掉進水火裏。他罪惡太多,老天爺都發怒了,讓我們先王去完成大業,隻是還沒成功。現在大王要是興兵討伐有罪之人,那就是替天行道,把百姓從水火裏救出來。要是不順從上天的意思,罪過可就大了。” 這時,上大夫散宜生上前奏道:“丞相的話是為國家著想的好計謀,大王可不能不聽。現在天下諸侯在孟津大會,大王要是不出兵響應,就沒法讓大家信服,大家不服氣,肯定會怪罪我國幫著紂王幹壞事。要是他們把兵打過來,到時候可就自己給自己惹麻煩了。再說紂王聽信讒言,多次征討西土,老百姓擔驚受怕,文武官員也辛苦勞累。現在剛安寧點兒,又要發動天下的兵,這災禍可就沒完沒了了。依臣的愚見,不如聽相父的話,帶兵到孟津大會,和天下諸侯在商朝郊外陳兵,看看商朝的情況。要是紂王自己改過,那天下老百姓都能享福,又不會失信於諸侯,也不會給西土帶來災禍;對上能盡忠君王,對下能盡孝先王,這可稱得萬全之策。請大王好好想想。” 武王聽了散宜生這番話,心裏挺高興,說:“大夫說得對。不知道得用多少人馬呢?” 散宜生奏道:“大王要進兵五關,得拜丞相為大將軍,把黃鉞、白旄給他,讓他總理大權,能在宮外自行處理軍政事務,這樣才能方便行事。” 武王說:“就聽大夫的安排,馬上拜相父為大將軍,讓他負責征伐。” 散宜生說:“以前黃帝拜風後為將,得築個高台,祭拜皇天、後土、山川、河瀆這些神靈,還要給主將推車,這樣才算是完整的拜將之禮。” 武王說:“這些事兒都交給大夫去辦。” 武王退朝。散宜生又到相府向薑子牙道賀。百官都挺高興,薑子牙的徒弟們也個個歡喜。散宜生第二天到相府跟薑子牙說了,讓南宮適、辛甲去岐山監造將台。當時兩人到了岐山,挑選木材、磚石這些材料,馬上開工。沒過多久,將台就造好了,二將回來向薑子牙匯報。散宜生進宮回稟武王說:“臣奉旨監造的將台已經完工,選了個好日子,三月十五日,請大王到金台,親自拜相父為將。” 武王批準了,就等著那天行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說薑子牙三月十三日任命辛甲為軍政司,先把 “斬法紀律牌” 掛在帥府,好讓各位將領都清楚。辛甲領命,把牌子掛在了帥府。
上麵寫著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薑尚的條約,告訴大小將領們:
其一:聽到鼓聲不前進,聽到鑼聲不後退,舉旗不行動,按旗不趴下,這就是慢軍,犯了的砍頭。
其二:叫名字不答應,點名沒到,超過期限沒來,違反紀律,這就是欺軍,犯了的砍頭。
其三:夜裏傳刁鬥,偷懶不報,更籌亂了規矩,信號不明確,這就是懈軍,犯了的砍頭。
其四:老說怨言,詆毀主將,不聽指揮,故意搗亂,這就是橫軍,犯了的砍頭。
其五:大聲說笑,輕視禁令,在軍門前罵人,這就是輕軍,犯了的砍頭。
其六:掌管兵器,克扣錢糧,弄得弓弩沒弦,箭沒羽毛箭頭,劍戟不鋒利,旗幟破破爛爛,這就是貪軍,犯了的砍頭。
其七:造謠生事,裝神弄鬼,假托做夢,大肆傳播邪說,蠱惑將士,這就是妖軍,犯了的砍頭。
其八:耍嘴皮子,挑撥是非,讓士卒互相爭鬥,擾亂隊伍,這就是刁軍,犯了的砍頭。
其九:到了地方,欺負百姓,逼迫奸淫婦女,這就是奸軍,犯了的砍頭。
其十:偷別人財物,據為己有,搶別人首級,當成自己功勞,這就是盜軍,犯了的砍頭。
其十一:在軍中聚眾議事,到營帳附近打探消息,這就是探軍,犯了的砍頭。
其十二:聽到謀劃或者號令,泄露出去,讓敵人知道了,這就是背軍,犯了的砍頭。
其十三:調用的時候,不吭聲,低著頭,一臉不情願,這就是怯軍,犯了的砍頭。
其十四:擅自離隊,插隊搗亂,大聲喧嘩,不遵守禁令,這就是亂軍,犯了的砍頭。
其十五:假裝受傷生病,逃避出征,編借口裝死逃跑,這就是奸軍,犯了的砍頭。
其十六:掌管錢糧,賞賜的時候,偏袒親近的人,讓士卒結怨,這就是弊軍,犯了的砍頭。
其十七:觀察敵人不仔細,打探敵情不清楚,到了說沒到,多了說少了,少了說多了,這就是誤軍,犯了的砍頭。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