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做好事,要表揚

字數:4648   加入書籤

A+A-


    此時,台下林老爺剛咽下嘴裏的最後一塊黃桃。
    結果聽到這句話,整個人差點沒一口果湯噴出來。
    “……張什麽?”
    他臉色瞬間就不對了。
    可還沒等他出聲,李北玄已經換了下一個:“再來,王家三郎,王文遠,潞川王氏嫡脈,現居東坊王宅,田地二百餘頃,管業五坊,米庫四座。”
    “今日言稱,倉中雖艱,願捐五百石以濟黎庶……嘖嘖,”李北玄搖頭笑道,“世風日下,人心未泯,可喜可賀!”
    “也記下,記大點,最好單獨貼一頁,給百姓看看什麽叫士林擔當!”
    說著又補了一句:“記得寫五百石為私糧陳米,別讓人誤以為王三郎家出的是新穀。我們潞川的百姓,要懂感恩,也要明真相!”
    “喏!”
    一眾文吏得令,寫得飛快。
    然而這一邊寫,那一邊,士紳們的臉已經開始一點點綠了。
    尤其是王家三郎,笑容都僵住了。
    他原本就是想在這場宴上露個臉、講兩句漂亮話,捐點意思一下的糧,最多圖個好名聲。
    結果現在可好。
    王氏家財寫得明明白白。
    連幾口米倉、幾座商鋪都交代清楚了。
    最關鍵還是那句“私糧陳米”……
    這要是真貼出來了,這不是鬧笑話呢嘛?
    哦,家裏兩百多頃田,也就是兩萬多畝,一畝地合計產糧也就是兩石左右。
    你王家這一季,再怎麽說,也得打下個萬石糧食。
    現在倒好,捐五百石。
    還特麽是陳的。
    這不是拿大耳刮子抽自己嘴巴嗎?
    王家三郎的耳根子瞬間紅了,馬上舉手示意,想表示自己可以再捐一點。
    然而李北玄才懶得鳥他,直接看向下一個士紳。
    “來,馮記綢莊,馮鶴年老爺。”
    李北玄笑得一臉親切。
    聲音不大不小,偏偏能穿過整座廳堂,準確地鑽進每個人耳朵裏:“北市五街商號,倉綢萬匹,店麵九座,西郊還圈著兩百畝地種桑養蠶。”
    “今日願捐白布二百匹,代賑寒民。善哉!善哉!人雖不出米,情義卻深重!”
    他笑著頓了頓,輕飄飄一句:“也記下,記清楚,是布,不是糧,以防百姓誤會了,領米時跑錯了地方。”
    “寫明白,貼出來!”
    “喏!”
    文吏再度得令,筆走如飛。
    而此時,馮鶴年臉都快綠成城牆根了。
    一張嘴哆嗦半天,愣是說不出一個字來。
    他原本也打算出糧來著,但轉念一想,又覺得布匹壓倉多年,拿來捐掉,也能順帶清空庫房,實乃一舉兩得,便偷了個巧。
    結果現在反倒被李北玄點了個正著,赤裸裸貼榜,差點沒讓他從鼻子裏噴出血來。
    “下一位,陳家老爺,陳懷道。”
    李北玄眼裏帶笑,嗓音依舊溫溫潤潤,宛如春風:“八百頃良田,倉庫五座,田莊十處,佃戶過千。”
    “今捐穀一百石……也是好事!”
    李北玄特意把“一百石”說得極慢,語氣還帶著感慨,“我朝民風果然淳樸,貧富貴賤,皆有仁心。”
    “也記下,別漏了!”
    這下,陳懷道的眼皮都跳了。
    連忙拱手:“李大人、王爺,實不相瞞,我那米倉近來雨漬侵牆,確是隻剩那點能挑得出來的糧了,不然、我回頭再清點清點,或可再增一些數目……”
    “哎~呀!不必勉強!”
    李北玄一擺手,打斷了他,“陳老爺有心就好!”
    “咱們潞川士紳,本就講個心意二字。”
    “百姓也講理,你能捐多少,捐了多少,他們都心裏有數,明白的。嗬嗬。”
    這一句“明白的”,說得不鹹不淡,卻仿佛一盆冷水,潑得陳老爺脊背發涼。
    堂中眾士紳聽到這兒,也終於明白了。
    這特麽是來者不善啊。
    這是想把他們的糧倉都掏空啊!
    想到這裏,甚至已經有士紳拿起腳來就想離席了。
    但轉頭一看,看見四周手握紙筆,虎視眈眈的文吏,隻好又一屁股坐了下去。
    這特麽要是跑路了,那臉就徹底丟完了!
    一時間,眾士紳士紳麵麵相覷,臉色難看。
    而就在這時,忽有一人從席間站起。
    是趙家莊頭趙誌遠,潞川南坊一帶的大戶。
    性子一向直來直去,這會兒臉色已經有些發青了,拱手抱拳道:“李大人,王爺。”
    “依小人愚見,這……是不是有些不妥?”
    他皺著眉,盡量斟酌措辭:“咱潞川雖說遭了災,可各家也都是各有難處,倉裏餘糧多少,都是死數,不是什麽好拿得出來的東西。”
    “現在這麽一記再張榜,這讓咱們怎麽跟鄉裏人交代?”
    “你這不是逼捐嗎?”
    此言一出,席上不少人都暗暗點頭,神情間浮出一絲認同。
    畢竟捐多捐少,你跟咱們商量嘛。
    你但凡跟咱們好好說,咱們還舍不得多出些米糧?
    你這是幹什麽?
    連談也不談,連說也不說,就張榜公開扇他們巴掌?
    在座的,誰不是有頭有臉的?
    誰能受得了明日,百姓街頭巷尾指著榜單議論?
    “哎喲,這趙家幾百頃地,也就給了幾十石米?”
    “嘖,那陳老爺原來不止摳,還貪著不想放糧!”
    這還讓他們怎麽在潞川混?
    士紳們各個麵露不滿。
    然而,李北玄卻笑得很溫和。
    聽完趙誌遠那番話,居然還很認真地點了點頭:“趙老爺此言極是,我也不想逼人。”
    說到這,他甚至還歎了口氣,語氣委屈得就像他才是被欺負的那個。
    攤了攤手,反問道:“不過趙老爺,你說我逼捐?”
    “那我哪敢呀?”
    他一邊說著,一邊往席間看了看,笑嗬嗬問道:“我是不是埋伏刀斧手了?”
    “我是不是摔杯子了?”
    “我是不是說‘不捐就砍頭’了?”
    士紳們都一愣。
    ……好像確實都沒有。
    “我就讓文吏記了幾筆,貼個榜,宣傳宣傳。”李北玄笑得無比人畜無害,“你們做了好人好事,當然得廣而告之、表揚表揚啊!”
    “你看那些書院貢士、會試舉子,不也是發榜公示嗎?你們比他們還出力,當然也該上榜。”
    “將來朝廷看見你們這一家家義舉踴躍,說不定要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