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字數:12117   加入書籤

A+A-


    有詩這樣說道:
    土行孫的地行妙術本來就很神奇啦,誰知道張奎的地行術更厲害,比他還強呢。猛獸崖前有人已經死翹翹了,澠池城下的婦人也歸了黃泉。這麽多的功業又有啥用呢,好幾次的功勳和名聲最後也都是白費力氣。隻留下兩行文字在青史裏,以後的成功和失敗反正都是老天爺說了算。
    話說薑子牙在中軍正商量著進兵的計策呢,忽然有人報告:“張奎又來挑戰啦!” 哪吒說:“我願意去會會他!” 於是登上風火輪就出去了,現出八臂三首的樣子,來和張奎對戰,大聲喊道:“張奎你要是不早點投降,以後後悔可就來不及啦!”
    張奎大怒,催著馬,揮舞著手中的刀就砍向哪吒。哪吒拿著槍迎麵抵擋。還沒打個三五回合呢,哪吒就把九龍神火罩祭了起來,一下子把張奎連人帶馬都罩在裏麵了。然後用手一拍,就看見九條火龍一起吐出煙火,呼啦啦地滿地燒了起來。
    要知道張奎也會地行之術,就跟土行孫一樣。當時張奎看到這罩子落下來,心裏暗叫不好,他趕緊先滾下了馬,直接就鑽到地下去了。哪吒沒太留意看,差點就誤了大事,最後隻是燒死了他一匹馬。
    哪吒敲著鼓回到營裏,見到薑子牙,說:“張奎已經被我燒死啦!” 薑子牙可高興了。這裏先不說啦。
    且說張奎回到城裏,對他妻子說:“今天和哪吒交戰,他可真厲害呀,被他用火龍罩把我罩住了,要不是我會地行之術,差點就被他給燒死了。”
    高蘭英說:“將軍你今晚幹嘛不利用地行術進到他們營寨裏,把武王和那些君臣都刺殺了,這樣不就能一下子成功,大事可就定下來了嘛,何必跟他們在戰場上爭個誰強誰弱呢!”
    張奎恍然大悟,說:“夫人你說得太有道理了。都怪那個楊戩太可惡了,偷偷害死了我老母親,把我的心都弄亂了,這幾天我神思不定的,差點都忘了這事兒。今晚我肯定能成功!”
    張奎就開始準備收拾東西,偷偷帶著利刃進營。這可真是:
    武王的洪福比堯舜還大呢,自然有厲害的人守著大營。
    話說薑子牙在帳裏,聽說張奎已經死了,就開始商量著奪取城池。到了晚上,發了令箭,點兵訓練士卒,三更的時候做飯,四更的時候整頓裝備,五更的時候登城,爭取一鼓作氣拿下城池。薑子牙吩咐完這些事兒。
    這也是天意呀,正好楊任在外麵巡邏營地。那時候將近二更時分,張奎把身子一扭,直接就往周營來了,快到轅門的時候,正好碰到楊任來到前營。
    要知道楊任眼眶裏長出來兩隻手,手心裏還有兩隻眼睛呢,這眼睛往上能看天庭,往下能看地底,往中間能看人間千裏之內的事兒。
    當時楊任忽然看到地下有個人,仔細一看是張奎提著一口刀正往轅門裏進呢,楊任就說:“地下的是張奎,站住!有我在這兒呢!”
    張奎大吃一驚,心想:“周營裏居然有這樣的奇人,這可咋辦呀!” 又自己尋思:“我在地下走得快,等我進到中軍殺了薑尚,等他發現了再來追也晚了。”
    張奎拿著刀就直接往裏進,楊任一時著急,磕了一下雲霞獸,到了三層圈子裏麵,敲響了雲板,大聲喊道:“有刺客進營啦!各個哨卡都仔細點!”
    不一會兒,整個營地的人都起來了。薑子牙急忙升帳,眾將官們都把弓上好了弦,刀也拔出了鞘,兩邊的火把和燈球照得營地跟白天一樣亮堂。
    薑子牙問:“刺客是從哪兒來的?” 楊任進帳稟告說:“張奎提著刀在地下直接進了轅門。我所以才敢敲響雲板報告給您。”
    薑子牙大驚,說:“昨天哪吒已經把張奎燒死了,今晚怎麽又冒出來一個張奎呀?”
    楊任說:“這個人還在這兒聽元帥你講話呢。” 薑子牙又驚又疑,還沒緩過神來,旁邊楊戩說:“等我明天天亮了再想辦法吧。”
    這一下子周營裏可就亂了大半夜。張奎心裏知道肯定沒法成功了,隻好回去。楊任的一隻眼睛一直盯著地下,看著張奎走出轅門,楊任也出了轅門,一直把張奎送到城邊才回去。
    當時張奎回到城裏,來到府中,高蘭英問他:“事兒辦成了沒?” 張奎隻是搖頭說:“太厲害了!太厲害了!周營裏有好多厲害的人呀,怪不得五關被他們勢如破竹地就攻破了,根本擋不住。”
    然後就把進營的事兒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夫人說:“既然這樣,你趕緊寫個奏本送到朝歌去,請兵來協助防守呀;不然的話,就咱們這一座孤城,怎麽能擋得住周兵呢?”
    張奎聽了她的話,急忙寫好奏本,派了差官往朝歌去了。這裏先不說啦。
    且說天亮了,楊戩來到城下麵,坐著大聲叫:“張奎,你出來見我!” 張奎聽說了,騎上馬,提著刀,打開城門,這可真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張奎大罵:“好你個家夥!偷偷害死我母親,我跟你不共戴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戩說:“你這個違抗天命的賊人,要是不殺了你母親,你也不知道我們周營的厲害。”
    張奎大叫:“我要是不殺了楊戩,這仇我可咽不下去!” 說著揮舞著刀就朝著楊戩砍過去。楊戩也拿著刀迎麵還擊。
    兩匹馬交錯在一起,雙刀並舉。沒打幾個回合,楊戩就把哮天犬祭了起來,想讓它去咬張奎。張奎看到這狗撲過來,急忙下馬,一下子就不見了。楊戩一看,不禁感歎。這可真是:
    張奎的道術可真夠厲害的,比周營裏的土行孫還厲害呢。
    話說楊戩回營來見薑子牙,薑子牙問:“今天和張奎交手,怎麽樣呀?” 楊戩就把張奎會地行道術的事兒說了一遍:“他的地行術真的跟土行孫差不多!昨天晚上楊任的功勞可太大啦!”
    薑子牙大喜,傳令:“以後就隻讓楊任巡邏監督內外,防守營門。”
    當時張奎回到城裏,到了府中,對夫人高氏說:“今天和楊戩交手,我看周營裏會道術的人太多了,咱們夫妻可守不住這座城呀。依我的想法,還不如把澠池城放棄了,先回朝歌去,再商量下一步怎麽辦。你覺得呢?”
    夫人說:“將軍你這話可不對呀!咱們夫妻在這兒鎮守了這麽多年,名聲都傳到四方啦,怎麽能一下子就把城給扔了呢。而且這城可太重要了,是朝歌的屏障呀,現在要是一放棄這座城,那黃河的天險可就和周兵共享了,這可絕對不行!明天我出去,肯定能成功的。”
    第二天,高蘭英出城,到周營前挑戰。薑子牙正坐著呢,忽然有人報告:“有一員女將請戰。” 薑子牙問:“誰能出去應戰?” 鄧嬋玉馬上應聲說:“我願意去!” 薑子牙說:“你可得小心點。” 鄧嬋玉說:“我知道啦。”
    說完就上馬,一聲炮響,展開兩杆大紅旗出了營,大聲喊道:“來的是什麽人?趕緊報上名來!”
    高蘭英一看,見是一員女將,心裏有點疑惑,急忙回答說:“我不是別人,是鎮守澠池的張將軍的夫人高蘭英。你又是誰呀?”
    鄧嬋玉說:“我是督運糧儲的土將軍的夫人鄧嬋玉。”
    高蘭英聽了,大罵:“你這個賤人!你們父子奉命去征討,怎麽能隨便就成了婚,今天你還有啥臉回故鄉呀!”
    鄧嬋玉大怒,揮舞著雙刀就砍過去。高蘭英一身白色的衣服,急忙用手中的雙刀招架。
    這兩位女將,一個穿紅,一個穿白,就在城下打起來了。這場景啥樣呢,有一段讚詞可以形容:
    這一個頭上的金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那一個束發的銀冠上排列著鳳凰的裝飾。這一個穿著黃金鎖子連環鎧;那一個的千葉龍鱗甲更厲害。這一個穿著被猩猩血染成紅色的衲襖;那一個穿著素白的征袍,就像用粉裝飾過一樣。這一個戴著赤金的,像紅瑪瑙一樣在太陽下閃耀;那一個就像剛下的白雪,是用玉雕琢出來的美人。這一個就像向陽的紅杏,枝枝鮮嫩;那一個就像月下的梨花,帶著露水的香氣。這一個像五月的石榴花,紅得像火;那一個像雪裏的梅花,靠著粉牆。這一個腰肢在馬鞍上嫋娜多姿;那一個體態風流,手指修長。這一個揮舞雙刀,晃來晃去像閃電一樣;那一個的雙刀鋒利,迎麵揮舞。分明就像是廣寒仙子降臨到了凡間,月裏嫦娥來到了人間。這兩位女將可真是天下少有,一個紅得像銀朱,一個白得像霜。
    話說鄧嬋玉和高蘭英大戰了二十回合,撥轉馬頭就跑。高蘭英不知道鄧嬋玉是假裝失敗,就跟在後麵追。鄧嬋玉聽到腦後鸞鈴響,知道她追上來了,急忙拿出五光石,反手一扔,正好打中了高蘭英的臉,隻打得她嘴唇都青腫了,高蘭英趕緊捂著臉回去了。
    鄧嬋玉得勝回營,來見薑元帥,說高蘭英被五光石打敗,回城裏去了。薑子牙剛把這事兒記到功勞簿上,就看見左右的官員報告:“二運官土行孫在轅門聽令呢。”
    薑子牙傳令:“讓他進來。” 土行孫上帳參拜說:“弟子我運糧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來繳督糧印,我願意跟著軍隊一起去征伐。”
    薑子牙說:“現在進了五關,軍糧有天下諸侯供應,不需要你們再去督運啦,都跟著軍隊一起前進吧。”
    土行孫下帳,來見眾將,唯獨沒看到黃將軍,急忙問哪吒,哪吒說:“現在澠池不過是個小縣城,沒想到反而把黃將軍、崇君侯等五個人一下子都給殺了。昨天那個張奎可厲害了,他會地行之術,比你還要厲害呢。前天他進營,想過來行刺,多虧了楊任救了大家。所以才擋住了我們的軍隊,沒法前進。”
    土行孫聽了說:“還有這種事兒!當時我師父傳給我這地行術的時候,說這術那可是蓋世無雙的呀,怎麽這兒又出來個厲害的人呢?明天我去會會他。”
    到後帳來問鄧嬋玉:“這事兒是真的嗎?” 鄧嬋玉說:“千真萬確。” 土行孫心裏猶豫了一晚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早上,上帳來見薑元帥:“我願意去會會張奎。” 薑子牙同意了。旁邊楊戩、哪吒、鄧嬋玉都想去掠陣。土行孫答應了,就來到城下挑戰。
    哨馬跑去報告給張奎,張奎出城,看到一個矮子,問:“你是誰呀?” 土行孫說:“我是土行孫!” 說完,舉起手中的棍子就滾過來,劈頭蓋臉地就打。張奎急忙用手中的刀招架。
    兩人大戰起來,來來回回的,沒打幾個回合,哪吒、楊戩一起出來幫忙。哪吒急忙拿起乾坤圈就去打張奎。張奎看到了,滾下馬就不見了。
    土行孫也把身子一扭,追著張奎去了。張奎一看,大吃一驚:“周營裏居然也有會這妙術的人!”
    於是在地下,兩個人又打起來了。大概因為張奎身子高大,不太好轉換動作;土行孫身子矮小,轉換起來很靈活,所以土行孫忽前忽後,張奎反而有點應付不過來,隻好敗走了。
    土行孫追了一段路,沒追上,也就回來了。那張奎的地行術一天能行一千五百裏,土行孫隻能行一千裏,所以追不上他,土行孫隻好回營,來見薑子牙,說:“張奎的地行術可真厲害。這個人要是一直擋在這兒,可太不方便了。”
    薑子牙說:“以前你師父抓你的時候用的是指地成鋼法,現在要治張奎,非得用這個辦法不可。你能不能學會這個辦法來對付他呀?”
    土行孫說:“元帥你寫一封信,我去夾龍山,見我師父,把這符印取來,就能破了澠池縣,咱們也就能早點會合諸侯啦。”
    薑子牙大喜,急忙寫了封信交給土行孫。土行孫告別了妻子,往夾龍山去了。可憐呀!這可真是:
    一片丹心想要輔佐真正的明主,結果最後腦袋卻被掛在澠池縣
    土行孫就直接往夾龍山去了。
    且說張奎被土行孫打敗跑回來,見到高蘭英,皺著眉頭,長歎一口氣說:“周營裏有好多厲害的奇人異士,這可咋辦呀?”
    夫人問:“到底誰是奇人呀?” 張奎說:“有個叫土行孫的,他也會地行之術,這可咋整!”
    高蘭英說:“那現在再寫個告急的表章,趕緊送到朝歌去搬救兵,咱們夫妻二人就死守這個小縣城,先別和他們交戰,就等著救兵來,到時候再商量怎麽破敵。”
    夫妻二人正商量著呢,忽然刮來一陣怪風,那風可太奇怪了。這風啥樣呢,有詩為證:
    這風刮起來石頭亂飛,沙子亂卷,那氣勢可凶了,推著雲彩,擁著霧氣,把人的行蹤都弄亂了。風裏還藏著妖孽,想來偷偷窺探門戶,又把孤獨的帆船送到了楚峰那邊。
    風過了一陣,把府前的寶纛旗一下子吹成了兩截。夫妻二人嚇了一跳,說:“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呀。”
    高蘭英趕緊擺上香案,拿出金錢,排了一卦,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高蘭英說:“將軍你得趕緊行動!土行孫往夾龍山去取指地成鋼的法術了,取來就能破你的地行術啦!可不能耽誤!”
    張奎大吃一驚,急忙收拾東西,穿戴整齊,直接就往夾龍山去了。土行孫一天隻能走一千裏;張奎一天能走一千五百裏;所以張奎先到了夾龍山,在一個山崖邊藏起來,等著土行孫。
    等了一天,土行孫來到了猛獸崖,遠遠地望見了飛雲洞,心裏可高興了:“今天又回到老地方啦!”
    他哪裏知道張奎早就埋伏在山崖旁邊,側身躲著,拎著刀,就等他過來。土行孫根本不知道危險就在眼前,還隻顧著往前走。
    這也是命中注定,眼看著土行孫走到麵前了,張奎大叫一聲:“土行孫,別跑!”
    土行孫一抬頭,刀已經落下來了,可憐啊,被砍了個連肩帶背。張奎割下了他的首級,直接回澠池縣去把首級掛起來示眾了。
    後人有詩感歎土行孫歸順了周朝,還沒受到封官的獎賞,就可憐巴巴地死在了這兒,有詩為證:
    想當初在西岐歸順的時候,他輔佐君主督運糧草,從來沒誤過期限。進關盜寶的時候,功勞那是最大的,劫寨偷營的本事那也是世間少見。他的名聲在諸侯中傳播,大家都嘖嘖稱讚,可現在卻隻能空留遺憾。在夾龍山下丟了性命,也算回歸本原了。
    話說張奎沒過幾天就回到了澠池縣,夫妻二人一見麵,張奎就把殺死土行孫的事兒說了一遍,夫妻二人可高興了,馬上把土行孫的首級掛在城上示眾。
    隻見周營中的探馬看到澠池縣城裏掛出了首級,走近一看,原來是土行孫的首級,急忙跑回中軍報告:“啟稟元帥:澠池縣城上掛出了土行孫的首級,不知道咋回事兒,請元帥下令定奪。”
    薑子牙說:“他往夾龍山去了,不在行營,也沒出陣打仗,怎麽就被害了呢?”
    薑子牙掐指一算,一拍桌子,大聲喊道:“土行孫死得太冤枉了,這是我的過錯呀!” 薑子牙心裏特別難過。
    沒想到帳後鄧嬋玉聽到了,知道丈夫已經死了,哭著跑到帳裏來:“我要為我丈夫報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薑子牙說:“你再考慮考慮,可別衝動。”
    鄧嬋玉哪裏肯聽,哭哭啼啼地上了馬,來到城下,大喊:“張奎,你出來見我!”
    哨馬跑到城裏報告:“有女將挑戰。”
    高蘭英說:“這個賤人!我正想報她那一石五光石)的仇呢,今天她可算是該死在這兒了!”
    高蘭英騎上馬,提著刀,先把一個紅葫蘆拿在手裏,放出了四十九根太陽神針,先在城裏就放出來了。
    鄧嬋玉隻聽到馬響,兩眼就被神針射中,啥都看不清了,高蘭英手起一刀,就把她砍下馬去。可憐啊!這可真是:
    還沒在孟津和諸侯們見麵呢,今天夫妻二人就都死在澠池了。
    話說高蘭英先放出太陽神針,射中了鄧嬋玉的雙眼,所以才斬了鄧嬋玉,然後進城把她的首級也掛起來示眾了。
    哨馬跑回中軍,把前麵的事兒詳細說了一遍。薑子牙心裏特別難過,對眾門人說:“現在高蘭英有太陽神針,射中眼睛可不得了,各位將領都要小心防備。”
    所以就按兵不動,再想辦法拿下這個縣城。南宮適說:“就這麽一個小縣城,現在已經折損了好多大將了,請元帥讓人馬從四麵攻打,肯定能把這縣城踏平。”
    薑子牙傳令,命令:“三軍從四麵攻打!” 於是架起了雲梯和火炮,三軍大喊著,攻打得可急了。
    張奎夫妻二人想盡了各種辦法守城。連著攻打了兩天兩夜,還是沒打下來。
    薑子牙心裏可惱火了,就命令:“先退回來,再想別的辦法;不然光讓軍士們白白辛苦,也沒啥用。”
    眾將鳴金收軍,回到了營裏。
    且說張奎又寫了奏本送往朝歌城。派去的差官渡過了黃河,往前到了孟津,那兒有四百鎮諸侯駐紮著人馬。
    差官小心翼翼,一路上沒出啥事兒,到了館驛裏,歇了一晚上。第二天,把奏本送到了文書房。
    那天看奏本的是微子。微子接過奏本看了,急忙進了內庭,就看見紂王在鹿台上吃喝玩樂呢。
    微子到台下等著紂王下旨,紂王把他宣上了鹿台,微子行了禮,稱了臣,紂王說:“皇伯你有啥奏章呀?”
    微子說:“武王的軍隊已經進了五關,到了澠池縣,我們損兵折將的,根本撐不住了,現在可危險了。請陛下趕緊發兵救援,早點來協守。不然的話,我就隻有一死,來報答君主的恩情了。
    何況這個縣離都城也就四五百裏遠,陛下還在這台上吃喝玩樂呢,一點都不把社稷當回事兒。孟津現在有南方、北方四百諸侯駐紮著軍隊,等著西伯侯一起到商郊呢,這事兒可太緊急了。
    現在看到這個奏報,讓我心裏急得像著了火一樣,都不知道該咋辦了。希望陛下早點尋求賢士,來治理國家大事,拜個大將去剿滅反叛的人,改掉惡行,訓練軍民,施行仁政,這樣才能挽回天意的變化,也才能保住成湯的宗廟呀。”
    紂王聽了大吃一驚,說:“姬發反叛,現在已經侵占了我的關隘,打敗了我的軍隊,殺了我的將領,都打到澠池了,太可恨了!我要禦駕親征,去除掉這個大惡人。”
    中大夫飛廉上奏說:“陛下可不能去!現在孟津有四百諸侯駐紮著軍隊,要是他們聽說陛下出兵了,讓過陛下,卻擋住了陛下的後路,那咱們可就前後受敵了,這可不是萬全之策呀。
    陛下可以出個榜文招募賢士,給出豐厚的獎賞,自然會有有名望的人來應招的。古人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必勞煩陛下親自帶領六軍,去和叛臣在戰場上較量呢?”
    紂王說:“就按你說的辦。趕緊傳旨,設立獎賞,把榜文掛在朝歌的四門,招募豪傑,隻要才能夠得上當督府的,馬上就授予官職。”
    這一下四方都轟動了,朝歌城裏的老百姓一天得被嚇得好幾次。
    隻見有一天來了三個豪傑,來揭榜文。守榜的軍士帶著這三個人先到飛廉的府裏來拜見。
    門官到中堂報告,飛廉說:“請進。”
    三個人進了府,和飛廉見了禮,說:“聽說天子招募天下賢士,我們三個人知道自己沒啥大本事,但是君父有事兒,我們願意舍命效力,做牛做馬都行。”
    飛廉看這三個人氣度不凡,就命人賜座。三個人說:“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大夫你在上位,我們這些子民哪敢坐呀。”
    飛廉說:“求賢能的人來安定國家,聘請傑出的人來安邦,就算是高爵厚祿,都可以接受,坐一下又有啥關係呢。”
    三個人謝過之後,才坐下。飛廉說:“三位姓啥?叫啥?住在哪兒呀?”
    三個人遞上一個手本,飛廉一看,原來是梅山人氏,一個叫袁洪,一個叫吳龍,一個叫常昊。
    這三個人是 “梅山七聖” 裏先來的;後麵的幾個也會陸續來。袁洪是白猿精變的;吳龍是蜈蚣精變的;常昊是長蛇精變的;他們都是借著 “袁”、“吳”、“常” 這三個字取的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飛廉看了他們的姓名,就帶著他們進了朝門,來拜見紂王。飛廉進了內庭,當時紂王正在顯慶殿和惡來下棋呢,當駕官啟奏:“中大夫飛廉候旨。”
    紂王說:“宣他進來。” 飛廉見到紂王,上奏說:“陛下,現在有梅山的三個傑士,響應陛下求賢的詔書,現在在午門等著下旨呢。”
    紂王可高興了:“傳旨宣他們進來。”
    不一會兒,三個人來到殿下,行了大禮,紂王賜他們平身,三個人謝過恩,站在兩邊。
    紂王說:“你們三位來了,有啥好辦法可以抓住那些逆賊呀?”
    袁洪上奏說:“薑尚用些虛言巧語,把天下諸侯糾合在一起,還蠱惑老百姓造反;依我看,咱們先攻破西岐,抓住薑尚,那八百諸侯看到陛下下詔書招安,赦免他們以前的罪過,天下不用打仗就自然太平了。”
    紂王聽了,心裏特別高興,封袁洪為大將,吳龍、常昊為先行,命殷破敗為參軍,雷開為五軍總督,讓殷成秀、雷鵾、雷鵬、魯仁傑等人都隨軍出征。
    紂王傳旨,在嘉慶殿擺宴,獎賞這些大臣。
    這裏麵魯仁傑從小讀了很多書,認識不少英雄豪傑,看到袁洪做事不按禮節來,心裏暗自想:“看這個人的行事風格,可不像是個大將的料,等看他操練人馬的時候,就知道到底咋樣了。”
    當天宴會散了,第二天大家謝恩。三天後到教場去操練三軍。魯仁傑看袁洪的一舉一動、安排布置,都不符合規矩,估計他不是薑子牙的對手,不過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魯仁傑也隻能將就著配合他了。
    第二天,袁洪上朝拜見紂王,紂王說:“元帥你可以先領一支人馬,去澠池縣幫張奎阻擋西邊來的軍隊,元帥你覺得咋樣?”
    袁洪說:“依我看,都城的軍隊不適合遠出。”
    紂王問:“為啥不適合遠出呢?”
    袁洪上奏說:“現在孟津已經有南北二路諸侯駐紮了,他們在後麵盯著呢,我要是去澠池,這二路諸侯守住孟津,擋住我的糧道,到時候我就前後受敵了,這可是不戰自敗的路數呀。
    況且糧食是三軍的生命,是軍隊還沒行動就得先準備好的東西。依我的計策,不如調二十萬人馬,守住孟津的咽喉要道,讓諸侯們不能侵犯朝歌,打一仗就成功,大事就定下來了。”
    紂王可高興了:“你說得太好了,真是社稷之臣!就按你說的辦。”
    袁洪就調了二十萬兵馬,讓吳龍、常昊為先行,殷破敗為參讚,雷開為五軍都督,帶著殷成秀、雷鵾、雷鵬、魯仁傑隨軍出征,往孟津去了。不知道他們這一仗是勝是負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