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開倉放糧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何子常低著頭,語氣沉重道:“啟稟伯爺,城中百姓尚能勉強度日,但糧倉餘糧,已不足五日之需。”
他略頓了頓,補上一句:“而且,這還是按每日一餐,每餐三錢幹糧來算……若再降一成,怕是人心就要亂了。”
李北玄聞言,目光不動,心中卻已微沉。
所謂還能吃五日,並不代表著糧食真能吃五天。
而是民心,還能支撐五天。
五天之後,百姓哪怕嘴上不說,心裏已斷念。
那時候,就不是挨餓的問題,而是轉變的問題了。
轉向暴動,轉向逃亡,轉向劫掠。
尤其在這類邊境郡縣,情勢更險。
弘農地處崤函之間,地勢複雜。
往西挨著三輔門戶,往東是函穀關要道,再往北便是黃河南岸,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自古以來,這地兒就常鬧饑荒。
而一旦天災加劇、賑務不繼,百姓便容易轉為流民。
而所謂流民,一旦饑寒交迫到極點,便往往不再守法,不再信任官府,不再等待救濟。
他們不再是百姓。
而是“賊”、“寇”。
而在武朝眼下這片地界,一旦弘農這口氣斷了,那整個洛陽、陝郡、河陽數郡的外圍就都會震蕩。
到時候,天災還沒壓下,人禍已起。
李北玄垂眸沉思,手背輕輕摩挲著韁繩。
他現在最清楚的不是糧食緊張,而是時間緊張。
這支隊伍從藍田出發已經第五日,到晉陽尚需兩日。
可弘農,五天就要斷糧。
而第二批賑糧,最快也得七日之後才能從長安撥運、沿官道入弘農。
這中間必有空窗。
而這空窗,就像一張薄冰橋,一旦有人先碎第一塊,那接下來整個河麵都會塌。
必須要放。
弘農不能出事。
想到這裏,李北玄沉默了片刻。
隨即轉頭看向馮威,低聲吩咐道:“把那張清冊拿來,我要看一遍。”
馮威應聲翻身下馬,從副車廂裏取出一卷油紙包裹的賬冊,快步送到李北玄手中。
李北玄接過,撕開油紙,翻開清單。
紙頁在寒風中“嘩啦啦”作響,一行行筆跡工整的清單在眼前掠過。
這是藍田臨行前特地謄寫、三審定印的物資賬目,一份留於本地,一份送入戶部,一份隨車押運,保密極嚴。
而李北玄親自帶來的這支隊伍,總計車馬一百三十六輛,人員六百七十人。
其中前一百三十車為重點物資,按品類分裝、逐車登記,不容有誤。
其中糧食五十車,合計七千五百石。
包含的是藍田自有庫存精麥,摻有脫皮豆和粗米,按五口之家一日兩餐計,可支撐五萬人十日。
棉衣棉被二十車,全為藍田縫製的新式防寒袍褥,特別裁製,外油布防雪,內夾粗棉,耐用易烘,按戶分配,勉強可覆蓋晉陽一帶所有災民。
煤炭十五車,全是藍田新法煉製的無煙煤磚,可在棚中燃燒不煙熏,乃是災後安置營最緊要之物。
其餘四十五車,分裝鹽巴、藥材、工具、粗布、蠟油、麻繩、柴草,以及試產罐頭壓縮餅幹共三萬餘份……
這些東西,是藍田自己的。
是李北玄自掏庫存,自行采購,自行組織人力、調集人手打包出來的私人物資。
不受朝廷調度,隻由定遠伯一人掌握。
而真正屬於朝廷撥給晉陽雪災的正經賑災物資……
隻有後頭隨晉王一並押運的三十六車。
三十六車,分成三類。
其中糧食二十五車,每車約三百石,合計五千石。
棉布五車,由三輔織坊連夜裁製,雖粗劣,但勝在快出。
其餘六車,是錢鈔、藥材、鹽鐵。
李北玄翻著賬目,眉頭越鎖越緊。
藍田的東西,加起來可以頂三萬石以上,是全軍糧秣級別。
可問題也正出在這。
這些東西本是為了晉陽準備的。
是為了到達之後,迅速投放災區、穩定人心、安置百姓而準備的第一波有力拳頭。
而不是沿路分光、到地再空手的煙花。
而晉王帶那部分,隻是朝廷先行的一個小批次,主要是為了探路,安撫民心,所以隻有五千石。
五千石,不多不少。
聽起來不算寒酸,但數量也不算多。
放在晉陽,勉強也可以支撐十日左右。
可若是一路分下去,怕是不等抵達晉陽,就要全部分完了。
看來,隻能動用從藍田帶來的那些物資了。
想到這裏,李北玄將賬冊合上,眼神不再遲疑。
“馮威,”他開口,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先撥兩車壓縮餅幹,再加一車煤炭,送入城中。”
馮威微怔,隨即應聲:“是!”
李北玄又看向何子常,語氣稍緩,帶著一分寬慰:“你回去之後,將這些東西交由本地官署統一分發,尤其是壓縮餅幹,每戶先發一份,按人頭登記。”
“煤炭用來集中搭建取暖點,不許私占,更不許藏匿。”
“告訴百姓,朝廷的大隊賑糧七日內必到,這是定下的時限,不會再拖。”
“你先穩住局麵。哪怕撐不過七日,也要撐住五日。”
“等物資一到,我親自押送入城。”
他語速不快,卻字字有據,仿佛一錘一釘,敲在人心上。
而何子常聽到“壓縮餅幹”四個字時,眼神猛地一亮。
那是藍田軍近年才開始試製的新型軍糧。
耐儲、易分、能飽腹,在軍中名聲極響。
如今肯拿兩整車出來,那就不是象征性安撫,而是實打實在救命。
再聽到還有一車煤炭隨送,何子常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清楚地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這是一記托住全城氣氛的釘子,能把人心從崩邊拉回來。
想到這裏,何子常猛地挺直身子,眼眶微熱,聲音都有些顫抖:“屬下……謝過伯爺大恩!屬下立刻回城安排分發,絕不叫百姓亂了隊伍!”
李北玄點了點頭。
剛要再說什麽,忽聽門外一人疾步而來。
尚未入內,便遠遠高聲稟報:“稟伯爺,晉王殿下請您過去一趟,有要事相商!”
李北玄眉頭輕挑了一下,神情卻依舊沉穩。
他將賬冊遞還馮威,隨口道:“我去見晉王,你們先照我方才吩咐去做。”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