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三大戶失聯
字數:4823 加入書籤
潞川王氏,出自太原王氏一脈。
論起族譜,五代之前便有宗親拜入王謝門閥。
王家家主年逾六旬,現已經退居二線。
真正主持族中事務的,乃是王家家主的嫡三子王文遠,號稱王三郎。
雖非長子,但實權在握。
為人圓滑機敏,長袖善舞,平日裏最擅長左右逢源。
不僅如此,王家族中還有人在晉陽為官。
聽說前兩年,更是與京中某勳貴之女有過通婚意向,雖未成親,卻也因此得了些實打實的“上頭關係”。
若是能讓王家牽頭,無論是名聲、實力還是對官府的震懾,都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李老哥,趙老哥,我覺得這事得快。”馮鶴年沉聲道,“趁今晚,便派人去請王三郎出來咱們一商。”
“不能再等了。”
“對,必須得先定個底價。”
“捐也好、換也罷,咱們要有個統一口徑。”
李庸當即點頭,叫了個心腹小廝,吩咐道“去東坊王宅,請王三郎前來,便說是幾家老友商議賑事,望他務必移步。”
“是。”
小廝抱拳,立刻冒雪而去。
而此時,堂中幾位士紳也開始低聲商議策略、價碼、捐數……打算連夜商議出一個底線。
“咱們自己先擬一個底線,我這邊最少是五百石,幾位怎麽看?”
“我恐怕要多加一些,約莫七百左右。”
“那我少一些,四百……”
眾士紳商量的熱火朝天。
很快按照各家財力、土地、實力、地位,擬出了一個大概章程。
每家每戶所出的糧食物資,約莫都在五百石左右。
最高不超過八百,最低不少於三百。
“這應該就差不多了,王家比咱們都強出一線去,榜首之位,我們便不與王家爭搶了,但他若出,最好也莫要超過一千,否則我們麵上都掛不住。”
“是極是極,王家雖可以當個榜首,但不能把我們落下太遠才是。”
“等王三郎來了之後,問問他的意見……”
……
然而話音方落,外頭的門“吱呀”一聲開了。
卻是方才派出去的小廝,頂著風雪慌慌張張地跑了回來,臉色十分難看。
“老爺……不好了,王宅那邊……王家沒人。”
“沒人?”馮鶴年皺眉。
“是的。”小廝喘著氣道,“小的一到王宅前門,就發現府門緊閉,左右廂房都無燈火。我還以為是睡下了,結果剛要扣門,就被守門的老仆攔住,說老爺、少爺、管事,全家上下都被晉王派人請去官署了,說要談賑災之事,現在還沒回來。”
話音落下,堂中瞬間靜了。
幾位士紳的臉色齊刷刷地沉了下去。
“……官署?”
陳懷道眼皮一跳,語氣陰冷,“王家被請到官署去了?”
“不錯!除了王家之外,還有城南白家和城中劉家,都……都在官署。”
小廝說完,廳中一片沉寂。
就連年紀最大,見識最廣的李庸,表情都難看至極。
因為王家、白家、劉家三家,乃是潞川數一數二的大戶。
王家自不必多說。
出自太原王氏一脈,族中人才輩出,世代簪纓。
而白家,雖未有王氏那般門閥舊望,卻在潞川經營鹽茶之利數十年。
倉儲充盈,商號遍及西北諸州,是地道的財雄勢盛之族。
至於劉家,則是在地耕讀世家。
傳承六代,府上子弟中不乏進士舉人。
尤以族中長孫劉景淵為翰林院編修,雖不張揚,但官聲頗佳。
劉氏家族素以穩重守成著稱,在潞川士林中也極有威望,許多中小士族皆以劉家為馬首是瞻。
三家之中,王氏主聲,白氏主財,劉氏主望。
若說其餘士紳是“富戶”,這三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心骨”。
而原本,在李庸府上合議之時,眾人便有意將這三家拉來一並定策。
由王三郎出麵牽頭,其餘人各自分攤,一則,可對外可稱士紳同心,二來內部也好互為掣肘、彼此約束。
不至於有人帶節奏、搶風頭。
可如今,王家、白家、劉家三家同時被請入官署,整整一個晚上未歸……
他們連個參考答案都沒有了!
“各位,怎麽辦?”
馮鶴年顫抖著嘴唇問道。
其餘三人,齊齊都將目光投到了李庸身上。
而李庸環顧四周。
良久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給各位交個底吧,我們李家……出兩千。”
聽見這話,四人臉上立刻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但卻無一人反駁,更無一人討價還價。
隻有最年輕的陳懷道張了張嘴,片刻後,漲紅了臉囁嚅道“那……李老莫要出爾反爾啊。”
“那是自然。”
李庸蒼老的臉上,露出幾分苦笑神色。
再沒心情商議什麽,隻是端茶送客。
四位士紳離開了李家。
回到府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點庫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庸不愧是他們這群中層士紳中,年紀最大也最精明的一個老狐狸。
兩千石,這個數字不低。
它高過市麵上多數富戶的估算,也遠超了他們幾個今夜,在李家廳中擬出的,統一章程的上限。
不論是五百、七百,還是最高的八百,在這個數字麵前都顯得小家子氣。
但偏偏,這個數字又不誇張。
不至於高得離譜,也不至於引起公憤,更不至於讓他李家傷筋動骨、傾盡底蘊。
兩千石,正好卡在一個“看起來很大方、實際卻留有餘力”的位置上。
沒有爭先,卻也絕不落後。
若明日王、白、劉三家開榜競捐,李家兩千石的數字,足以擠進前列,不至於被打壓出局。
而若那三家態度模糊、投入不多,他李庸則可順勢穩坐士紳之表率之位。
一進一退,都留有餘地。
而對在場其他幾人來說,這兩千石就不僅僅是一組捐糧數字了。
而是一道擺在他們麵前的警戒線。
他們若是還想按原來協商的章程出百石,那李家兩千石這一出,便等於將他們打入惜米吝糧的行列。
但若是有人一時衝動,想要趁著李家攤牌來場豪賭,妄圖壓李家一頭、搏一個風頭。
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
能在明天榜文貼出、輿論四起的場麵下,不但能穩壓李家,還能同時壓得住王家、白家、劉家。
“老登,真特麽陰!”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