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互相賣慘
字數:4388 加入書籤
而眾人剛坐定沒多久,一排排細瓷小碗便被仆役魚貫端上來。
桌上菜色雖談不上極盡奢華,卻勝在考究精巧。
全是長安那邊流行的官府菜式,擺盤利落,分量適中,不油不膩。
但最讓人注意的,不是那乳鴿、鹿筋,也不是那醃鮑、炙肘,而是擺在桌角小盅裏的幾樣罐頭。
是的,罐頭。
金屬封口已經撬開,一股子甜潤的果香從裏麵輕飄飄散出來。
尤其是那盞黃澄澄、泛著光的黃桃罐頭。
切得勻整,汁水清亮,香味直往鼻子裏鑽。
一時間,席上竟有點安靜。
那些本還繃著臉、坐得端端正正、手都不肯伸的士紳們,眼神不由自主地飄向那一小盞黃桃罐頭上。
有人咽了口唾沫,又假裝若無其事地把頭別過去。
也有人低頭喝了口茶,結果嘴巴剛張開,甜香就更衝了。
“……這玩意兒不是藍田出的那批宮供罐頭嗎?”
低聲議論在席間悄悄響起,“前些年長安那邊酒肆搶得都瘋了,一罐賣五百文,外頭根本買不著。”
“我記得上回喝到,還是去年參加進士會試,住在靖安侯家裏,宴席上才擺過。”
“是啊……而且冬天沒什麽鮮果,能吃上這口……嘿。”
士紳們雖說都是見慣排場的主兒,平日山珍海味沒少上桌,但罐頭這種新玩意兒,不是錢多就能隨便買的。
尤其這黃桃,又甜又潤,果香濃鬱。
那是長安那一帶才搞出來的時興吃法。
能在這潞川雪封的年頭兒,端上一碗熱飯、一碟熱菜,再給你配一盞冰甜黃桃罐頭,講真,還真是久違的口福了。
終於,有人受不了那香味的誘惑,小心翼翼地用匙子舀了一小片黃桃放進嘴裏。
輕輕一嚼,軟中帶脆,甜中帶酸,汁水一炸開,瞬間勾得他眼睛一亮。
“哎呦。”
那人低聲感歎了一句,原本想克製住點,可不知怎麽的,手就不聽使喚了,第二口、第三口接著就下去了。
其他人見他吃得那叫一個香,也開始有點坐不住了。
一個老者輕咳了一聲,自顧自地端起碗:“嗯……畢竟席前備了,也不好浪費。”
另一人幹脆大方:“王爺待客,我等若不食,豈不失禮?”
然後一張張端著架子的臉,終於鬆動了。
一勺、兩勺,很快,一桌人都默契地開始動筷子,先吃果,再配菜,連湯盅都有人忍不住舀了兩口。
一時間,席間氣氛都活絡起來了些。
而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廳堂裏已是一片熏然香氣與果香交織的熱鬧氣氛。
原本拘謹坐著的士紳們,此刻多已卸下了肩膀上的緊張。
衣襟略微鬆開,臉色微紅。
說話的聲音也不由自主大了幾分。
笑聲間或傳出,連幾位平日裏互看不順眼的東城田主和南坊綢商,也破天荒地碰了杯。
但就在這時,堂後簾子一掀,幾道腳步聲響起。
前排座上的幾人正低頭夾菜,聽見動靜,抬頭一看,頓時手都停了。
緊接著,兩道身影從屏風後緩緩步出。
隻見贏高治換了一身淺玄色常服,長身玉立,氣度端方,步入堂中。
而他身側半步,李北玄一襲青衫,笑意懶散地跟著進來,一副熟門熟路的樣子。
兩人並肩而來,站定在主位之前。
堂內瞬間安靜了幾分。
原本吃得挺香的士紳們,頓時神情頓時一緊。
不少人不動聲色地放下了筷子。
有的下意識挺了挺背,有的趕緊用帕子抹了抹嘴。
一股正事要來了的緊張氣氛頓時彌散開來。
而贏高治卻隻是緩步走入堂中,神情不見威壓,語氣也溫和,從頭到尾不過是輕描淡寫地寒暄了幾句。
說自己身為皇子、鎮守一方,眼見地方受災、百姓饑寒,心中實在愧疚。
又說潞川之困,天災在前、人禍在後,雖為王者之責,實則孤立無援雲雲。
賣慘賣得克製而得體。
接著,李北玄也從旁應和。
說什麽地方士紳乃一方之柱,百姓之倚。
如今朝廷倉中難解近憂,王爺又無權征撥。
能否解民於倒懸,還需諸位士望共襄其事。
兩人一唱一和,一邊賣慘一邊敲打,話說的又誠懇又得體。
然而士紳們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
你賣慘,我也會。
有人歎著氣說倉裏積年陳糧都黴了,有人苦笑說今年佃戶跑了三成,還有人搖頭感歎這幾年行情實在不好、買賣停滯,自己家都差點揭不開鍋了。
一時間你來我往,好像天下誰都慘,誰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似的。
但再怎麽打太極,大家心裏都清楚。
這宴是好宴,但宴席背後,實際上就是一場你來我往的算計。
贏高治他們要糧,他們不想給,但又不能一點不給。
所以,大家一起討價還價嘛。
你漫天要價,我坐地還錢,最後再商量出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數字……
這事兒,也就算完了。
於是早有打算的士紳們,大多也沒往死了糾纏。
賣慘、還價這一套常規流程走完之後,便開始陸陸續續的表態了。
有人稱家中還有五百石餘糧,願意無償捐獻。
還有人說,自家庫房裏還有五百石陳米,也願意拱手相送。
更有人稱,自家寨裏的佃戶聽說災難嚴重,主動籌了二百石糧食,願意無償奉上。
說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感天動地,聽得贏高治和李北玄嘴角齊齊一抽。
放你娘的屁……
佃戶自己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哪兒還有餘糧拿來捐?
感動xx十大人物都特麽沒你能編!
“哎呀哎呀……諸位仁善,在下實在是感動不已……”
李北玄非常浮誇的抽出帕子摁了摁眼角,隨後點點頭,喚來文吏,讓他們拿著紙筆上來。
隨後環視一周,笑嗬嗬的說道:“潞川林氏林老爺,家中田地一千五百七十二畝,屋宅七進十三間,佃戶一百二十八口,此番願捐出陳米二百石,實在仁義之至、義薄雲天!”
李北玄笑得特別燦爛,聲音裏帶著一種“我是真心在誇你”的浮誇感情:“此類義行,不可湮沒,來人,記一筆,明日張榜,榜首當有林老爺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