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抵達弘農

字數:4711   加入書籤

A+A-


    李北玄正沉思著。
    忽聽旁邊的贏高治開口:“李兄,此地雖不是重災,卻也困苦難熬,不若……我們先分些糧給他們罷。”
    李北玄沒說話,隻是轉頭看了他一眼。
    此時,贏高治神色認真,眼神悲憫。
    不像作戲。
    然而,李北玄卻隻是輕輕搖了搖頭:“不行。”
    “為何?”
    贏高治眉頭皺起,語氣中已有些不解,“這些百姓雖不是最苦的,可眼下也是斷糧斷火,咱們眼睜睜看著不管麽?”
    “那你分吧。”
    李北玄麵無表情,聲音卻冷靜得像風雪中的冰,“從這裏到晉陽,還有十四城三十七鎮,若照你這麽分,一路分到晉陽,你還能剩下多少?”
    “你若隻打算進晉陽的時候拍空車說‘對不起,半路發完了’,那我現在就可以掉頭回去。”
    贏高治一愣,半晌沒說話。
    車廂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車輪碾過積雪的聲音變得格外刺耳。
    過了好一會兒,贏高治終於低聲道:“……我明白了。”
    而李北玄語氣緩了幾分,卻依舊不輕鬆:“我不是鐵石心腸,也不是不憐百姓。但賑災糧是有數的,我們隻能救得起最要緊的那一刀口。”
    “王爺要真想幫這些人,就趕緊把糧食送到晉陽,把災勢壓下去,然後調撥第二批賑糧,再回頭來救這一片。”
    贏高治沉默點頭,緩緩閉上眼。
    贏高治閉了閉眼,像是把心頭那股悲憫強行按下去。
    良久,他緩聲道:“……那走吧,咱們走快點。”
    說罷,便靠在車壁上不再言語。
    而李北玄歪著頭,掃了他一眼。
    隨後,忽地輕笑出聲。
    笑聲不大,卻有些意味深長。
    贏高治聞聲一怔,有些不解地轉頭看他:“你笑什麽?”
    李北玄擺了擺手,靠在車廂壁上,眼神悠遠:“我想起一個人來。”
    “誰?”
    李北玄慢條斯理地說道:“我之前在澧州見過的一個富戶。那人平日裏為人很和善,見不得窮人。”
    贏高治眉頭一挑:“然後呢?”
    李北玄嘴角勾著淡笑:“所以這富戶每次出門,都會提前讓家丁清街,乞丐、老人都得離他三裏地遠,免得看著難受。”
    聽到這話,贏高治條件反射的挑起嘴角想笑,感覺李北玄講了個很幽默的笑話。
    但轉瞬,臉上便浮起一絲難辨是怒是笑的神色:“李兄,是在諷刺本王偽善?”
    聞言,李北玄抬頭看了他一眼。
    眼裏沒什麽嘲諷,隻是淡淡地笑了一下:“有感而發而已。”
    說罷,他掀開簾子看了一眼外頭的風雪與隊伍,嗓音低了些:“走吧。”
    贏高治沒再說話。
    隻是將披風攏緊,咬牙下令加快行軍。
    雪落無聲,車輪滾滾,隊伍緩緩向前。
    一行人從渭川出發。
    馬蹄踏雪、寒風如刀,一路行來不敢有絲毫耽擱。
    第五日,隊伍抵達弘農。
    這裏已算災區邊緣,然而城外風雪,更甚於前數日。
    道旁積雪幾及半人高,官道兩旁荒田枯寂,寸草不生。
    天色陰沉如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所過之處,見不著半點人煙,隻有稀稀落落幾處臨時搭建的棚屋。
    帆布殘破,風吹便響,似是隨時都會塌下。
    衣衫襤褸的百姓拖家帶口,沿官道蹣跚而行,臉色蒼白如紙,目光茫然。
    有些人連鞋子都沒了,腳底纏著麻布,在冰雪中一步一顫。
    李北玄揭開車簾,遠遠望著那些逃難者。
    心中一沉,卻並未多言。
    隻淡淡問了句:“到了?”
    隨行軍士躬身一禮:“回伯爺,已抵弘農邊境,再走半刻鍾便入城。”
    聞言,贏高治看了一眼外頭,然而卻不發一言,隻把披風攏了攏。
    顯然這次,他學乖了。
    沒再說什麽放糧的蠢話了。
    這五日走下來,贏高治也知道自己在渭南那番話,是暴露了。
    他之前在渭南時那一番話,若換作旁人聽了,怕早已感動涕零。
    畢竟他表演得恰到好處。
    既表現了自己的仁心善念,又在李北玄一番冷言下懂得退讓,還順帶襯托出他識大體、顧大局的明主形象。
    就算不被讚揚,也得留個好印象才是。
    但偏偏,李北玄聽罷非但沒有絲毫觸動,反而給他講了個澧州富戶的故事。
    最初他不明所以,隻覺李北玄這人涼薄,說話帶刺,心裏不免微有不甘。
    可到了第三日、第四日,眼見一路上荒村殘雪、凍骨百姓,他心裏那點未盡的怨意,便漸漸冷了下去。
    人不是傻的。
    特別是贏高治,他雖然年少,卻也並非愚鈍。
    他琢磨來琢磨去,終於反應過來了。
    他演得,太過了。
    那番“悲憫中肯、進退有度”的話,說得確實漂亮,可惜錯在一個“做”字。
    換作十歲小兒,哪怕情緒稍顯做作,那也是天性使然,讓人憐愛不已。
    可他十八了,已是親王,言行舉止皆非兒戲。
    若再用那套“我雖不懂世務,但我赤子之心未泯”的姿態,便不是純真,而是刻意。
    更何況,李北玄不是凡人,是個聰明人。
    聰明到什麽都不說,卻什麽都知道。
    他大約從一開始,就看穿了。
    所以才不動聲色地送上一則諷刺意味十足的“富戶段子”,既不明說,也不留情。
    “失策了……”
    贏高治繃著臉,哪怕看到車外災民熙熙攘攘,依舊不發一言。
    李北玄卻放下車簾,低聲道:“停車,我要進城看看。”
    聞言,贏高治頓時一怔,詫異地抬頭看他。
    “你不是說不能半路發糧麽?”
    “不發。”
    李北玄下車時頭也沒回,隻道,“我下去看看。”
    隊伍在城外短暫停駐,李北玄騎馬先行,帶了幾名親衛入弘農城。
    不多時,便有一騎飛奔而來,乃是本地主官親自出城迎接。
    這主官姓何,字子常,是弘農郡守。
    年約四旬,眉宇間盡是風霜與疲憊,穿著官袍卻無半分威儀。
    遠遠看到李北玄的旗號,便翻身下馬,快步迎上來行大禮。
    “下官弘農郡守何子常,拜見李伯爺。”
    李北玄翻身下馬,伸手將他扶住:“郡守不必多禮。災情如何,郡中是否還能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