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字數:10367 加入書籤
有詩說道:
白魚出現的吉兆可太厲害了,預示著周家將要興盛,會有祥瑞。八百諸侯都稱讚有德之人,千年以來大家都歌頌那些輔佐君主的人。堂堂的戰陣演練,三三排列,正正的旗門,六六成行。及時雨一般的軍隊到來,老百姓都很高興,成湯的基業可就這麽消亡啦。
話說袁洪調兵到孟津駐紮,去阻擋諸侯的咽喉要道。這裏先不說他。
且說澠池縣的張奎日夜盼著朝歌的救兵,忽然有報馬跑到府裏報告:“天子招了新元帥袁洪,調了二十萬兵馬駐紮在孟津,去阻擋諸侯;沒見發兵來救澠池。”
張奎聽了大吃一驚,說:“天子不發救兵,這城可怎麽守啊!況且前麵有周兵,後麵有孟津的四百諸侯前後夾攻,這可是要失敗的節奏呀。現在反而不救這裏,可咋辦呢?”
他急忙和夫人高蘭英一起商量。夫人說:“估計咱們兩人也能擋住周兵。現在袁洪擋住孟津,南北的諸侯也不能抄咱們的後路。隻要打聽著袁洪打了勝仗,要是破了南北二侯,我再和你合兵一處,一起去破周武,肯定沒有打不勝的道理。咱們現在就想法守城,別和周將對戰;等他們糧食吃完,兵馬疲憊,咱們一戰成功,沒有攻不下來的。這可是萬全之策呀。”
張奎心裏還是猶猶豫豫,不太確定。
且說薑子牙看到澠池這麽個小縣城,攻打不下來,還折損了好多將官,在中軍裏納悶,暗暗點頭歎氣:“可憐這些扶保君主、安定國家的英雄,披肝瀝膽地打仗,結果隻留下遺言在這兒,這身子可都化為烏有啦!”
薑子牙正在那兒傷懷呢,忽然轅門官來報告:“有一個道童求見。” 薑子牙傳令:“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隻見一個道童到帳下行禮說:“弟子是夾龍山飛龍洞懼留孫的門人。因為師兄土行孫在夾龍山猛獸崖被張奎害死,我師父知道這是上天注定的,救不了他;不過過澠池這事兒還是有辦法的。我師父特地讓弟子來這兒送封信,師叔看了就知道是咋回事兒啦。”
薑子牙接過信來,展開一看,信上說:
“道末懼留孫給大元帥子牙公寫信:之前土行孫命中注定在猛獸崖死在張奎手裏,這是天數難逃呀,貧道隻能望著山崖哭泣啦,說起來可太讓人長歎啦!現在張奎擅長守城,一時半會兒很難打下來,不過他的氣數也該盡了。子牙公可別耽誤,讓楊戩拿著我的符印先在黃河岸邊等著,等楊任、韋護追過來抓住他。取城的話隻用哪吒、雷震子就夠啦。子牙公得親自用調虎離山計,肯定能一戰成功。這麽做以後前路自然平坦。等封神之後,咱們再見麵吧。不再多說啦。”
薑子牙看完信,打發童子回山。
當天薑子牙傳令:“哪吒領令箭,雷震子領令箭,按我說的去辦,…… 楊戩、楊任領柬帖,…… 按上麵說的做。韋護領柬帖,…… 照柬帖上的指示行動。”
薑子牙都吩咐完了。到了晚上,周營裏炮聲響起,三軍大喊著,朝著城下殺過來。張奎急忙上城,想盡辦法守護,不管他怎麽防禦,一時半會兒還是攻不下來。
薑子牙知道張奎擅長守城,就暫且鳴金收兵。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時候,薑子牙請武王上帳相見,說:“今天請大王和老臣出營,看看澠池縣城池的情況,好想想怎麽攻取。”
武王可是個忠厚的君子,馬上答應說:“我願意去。”
當時就和薑子牙出了營,到了城下四處查看。薑子牙用手指著說:“大王要是破這個城,得用轟天大炮,才能攻打下來;這樣這城很快就能攻破啦。”
薑子牙和武王正在那兒指畫著怎麽攻城呢,隻見澠池城上的哨探士卒跑去報告張奎:“啟稟老爺:薑子牙和一個穿紅袍的在城下查看城池呢。”
張奎聽了報告,馬上上城一看,果然是薑子牙和武王在城下,周圍指指點點的。
張奎心裏想:“薑尚太欺負人啦!就因為我這幾天堅守城池,不和他對戰,他就這麽大膽,到我城下,毫無顧忌,根本不把我當回事兒,覺得我這兒沒厲害人物呀。”
他馬上城下對夫人說:“你用心堅守這城,我出城去殺了他們,除掉這個大患。”
夫人上城觀戰。張奎騎上馬,拎著刀,打開城門,騎著馬飛奔過來,大聲喊道:“姬發、薑尚!今天你們可死定啦!”
這可真是:
計劃好了在月中抓住玉兔,謀略成功在日裏捉住金烏。
薑子牙和武王撥轉馬頭往西跑。張奎在後麵追,周營裏一個將官都不出來接應,張奎就放心大膽地追。
追了差不多三十裏,隻聽見金鼓齊鳴,炮聲響亮,三軍大喊,聲音震動天地,周營裏大小將官都出營,朝著城下殺過來。
高蘭英在城上全身披掛守護城池,忽然聽到周營裏又響起炮聲,不知道咋回事。
忽然城上哪吒落下來,現出三首八臂,腳踏風火輪,揮舞著火尖槍殺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蘭英急忙上馬,用雙刀抵住哪吒。兩個人在城上不好交手,高蘭英騎著馬下城,哪吒在後麵追趕。
雷震子展開雙翅,飛上城來,揮動黃金棍,把城上的軍士打散,隨後砍斷關鎖,周兵進了城。
高蘭英一看情況不妙,正想拿出葫蘆放太陽神針,已經來不及了,被哪吒一乾坤圈,打中頭頂,翻身落馬,哪吒又一槍,她就這麽死了,直接往封神台去啦。
有詩為證:
為了成湯堅守這孤城,今天死了可真讓人傷心。保全了氣節和忠心,名聲不朽,這女中貞烈的名聲萬年傳揚。
話說雷震子、哪吒進了澠池縣,軍士們看到主母被打死了,都趴在地上請求投降。
哪吒說:“都饒你們不死,等元帥來安撫百姓。”
哪吒又對雷震子說:“道兄你在城上守著,我去接應師叔和武王,可別讓主公受驚。”
雷震子說:“道兄可別遲疑,趕緊去吧。”
好個哪吒!蹬起風火輪,往正西方向趕去。
隻見張奎追薑子牙差不多二十裏遠的時候,隻聽見炮聲四起,喊聲大振,心裏特別驚疑,也不追薑子牙了。
薑子牙在後麵大聲喊道:“張奎!你澠池已經丟啦,還不投降?”
張奎心慌了,知道中了計,勒轉馬頭往回跑;天色又黑,正好遇到哪吒現出三首八臂迎上來。
哪吒大罵:“逆賊!你今天還不下馬受死,還等啥呢?”
張奎大怒,揮舞著刀就砍。哪吒急忙用槍招架。
沒打幾個回合,哪吒又祭起九龍神火罩。張奎知道這法術厲害,把身子一扭,鑽到地下去了。
哪吒看到張奎提前跑了,想起土行孫的事兒,心裏不覺一陣悲悼,往前去迎接武王。
張奎急忙跑到城下,看到雷震子站在城上,知道城池已經被攻陷,夫人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心裏想:“不如往朝歌去,和袁洪合兵一處,再想辦法。”
話說哪吒上前迎接武王和薑子牙,一起回到澠池縣,讓大軍進城駐紮,又把城上周將的首級收殮起來,設了祭祀,在高坡的地方安葬了。這裏先不說啦。
隻見張奎全身披掛,施展地行術,往黃河大道跑去,速度如風,像飛雲閃電一樣快。
話說楊任遠遠地看見張奎從地底下跑過來,楊任告訴韋護說:“道兄,張奎來了。你可得小心點,別讓他跑了。你看我手往哪兒指,你就往那邊祭起降魔杵鎮住他。”
韋護說:“謹遵命令。”
再說張奎正跑著,遠遠看見楊任騎著雲霞獸,手心裏兩隻神光四射,往下看著地,大聲喊道:“張奎,別跑!今天你可逃不掉啦!”
張奎聽了,嚇得魂不附體,不敢停留,施展地行法,“刷” 的一聲,一會兒就跑了一千五百裏遠。
楊任在地上催著雲霞獸,緊緊追趕。韋護在上麵隻看著楊任;楊任隻看著張奎在地底下;三個人這麽一配合著追趕!這可真是:
上邊韋護看著楊任,楊任拚命追著 “七殺神”。
話說張奎在地下看見楊任緊緊跟在頭上:張奎往左跑,楊任也往左邊追;張奎往右跑,楊任也往右邊追。
張奎沒辦法,隻能往前飛奔。看著跑到黃河岸邊,前麵有楊戩拿著柬帖在黃河岸邊專門等著。
隻見遠遠地楊任追趕過來,楊任也看見了楊戩,就大聲喊道:“楊道兄!張奎來了!”
楊戩聽了,急忙用三昧火燒了懼留孫指地成鋼的符篆,站在黃河岸邊。
張奎正跑著,剛到黃河邊,隻見四周像鐵桶一樣,半步都動不了,往左撞撞不通,往右撞也撞不通,轉身往回跑,後麵也像鐵壁一樣擋住了。
張奎正慌得不知所措,楊任用手往下一指;半空中韋護把降魔杵打下來。
這降魔杵可是鎮壓邪魔、護持三教的大法之物,可憐張奎哪裏受得了。
有詩為證:
一道金光從空中升起,五彩雲霞一起助力。鬼怪碰到它都沒了蹤跡,邪魔遇到它都化為烏有。皈依三教,被稱為慈善之物,鎮壓諸天,護法威力無窮。今天在黃河除掉了 “七殺”指張奎),千年的英氣貫穿長虹。
話說韋護祭起降魔杵,把張奎打成了粉末 —— 他的一縷靈魂也往封神台去了。
三位門人打了勝仗,一起來見薑子牙,把打死張奎,追到黃河邊的事兒,說了一遍。
薑子牙可高興了,在澠池縣住了幾天,選了個日子起兵。
那天,整頓好人馬,離開了澠池縣,朝著黃河進發。當時臨近隆冬,眾將官們穿著一層又一層的鐵鎧,還有一層又一層的征衣,寒氣特別厲害。這寒氣到底啥樣呢,有一段讚詞可以形容:
厚厚的被子都沒了暖氣,把手放在袖子裏就像揣著冰一樣。敗落的葉子上掛著霜花,蒼鬆上掛著凍得叮當響的鈴鐺。地麵因為寒冷都裂開了,池塘裏的水都凍成冰了。漁舟上空空的釣線,仙觀裏都沒人走動。樵夫發愁柴少,王孫們喜歡多弄些炭來取暖。出征的人穿得像鐵一樣厚重,詩客們的筆都好像凍住了寫不了字。皮襖都還嫌薄呢,貂皮大衣都還覺得不夠保暖。老和尚坐在蒲團上都凍得僵硬了,在紙帳裏的旅人被凍得魂都驚飛了。別驚訝這寒威這麽重,軍隊行動起來軍令像雷霆一樣不可違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說薑子牙的人馬到了黃河邊,左右的人報告給中軍。薑子牙吩咐:“去借老百姓的船。” 每隻船都給五錢工食銀,一隻船都不白用,老百姓們都安居樂業,沒有不歡呼感恩的,這可真是 “及時雨一樣的軍隊”。
薑子牙傳令,另外準備一雙龍舟,用來載著武王。薑子牙和武王坐在中艙裏,左右的人劃著船,往河中間進發。隻聽見黃河裏波浪滔天,風聲呼呼作響,把武王坐的龍舟在浪裏顛來顛去。
武王說:“相父,這船為啥這麽顛簸呀?” 薑子牙說:“黃河水很急,平常起浪的時候,浪頭也不小;況且今天有風,這又是龍舟,所以才這麽顛簸。”
武王說:“推開艙門,讓我看一看,怎麽樣?” 薑子牙和武王推開艙門一看,好大的浪啊!這黃河的層層波浪啥樣呢,有詩為證:
波浪洋洋,光芒好像要侵到月亮那兒,浩浩蕩蕩,影子好像要浮到天上去。這靈秀的水派能吞下華山,長長的水流能貫穿百川。千層凶惡的浪翻滾著,萬層峻峭的波顛來顛去,岸口沒有漁火,沙頭有鷺鷥在睡覺。茫茫的像大海一樣,一眼望不到邊。
話說武王一見這黃河,白浪滔天,一眼望不到邊,嚇得臉都變色了。那龍舟在浪裏,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忽然有個漩渦,水勢分開,一聲響亮,有一條白魚跳到船艙裏來了,把武王嚇了一跳。
那魚在船艙裏,左蹦右跳,能蹦四五尺高。武王問薑子牙:“這魚跳進船裏,是吉是凶呀?”
薑子牙說:“恭喜大王!賀喜大王!魚跳進大王的船裏,預示著紂王該滅了,周室要興盛了,正應了大王要繼承成湯擁有天下呀。”
薑子牙傳令:“讓廚師把這魚煮了,給大王享用。” 武王說:“不行。” 還是命令把魚扔回河裏。
薑子牙說:“這魚跳進大王的船裏,怎麽能舍棄呢,正所謂‘天賜的東西不拿,反而會遭殃’,按道理應該吃了它,不能輕易扔掉。”
左右的人領了薑子牙的命令,趕緊讓廚師把魚煮了。不一會兒魚煮好了獻上,薑子牙命人把魚賜給眾將。
過了一會兒,風平浪靜,龍舟已經渡過了黃河。
隻見四百諸侯知道周兵已經到了,準備前來迎接武王。薑子牙知道武王是仁德的君主,肯定不會欺負其他諸侯;但又怕眾諸侯尊稱武王,讓武王心裏不安,這樣大事可就辦不成了。得先吩咐好了,然後再讓他們相見,最好別露出破綻;等打敗紂王之後,再做打算。
於是對武王說:“現在船雖然靠岸了,大王先還在船裏等著,等老臣先上岸,陳設好器械,整肅好軍威,向諸侯展示我們的武力,立好營柵,然後再來請大王。”
武王說:“就聽相父的安排。”
薑子牙先上了岸,率領大隊人馬到了孟津,安下營寨。眾諸侯都到中軍來見薑子牙。薑子牙迎接他們上帳,互相行禮完畢,薑子牙說:“各位君侯見武王的時候,先別說討伐君主、拯救百姓這些話,就說是來觀察商朝的政治,等打敗紂王之後,再商量別的事兒。”
眾諸侯都很高興,都按照薑子牙說的辦。薑子牙讓軍政官和哪吒、楊戩前去迎接武王。
後麵又有西方二百諸侯跟著渡過黃河,和武王的車駕一起前進。這可真是天下諸侯會合,和平時可不一樣。這場景啥樣呢,有詩為證:
今天諸侯在孟津會合,紛紛的殺氣布滿江邊的塵土。旌旗朝著太陽飛舞,上麵有龍鳳的圖案,劍戟迎著霜雪,連鬼神見了都要哭泣。士卒們雄赳赳的,歌頌著太平日子,軍民們濟濟一堂,慶賀遇到了仁德的人。要知道世道該亨通太平了,四海的百姓都在歌頌,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象。
且說袁洪在營裏,隻見報馬啟稟說:“現在武王的兵到孟津安下營寨了,還會合了諸侯,請元帥定奪。”
殷破敗聽了,急忙上前說:“周武是天下叛逆的首領,自從興兵到這兒,所到之處都打了勝仗;軍威特別銳利,元帥可不能輕視,一定要整兵備戰。”
袁洪說:“參軍說得對,不過薑尚也就是個磻溪的村夫,能有啥本事,都是那些守關的將士不用心,才讓他們僥幸成功。參軍放心,看我打一仗,讓他們片甲不留。”
第二天,薑子牙升帳,眾諸侯上帳參拜,夷門伯武高逵說:“啟稟元帥:諸侯們六百個都在這兒駐兵,都不敢擅自用兵,就在這兒守著,隻等武王大駕來臨,聽憑武王裁決。今天要是不先抓住袁洪,那他還以為自己很厲害,都不知道上天派來的官吏是不能與之對抗的。希望元帥早點安排。”
薑子牙說:“賢侯說得很好。我得先下戰書,然後在孟津會兵,這樣才能向天下展示,隻有有德行的人才能打敗紂王這樣的惡人。”
大家都很高興。薑子牙趕緊寫戰書,派楊戩到成湯的營裏去下戰書。
楊戩領了命令,到成湯營前下馬,大聲喊道:“奉薑元帥的命令,來下戰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探事的小校報告給中軍,袁洪聽說周營來下戰書,急忙命令左右:“讓他進來。”
隻見軍政官來到營門,讓楊戩進見。楊戩到中軍帳見袁洪,呈上戰書。
袁洪看完戰書,說:“我不寫回書了,就約定明天會兵吧。”
楊戩回到中軍,見了薑子牙,說約定明天會兵。
薑子牙傳令給眾諸侯:“明早會兵。” 大家都各自準備去了。
第二天,周營炮聲響起,薑子牙調出大隊人馬,六百諸侯一起出來,中間是薑子牙的人馬,都打著大紅旗;左邊是南伯侯鄂順,右邊是北伯侯崇應鸞,到處都是五色的旗幟,真的像盔甲堆成的山,兵甲組成的海,威勢像老虎一樣,英雄們像猛虎一樣。
布好陣勢,三軍大喊,衝到軍前,哨馬報告給袁洪,袁洪和眾將出營觀看薑子牙的大兵隊伍,隻見天下諸侯像大雁的翅膀一樣排開,分在左右,中間是元帥薑尚,左邊有鄂順,右邊有崇應鸞。這場景有詩為證:
諸侯一起合計著攻破朝歌,這可真是神仙遇到了劫數和妖魔。百萬雄師在宇宙間興起,奇功將在孟津河建立。
薑子牙向東征討,除掉暴虐的紂王,諸侯們拱手聽從號令。妖氛滾滾,大家都爭先立功,楊戩在梅山收服七聖。
話說袁洪在馬上看到薑子牙身穿道服,騎著四不相,來到軍前,左右排列著眾位門人,後麵是武王騎著逍遙馬,南北分列著眾位諸侯。
隻見袁洪頭戴銀盔,身穿素鎧,騎著白馬,手裏拿著一條賓鐵棍,擔在馬鞍上,英雄氣概十足。這袁洪到底啥樣呢,有一段讚詞可以形容:
頭戴銀盔,身穿素鎧,纓絡是紅色的。左邊插著狼牙箭,右邊掛著寶劍,鋒刃閃閃。橫著擔著賓鐵棍,騎著的白馬像神一樣能行。在梅山下長大,在古洞中成功修煉。曾經學了陰陽訣,又得了天地的靈氣。善於變化,玄妙得像個人形。在梅山數他第一,保護紂王,要滅掉周兵。
話說薑子牙上前問:“來的莫非是成湯的元帥袁洪嗎?”
袁洪說:“你就是薑尚?”
薑子牙說:“我是奉天征討、掃蕩成湯的大元帥。如今天下都歸周了,商紂無道,天下人都對他離心離德,他很快就要被抓住了,你這點力量,就像一杯水,怎麽能救像車薪之火一樣的紂王呢!你要是早早倒戈投降,還能饒你不死;要是不肯,很快就會兵敗,到時候玉石俱焚,想要求得一條生路,可就來不及了。別執迷不悟,不然隻會自討苦吃。”
袁洪笑著說:“薑尚,你就知道在磻溪捕魚,水的深淺你懂啥,如今幸好五關沒有將才,才讓你深入重地,你還敢花言巧語,迷惑我們嗎!”
袁洪回頭對左右的先行官說:“誰去把這個鄙陋的人抓來,出出天下人的氣?”
旁邊有個人大喊:“元帥放心,看我去成功!” 騎著馬飛奔到陣前,搖著手中的槍直取薑子牙。
旁邊右伯侯姚庶良騎著馬,搖著手中的斧頭,大喊:“匹夫慢來,有我在這兒!” 也不答話,兩匹馬相交,槍和斧頭並舉,一場大戰開始了。這大戰啥樣呢,有詩為證:
征雲在虛空裏蕩蕩翻滾,劍戟和兵戈在擾攘中碰撞。今天薑公的第一戰,孟津的竹梢都被血濺紅了。
話說姚庶良手中的斧頭揮舞起來那叫一個飛快,可他壓根不知道常昊其實是梅山的一個蛇精。姚庶良憑著自己的真本事,一門心思就想著打贏,哪裏能想到常昊的真實身份呀。結果常昊假裝打不過敗下陣去,姚庶良一看機會來了,趕緊催著馬就追了上去。也不知道姚庶良這一追,是能抓住常昊立大功,還是會遭遇危險丟了性命,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